顶点小说网 > 回明 > 第七十四章 战遵化(一)

第七十四章 战遵化(一)

小说:回明作者:一顾倾城字数:3200更新时间 : 2008-05-28 08:26:10
  
李鸿基看着这些人拿枪的姿势他就想叹气。因为皇太极突然提前一个半月入关,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为了保密,这三千人除了一些绝对信得着的人事先由刘宗敏教过射击外,其他人根本还没没摸过枪。只是训练了一些骑马射箭的基本功。而炮手也不太熟练。往往会打正打歪着,歪打正着。
探马探来消息,这次皇太极兵分三路攻进长城,中路,皇太极亲自统率,左路军,阿巴泰,阿济格,右路军,岳托,济尔哈朗。
李鸿基听这些人名就头大了,这些人名和外国名似的,很难记,而且以前看电影时,也没怎么听说过。
宋献现以前和他说过,奈何我们这么走私军火的老大,政治细胞极差,竟没记住几个。见李鸿基一脸茫然状。宋献策又给李鸿基补开清史了。
他说道:“公子,后金现在是四大贝勒同朝听政。其中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二儿子,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弟弟舒而哈齐的二儿子,三贝勒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第五子,四贝勒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
李鸿基点头;“这四大贝勒我听说过,倒不知他们谁老大谁老二,我只听皇太极当了皇上,他们四大贝勒同时听政。”
宋献策笑道:“公子说得不错,除了这四个人外,后金还有许多猛将,比如这三路大军中,
阿巴泰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兄弟,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岳托是四大贝勒之一代善的长子,济尔哈朗是皇太极亲叔叔舒尔哈齐的第六子。阿济格是第十二子。前次公子所遇多儿衮,和这个阿济格,还有一个小贝勒多铎他们三个是亲兄弟。“
李鸿基点头道:“这事先生说过,我倒记得些。先生说多铎脾气暴躁,对皇太极也不买帐,有一次,多铎得了重感冒,皇太极听说后,亲自过府探望,没想到,多铎见到皇太极,只说“我病好了,用不着来看我。”竟甩袖子出去了。把皇太极硬给一个人扔在家里。
事后还是阿济格和多儿衮一齐替他请罪。皇太极又不想把事闹大,这事才算过去了。“
宋献策笑道:“公子记得就好,俗话说知此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和敌人打仗,这敌国的情况还是要记住的。“
李鸿基在马上深施一礼笑道:“先生说得对,上一次遇多儿衮,要不是知道他们一些内部的事,我还真逃不出来。这次,我好好记下这些人的关系,日后打仗,随时有用。“
宋献策频频点头:“公子果然一点就透“
他顿了顿说道:“现在,右路军岳托和济尔哈朗已经逼近遵化,而左路军和中路军还在路上。估计三路大军不到二天就能攻克遵化城。“L
李鸿基对攻兄遵化倒不怎么留心,他只记得,上一世,看碧血剑,皇太极兵围遵化时,袁崇焕马上派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四千人星夜赶往遵化救援,在遵化附近的三屯营,赵率教  所率军队遭遇了女真人几万精兵,至使赵率教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死在乱箭之下。
眼下,在赶在赵率教遇敌之前,救出他来。
李鸿基催大军急往遵化一带急行。
在此之前,李鸿基已经了解过遵化市的情况,遵化市位于燕山南麓,北倚长城,毗邻京津承秦地区,属京津承秦腹地,西距北京中心158公里,西南距天津中心175公里。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地处半山区,境内地貌呈“三山两川”之势,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面积1521平方公里,东西长约53公里,南北宽约43公里;有大小河流37条。是个十分重要的军事重镇。三屯营是是遵化东25公里的一个军事重镇,和遵化互为犄角之势。
山海关离此350里,估计赵率教急驰一昼夜就可到达三屯营,三屯营现在由总兵朱国彦镇守。还有五千兵丁。三屯营如果布置好了,可出其不意,歼灭女真一旗和二旗的力量。
因带着大炮行动不便,李鸿基决定先命二百人带大炮在后慢行,自己带着剩下的人昼夜不行,行一天时间,已经行了近一百公里。距三屯营还有六十多公里的路程。
一路上,李鸿基就捉摸着。该如何打这一场仗?他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人庙算千里。他虽达不到庙算千里。也要把事情成败得失全考虑清楚。他已经得到消息,袁督师率九千人也已经从宁远出兵。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是先头部队,带四千人,
在这方面,他可是标准的外行,因此,想起了刘备的伎俩,刘备这老家伙没的能耐没有,就能知人善认。眼下放着大谋士宋献策,还是他劳神。于是,他把这军事大权交给了宋献策。  “
按宋献策的想法,李鸿基不打这一会仗,直接回陕西造反才好呢。可宋献策也知道,李鸿基是绝不会这么做的。这段期间,李鸿基心心念念就是救袁崇焕。所以,他必须帮李鸿基走好这一步。何况,宋献策也考虑过,这次战争虽十分凶险,但却可一举成名,大可做为以后夺天下民心的资本。所以,他必须全力帮李鸿基打好这一仗。
没还等二人商量,他们派到赵率教的军中的信使回来了
赵率教信上说,袁督师早有交待,明军和女真兵比,弓箭骑技都不行,如果野战,会吃大亏。所以应扬长避短,据城坚守。最佳方案是把皇太极阻在遵化一带。如其不能,也要把皇太极挡在蓟州,绝不能让皇太极逼近北京一带。
依据这个原则,赵率教请李鸿基和和自己入住三屯营,凭坚城和皇太极决一死战。
李鸿基看罢信,随手递给宋献策,这时,赵率教的信让他突然想一件极可怕的事来,那就是崇祯杀袁崇焕时,许多官员攻击袁崇焕遣引敌入京。其实袁不是引敌入京,而是一直想据城阻敌,但皇太极长年带兵厮杀,是战争方面的高手,他根本不理会袁崇焕的布防,避实就虚,突然直逼京城,造成袁崇焕不得不在后面一路追赶,一直追到京城。给人的印象是袁崇焕引敌进京!结果袁崇焕被杀。
想到这,他大声说道:“不行。”
宋献策看了他一眼,拈须笑道:“公子说说看,为什么不行。”
李鸿基皱眉说道:“皇太极之所以绕开宁远直带长城,就是不想和辽兵打攻坚战,就算我们进驻了三屯营,据城死守,令皇太极攻不进去,皇太极难道一定非能攻这二下城池吗?他若绕开此二城,直驱北京,我们当如何处理?  ”
宋献策抚掌笑起来:“公子,你想的和我想的一样。其实把敌人打败才是我们的目的,京城离这里太近了,战策纵深太短。勤王兵还都没到,我想必要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凭京城有坚固城池来打一场仗。。。。”
“在北京城打一仗?不行,绝对不行!”没等宋献策说完,李鸿基断然阻止。
心想如果皇太极跑到京城边,崇祯惊吓之余,会把所有的愤怒全放泄到袁崇焕的身上。历史就会重演。他必须让袁崇焕安然无恙。他还想凭此改变历史轨迹呢,想到改变历史,李鸿基心里忽闪过强烈的不安,在狱中这段期间,他想了许多问题。就算袁崇焕活着,凭这样腐朽的朝廷,袁崇焕真的象一些专家所说,有他在,辽东无危局吗?
李鸿基摇了摇头,压下这种不安,他胸无大志,并不想造反,所以,眼下最好大明王朝能平安无事。记得当初上一世很多史学家说过,明朝后期二面做战,在辽东节节败退,消耗了大明大量的要力财力。以致才不得不加派辽饷,加派辽饷更加剧了百姓的困苦,所以,才会纷纷造反。李鸿基想如果袁崇焕活着,即使不收复辽东,也不会让女真人得太多的便宜。崇祯如果如果对外作战不耗太大的国力,就不会加辽饷。也许一切都会好得多。他想走私或当个山大王就会舒服得多。何况,双岛一遇,他也觉得袁崇焕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女真兵残暴,是他亲眼所见,他想起历史上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想起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自明末后,清朝把有血性的汉人屠杀殆尽。李鸿基看清剧就不舒服。好好的人,满嘴奴才主子的。他娘的这股流毒还生命力极强,以至过了几百年,中国中的大多数人,还当着上级是奴才,当着下级装主子。
要是谁说一句人本来是平等的。他们就大骂:“你们听听,这是人话吗?人生来就是三六九等的。。。。。“
还有就是火器,那个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竟说骑射才是女真人的根本,而把当时的武器专家戴梓给发配边疆。就是游牧民族这种天生的狭隘性,使清朝成为中国最集权,最闭关锁国的一个朝代。就是清朝,才能使中国科技落后世界。造成中国近代史上受尽列强欺辱。
就为这,他也必须打败女真人,救出袁崇焕。他固执地说道:“绝不能让女真兵跑到北京城下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