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宫变
崇化殿外,一对少年男女正悄悄在角楼上执手而行。
少女一身素色宫衣,皑皑若同一朵风中的山茶;婉柔的长发编成两个环髻,十分俏丽动人。这时她吃吃一笑,说:“再这么走下去,晚上这两只脚非磨出血泡不可。”
方才两人上上下下,已在城头的古朴石阶上走了好几个来回,所以少女才有此说。
这少年原本邀了心上人在这里见面,想要送出自家祖传的文定之物,好许下终身之约。现在却变得木讷愚钝,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少女见他可怜,便不再戏谑,柔声说道:“不封哥哥,你刚刚诏封虎贲侍卫,一定忙得很,却总是偷出一时半刻来给我解闷。我,我心里欢喜得很。”
说罢臻首轻垂,露出女儿的羞涩之态。
少年听到女孩表露衷情,又惊又喜,却苦于寻不到文辞来倾诉自己心中的爱慕,一时间急得汗流双颊。
久久没有听到意中人回应,少女不禁抬头看去,只见一张憨厚脸盘红涨如霞,窘态可掬,不禁又是吃吃笑得开怀。
不过接着心中升起对这少年郎的无限怜惜,握住一双糙砺大手说道:“不封哥哥是很好很好的人,鸢儿明白你的心意。”
少年见女孩温婉解人,顿时涌出一股暖意,将女孩柔躯揽入怀中,期期艾艾道:“鸢儿,等我随丞相北伐立下功业,就、就请求父亲来宫中求赐婚事。这一生我、我定不相负。”言罢将怀中之躯拥得更紧。
名叫鸢儿的少女心头甜美,伏在情郎心口悄声道:“不封哥哥,你的御赐铠甲弄得人家好痛。”
少年听了这才松开健壮的臂膀,拙拙而笑。少女自是甜蜜得眉眼也都是笑意。
这时宫中画角声起,在广阔无伦的帝室庭苑中徐徐荡开散去。天穹红霞满天,渐渐卷入四起的暝色中。映着那浑绵悠长的声律,将沧桑之感布撒在万物之上。
这对爱侣紧紧依偎在一起,共睹眼前那繁盛的落日余晖。鸢儿心中情愫荡漾,低低地道:“晌午那会儿去送东西,听见司天监的人说今夜竟是有一场大雪要落下来。现在连半丝阴云也没有,可见他们是扯谎。真希望这般绚丽的霞能多留存一会儿。”
待画角声落,天空中却渐渐风云变幻。刚刚崭露头角的星幕为一股黑云遮掩吞噬。
少年有所察觉时,一队不知隶属哪个司官的兵士已经涌上城头。簇拥在其中的一位华贵冠士自兵士中徐徐走出,颇有某种意指地端凝眼前这一对爱侣。
看清楚来人,少年脸上闪过一丝震恐,上前拜揖道:“不封受命巡查这一带,不知大将军到此。”
“今夜恐有不测风雪,特来叮嘱各司。”王铮淡然道。虽然语带笑意,却有一股寒威渗入肌肤骨骼。
眼光瞟至鸢儿,王铮特为上前几步,走到她所站立的堞垣前,审视一晌后问:“你现在是弘训宫里?”
鸢儿随即行礼,低声道:“大将军强识博志,所记不错。鸢儿暂领女史之职,在太后身边侍奉。”
王铮微微一笑,手指轻掠着髭须说:“那就是了,那一日去拜诣太后,是你这女娃娃在旁边诵读经卷。”
“大将军过誉了,是太后抬爱。”鸢儿斟酌着词句说。不知为何,今日看见这大将军,心里总有些惶惶。
见过鸢儿,王铮回转过来向少年语道:“不封贤侄,听闻你已拜虎贲侍卫,亲奉陛下。某昨日向令尊道贺过了。希望你与令兄一道护卫我大胤河山,建功封侯指日可待。”
听见王铮提到兄长,少年不禁脸色一变。
这少年是冀州名族贾氏之后,赐名不封,而父亲正是大胤当朝征南将军贾巽。
只是贾不封虽有士族之名,却无贵戚之实——在那雕梁画栋的将军府中,自己只不过是父亲酒醉后临幸低贱婢女所生的庶子。
嫡庶之分,有如天渊。
母亲以孤苦无依的婢女之姿寄身贾府,虽然因生下贾不封被提为偏房,然而在这争名夺利的门第里只能徒增凄惨。莫说主母一脉,就连有几分宗族势力的府中领事都可以随意使唤践踏。自那时起,母亲便抱着自己安分守己地寓居在府邸与杂役舍房相连的一间茅屋。饮食玩耍,不可越矩。
最为隐痛的是,因为自己从小聪颖,常得父亲赞赏,贾夫人便加倍轻贱于母亲。无论府上有何方客人到来,都要让母亲亲自在酒席上斟酒侍奉。这样的羞辱,贾不封只能独自滴血泣下。刚才所说要给鸢儿的定物,也不过是母亲家中传下来的一支粗陋发簪。
而哥哥天资愚钝,玩乐不学,建炎城内尽人皆知,只因为嫡子之贵,事事先于自己,更早早领受封爵。因此王铮刚才所说建功封侯云云根本是无稽之谈。自己既是庶出,怎能封拜!“不封”一名,便是庶出身份给自己套下的沉重枷锁!
“你是丞相门生。仕宦之途,自然唾手可得。只是过刚者易折,丞相秉性方正,常常有小人窥伺,你要万事小心。”王铮远眺禁中宫阙,似有所指地说。
“是了,前一日令兄由陛下进吏部郎,我恰在宫中,见陛下龙颜大悦,当即将鸢儿赐予令兄贾毓,”王铮忽而又说,“瞧鸢儿当时与令兄的模样,还道他们早就是一对佳配。”
听了此话,贾不封轰然呆立在原地。
“这……这话当真?”贾不封既是向王铮索证,又似是向鸢儿求援。
“不,不是那样的!”鸢儿忽听王铮说及此事,极力辩解道。
“陛下圣谕,岂是儿戏。”王铮不着喜怒地说。
“……真有此事吗,鸢儿?”贾不封几是有些哀求地问。
只见鸢儿泪珠滚滚落下,颤声道:“不封哥哥,你听我解释……”
贾不封此时如同陷入无尽堕下的泥潭之中,不闻声音,不见光亮,只能紧紧握住袖中那根簪钗。
为什么偏偏是那个废物一般的兄长。难道仅凭一个嫡出之名,就能夺走自己的一切?
这时王铮的话语如刺骨之针般渗进来:“你名不封,今后如何封侯拜相,光耀门庭?”
贾不封霎时心冷湖底,不再有任何体惜与柔情,抽出腰间佩剑猛然刺入鸢儿肚腹之中。
鸢儿一阵灼烧之痛,更多的却是惊愕与心碎。股股鲜血滴下,那具娇弱的身躯也渐渐被抽离生气一样倒在地上。
“不封……哥哥,鸢儿……鸢儿绝无愧于你……哥哥……不要负了……鸢儿……”
鸢儿气息微弱,如游丝一样缓缓断绝,仍不舍地望向贾不封。
王铮负手登下石阶,步履健然如飞,与那已经收服其心智的怨怒少年说道:“从今日起,赐你名曰士良。四海列国之士,皆为你所用!”
身后兵士列阵随行,那轰隆的脚步仿佛令整个宫阙也为之一颤。
天幕遮掩,星辰黯淡,风雪锁魂。自王铮进殿对弈,钟漏已过了四个时辰。
先前嘶嚎如裂的雪势此刻萧然归于寂静,在宫阙内外织下一片银白。唯有天空仍旧绳墨一样直直落下来残片似的雪屑,像是在葬下今夜逝去的死灵。
司空朗孤坐在阴沉沉的大殿中,与那些柱梁的影子融为一体般入定不动。
棋枰上的事态一如这崇化殿内外的明争暗斗。白子虽然被杀得零零碎碎,各守一角,却始终负隅顽抗,保留住最后一点幽幽的烛苗。仿佛只需静心等待时机,便能重新野火燎原。
王铮执起一枚已经杀掉的白子,细细审视一番,道:“丞相苦苦支撑到此,已是鞠躬尽瘁。何必定要老夫赶尽杀绝?”
司空朗微笑道:“为人臣,定国事。如今朗不能保大胤隆盛,一死又何足惜。只是大将军杀意太过,纵然得位,恐怕不能长久。”
王铮仰首大笑,将那白子掷到殿外阶下,叮咚砸出几声冷冷的脆响。
一道暗影幽魂由这落子声召唤出来,徐徐踏过殿外长阶,在殿门悬楣下化为人形。来人身着征示大胤禁中侍卫之名的焰纹云甲,铠甲之下一袭错镂冰丝衫紧紧裹覆着颀长矫健的身躯。一柄长剑悬在腰间,宛如为血所淬,隐隐闪动寒光。
这道幽魂正是舍弃“不封”之名的贾士良。
骤经惨变的少年冠簪不再,鬓发虚白,缕缕散披肩上。直像是一路的宫阙长道走来被风雪所染。
云甲撩动的声音响在耳畔,司空朗才看清楚来人模样。唯有这一幕,让大胤丞相眼中落下一丝失望与怅然,或许还有一闪而逝的孤寂。
“你已长大成人,也该有自己的选择了。”司空朗既像是说与眼前少年,又似是自言自语。
贾士良冷峻的眼神忽一闪烁,旋即复如寒冰,站立到王铮身侧,静候差遣。
“你从弘训宫中来?”
司空朗忽然问,转而自叹道,“是了,大将军欲取大胤威权,自然要问道于皇太后。”
念及皇太后,那道威仪赫赫、在国危家难中从容处之的身影如一泓清水流过司空朗的心室。
如此一个女人,在左右尽是千钧重担下的朝堂上踽踽独行。外有游国寸寸进犯,内有权臣谋划倾覆之变,仍苦心维持着如今这岌岌可危的国脉。连自己也不能为她分担万一,只能眼睁睁瞧着她的年华被熬得油尽灯枯,丝尽难吐。
今夜那暗影幢幢的宫殿里必定处处是刀剑和杀机。她虽能安然化解,怕只怕二十余载不可喘息的宫廷之争早让她心灰意懒,萌生死意。
“别的不必为难于你,只是鸢儿何在?”这一次司空朗了当地问起来。
见贾士良仍然魂死般一句话也不答,司空朗的心头已然一片空明,不禁在这一夜里第一次生出一丝悲痛。
自六岁起将那女童收做养女,自己早已经将鸢儿当做了亲生骨肉来对待。
当那情窦初开的丫头向身为“父亲”的自己吐露心事,自己未尝没有劝诫过她。
“不封这孩子固然是个俊才,却因坎坷身世已给自己种下了心魔。倘若日后为歹人所诱,只怕会负了你这一片心意。”
“哎呀,所以鸢儿才要伴他左右,盼他早日成为咱们大胤的栋梁,”那明朗少女偎在父亲身边娇嗔道,“再说爹爹你是天下所有士子们的老师嘛,有你时时提点,怎会容他走了歧途呢。”
灿然巧笑,音犹在耳,如今却不知在哪一处孤零零地香消玉殒。虽身负治理天下之机,司空朗始终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愤然怒下,司空朗站立在玉阶前,凛凛说道:“十五年前,雍和祸乱,游国铁骑悍然攻破我大胤国都,长江以北悉数沦陷。游族贼酋戮机谷淫辱嫔妃,屠戮百姓,毁我山陵,更是用牛车囚禁先帝,令先帝赤身牵马,斟酒扫地!这等耻辱,是我大胤永不能消去的伤疤;这等耻辱,也正是先帝朝中贵戚和权臣党争的遗祸。”
“昔日,大司马桓冲把持朝政,加九锡之礼,舞八佾于庭。这建炎城内,连天子宫廷都要逊色于司马府几分。京中那些世家大族之庸碌纨绔子弟横行霸道,中正等紧要官职悉数占有,不以报国为荣,反以勤政为耻。天下贤能名士进仕无门,或者隐逸山林,或者为士族子弟所欺压羞辱。如此昏庸朝政,岂能不招致祸乱?于是雍和三年,河间、兰陵、汝南、成都、昆仑、琅琊六藩王传檄文于天下,招揽兵马,进京勤王,数十万精兵强将在中原豫州混战得天昏地暗。”
陈说起往事,司空朗远瞰起殿外的苍茫大地,仿佛战事之惨烈,历历如昨。
“这一战,无数青年才俊尚未来得及叱咤风云便已陨落在战场上。江东陆氏兄弟、顾家少年、琅琊王氏之后、河东裴氏……原本应该是如今各部栋梁的一个个后起之秀,在荒唐的厮杀中血沃中原、魂断孤星。我大胤百年国力,在那一场震动天地的恶战中消耗殆尽。若非如此,岂能让游族蛮夷趁虚而入,践踏我华夏!”
“京都被破之后,司农王徽被收为阶下囚,曾传到贼国朝堂拜授史官。朝堂上,戮机谷问,为何胤国如此无力,难道一向徒有虚名?王司农悲愤应答道‘泱泱大国,竟然自相残杀。若使我大胤才俊不绝,尔等猪狗蛮夷如何能越过山河!’说罢抽出身旁兵士所佩利刃,自刎身亡。”
“现在国耻家仇尚未得报,难道你们又要重蹈自相争斗的覆辙?”
司空朗虽然声息并不高昂,却是自来到这崇化殿对弈以来第一次展现出威严之姿。大殿内外虽然空空荡荡,却如同布满被这份威严震慑得鸦雀无声的千百朝士。
王铮纵声大笑起来,然后猛地一拂袍袖,把棋枰与棋子掀翻在地,负手说道:“丞相呀,论弈棋我王铮绝不是敌手。可今夜过后,必要这天下人明白,大胤朝堂从此不再冠你司空丞相一人之名。功名与利禄,请从今夜与旁姓人分一杯羹。”
司空朗亦抚须大笑:“倘若散去功名利禄便可以匡扶大胤,朗又何惜这副贱躯!”
随即又正色说道:“穷朗这一生,别无他求,唯有‘克复中原’四个字罢了。不灭蛮酋,此志不移。你等再怎么屠戮,拥有这等志向的人是杀不绝的。终会有一不世少年郎出我大胤山河,临江左之地,聚拢天下英才,一统这妖魔乱舞的朝堂,然后收复中原,还国家于旧都。就算老夫活不到那个岁数,倘若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这番话别人听了还可,却是不偏不倚说中了贾士良的心病。
原本司空朗口中那“不世少年郎”正是贾士良曾经一生所求的目标,只是如今一切都化作空谈。登时有一种羞愧,遗憾,以及失落裹挟在一起袭扰心头,一时有些失控,拔出剑高声说:“如今裴府上下已伏法受诛,更不用说陆府、贾府内的一干丞相党羽。倘若还有无辜者被牵连进来夷灭三族,难道丞相心里还能过得去!”
还未等到司空朗作答,先前那个打点宫中器物的老侍此刻身影佝偻地走过来。
老侍一袭灰色宫衫,瘦削如枯木,步履却十分稳健。他走到两位朝中重臣身前,看惯了这等风云似的一边收拾棋具一边说:“这副棋子,是宪宗帝于南山采得玉石并亲手所制,已经护佑咱们大胤延续百年国祚了。老臣侍奉了三朝天子,每日都要把这副棋子拿出来清一清。谁成想今日它竟然遭此对待。先帝们若是圣英显灵,老臣可该怎么交代呀。”
然后抬头看贾士良一眼,接着说道:“这崇化殿中的每一样器物老臣都仔仔细细地登记在册,大多还是雍和之难以后从旧都带回来的。老臣想,这些御品曾为天子所用,只怕都渐渐有了忠国之气。倘若留在故地被那些蛮夷人糟践,岂不是辜负了它们?”
贾士良如何听不出来这是讽刺自己变节投敌、尚不如一样器物,顿时血气上涌,眼中一片赤红。
正要挥剑对那老侍狠下杀招,王铮却迅疾出手,将贾士良兵刃架开,冷冷说:“不得造次。”然后恭敬一拜,道:“安公教训得是,是在下有失礼法。”
被称作安公的老侍摇头叹息道:“老朽已经年迈昏聩,怕是没办法再侍奉陛下。碌碌活过的七十年里,这崇化殿已经经历了数次血光之变。只愿这残躯在剩下不多的时日里不再看见惨祸,也就可以安心而去了。”
话音刚刚落下,殿外约是朱雀门方向传来一声凄厉笛哨之音,接着便是隆隆兵甲声震颤着足底。一个通身披黑甲、执长枪的卫戍走入殿中附耳禀告。
王铮听罢卫戍所说,顿时脸色微变,即刻命贾士良前去宫门应对。
建炎城北,朱雀门下。
耸入霄云的城阙前,黑压压地密布着手持大将军令的奇异兵士。
这些兵士一如那个崇化殿中的卫戍,通体黑甲,手执长枪。只不过这黑甲却不似寻常铠甲,并非由一鳞鳞甲片缀联所成,而是用玄铁加以某种秘术毫无缝隙地锻为一体,润泽而无光,犹如云母玉石般柔滑,看似薄脆却坚如磐石,世间万物莫之能摧。黑甲之外,所戴兜鍪也是以类似技法锻造,宛如西域女子以黑色纱巾裹住头颅的模样,利箭暗器皆无可奈何。
这“异兵”所到之处,无不是摧城拔寨,攻无不克。一路上奉司空朗之命守关的将领皆落得枭首身裂的血腥惨景。
看见那些黑甲人矛尖上所挑的头颅,朱雀城楼上的各人早已吓得肝胆俱裂,纷纷向四方奔逃。
“速速开启城门,违者立斩示众。”
“异兵”一员头目乘在马上出阵在前,连叫几声。见无人应答,正准备破门强攻,忽见门洞阴影下早站有一名体态修长的“守将”,却是瞧不清楚面容。
“前方何人,报上名号。降者尚可乞活,拒守立时无命。”异兵头目喊话道。
那城楼守将徐徐步至明火处,现出真容。只见其一身短束缁衣,身负一柄再寻常不过的长剑。
那人将身前不能计数的异兵扫过一遍,接着波澜不惊地开口:“汲黯,奉丞相之命守此关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少女一身素色宫衣,皑皑若同一朵风中的山茶;婉柔的长发编成两个环髻,十分俏丽动人。这时她吃吃一笑,说:“再这么走下去,晚上这两只脚非磨出血泡不可。”
方才两人上上下下,已在城头的古朴石阶上走了好几个来回,所以少女才有此说。
这少年原本邀了心上人在这里见面,想要送出自家祖传的文定之物,好许下终身之约。现在却变得木讷愚钝,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少女见他可怜,便不再戏谑,柔声说道:“不封哥哥,你刚刚诏封虎贲侍卫,一定忙得很,却总是偷出一时半刻来给我解闷。我,我心里欢喜得很。”
说罢臻首轻垂,露出女儿的羞涩之态。
少年听到女孩表露衷情,又惊又喜,却苦于寻不到文辞来倾诉自己心中的爱慕,一时间急得汗流双颊。
久久没有听到意中人回应,少女不禁抬头看去,只见一张憨厚脸盘红涨如霞,窘态可掬,不禁又是吃吃笑得开怀。
不过接着心中升起对这少年郎的无限怜惜,握住一双糙砺大手说道:“不封哥哥是很好很好的人,鸢儿明白你的心意。”
少年见女孩温婉解人,顿时涌出一股暖意,将女孩柔躯揽入怀中,期期艾艾道:“鸢儿,等我随丞相北伐立下功业,就、就请求父亲来宫中求赐婚事。这一生我、我定不相负。”言罢将怀中之躯拥得更紧。
名叫鸢儿的少女心头甜美,伏在情郎心口悄声道:“不封哥哥,你的御赐铠甲弄得人家好痛。”
少年听了这才松开健壮的臂膀,拙拙而笑。少女自是甜蜜得眉眼也都是笑意。
这时宫中画角声起,在广阔无伦的帝室庭苑中徐徐荡开散去。天穹红霞满天,渐渐卷入四起的暝色中。映着那浑绵悠长的声律,将沧桑之感布撒在万物之上。
这对爱侣紧紧依偎在一起,共睹眼前那繁盛的落日余晖。鸢儿心中情愫荡漾,低低地道:“晌午那会儿去送东西,听见司天监的人说今夜竟是有一场大雪要落下来。现在连半丝阴云也没有,可见他们是扯谎。真希望这般绚丽的霞能多留存一会儿。”
待画角声落,天空中却渐渐风云变幻。刚刚崭露头角的星幕为一股黑云遮掩吞噬。
少年有所察觉时,一队不知隶属哪个司官的兵士已经涌上城头。簇拥在其中的一位华贵冠士自兵士中徐徐走出,颇有某种意指地端凝眼前这一对爱侣。
看清楚来人,少年脸上闪过一丝震恐,上前拜揖道:“不封受命巡查这一带,不知大将军到此。”
“今夜恐有不测风雪,特来叮嘱各司。”王铮淡然道。虽然语带笑意,却有一股寒威渗入肌肤骨骼。
眼光瞟至鸢儿,王铮特为上前几步,走到她所站立的堞垣前,审视一晌后问:“你现在是弘训宫里?”
鸢儿随即行礼,低声道:“大将军强识博志,所记不错。鸢儿暂领女史之职,在太后身边侍奉。”
王铮微微一笑,手指轻掠着髭须说:“那就是了,那一日去拜诣太后,是你这女娃娃在旁边诵读经卷。”
“大将军过誉了,是太后抬爱。”鸢儿斟酌着词句说。不知为何,今日看见这大将军,心里总有些惶惶。
见过鸢儿,王铮回转过来向少年语道:“不封贤侄,听闻你已拜虎贲侍卫,亲奉陛下。某昨日向令尊道贺过了。希望你与令兄一道护卫我大胤河山,建功封侯指日可待。”
听见王铮提到兄长,少年不禁脸色一变。
这少年是冀州名族贾氏之后,赐名不封,而父亲正是大胤当朝征南将军贾巽。
只是贾不封虽有士族之名,却无贵戚之实——在那雕梁画栋的将军府中,自己只不过是父亲酒醉后临幸低贱婢女所生的庶子。
嫡庶之分,有如天渊。
母亲以孤苦无依的婢女之姿寄身贾府,虽然因生下贾不封被提为偏房,然而在这争名夺利的门第里只能徒增凄惨。莫说主母一脉,就连有几分宗族势力的府中领事都可以随意使唤践踏。自那时起,母亲便抱着自己安分守己地寓居在府邸与杂役舍房相连的一间茅屋。饮食玩耍,不可越矩。
最为隐痛的是,因为自己从小聪颖,常得父亲赞赏,贾夫人便加倍轻贱于母亲。无论府上有何方客人到来,都要让母亲亲自在酒席上斟酒侍奉。这样的羞辱,贾不封只能独自滴血泣下。刚才所说要给鸢儿的定物,也不过是母亲家中传下来的一支粗陋发簪。
而哥哥天资愚钝,玩乐不学,建炎城内尽人皆知,只因为嫡子之贵,事事先于自己,更早早领受封爵。因此王铮刚才所说建功封侯云云根本是无稽之谈。自己既是庶出,怎能封拜!“不封”一名,便是庶出身份给自己套下的沉重枷锁!
“你是丞相门生。仕宦之途,自然唾手可得。只是过刚者易折,丞相秉性方正,常常有小人窥伺,你要万事小心。”王铮远眺禁中宫阙,似有所指地说。
“是了,前一日令兄由陛下进吏部郎,我恰在宫中,见陛下龙颜大悦,当即将鸢儿赐予令兄贾毓,”王铮忽而又说,“瞧鸢儿当时与令兄的模样,还道他们早就是一对佳配。”
听了此话,贾不封轰然呆立在原地。
“这……这话当真?”贾不封既是向王铮索证,又似是向鸢儿求援。
“不,不是那样的!”鸢儿忽听王铮说及此事,极力辩解道。
“陛下圣谕,岂是儿戏。”王铮不着喜怒地说。
“……真有此事吗,鸢儿?”贾不封几是有些哀求地问。
只见鸢儿泪珠滚滚落下,颤声道:“不封哥哥,你听我解释……”
贾不封此时如同陷入无尽堕下的泥潭之中,不闻声音,不见光亮,只能紧紧握住袖中那根簪钗。
为什么偏偏是那个废物一般的兄长。难道仅凭一个嫡出之名,就能夺走自己的一切?
这时王铮的话语如刺骨之针般渗进来:“你名不封,今后如何封侯拜相,光耀门庭?”
贾不封霎时心冷湖底,不再有任何体惜与柔情,抽出腰间佩剑猛然刺入鸢儿肚腹之中。
鸢儿一阵灼烧之痛,更多的却是惊愕与心碎。股股鲜血滴下,那具娇弱的身躯也渐渐被抽离生气一样倒在地上。
“不封……哥哥,鸢儿……鸢儿绝无愧于你……哥哥……不要负了……鸢儿……”
鸢儿气息微弱,如游丝一样缓缓断绝,仍不舍地望向贾不封。
王铮负手登下石阶,步履健然如飞,与那已经收服其心智的怨怒少年说道:“从今日起,赐你名曰士良。四海列国之士,皆为你所用!”
身后兵士列阵随行,那轰隆的脚步仿佛令整个宫阙也为之一颤。
天幕遮掩,星辰黯淡,风雪锁魂。自王铮进殿对弈,钟漏已过了四个时辰。
先前嘶嚎如裂的雪势此刻萧然归于寂静,在宫阙内外织下一片银白。唯有天空仍旧绳墨一样直直落下来残片似的雪屑,像是在葬下今夜逝去的死灵。
司空朗孤坐在阴沉沉的大殿中,与那些柱梁的影子融为一体般入定不动。
棋枰上的事态一如这崇化殿内外的明争暗斗。白子虽然被杀得零零碎碎,各守一角,却始终负隅顽抗,保留住最后一点幽幽的烛苗。仿佛只需静心等待时机,便能重新野火燎原。
王铮执起一枚已经杀掉的白子,细细审视一番,道:“丞相苦苦支撑到此,已是鞠躬尽瘁。何必定要老夫赶尽杀绝?”
司空朗微笑道:“为人臣,定国事。如今朗不能保大胤隆盛,一死又何足惜。只是大将军杀意太过,纵然得位,恐怕不能长久。”
王铮仰首大笑,将那白子掷到殿外阶下,叮咚砸出几声冷冷的脆响。
一道暗影幽魂由这落子声召唤出来,徐徐踏过殿外长阶,在殿门悬楣下化为人形。来人身着征示大胤禁中侍卫之名的焰纹云甲,铠甲之下一袭错镂冰丝衫紧紧裹覆着颀长矫健的身躯。一柄长剑悬在腰间,宛如为血所淬,隐隐闪动寒光。
这道幽魂正是舍弃“不封”之名的贾士良。
骤经惨变的少年冠簪不再,鬓发虚白,缕缕散披肩上。直像是一路的宫阙长道走来被风雪所染。
云甲撩动的声音响在耳畔,司空朗才看清楚来人模样。唯有这一幕,让大胤丞相眼中落下一丝失望与怅然,或许还有一闪而逝的孤寂。
“你已长大成人,也该有自己的选择了。”司空朗既像是说与眼前少年,又似是自言自语。
贾士良冷峻的眼神忽一闪烁,旋即复如寒冰,站立到王铮身侧,静候差遣。
“你从弘训宫中来?”
司空朗忽然问,转而自叹道,“是了,大将军欲取大胤威权,自然要问道于皇太后。”
念及皇太后,那道威仪赫赫、在国危家难中从容处之的身影如一泓清水流过司空朗的心室。
如此一个女人,在左右尽是千钧重担下的朝堂上踽踽独行。外有游国寸寸进犯,内有权臣谋划倾覆之变,仍苦心维持着如今这岌岌可危的国脉。连自己也不能为她分担万一,只能眼睁睁瞧着她的年华被熬得油尽灯枯,丝尽难吐。
今夜那暗影幢幢的宫殿里必定处处是刀剑和杀机。她虽能安然化解,怕只怕二十余载不可喘息的宫廷之争早让她心灰意懒,萌生死意。
“别的不必为难于你,只是鸢儿何在?”这一次司空朗了当地问起来。
见贾士良仍然魂死般一句话也不答,司空朗的心头已然一片空明,不禁在这一夜里第一次生出一丝悲痛。
自六岁起将那女童收做养女,自己早已经将鸢儿当做了亲生骨肉来对待。
当那情窦初开的丫头向身为“父亲”的自己吐露心事,自己未尝没有劝诫过她。
“不封这孩子固然是个俊才,却因坎坷身世已给自己种下了心魔。倘若日后为歹人所诱,只怕会负了你这一片心意。”
“哎呀,所以鸢儿才要伴他左右,盼他早日成为咱们大胤的栋梁,”那明朗少女偎在父亲身边娇嗔道,“再说爹爹你是天下所有士子们的老师嘛,有你时时提点,怎会容他走了歧途呢。”
灿然巧笑,音犹在耳,如今却不知在哪一处孤零零地香消玉殒。虽身负治理天下之机,司空朗始终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愤然怒下,司空朗站立在玉阶前,凛凛说道:“十五年前,雍和祸乱,游国铁骑悍然攻破我大胤国都,长江以北悉数沦陷。游族贼酋戮机谷淫辱嫔妃,屠戮百姓,毁我山陵,更是用牛车囚禁先帝,令先帝赤身牵马,斟酒扫地!这等耻辱,是我大胤永不能消去的伤疤;这等耻辱,也正是先帝朝中贵戚和权臣党争的遗祸。”
“昔日,大司马桓冲把持朝政,加九锡之礼,舞八佾于庭。这建炎城内,连天子宫廷都要逊色于司马府几分。京中那些世家大族之庸碌纨绔子弟横行霸道,中正等紧要官职悉数占有,不以报国为荣,反以勤政为耻。天下贤能名士进仕无门,或者隐逸山林,或者为士族子弟所欺压羞辱。如此昏庸朝政,岂能不招致祸乱?于是雍和三年,河间、兰陵、汝南、成都、昆仑、琅琊六藩王传檄文于天下,招揽兵马,进京勤王,数十万精兵强将在中原豫州混战得天昏地暗。”
陈说起往事,司空朗远瞰起殿外的苍茫大地,仿佛战事之惨烈,历历如昨。
“这一战,无数青年才俊尚未来得及叱咤风云便已陨落在战场上。江东陆氏兄弟、顾家少年、琅琊王氏之后、河东裴氏……原本应该是如今各部栋梁的一个个后起之秀,在荒唐的厮杀中血沃中原、魂断孤星。我大胤百年国力,在那一场震动天地的恶战中消耗殆尽。若非如此,岂能让游族蛮夷趁虚而入,践踏我华夏!”
“京都被破之后,司农王徽被收为阶下囚,曾传到贼国朝堂拜授史官。朝堂上,戮机谷问,为何胤国如此无力,难道一向徒有虚名?王司农悲愤应答道‘泱泱大国,竟然自相残杀。若使我大胤才俊不绝,尔等猪狗蛮夷如何能越过山河!’说罢抽出身旁兵士所佩利刃,自刎身亡。”
“现在国耻家仇尚未得报,难道你们又要重蹈自相争斗的覆辙?”
司空朗虽然声息并不高昂,却是自来到这崇化殿对弈以来第一次展现出威严之姿。大殿内外虽然空空荡荡,却如同布满被这份威严震慑得鸦雀无声的千百朝士。
王铮纵声大笑起来,然后猛地一拂袍袖,把棋枰与棋子掀翻在地,负手说道:“丞相呀,论弈棋我王铮绝不是敌手。可今夜过后,必要这天下人明白,大胤朝堂从此不再冠你司空丞相一人之名。功名与利禄,请从今夜与旁姓人分一杯羹。”
司空朗亦抚须大笑:“倘若散去功名利禄便可以匡扶大胤,朗又何惜这副贱躯!”
随即又正色说道:“穷朗这一生,别无他求,唯有‘克复中原’四个字罢了。不灭蛮酋,此志不移。你等再怎么屠戮,拥有这等志向的人是杀不绝的。终会有一不世少年郎出我大胤山河,临江左之地,聚拢天下英才,一统这妖魔乱舞的朝堂,然后收复中原,还国家于旧都。就算老夫活不到那个岁数,倘若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这番话别人听了还可,却是不偏不倚说中了贾士良的心病。
原本司空朗口中那“不世少年郎”正是贾士良曾经一生所求的目标,只是如今一切都化作空谈。登时有一种羞愧,遗憾,以及失落裹挟在一起袭扰心头,一时有些失控,拔出剑高声说:“如今裴府上下已伏法受诛,更不用说陆府、贾府内的一干丞相党羽。倘若还有无辜者被牵连进来夷灭三族,难道丞相心里还能过得去!”
还未等到司空朗作答,先前那个打点宫中器物的老侍此刻身影佝偻地走过来。
老侍一袭灰色宫衫,瘦削如枯木,步履却十分稳健。他走到两位朝中重臣身前,看惯了这等风云似的一边收拾棋具一边说:“这副棋子,是宪宗帝于南山采得玉石并亲手所制,已经护佑咱们大胤延续百年国祚了。老臣侍奉了三朝天子,每日都要把这副棋子拿出来清一清。谁成想今日它竟然遭此对待。先帝们若是圣英显灵,老臣可该怎么交代呀。”
然后抬头看贾士良一眼,接着说道:“这崇化殿中的每一样器物老臣都仔仔细细地登记在册,大多还是雍和之难以后从旧都带回来的。老臣想,这些御品曾为天子所用,只怕都渐渐有了忠国之气。倘若留在故地被那些蛮夷人糟践,岂不是辜负了它们?”
贾士良如何听不出来这是讽刺自己变节投敌、尚不如一样器物,顿时血气上涌,眼中一片赤红。
正要挥剑对那老侍狠下杀招,王铮却迅疾出手,将贾士良兵刃架开,冷冷说:“不得造次。”然后恭敬一拜,道:“安公教训得是,是在下有失礼法。”
被称作安公的老侍摇头叹息道:“老朽已经年迈昏聩,怕是没办法再侍奉陛下。碌碌活过的七十年里,这崇化殿已经经历了数次血光之变。只愿这残躯在剩下不多的时日里不再看见惨祸,也就可以安心而去了。”
话音刚刚落下,殿外约是朱雀门方向传来一声凄厉笛哨之音,接着便是隆隆兵甲声震颤着足底。一个通身披黑甲、执长枪的卫戍走入殿中附耳禀告。
王铮听罢卫戍所说,顿时脸色微变,即刻命贾士良前去宫门应对。
建炎城北,朱雀门下。
耸入霄云的城阙前,黑压压地密布着手持大将军令的奇异兵士。
这些兵士一如那个崇化殿中的卫戍,通体黑甲,手执长枪。只不过这黑甲却不似寻常铠甲,并非由一鳞鳞甲片缀联所成,而是用玄铁加以某种秘术毫无缝隙地锻为一体,润泽而无光,犹如云母玉石般柔滑,看似薄脆却坚如磐石,世间万物莫之能摧。黑甲之外,所戴兜鍪也是以类似技法锻造,宛如西域女子以黑色纱巾裹住头颅的模样,利箭暗器皆无可奈何。
这“异兵”所到之处,无不是摧城拔寨,攻无不克。一路上奉司空朗之命守关的将领皆落得枭首身裂的血腥惨景。
看见那些黑甲人矛尖上所挑的头颅,朱雀城楼上的各人早已吓得肝胆俱裂,纷纷向四方奔逃。
“速速开启城门,违者立斩示众。”
“异兵”一员头目乘在马上出阵在前,连叫几声。见无人应答,正准备破门强攻,忽见门洞阴影下早站有一名体态修长的“守将”,却是瞧不清楚面容。
“前方何人,报上名号。降者尚可乞活,拒守立时无命。”异兵头目喊话道。
那城楼守将徐徐步至明火处,现出真容。只见其一身短束缁衣,身负一柄再寻常不过的长剑。
那人将身前不能计数的异兵扫过一遍,接着波澜不惊地开口:“汲黯,奉丞相之命守此关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