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无疆安歌 > 第一回 九州大地烽烟起,英雄歃血论平疆。

第一回 九州大地烽烟起,英雄歃血论平疆。

小说:无疆安歌作者:明月照旧人影重字数:4538更新时间 : 2021-03-25 13:25:00
(本故事纯属虚幻,有部分内容借鉴《三国演义》,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文档未经授权,切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天尽苍,大漠茫,

战戈铁甲旌旗扬。

雄鹰壮,马鸣昂,

裹尸千里定无疆。

故里游魂今由在?

不知何处安骨骸!

古今天下成王败,

梦里逍遥归去来。

----  《无疆安歌》

话说天下之势,本是分分合合,夕往日乱国群雄之时,也统归于汉。汉朝传承三百多年至后主李庸,国力日渐衰弱,更是在天定(李庸在位时年号)十二年因轻信宠臣宇文烈推行封地归田制(注1:封地归田制是让各封地王侯将附属于封地的军队就地解散,让士兵回归故乡,然后由封地王侯划拨土地,此后军队将由中央直管),惹得各地诸侯不满,纷纷借着这个由头越发拥兵自重,李庸听闻连发十几道诏书让各地王侯面圣解释缘由,却不成想各地王侯暗通款曲假借清君侧纷纷起兵包围京城洛都,李庸见洛都被围一时气下口吐鲜血驾崩,帝位遂落在嫡长子李潜头上,李潜时年总角,宇文烈见其年幼哪里能安抚住这些王侯,于是连夜派出一队轻骑兵连同文武百官千里迁都至北幽燕京。王侯们见李庸已死,而李潜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儿,于是各自退兵据守,从此九州大地分崩离析群雄并起,各地战事不断。

宇文烈携带李潜迁都燕京之后,便开始把持朝政,在文武百官眼里现在的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不少有心者更是密书宇文烈,让他改朝换代自立称帝。宇文烈虽然有心称王,却没有胆量废汉自立,就连天下各路诸侯,虽自称正统却也没有哪一个敢明目张胆的自立称帝。

时天命(注2:李潜在位时年号)九年二月十三日,李潜正同孝文皇后宇文霜(宇文烈的大女儿)游赏园林之时,忽然一封急报递至跟前,鲁襄王李旦举兵二十万直逼北幽边界,李潜心中大惊,急忙宣召宇文烈入宫商讨如何对敌。此时一件怪事发生,正当两人在殿前商讨之时,突然殿外狂风大作,天空一道雷霆霹雳将大殿东南角劈塌,文武百官闻声急忙入殿救驾,见君臣二人完好无损,只是惊吓得纷纷倒地不起,过了许久之后才缓过神来,于是谣言四起,弄得宫内外人心惶惶。翌日,又传鲁襄王在行军途中不知何种原因突然暴毙,犯境的军队已然撤回,这下众人悬吊多日的心才逐渐安歇下来。

鲁襄军撤回以后,群龙无首,鲁襄境内大乱,其他诸侯眼见吞并鲁襄之地的时机到来却又相互制衡不敢轻易发兵,如此纷争几年,鲁襄百姓苦不堪言。时莱安城外,有一异士,名叶廷坚,字云龙,正当而立。那叶廷坚早先不过是一落榜书虫,因游玩大明湖偶遇一钓鱼蓑笠翁,叶廷坚观其面容非常人,便有心结交,相谈过后更觉其见识非凡,执意想拜入门下,那蓑笠翁连番拒绝之后,见其虽不得志但胸有城府,便授予天书两卷:一曰《南华要术》;一曰《青冈要领》。前书普救众世,后书诡兵之道。授书完毕之后,叶廷坚跪地长拜,求问蓑笠翁名号,忽见一阵香烟飘缕入天,空留地下八个大字“南华青冈,顺天者昌”。从此,叶廷坚日夜拜读这两本奇书,不久后便在邻里之间出了名,于是广收门徒三百余人,更有尊号“南青道人”。天命十六年正月,瘟疫横行,又值青徐二州战事吃紧,鲁襄百姓经受连番折磨,病死、战死、饿死之人不计其数。叶廷坚不忍,遂派遣门徒至各地广施钱粮,却不料被宵小之人构陷,说其此举乃是收买人心妄图自立,被青州官兵关押至大牢。叶廷坚入狱后,连日闭目打坐不食五谷,其门徒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却都被镇压下去,是以被看守得越加严密。

且说这青州大牢内,被关押的都是重犯,其中有一人姓李名焉,字鸿渐,其本家乃是汉高祖宗亲,为人大度又喜欢习文弄武,在鲁襄境内颇有些名望。因青徐之乱,招募兵丁五百余人,想要投奔徐州表亲,不料消息走漏在半道上被青州官兵截住,遂抓至大牢听候发落。不多日,见叶廷坚被捕入狱,其早就听闻“南青道人”之名想要拜谒,却不料如今同为阶下之囚,奈何各自牢房相隔胜远不得交谈。

是夜,牢房外忽传狗吠,不一会儿便响起人声和兵戈交汇之声,一八尺壮汉手提巨斧带着几十个人闯入大牢之内,见到李焉安然无恙之后,仰天长泣说道:“大哥,大哥,我终于寻得你了。”李焉一看,乃是本家胞弟,也是掩面哭泣道:“二弟,哥哥我也想念你得紧,自那日被抓以后,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八尺壮汉挥起手中大斧一把劈开牢门,抱住李焉又是一阵号啕大哭,李焉本来心里非常激动但此时又冷静了下来,说道“二弟,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咱们先杀将出去再说。”说罢,便同八尺壮汉一起奔出牢房,就在刚要跨出牢门之时,李焉突然停下,对着八尺壮汉说道:“二弟,牢房里面还有一道士,你把他也一起救出来。”八尺壮汉一听,也没问缘由,提起大斧返回牢内,寻将一会儿后,找到了大哥说的那位道士,一斧劈开牢房,单手一把抓起道士扛至肩头逃了出去。一行人逃至天亮,见后面已无追兵,便在不远处一破屋内歇息起来。八尺壮汉此时将扛在肩上的道士小心放下后,这才舒了一口气对李焉,说道:“大哥,此人是谁,为何救他?”李焉喘息片刻后回道:“南青道人。”八尺壮汉憨笑一声又道:“南青道人是谁?”李焉闻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道:“平日里叫你少饮黄汤,多读诗书,多交豪杰,你就是不听,在这鲁襄之地连‘南青道人’也不识,安定以后一定禁你三个月的酒。”八尺壮汉一听“禁酒”二字脸色一沉,不敢再言语了,平日里少说饮酒三坛,惹了多少祸事,也不见大哥命他“禁酒”,没想到自己只是不认得这道士就被大哥呵斥,是以不敢再妄言了。

间歇片刻,李焉见叶廷坚依然闭目打坐,便引着八尺壮汉一起下拜道:“青州济安愚夫李焉同舍弟李显(字闻达),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有幸得以拜见,还望指点迷津。”叶廷坚睁开双目,起身回拜道:“莱安野人叶廷坚,得二位义士相救,不胜感激。”说罢,三人相对坐下,李焉道:“听闻前事,足见先生忧心百姓,不知先生何不入仕救万民于水火?”叶廷坚沉吟一会儿道:“吾乃一山村野夫,志不存高远,幸得仙人点拨,尽微薄之力,只求片刻安生,再者这乱世终会像湖水一样归于平静,实在不愿做一顽石激得碧波荡漾。”李焉道:“天下九州纷乱数十载,犹如浪潮波涛汹涌,大丈夫应舍生取义,平定乱世,还苍生以安康。再者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干,何必醉心于弹丸之地,求取片刻安生。”叶廷坚道:“自高祖统领九州,至今时天下分崩,自有天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愚力不及,不敢伸大义于天下。”李焉道:“先生谦虚,惟观天下英才,智能之士,也不过望先生项背。怀大义者,无不视先生为首。还请先生以救万民为念,开愚之茅塞。”李焉说完俯身再拜。叶廷坚见罢,也不想再回应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拜倒在地的李焉,沉思良久,长叹一口气,唱道:“西辞黄鹤白云涧,彩霞万里渡桥前。何问岁月无常是,可怜华发生耳边。不谈功业问苍天,谁叹英雄恨流年。道亦无处了凡事,修来乐福惹人嫌。梦归故里却无眠,夜来晓风欺等闲。只为安生躲尘世,岂同污浊化酒仙。金粼本做池中冕,哪来龙门唤高殿。鸿鹄万里存长志,任意缥缈最人间。”一曲唱罢,叶廷坚又闭目打坐。而李焉听完,不觉泪如泉涌,赶紧俯身再拜道:“谢先生提点。愚愿尽全力,存鸿鹄之志,还给天下万民以安生。”说完便引着李显退去,不再打扰。

众人休息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又接着赶路,预计三天的时间应该就能到徐州地界。天逐渐黑了下来,李焉寻得一茅屋便将众人安顿。是夜,李焉心中烦闷,又觉李显鼾声震天,于是便起身至屋外,联想着叶廷坚白天念得词曲,不由得一声长叹。此时身后传来一声朗笑,李焉回首一看,叶廷坚信步走来,说道:“不闻夜风起,惟闻叹息声。”李焉道:“先生打笑,我只是感叹没有好的时机能够一展胸中抱负。”叶廷坚道:“愚有一言,不知可愿听否?”李焉闻言,连忙拱手一礼道:“先生之言,愚何敢不听。”李焉道:“自先主驾崩后,天下乱世已久,北幽宇文烈把持朝政,名义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然汉室正统未被取代不易轻举妄动。鲁襄之地,不过弹丸,自鲁襄王暴毙之后,青徐两州战事不断,妄不可以此为根基。而中州、豫州地处平原无天险阻隔,易攻不易守。荆、扬两地鱼米之乡最是富饶,多江河,若无充足战船、兵甲、粮草,想要攻取代价太大。西凉之地虽苦寒,然士兵各个骁勇,当攻心为上徐徐图之。南黎之地,多丛林沼泽,若无向导便是有去无回。最后剩下渝州,当为可取,夕高祖也是发迹于此。反观渝州之主李珏,年老多病,不出几年便魂归九天,君可先投靠后图之,再平南黎定西凉,联荆扬伐北幽,至此天下可定,百姓安生。”李焉听罢,不由得双手一拍,道:“先生教诲,令愚夫茅塞顿开,然先生不出,往后教我如何是好。”说完,不觉心中一痛,掩面而泣。叶廷坚见罢立时劝住道:“我本一山野村夫,幸得仙人指点一二,得治世之良策,君与我既有缘分,又救我免牢狱,君若不弃,愿追随左右,共安苍生。”李焉一听,立马转哭为笑,说道:“先生此言当真?”叶廷坚道:“当真!”李焉见叶廷坚如此信誓旦旦,也不多想,抽出随身携带短剑,对着手指一划,鲜血立如泉涌,对着身前石头洒下,然后跪地起三指立誓:“青州李焉,在此对着苍天立誓,此生若有负先生所托,就如这石头一样被一剑劈死。”说完,便挥出短剑,对着沾有自己鲜血的石头劈下,立时声响石断。叶廷坚见状,扶起李焉,两人相视大笑,彻夜长谈云云。

一连三日,李焉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到徐州,众人如释重负便安歇了几日。那徐州刺史李肃是李焉娘舅,日常往来甚少,见李焉一行十几人从青州前来投靠心中大喜,于是盛情款待,互诉衷肠,大小宴会十余场。这日,宴会正酣,忽闻一哭声传来,众人定睛一瞧,原来是李焉正掩面抽泣,李肃见状问其缘由,李焉道:“诸君待我以礼,奈何愚手无寸功为报,每念及此无不憾心,是以今日忽觉髀肉复生,潸然泪下。”李肃听其缘由,不觉动容,便道:“鸿渐不必伤心,近日青州战事吃紧,我引你一队兵马前去如何?”李焉闻言,心中大喜,却又不形于色,掩面拭泪,伏地大拜。

次日,李肃拨三千兵马以及粮草辎重与李焉进驻徐州边界县城临安,临安县城地处平原,土地尚且肥沃,青州兵屡次想要抢占皆被打退,由于多次交战,临安县已是破壁残垣,李焉到任后立即下令官兵开始修城补瓦构筑防御工事。是日,李焉等人正在账下议事,忽传令官来报,青州兵进犯,李焉连忙引众人上瞭台观望,只见东北不远处尘土飞扬,怕是来人甚众。遂令各官兵摆好阵型,准备御敌。不多时,青州兵已奔至城下,李焉观其约有千人左右,备利器,排一字长蛇阵作攻城之势,遂令传鼓三声,准备拒敌。李显见状热血上涌,对李焉道:“大哥,引我五百精兵,前往杀敌。”李焉知其勇,应允。

李显手提开山巨斧,脚跨青鬃骏马,引着一队官兵摆出阵势,然后大喝一声道:“潦草鼠辈,岂不知我神斧之威。”此时,青州兵内传出一声大笑,随着笑声走出一玉面飞龙,李显定睛一看,登时将提着的巨斧扔下,纵马狂奔至前。原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其结拜义弟姓尉迟名珪,字伯如,话说那日兄弟四人自被青州兵冲散以后李焉被俘余下皆逃,后李显寻得了大哥李焉下落,其余两人皆不知所踪,而尉迟珪与众人失散之后,在青州边界处抢得一座山头立寨,凡有青州兵来皆冲杀收编,后命哨兵四处搜寻其余兄弟的消息,待得李焉引兵进驻临安,这才遣众人前来投奔。李显大喜,执手引尉迟珪进拜,兄弟三人见面,喜极而泣,随即犒赏三军,扶手欢聚。正是:九州大地纷乱起,英雄相聚点封烟。人间真龙今初现,尽洒热血问苍天!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