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逍遥使者逍遥行 > 第三十一回 蜃海门

第三十一回 蜃海门

小说:逍遥使者逍遥行作者:年头字数:2280更新时间 : 2021-03-23 09:04:00
曾经有很多人看见过海市蜃楼,简称蜃海,但却极少有人知道,蜃海之内,另有乾坤!

其实,在每一个蜃海里面,并非只有图像,还有声音,更有人烟……

蜃海门,相传为鬼谷子所创,是一个十分低调的神秘组织。

鬼谷子,乃战国时的传奇人物,权谋祖师爷,兵法创始人,阴阳大玩家。

他还是一个极高明的老师,调教出了张仪、苏秦、商鞅、李斯、孙膑、庞涓、毛遂、徐福、乐毅、范雎等一大批宰相、将军和军师。

一日,鬼谷子偶然窥见,世间的海市蜃楼越来越多,并且隐现天大危机——

他发现,华夏大地将要历经多个朝代,每每有重大战争和灾难发生,或导致生灵涂炭,或导致种族灭绝,还有的蜃海显示,人们掌握了上天入海和制造巨大爆炸的绝技,但最终,世界却因为这些绝技,再次陷入了混沌。

另外还有一些蜃海互相重叠,融合,排斥,甚至吞噬……这些蜃海似乎出现了时空上的颠倒和混乱,连鬼谷子也百思不得其解。

因而,他想召回这批高徒,让他们返校,回到鬼谷山书院来帮忙。

按照鬼谷子的推算,如果派遣这些高徒潜入不同蜃海,加以斡旋,即使不能彻底免除人间祸端,但是至少能善加引导,避免人类社会终结。

谁料,这些个高端人才,历经千辛万苦才出人头地,好不容易品尝到了功名利禄的种种甜头,都觉得,若不贪恋手中所得,简直就生无可恋。

最终,没有一个人回去。

每回鬼谷子派人去请,他们总以国家大事为重、家庭与爱情、“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等等借口拖延,诚诚恳恳,毕恭毕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末了,还不忘准备一大堆礼物,说是答谢师恩,没齿难忘。

鬼谷子被这些高徒搞得没了脾气,他索性另起炉灶,设立了蜃海门。

他是个开明人士,不仅亲自授课,还聘请了其他诸子百家的一些高人来到鬼谷山担任客座教授。

春秋与战国时代,乃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中华文化的巅峰时代。

他们早早地写尽天下风云,人间沧桑,生死阴阳,万物周始,以至于往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毕历代文人墨客之全力,在许多方面亦难以超出其右。

告别七维世界的朋友后,李逍遥在维外智慧指引下回到了六维世界,然而,他回到的不是二一二五年,也不是二二零五年,而是公元前五百八十九年。

他被安排前往鬼谷山书院进修,成为一名蜃海门门徒。

书院位于鬼谷山山脊的一片平缓之地,白壁黑瓦,大约有几十间房屋。

背后的青山像一块大屏风扶摇直上,气势磅礴,不时传来凤凰的铿锵之声。

这里鬼气不足,仙气倒有几分。

词曰:

滚滚银河惊漫水,洗尽星月无穷,蜃海浮沉远无涯,逍遥依旧在,时空辗转中。

李逍遥难得静下心来写几个毛笔字。

他的字并不好看,但是第一次来到鬼谷山书院参加进修,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提交一幅书法作品。

于是他匆匆忙忙填了一阙临江仙,准备用来对付一下。

老师认为,其笔法童趣盎然,但文章颇具新锐气息,勉强给了他一个及格。

“看来你走南闯北多时,毕竟见识甚广,笔锋之中亦暗藏玄机”,改卷老师叮嘱道,“不过,当你下笔时,须谨记,笔头,乃软者也。”

结业时,任意堂的胡堂主郑重地告诉他:”你已经学成出入蜃海之术,你这次的任务是前往修缮一千七百年后的华夏历史。”

任意堂,乃是蜃海门下一分支。

鬼谷子很早料到,蜃海门将来会一分为二,因此告诫传人,不要过多地纠结于门派的正邪之分,要顺势而为,维持所谓的纳什平衡。

阴阳共生,相互倾轧,方为万物长存之道。

果然,零零零零年,即公元元年,蜃海门分裂成任意堂和破坏堂。

任意堂认为,世间堕落无可救药,需涅槃重生,专司制造阴谋和挑动战争,加速人类灭亡,是为反派。

而破坏堂则专注于破坏阴谋和消弭危机,力保华夏各族得以生存与延续,名字虽不太好听,却为正派。

然而天下凡人凡事之好坏,往往交织反复,实难以一言一名以定论!

任意、破坏二堂同理连枝,却因理念不同,不觉已缠斗两千余载。

眼前的这个李逍遥有点儿复杂,他兼具逍遥使者和蜃海门门徒的双重身份,第一重身份让他获得了第二重身份,而第二重身份却让他来到了南宋临安。

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上,林林总总排满了酒肆驿馆、艺场教坊、丝绸商铺和各类小店,有点像是《清明上河图》所绘的开封府。

他抬头凝视着一块牌匾——

汴京大酒店,招牌上乃是五个标准的宋体字。

酒店门前,李逍遥一身乞丐打扮,客气地问道:“老板娘,有啥好吃的么?”

老板娘一面拦住他,一面勉强挤出一脸的职业微笑,说:“这位小哥,待我晚点拾掇好了,就给你找好吃的哈。”

“可是我实在太饿了,等不及呢。”

“别介呀,您瞧,虽然咱打着京字招牌,其实咱也就是个微商……”

不听她说完,李逍遥掏出来一块银锭,只说了六个字:“二楼,雅座,靠窗。”

邻座的是一桌文官雅士,正高谈阔论时政新闻。

“为避金人锋芒,连都城也只得南迁,痛哉,危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刚刚打完胜仗,就有传闻,说是前线兵马密谋造……”最后一句话的下一个字,被坐在主位的那位硬生生地给咳了回去。

李逍遥凑过身去,拱手深深一揖道:“各位兄台,小弟在此独酌,恰闻高见,非存心不敬,未知肯否赏小弟一座洗耳恭听?”

宋代民俗重文轻武,大多重礼仪才学而非衣着名号(当然,不含老板娘),几位雅士均为见多识广之中年男子,见李逍遥穿着朴素但知书达理,不卑不亢,不像是什么重要人物,倒也不像是什么奸猾之徒,应该不至于落下什么把柄,便不以为忤,请他落座。

大家一一通报过姓名,坐在主位的是杨万里。

李逍遥请教道:“听说南宋两万大军正从荆州进发襄阳,但那里有九万守军,却不知胜算几何?”  

“南宋?是什么新词么?我大宋北边确有大片土地为金国所占,但,终归是要夺回来的”,杨万里觉得李逍遥问得古怪,但,似乎又有些道理。

想了零点一秒,李逍遥就明白过来了。

所谓南宋北宋,那都是很多年以后,史吏们给取的叫法,而在此时,此地,人们仍通称“我大宋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