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狂刀酒仙 > 第三十二章:东街小户人家

第三十二章:东街小户人家

小说:狂刀酒仙作者:鬼马双刀客字数:3270更新时间 : 2021-01-20 12:15:00
王老六这辈子戎马生涯,年迈后不幸遭遇马贼肆虐与大旱饥荒,全家仅剩他与一个八九岁的小孙女,这经历说起来也能让人抹几滴眼泪。

年轻从军时他只流血不流泪,现在垂垂老矣,似乎只剩眼泪可以流了。

这几天他一直嘀咕着遇见了贵人,临危时刻扶了他一把,西街巷子里的地痞乞丐尸骨喂了狗,也算是大仇得报,自家孙女被那水春阁的老鸨亲自送到了废园,临走还塞了几个银锭子,嘴里一直跟他道歉,一刻也不想呆,似乎废园就是洪水猛兽。

王老六预感是那个锦衣小子帮了他的忙,除掉乞丐地痞,赎回了他的孙女杏儿,如今又将废园修缮一新,在这寸金寸土的东街上,他们也算是有了立锥之地。

刘小六带着妹妹珠儿照顾十几个无家可归的孩童,衙门大官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许多鳏寡孤独的妇人,也负责照料十几个孩童的日常生活。

每天小楼里都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嬉笑声,王老六听他们喊着爷爷,心里乐开了花,这个抱抱,那个亲亲,爱不释手。

王老六仔细检查了孙女杏儿的身体,看见手臂上一些鞭痕,将水春阁里吃人的家伙们骂了个遍,便买来药膏慢慢给她抹上,杏儿是他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比金子都金贵。

杏儿做了一个月端茶倒水的活计,受过鞭打斥责,见过春楼一些脂粉争斗,心性成熟了不少,做起事来张弛有度,王老六难得满意地捋了一下胡须。

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老祖宗的话果然没错。

王老六现在无病无灾,每月都有专人送来酒食以及各等用具,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现在的等死可比在战场上脑袋别着裤腰带惬意百倍。

今天王老六在小楼门口扎扫把,为了防范不法狂徒,他喜欢坐在门口值守,小楼没有面向街道主干,清净了许多,春楼里那些争风吃醋的小娇娘不会把孩子们教坏。

话说前几天衙门大官弯腰迎了一位大儒过来教书,在东厢房开了一间私塾,东街的孩童免费到此进学,不分贵贱,王老六将杏儿也送进去读书,听着私塾里朗朗读书声,他就十分开心。

儒师为何会来这里教书?他没有去问,这位儒师白眉儒袍,学问精深,有教无类,教起孩童来恩威并施,怕他的有之,爱他的有之,王老六心里只剩下尊敬。

如此儒学大师肯屈尊来此教授这些孤苦无依的孩童们,这才真的是为人师表,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

今天王老六躺在门口的椅子上打瞌睡,东厢房里儒师清越的授课声袅袅如乐音,却被一个大嗓门打破,王老六猛然睁开眼睛看见来人,揉了揉眼睛,立刻小跑进东厢房里。

“这王老六怎的如此奇怪,见了我就跑,本王有这么吓人吗?”锦衣少年挑了一下头发,摩挲着滑腻的下巴琢磨道。

这就是水安歌了。

三个月禁足期限已满,水安歌让元春两位侍女收拾东西先回了太子府,自己则赶来废园察看孩童们的生活状态。禁足前他命令应天府的县尉督办此事。

要是不能够让他满意,应天府县尉的位置多得是人想坐。

水安歌仔细瞧了瞧修缮一新的废园,还算满意,没来得及进屋内,只见东厢房里一群孩童鱼贯而出,王老六牵着一个梳着两辫的小女孩,急匆匆走过来,满眼感激地望着水安歌,跪地叩头就拜。

“孩子们,这就是从牙人手里将你们救出来,又给你们吃穿的恩公,快快跪下磕头,好好记住恩公的相貌,以后长大一定要记得报答恩公!”王老六满眼泪花招呼说道。

十几个孩童顿时一齐跪了下去。

水安歌哪敢承受这般大礼,稍稍移开身体,将王老六扶了起来,摇头说道:“王爷爷,你是随从皇帝陛下东征西战的将军,小子怎敢承受你的大礼,快快起来,不然就折了我的寿了。”

将十几个孩童扶了起来,他轻轻摸了一下珠儿的小脑袋,却没有看见刘小六,于是问起这事,王老六回道:“小刘那孩子,让他读书简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他出去找了一份码头跑路的活计,衙门的大官介绍去的,底细很清楚。”

水安歌没有做评论,与王老六寒暄一阵,问及这三个月的生活,王老六满脸红光,一五一十将事情来龙去脉讲了通透,话里都是满满的感激。

“对了,王爷爷,你那匹跛脚马呢?”水安歌问道。

“送走了。”王老六感慨道:“老家伙跟我打仗打了半辈子,于国有功,衙门大官劝我将他送去御马监颐养天年。前几日我去看他,老家伙吃胖了不少,马脖子上挎着一块功勋章,走起来路都是趾高气扬的,嘿嘿。”

“以前我也有一匹,死在沙漠里被我裹着埋了,那么多宝马我都有,却都比不上那匹伴我一路的老马,也许这就是英雄惺惺相惜吧,您也是,我也是,哈哈哈。”

水安歌正跟王老六肆无忌惮笑着,眼神不经意间瞟过东厢房,却见雕花轩窗门口站着一个儒雅的老人,修身儒袍,面色红润,笑起来如清风朗月,有股洒脱的书香气质。

水安歌心脏狂跳,下意识往门口走,笑道:“王爷爷,你们先忙,小子有事要忙,改日再来看望你们。”

王老六心里疑惑这恩公为何刚来就要走,难道真的是抽空过来的?

“臭小子,休想溜号,你过来我有话说!”

儒师严肃地声音传来,水安歌一脸苦笑,定住转身回来,来到儒师身边,手执师礼,躬身道:“不肖学子拜见先生!”

儒师淡淡瞟了他一眼,将孩童们赶进私塾里默读课文,才又转出来,随意说道:“陪我走走。”

王老六看着水安歌耷拉着脑袋在后面跟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向清水河去,心里觉得有趣,重新坐回椅子上看门,满是皱纹的脸上咧开了笑容。

原来恩公也怕儒师啊。

小楼临近活水,白天这里安静祥和,夜晚却是灯火璀璨,热闹非凡。

儒师背着手,保持着直挺的姿势,淡淡说道:“三皇子殿下这几个月可真够忙的啊。杀害二十几口地痞乞丐,又将异国公主围在皇宫里,口口称称要抓人家回去做暖房丫鬟,亏你想得出来。”

水安歌嘴角抽了抽,他知道这些事情并没有结束,只要事关他的事情,朝堂上不讨论个天翻地覆是不会罢休的,这一切远没有他想起来那么简单,稍有不慎,群臣联名发难,皇帝也保不住他。

嫡长孙就这点不好,毫无隐私可言,一切生活琐事都得透露出来给那些吃饱了撑的文人士子拿来说道,朝堂上太子党虽然人多势重,可是当朝皇帝是水圣伯,只要皇帝不高兴,谁敢越雷池一步、

“今日朝堂上为你炸开了锅,大宛与风罗联姻符合双方利益,没有人会选择拒绝。可你倒好,就因为一个婢女,你就跟那公主闹僵,破坏了和亲大事,如何能够弥补回来?”儒师冷冷教训道。

“太傅说的是,小子孟浪了,我这就回去上门道歉,给那异国公主送去几箱子胭脂妆粉,弥补过错。”水安歌面对这位三朝老太傅,真的升不起任何反抗的想法。

面前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就是风罗国朝堂上堪称儒学宗师的老太傅,历经三朝而不倒,从教皇爷爷开始长任东宫侍读,帝师级人物,至今教过三代皇室子弟,门生故吏众多,桃李满门,万人敬仰。

水安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幼时儒师打在他手板的情形,声音清脆响亮,痛入骨髓,他发誓再也不想经历第二遍。兄弟姐妹中二哥被打的次数最多,大哥次子,他处于第三位,最羡慕的是五妹水若华,一次也没有被打过手板。

李太傅回过神横了一眼,训斥道:“泼出去的水,你在怎么收回来,也带了杂质。道歉有用,还要法理做什么!”

水安歌摊开手,无可奈何道:“我现在也是一筹莫展了,让我娶那个刁蛮公主已经是极限了,难道朝堂上滚滚诸公还有别的想法?”

李太傅轻点了一下头,淡淡说道:“有,换一个和亲对象。二皇子,六皇子,两人中选一个。依靠大宛国的支持,以后坐上皇位也是板上锭钉的事情吧。”

水安歌心里有些悻悻,强颜欢笑道:“也许他们的眼光是对的,我的确不合适做一个合格的君王。堂堂皇子去练刀成个什么样子?他们尽管不说出来,心里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吧。”

李太傅淡淡瞟了一眼,侧过头认真说道:“你比你二哥优秀很多,想要保住你的位置,六皇子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水安歌摇头道:“我与安明不分彼此,他想要给他就是,我除了媳妇儿不给,一切都可以给他,这是作为兄长应尽的义务。”

李太傅轻轻骂了一句:“没出息。”

便转身走了回去,临走丢了一句话:“废园里十几个孩童,你安置地非常好,这能给你带来贤德的名声,老朽闲的无事,来帮你教教这些孩子,里面有些可塑之才,不去做学问可惜了。”

水安歌行了一个礼,疑惑问道:“先生为何告诉我这些?”

李太傅冷冷道:“老朽历经三朝而不倒,只有一个口诀:立嫡以贤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贵。君舟民水,社稷次之,众多皇子里,只有你明白了这句话,不选你选谁?”

水安歌向李太傅弯了弯身,看着他转身进入私塾。

望着李太傅的身影,水安歌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