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堂小事儿
长安!
历代入驻中原的首善之地,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边境是否战火纷飞,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照旧,无非就是皇帝换了个姓氏罢了。
繁华、热闹、喧嚣、奢靡......永远是这座城池的主要基调,外面发生的一切,很难影响到这里的人们,该登高作赋依旧登高,该醉卧青楼,依旧醉生梦死,该争斗的党争,永远不会停歇。
时间来到了五月份,意味着夏天正式降临,只是,相对于以往,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去往避暑山庄避暑,今年却迟迟没有开始行动,虽然准备工作依旧在进行,但是,炎武帝今年似乎没有去避暑山庄的打算。
今日,朝会上,位列中枢的各位大臣,又在金銮殿上吵得不可开交,闹得鸡飞狗跳,到最后,只落得一地的鸡毛。
每次朝会,事情都很多,但是,值得拿到朝会上说的事情不多,不过,今年事情格外的繁多。
西征顺遂,却爆发了瘟疫,西征军止步于康城,现如今,面临着五十万西域联军的反扑,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北蛮边境也不安宁,北蛮老将赫连力阳,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南下,于一月前,开始叩关,来势汹汹,北方边境,狼烟四起,战况焦灼。
南夷这个蛮瘴之地,在继后秦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王朝南唐,自从南唐建国开始,跟大炎王朝的关系就日益紧张起来,前年打了数场算不得战役的战役,去年,双方又对峙了差不都一年,而今年,双方终于正式撕破脸皮,开始交战起来。
这些都是军政大事,拿出来值得说道的地方,无非就两样东西,兵力、银钱。
征兵的举措还在持续,效果不错,毕竟,大炎王朝是以武立国,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需要打仗的时候,征兵还是很顺遂的,难题在于银钱方面。
虽然大炎王朝近几代皇帝,都是勤俭持家的性格,在位的这些年里,积攒了不小的家业,国库充盈,可是,战事一起,银钱就像是流水一样,哗哗的往外流淌。
将士的饷银,被服粮草、武器装备,这些都需要银子,再加上大量的徭役,还有各种粮道、驿站的拓展、维护等等,都需要银钱。
每日朝会,兵部就以兵力不足,不断的上奏,说征兵难,而征兵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钱不到位。
工部的官员,更是大吐苦水,各种牢骚、埋怨,纷纷出现,什么工匠不足,什么材料不够,什么人手不足,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而追根到底,还是两个人,缺钱。
礼部官员,倒是不要钱,他们要人,已经三年没有举行科考了,按照祖制,科考三年一次,今年该开科举了,可是,春天已经过去了,春闱却迟迟不见动静,只能等秋闱了,可是,秋闱似乎也没有动静,这让礼部官员的开始心焦。
吏部也不逞多让,从前年开始,炎武帝决定用兵,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上百场,很多立功之人,却迟迟没有得到褒奖,而犯错的人,都被迅速的处决了,空缺出来的位置,很多人惦记着,却迟迟没有旨意下来,有过罚之,有功却不赏,这就不对了,说到最后,无非是要钱,要官帽子。
刑部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随着战事的开启,犯事儿的官员越来越多,查处下来,人手不够,而人手不够的主要原因,还是缺钱。
户部也紧随其后,说春耕艰辛,赋税难收,各项支出太多,财政收入和支出不相匹配,国库逐渐空虚,总结下来,就两个字,没钱!
总而言之,朝会上,主要就两件事,要钱,要人!
大炎王朝现在真的很缺钱吗?
当然不缺,虽然现如今大炎王朝四处作战,可是,国库不但没有空虚,反而略有盈余,一来是打仗就意味着财富和人口,二来战事一起,就需要增加赋税,两项加起来,吃收入和支出,差不多是可以持平的。
至于为何会出现眼下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这是历次朝会的常态,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丰收之年,还是贫瘠之年,哭穷是常态,要钱也是常态,习惯就好,只不过,这两年相较于于以往,更‘缺’钱一些而已。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朝会上说的更多的,还是战事。
北蛮虽然有赫连力阳的二十五万大军,可是,夏侯拓的近三十万镇北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打的是防守战,问题不大。
南唐的十万唐军,虽然也跟武英叡的镇南军开始交战,但是,不管是从兵力而言,还是从战况而言,都属于小打小闹,问题也不大。
真正棘手的,还是西北的战况,三十万的西征军,现如今是彻底的陷入了西北,他们不但要应对五十万的西域联军,还有应对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瘟疫,比如燕王!
瘟疫已经得到控制和解决的消息,早已经传回京城,瘟疫是之前所有朝中大臣都格外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当初,为了解决瘟疫,朝廷可是不惜代价的朝西北运输物资,而现如今,瘟疫解决了,他们的心病也算是去除了。
至于燕王的问题,虽然这件事一直没有摆在台面上说,可是,从去年殷元魁带兵西征到现在,燕王李刚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的,燕王有异心,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问题,可是,却没人敢把这件事直接挑明了,而炎武帝也仿佛不知情一般,只字不提。
炎武帝不但没有因为这件事训斥燕王,反而不但的赏赐对方,这让很多人都看不懂,炎武帝到底想要做什么,不过,对于那些真正的大臣而言,炎武帝想要做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当然,除了边境之祸,内乱的问题也很重要,作为纳税大洲的海洲沦陷了不说,现如今,福州、泉州、建州、汀州也相继沦陷了,而兰州貌似也要沦陷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整体而言,一切还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对于内乱的问题,朝廷已经有了相对应的举措,从去年海洲沦陷之后,兵部就在筹措一支军队,军队的人数不少,整整二十五万,大多数都是从地方上抽调上来的,而统军之人,既不是兵部的人,也不是朝中的文官,而是不良人三大不良将之一的秦将。
秦将姓秦,单名一个惠字,武将世家出身,不过,在很多年前,秦惠所在的秦家,就已经没落了,至于他为何加入不良人,成为不良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都是老黄历了,翻不动,也没人想去翻。
秦惠所在的秦家,跟秦嘉涆所在的秦家,虽然都姓秦,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往上翻上十几代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联系的。
秦惠的统兵才能,是不属于大炎王朝的五位大将军的,单单就作战能力的话,他是稳压秦嘉涆在内的四位大将军一头的,唯一能跟秦惠相提并论的,也只有昔日的镇国大将军许淳了。
秦惠虽然多年未曾领兵,但是,当年在炎武帝御驾亲征的时候,把北蛮单于打的落荒而逃,差一点儿从大草原赶到北荒的军队,就是秦惠所统领的军队。
就在众人得知福州等地沦陷之后,开始上奏,请求派兵剿灭的时候,秦惠已经带着五万大军,奔赴洪州,开始跟建州的叛军,开始作战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不良人的三大不良将,都是一等一的大将之才,只是,他们几乎不带兵,除非遇到特殊情况。
伴随着战事的白热化,不良人这个一直备受诟病的机构,逐渐展露出它那血腥的獠牙。
朝堂上的议事,其实跟百姓的菜市场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争吵而已,争来争去,最终拿主意,做决定的,还是站在最前面的那几个人而已。
今日亦是如此,在一番唇枪舌剑,唾沫横飞的争论之后,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于是在炎武帝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之后,也就散朝,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去了。
开完大朝会,还有小朝会。
到了小朝会的时候,一众官员倒是安静下来了,哪怕之前在金銮殿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官员,到了这里,也不会继续争吵下去,因为争吵没有意义。
小朝会的事情很简单,就八件事。
第一,镇北军死守嘉州城,挡住赫连力阳的二十五万大军;
第二,镇南军镇守巫州边境,寸步不退;
第三,福州等地的叛军,尽早剿灭铲除;
第四,继续征兵、收缴赋税,而赋税可以从商户入手,确保国库始终保持着充盈状态;
第五,拟定一批功勋卓著的官员,该赏赐赏赐,该晋升的晋升;
第六,再杀一批贪官污吏,查抄家产,以此来充盈国库;
第七,开始准备秋闱,选取可用人才,至于今年避暑事宜,就此搁置;
第八,加派人手,继续寻找失踪多年的大皇子,还有燕王世子李嗣源,宰相之女徐诗芷,同时,再次恩赏燕王李刚,并且下一道圣旨,让他于中秋佳节,回京一趟。
这八件事都是宰相提出,炎武帝首肯,然后,其他一众官员直接去实施,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的推诿和争议,在这几件事确定之后,除了宰相徐肱之外,其他人都先后离去。
-------------------------------------
“西北的战报,你看了没有?”炎武帝斜靠在书案后面的软塌上,一边翻阅奏章,一边随口问道。
“看过了。”徐肱坐在凳子上,恭敬的回道。
皇室历来重视礼仪,尤其是在儒家独大的大炎王朝,更是如此,不过,从先帝开始,到炎武帝,虽然也很重视礼仪,却也没有那么重视,在小朝会议事的时候,前来议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坐着的。
相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御书房的官员,坐在凳子上,也坐的战战兢兢,只敢坐半个屁-股的官员,徐肱这些大臣,则没有那么小心翼翼,有些事情,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像这种虚头巴脑的小动作,一直不受炎武帝喜欢,而这些大臣也知道这一点儿,平时也不注重这些。
“那你怎么看?”炎武帝抬起头,看了一眼徐肱,又继续翻阅奏章,随口问道。
“西征军的处境不妙,身陷囹圄,想要撤出来,估计很难。”
“那你觉得西征军该不该撤?”
徐肱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炎武帝问起之后,他直接摇摇头,想也没想的说道:“臣以为,不能撤,不但不能撤,还应该主动进攻,一旦撤兵,之前十数万将士用鲜血换来的疆土,将会全部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嗯。”
听到徐肱的说辞,炎武帝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殷元魁跟你想的一样,看看他的奏折吧。”
炎武帝随手从一堆奏折里面抽出一本,丢给徐肱,徐肱接到之后,直接打开翻阅起来。
奏折上的文字不少,洋洋洒洒上千字,不过,徐肱也很快看完了。
等到徐肱合上奏折之后,炎武帝就开口问道:“对于殷元魁说死守康城的想法,你怎么看?”
“此法甚是稳妥,殷元魁不愧为大将军,能力出众,只是......”
说到这儿,徐肱看向炎武帝,观察着炎武帝的表情,欲言又止。
“说啊,吞吞吐吐的做什么?”炎武帝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
“是!”
徐肱应承一声,连忙说道:“此法虽然稳妥,可是,想要坚守康城,不是什么易事,现如今的西征军是一支孤军,没有太多的支援,单凭不到三十万人的西征军,真的守得住吗?”
“另外......”
徐肱又看向炎武帝,欲言又止起来,只是,看到炎武帝再次皱起眉头,不等炎武帝发话,徐肱继续说道:“另外,自从李嗣源失踪之后,燕王的态度就不明确,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燕王反了,那西征军就要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西征军可就真的是孤军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此事?”
“办法陛下已经提出了,静等结果就是。”
“哦?朕什么时候给过办法了?”炎武帝一脸不解的看着徐肱问道。
徐肱看了一眼炎武帝,低下头,拱手道:“燕王到底会不会反,就看燕王接到圣旨之后,会不会按时抵达京城了。”
“若他按时抵达京城,该如何?”炎武帝又问道。
“若燕王抵达京城,其年事已高,自当在京城颐养天年。”
“朕的皇叔,年岁不高啊,颐养天年,如何早了些?”炎武帝有些为难的说道。
“不早,按照祖制,当如此,也该如此,于情于理,与国与法,燕王都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炎武帝沉默了,紧蹙着眉头,似乎没有被徐肱说服。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炎武帝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问道:“若他不来京城,又该如何?”
“削藩!”徐肱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削藩是不是不合适啊,毕竟,他是朕的皇叔啊。”炎武帝又皱着眉头说道。
“正因为是用人之际,削藩更是势在必行,藩王的属兵太多,这不符合祖制啊,陛下!”徐肱再次拱手道。
炎武帝在沉吟片刻,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看着徐肱,点点头,说道:“徐爱卿言之有理,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臣愧不敢当!”
“呵呵......”
炎武帝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而是又拿出一份奏折,让太监递给徐肱。
“看看这份奏折,说说你的想法。”
徐肱起身接过奏折,再次坐下之后,翻阅起来,相对于殷元魁的奏折,这份奏折的文字就多了很多,足足几十页,而这厚厚的奏折当中,通篇只提到了一个人,许一凡,奏折当中的内容,都是许一凡从过了玉门关之后,一路的所作所为,事无巨细,全都赋予纸上。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徐肱才看完这份奏折,然后,抬起头,看向炎武帝,开口道:“陛下,这......”
“此子如何?”炎武帝不等徐肱说完,直接问道。
“很好,此子乃国之栋梁,当用,且重用之!”
说完这句话,徐肱发现炎武帝那始终没有什么表情的脸,明显多了一份笑意,可是,徐肱却在犹豫一番之后,开口道:“只是,此子身份不明,身世不明,还需慎用!”
炎武帝没有说话,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徐肱,而徐肱也看着炎武帝。
在一番沉默的对视之后,徐肱率先开口道:“陛下,请三思!”
炎武帝却不在去看徐肱,而是低下头,淡淡的说道:“朕会考虑的,下去吧。”
“陛下......”
“下去吧。”
徐肱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在看到炎武帝这个态度之后,徐肱只好起身告退,临走时,他看了一眼低头批阅奏章的炎武帝,眼神晦暗,轻轻地叹息一声,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在徐肱离开之后,炎武帝丢下手里的奏折,抬起头,看向门口,眼神也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良久之后,炎武帝才喃喃道:“你也要反对朕吗?”
殿内只有炎武帝和一个太监,炎武帝口中的你,不知道是指宰相徐肱,还是另有他人,真实的答案,可能只有炎武帝自己心里清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历代入驻中原的首善之地,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边境是否战火纷飞,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照旧,无非就是皇帝换了个姓氏罢了。
繁华、热闹、喧嚣、奢靡......永远是这座城池的主要基调,外面发生的一切,很难影响到这里的人们,该登高作赋依旧登高,该醉卧青楼,依旧醉生梦死,该争斗的党争,永远不会停歇。
时间来到了五月份,意味着夏天正式降临,只是,相对于以往,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去往避暑山庄避暑,今年却迟迟没有开始行动,虽然准备工作依旧在进行,但是,炎武帝今年似乎没有去避暑山庄的打算。
今日,朝会上,位列中枢的各位大臣,又在金銮殿上吵得不可开交,闹得鸡飞狗跳,到最后,只落得一地的鸡毛。
每次朝会,事情都很多,但是,值得拿到朝会上说的事情不多,不过,今年事情格外的繁多。
西征顺遂,却爆发了瘟疫,西征军止步于康城,现如今,面临着五十万西域联军的反扑,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北蛮边境也不安宁,北蛮老将赫连力阳,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南下,于一月前,开始叩关,来势汹汹,北方边境,狼烟四起,战况焦灼。
南夷这个蛮瘴之地,在继后秦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王朝南唐,自从南唐建国开始,跟大炎王朝的关系就日益紧张起来,前年打了数场算不得战役的战役,去年,双方又对峙了差不都一年,而今年,双方终于正式撕破脸皮,开始交战起来。
这些都是军政大事,拿出来值得说道的地方,无非就两样东西,兵力、银钱。
征兵的举措还在持续,效果不错,毕竟,大炎王朝是以武立国,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需要打仗的时候,征兵还是很顺遂的,难题在于银钱方面。
虽然大炎王朝近几代皇帝,都是勤俭持家的性格,在位的这些年里,积攒了不小的家业,国库充盈,可是,战事一起,银钱就像是流水一样,哗哗的往外流淌。
将士的饷银,被服粮草、武器装备,这些都需要银子,再加上大量的徭役,还有各种粮道、驿站的拓展、维护等等,都需要银钱。
每日朝会,兵部就以兵力不足,不断的上奏,说征兵难,而征兵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钱不到位。
工部的官员,更是大吐苦水,各种牢骚、埋怨,纷纷出现,什么工匠不足,什么材料不够,什么人手不足,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而追根到底,还是两个人,缺钱。
礼部官员,倒是不要钱,他们要人,已经三年没有举行科考了,按照祖制,科考三年一次,今年该开科举了,可是,春天已经过去了,春闱却迟迟不见动静,只能等秋闱了,可是,秋闱似乎也没有动静,这让礼部官员的开始心焦。
吏部也不逞多让,从前年开始,炎武帝决定用兵,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上百场,很多立功之人,却迟迟没有得到褒奖,而犯错的人,都被迅速的处决了,空缺出来的位置,很多人惦记着,却迟迟没有旨意下来,有过罚之,有功却不赏,这就不对了,说到最后,无非是要钱,要官帽子。
刑部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随着战事的开启,犯事儿的官员越来越多,查处下来,人手不够,而人手不够的主要原因,还是缺钱。
户部也紧随其后,说春耕艰辛,赋税难收,各项支出太多,财政收入和支出不相匹配,国库逐渐空虚,总结下来,就两个字,没钱!
总而言之,朝会上,主要就两件事,要钱,要人!
大炎王朝现在真的很缺钱吗?
当然不缺,虽然现如今大炎王朝四处作战,可是,国库不但没有空虚,反而略有盈余,一来是打仗就意味着财富和人口,二来战事一起,就需要增加赋税,两项加起来,吃收入和支出,差不多是可以持平的。
至于为何会出现眼下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这是历次朝会的常态,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丰收之年,还是贫瘠之年,哭穷是常态,要钱也是常态,习惯就好,只不过,这两年相较于于以往,更‘缺’钱一些而已。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朝会上说的更多的,还是战事。
北蛮虽然有赫连力阳的二十五万大军,可是,夏侯拓的近三十万镇北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打的是防守战,问题不大。
南唐的十万唐军,虽然也跟武英叡的镇南军开始交战,但是,不管是从兵力而言,还是从战况而言,都属于小打小闹,问题也不大。
真正棘手的,还是西北的战况,三十万的西征军,现如今是彻底的陷入了西北,他们不但要应对五十万的西域联军,还有应对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瘟疫,比如燕王!
瘟疫已经得到控制和解决的消息,早已经传回京城,瘟疫是之前所有朝中大臣都格外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当初,为了解决瘟疫,朝廷可是不惜代价的朝西北运输物资,而现如今,瘟疫解决了,他们的心病也算是去除了。
至于燕王的问题,虽然这件事一直没有摆在台面上说,可是,从去年殷元魁带兵西征到现在,燕王李刚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的,燕王有异心,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问题,可是,却没人敢把这件事直接挑明了,而炎武帝也仿佛不知情一般,只字不提。
炎武帝不但没有因为这件事训斥燕王,反而不但的赏赐对方,这让很多人都看不懂,炎武帝到底想要做什么,不过,对于那些真正的大臣而言,炎武帝想要做什么,已经很明显了。
当然,除了边境之祸,内乱的问题也很重要,作为纳税大洲的海洲沦陷了不说,现如今,福州、泉州、建州、汀州也相继沦陷了,而兰州貌似也要沦陷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整体而言,一切还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对于内乱的问题,朝廷已经有了相对应的举措,从去年海洲沦陷之后,兵部就在筹措一支军队,军队的人数不少,整整二十五万,大多数都是从地方上抽调上来的,而统军之人,既不是兵部的人,也不是朝中的文官,而是不良人三大不良将之一的秦将。
秦将姓秦,单名一个惠字,武将世家出身,不过,在很多年前,秦惠所在的秦家,就已经没落了,至于他为何加入不良人,成为不良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都是老黄历了,翻不动,也没人想去翻。
秦惠所在的秦家,跟秦嘉涆所在的秦家,虽然都姓秦,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往上翻上十几代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联系的。
秦惠的统兵才能,是不属于大炎王朝的五位大将军的,单单就作战能力的话,他是稳压秦嘉涆在内的四位大将军一头的,唯一能跟秦惠相提并论的,也只有昔日的镇国大将军许淳了。
秦惠虽然多年未曾领兵,但是,当年在炎武帝御驾亲征的时候,把北蛮单于打的落荒而逃,差一点儿从大草原赶到北荒的军队,就是秦惠所统领的军队。
就在众人得知福州等地沦陷之后,开始上奏,请求派兵剿灭的时候,秦惠已经带着五万大军,奔赴洪州,开始跟建州的叛军,开始作战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不良人的三大不良将,都是一等一的大将之才,只是,他们几乎不带兵,除非遇到特殊情况。
伴随着战事的白热化,不良人这个一直备受诟病的机构,逐渐展露出它那血腥的獠牙。
朝堂上的议事,其实跟百姓的菜市场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争吵而已,争来争去,最终拿主意,做决定的,还是站在最前面的那几个人而已。
今日亦是如此,在一番唇枪舌剑,唾沫横飞的争论之后,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于是在炎武帝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之后,也就散朝,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去了。
开完大朝会,还有小朝会。
到了小朝会的时候,一众官员倒是安静下来了,哪怕之前在金銮殿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官员,到了这里,也不会继续争吵下去,因为争吵没有意义。
小朝会的事情很简单,就八件事。
第一,镇北军死守嘉州城,挡住赫连力阳的二十五万大军;
第二,镇南军镇守巫州边境,寸步不退;
第三,福州等地的叛军,尽早剿灭铲除;
第四,继续征兵、收缴赋税,而赋税可以从商户入手,确保国库始终保持着充盈状态;
第五,拟定一批功勋卓著的官员,该赏赐赏赐,该晋升的晋升;
第六,再杀一批贪官污吏,查抄家产,以此来充盈国库;
第七,开始准备秋闱,选取可用人才,至于今年避暑事宜,就此搁置;
第八,加派人手,继续寻找失踪多年的大皇子,还有燕王世子李嗣源,宰相之女徐诗芷,同时,再次恩赏燕王李刚,并且下一道圣旨,让他于中秋佳节,回京一趟。
这八件事都是宰相提出,炎武帝首肯,然后,其他一众官员直接去实施,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的推诿和争议,在这几件事确定之后,除了宰相徐肱之外,其他人都先后离去。
-------------------------------------
“西北的战报,你看了没有?”炎武帝斜靠在书案后面的软塌上,一边翻阅奏章,一边随口问道。
“看过了。”徐肱坐在凳子上,恭敬的回道。
皇室历来重视礼仪,尤其是在儒家独大的大炎王朝,更是如此,不过,从先帝开始,到炎武帝,虽然也很重视礼仪,却也没有那么重视,在小朝会议事的时候,前来议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坐着的。
相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御书房的官员,坐在凳子上,也坐的战战兢兢,只敢坐半个屁-股的官员,徐肱这些大臣,则没有那么小心翼翼,有些事情,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像这种虚头巴脑的小动作,一直不受炎武帝喜欢,而这些大臣也知道这一点儿,平时也不注重这些。
“那你怎么看?”炎武帝抬起头,看了一眼徐肱,又继续翻阅奏章,随口问道。
“西征军的处境不妙,身陷囹圄,想要撤出来,估计很难。”
“那你觉得西征军该不该撤?”
徐肱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炎武帝问起之后,他直接摇摇头,想也没想的说道:“臣以为,不能撤,不但不能撤,还应该主动进攻,一旦撤兵,之前十数万将士用鲜血换来的疆土,将会全部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嗯。”
听到徐肱的说辞,炎武帝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殷元魁跟你想的一样,看看他的奏折吧。”
炎武帝随手从一堆奏折里面抽出一本,丢给徐肱,徐肱接到之后,直接打开翻阅起来。
奏折上的文字不少,洋洋洒洒上千字,不过,徐肱也很快看完了。
等到徐肱合上奏折之后,炎武帝就开口问道:“对于殷元魁说死守康城的想法,你怎么看?”
“此法甚是稳妥,殷元魁不愧为大将军,能力出众,只是......”
说到这儿,徐肱看向炎武帝,观察着炎武帝的表情,欲言又止。
“说啊,吞吞吐吐的做什么?”炎武帝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
“是!”
徐肱应承一声,连忙说道:“此法虽然稳妥,可是,想要坚守康城,不是什么易事,现如今的西征军是一支孤军,没有太多的支援,单凭不到三十万人的西征军,真的守得住吗?”
“另外......”
徐肱又看向炎武帝,欲言又止起来,只是,看到炎武帝再次皱起眉头,不等炎武帝发话,徐肱继续说道:“另外,自从李嗣源失踪之后,燕王的态度就不明确,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燕王反了,那西征军就要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西征军可就真的是孤军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此事?”
“办法陛下已经提出了,静等结果就是。”
“哦?朕什么时候给过办法了?”炎武帝一脸不解的看着徐肱问道。
徐肱看了一眼炎武帝,低下头,拱手道:“燕王到底会不会反,就看燕王接到圣旨之后,会不会按时抵达京城了。”
“若他按时抵达京城,该如何?”炎武帝又问道。
“若燕王抵达京城,其年事已高,自当在京城颐养天年。”
“朕的皇叔,年岁不高啊,颐养天年,如何早了些?”炎武帝有些为难的说道。
“不早,按照祖制,当如此,也该如此,于情于理,与国与法,燕王都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炎武帝沉默了,紧蹙着眉头,似乎没有被徐肱说服。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炎武帝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问道:“若他不来京城,又该如何?”
“削藩!”徐肱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削藩是不是不合适啊,毕竟,他是朕的皇叔啊。”炎武帝又皱着眉头说道。
“正因为是用人之际,削藩更是势在必行,藩王的属兵太多,这不符合祖制啊,陛下!”徐肱再次拱手道。
炎武帝在沉吟片刻,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看着徐肱,点点头,说道:“徐爱卿言之有理,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臣愧不敢当!”
“呵呵......”
炎武帝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而是又拿出一份奏折,让太监递给徐肱。
“看看这份奏折,说说你的想法。”
徐肱起身接过奏折,再次坐下之后,翻阅起来,相对于殷元魁的奏折,这份奏折的文字就多了很多,足足几十页,而这厚厚的奏折当中,通篇只提到了一个人,许一凡,奏折当中的内容,都是许一凡从过了玉门关之后,一路的所作所为,事无巨细,全都赋予纸上。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徐肱才看完这份奏折,然后,抬起头,看向炎武帝,开口道:“陛下,这......”
“此子如何?”炎武帝不等徐肱说完,直接问道。
“很好,此子乃国之栋梁,当用,且重用之!”
说完这句话,徐肱发现炎武帝那始终没有什么表情的脸,明显多了一份笑意,可是,徐肱却在犹豫一番之后,开口道:“只是,此子身份不明,身世不明,还需慎用!”
炎武帝没有说话,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徐肱,而徐肱也看着炎武帝。
在一番沉默的对视之后,徐肱率先开口道:“陛下,请三思!”
炎武帝却不在去看徐肱,而是低下头,淡淡的说道:“朕会考虑的,下去吧。”
“陛下......”
“下去吧。”
徐肱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在看到炎武帝这个态度之后,徐肱只好起身告退,临走时,他看了一眼低头批阅奏章的炎武帝,眼神晦暗,轻轻地叹息一声,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在徐肱离开之后,炎武帝丢下手里的奏折,抬起头,看向门口,眼神也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良久之后,炎武帝才喃喃道:“你也要反对朕吗?”
殿内只有炎武帝和一个太监,炎武帝口中的你,不知道是指宰相徐肱,还是另有他人,真实的答案,可能只有炎武帝自己心里清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