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变生肘腋未可知
杨熙在京兆府内一直挨到午后,那京兆尹薛严大人才从朝中归来。
这薛大人公事繁忙,自然没空与杨熙一个小小功曹啰嗦太多,只是看在他是天子拔擢,才召他见了一面,勉励了几句,便回头向身边的吴原问道:“吴别驾,你说该给杨功曹定个什么职司好啊?”
这吴原略一思索,笑道:“最近贼捕曹许庆安身子不适,告病在家。杨功曹初到京兆尹,不如便让他暂代贼捕一职,也好熟悉县乡地面。”
这所谓贼捕曹,便是负责京兆尹辖区治安、抓捕盗贼的功曹,手中权力很大,可以调动各县乡勇,当然事务也比别的功曹要多出不少。杨熙初来乍到,吴原便推荐他负责贼捕职司,薛严一时有些犹豫,问道:“贼捕一职较为劳累,还要担不少干系,杨功曹可能胜任?”
杨熙对这一职司略有了解,但他不想在吴原面前露出畏惧之色,便拱手朗声道:“但凭薛公驱驰。”
薛严见他没有异议,顿时大喜,便发下令箭,让这杨熙暂领贼曹一职。
拜别薛严,杨熙回到衙署后院,正好看见几个皂隶往来奔忙,将那桌椅家什往他那个房间里搬入,吕节在旁指挥,霎时间便将原本空闲的小屋整治得井井有条。他心下诧异,不料这吕从史看似懒散贪财,干起事来竟是一把好手。
他走上前去,与那吕节说了自己的职司,那吕节脸色一变,苦笑几声道:“功曹,您这是给人坑啦!”
杨熙奇道:“这里面有什么说头?”
吕节四下一看,拉着杨熙走入屋内,扑地把门关上,两边坐下,才对他说道:“这贼捕曹职司干系重大,只有苦劳,难有功劳,不仅地面上出了什么盗贼事件,都需要功曹去过问,积年累月的疑难旧案也需要您去破解。那许庆安就是因为手里有几桩案子破不了,才称病在家的,您顶了这个职司,不是给他背锅的么?”
杨熙这才知道,那吴原给自己定了这个职司,原来是打了这样的算盘。他见这吕节对府内诸事如此清楚,便又继续问道:“那依你看,这个贼捕曹是没法做了?”
吕节眼珠一转,笑道:“做得,怎么做不得?做官嘛,想要做得清楚明白没那么容易,若要糊里糊涂,得过且过,却也没什么难的。”
杨熙见他一副油滑腔调,顿时又好气又好笑,问道:“这贼捕曹职司如此重要,又要怎样糊里糊涂,得过且过?”
吕节看这新手功曹有求于他,顿时大感得意,道:“功曹有所不知,这京兆府中,各项职司都很重要,但缺了谁,都能过得,这是为何?”
杨熙略一思索,道:“缺了功曹,还有从史,可代行职司?”
吕节一拍大腿,笑道:“功曹果然是有学问的人,一说便中。您未上任之时,我在这里,也能暂代功曹职司,就算没了从史,还有卒吏,没了京兆府,还有县官,县官之下又有乡、亭,只要乡间三老、啬夫、游击等人仍在,那治安、税赋、农稼、宗族等事,便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杨熙从前也知道地方制度,却只是如雾里看花,今日经这地方小吏娓娓道来,顿时感觉茅塞顿开,心中暗暗惊叹这多年以来形成的制度,果然是上下有序,稳而不乱。
那吕节继续说道:“所以功曹若是不想惹事上身,便每日走到各县中去,名为体察民情,巡视乡里,实则找那地方豪强,吃他喝他,岂不逍遥自在?”
杨熙目瞪口呆道:“这不就是“为官不为”吗?兼又骚扰乡里,鱼肉百姓,这样做官,走出门去,岂不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吕节嘿嘿一笑,道:“功曹且慢动怒,小人知道您想做个好官,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徐徐图之。您顶了贼捕曹的职司,巡视地面乃是应有之义,不这样,怎么能发现作奸犯科之事?如果有盗贼作乱,您得调动乡勇剿灭吧?这就需要与那些乡间豪族搞好关系。您身为京兆府的功曹,去乡里巡视,那些大族想巴结您还来不及呢,怎么能算鱼肉百姓?”
杨熙让他说得哭笑不得,心中竟隐隐也觉得需要去乡间巡视一番了。
那吕节见杨熙似乎听从了他的意见,心中顿生知己之感,觉得这个年轻功曹倒也没有那么难相处,便又说道:“这些事情都还好说,功曹便记着一件事,便是那些疑难旧案,能搁置便搁置,千万莫要主动查探。若是查而不明,难免顶上罪责。”
杨熙笑道:“贼捕曹查案,乃是应有之义,若是上面追究起来,发下令箭,定要我查,我又该如何?”杨熙知道吴原算计自己,肯定还有后招,在疑难旧案这一节上,定然不会放过他去。
吕节嘿嘿一笑,道“这也有法子。若是上司非要咱们查破某案,功曹便推旧案疑难,单凭咱们一曹无法侦破,须得拉上决曹、狱曹、户曹,并相关县、乡,一并去查!所谓人多好办事,人一多了,蒙混...不..这查办起来就容易,就算没查办出结果,也是法不责众,咱们也可从容脱了罪责。”
杨熙听了这吕节一番话,感觉脑内的关节都被打通了不少,瞬间对这其貌不扬的小吏刮目相看起来。这小吏在衙门里面混了半辈子,还真给他琢磨除了不少门道。想到这里,他拍拍吕节的肩膀,道:“吕从史说得不错,对我很有启发!”
这吕节得了上司的称赞,心中也觉得意,不由得嘿嘿直笑,道:“杨功曹谬赞了,谬赞了!”
杨熙回到杨府之时,已是夜幕低垂。他心知自己以后有了职司,却不能天天都回家来了。
将今日之事与先生汇报过之后,若虚先生只是让他安心做官,若不方便回来府上,便在霸陵县内觅地居住。
除此之外,若虚先生什么都没有多说,便像教导杨熙读书那样,让他自己去领悟和体会。
----------------------------
第二日上,杨熙果然依那吕节之言,向那薛严薛大人请了一支令箭,便备好车马,去各个县里巡视了。他倒不是想要躲避职责,只是单纯觉得,自己作为京兆府的功曹,有必要到各县乡里走走,了解第一手的民情罢了。
杨熙实际走去,才知这京兆尹所辖地面实在是宽阔无比,既有河流滩涂,又有关山险隘,十二个县城有贫有富,乡野习俗各不相同。他沿着渭水一路东行,途径华阴、郑县、湖县、下邽县、南陵县,一直走到潼关之外的船司空县,竟然足足花了一月有余。所幸每到一县一乡,只要出示京兆尹的令箭,自有县官、乡老前来迎接,大族富豪争相设宴款待,都欲与这京官攀些关系。
杨熙推却无法,只得受了这些款待。那吕节跟着吃喝一路,还有无数人奉承,心中大为高兴,只觉跟对了上司。但是杨熙对乡绅送来的礼物,却一概敬谢不敏,直让吕节大感可惜。
一路走去,杨熙也听到若干关于盗贼的风闻,他都是细细记在书册之上,准备异日细细查探,予以剿灭。不过这一路上,他们竟没有遇到一起真正的盗贼作乱,看来这三辅之地,确实是治安良好,不同寻常郡县。
“也不尽是因为治安良好,”那吕节叹道,“去年此时,遍地饥荒,三辅地区也是群盗蜂起,人心惶惶,今年只不过是年景好罢了。”
听他这么一说,杨熙这才发现,他所过之处,都是风调雨顺,黎民安泰。难道说新皇即位,真的带来天下大治吗?
杨熙一行花了两月有余,才从县里回转,向那薛大人交回令箭。
他们出发之时还是七月,回转之时,已经是九月了。历经两个月的风吹日晒,杨熙的脸上变得黑了一层,身体却更显强健,最重要的是,他已经从一个对民间情况一点都不了解的学子,真正变为一名知晓民情的京兆府功曹。他的车里,满载着一车卷册,上面写满了各县人口、风俗,以及乡勇训练情况,都是杨熙一笔一划,亲自记录下来。
看到杨熙如此勤于职司,薛严自然是大感欣慰。他几乎从不夸人,这次却对杨熙很是夸奖了几句,让那同僚均是心生羡慕。然后薛严又准了杨熙三天假期,让他回长安城内休息一下。
杨熙正要将巡游各县的心得向先生汇报,便辞别薛严,一路回到城内杨府。
杨熙进了府门,却不见先生人影。他初时以为先生又出门云游去了,但府中仆役却给杨熙送来一封信函。
杨熙打开信函,只见函内是若虚先生字迹,只道天子下诏,让他到淮阴一带有些公干,让杨熙安心做官,他多则一载,少则半年便回。但是具体去做什么,却并未在函中提起。
杨熙心中突地一跳,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此时先生已经走了,他便有疑惑也无处询问,只得暂且按下心中疑窦,继续当他的功曹不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这薛大人公事繁忙,自然没空与杨熙一个小小功曹啰嗦太多,只是看在他是天子拔擢,才召他见了一面,勉励了几句,便回头向身边的吴原问道:“吴别驾,你说该给杨功曹定个什么职司好啊?”
这吴原略一思索,笑道:“最近贼捕曹许庆安身子不适,告病在家。杨功曹初到京兆尹,不如便让他暂代贼捕一职,也好熟悉县乡地面。”
这所谓贼捕曹,便是负责京兆尹辖区治安、抓捕盗贼的功曹,手中权力很大,可以调动各县乡勇,当然事务也比别的功曹要多出不少。杨熙初来乍到,吴原便推荐他负责贼捕职司,薛严一时有些犹豫,问道:“贼捕一职较为劳累,还要担不少干系,杨功曹可能胜任?”
杨熙对这一职司略有了解,但他不想在吴原面前露出畏惧之色,便拱手朗声道:“但凭薛公驱驰。”
薛严见他没有异议,顿时大喜,便发下令箭,让这杨熙暂领贼曹一职。
拜别薛严,杨熙回到衙署后院,正好看见几个皂隶往来奔忙,将那桌椅家什往他那个房间里搬入,吕节在旁指挥,霎时间便将原本空闲的小屋整治得井井有条。他心下诧异,不料这吕从史看似懒散贪财,干起事来竟是一把好手。
他走上前去,与那吕节说了自己的职司,那吕节脸色一变,苦笑几声道:“功曹,您这是给人坑啦!”
杨熙奇道:“这里面有什么说头?”
吕节四下一看,拉着杨熙走入屋内,扑地把门关上,两边坐下,才对他说道:“这贼捕曹职司干系重大,只有苦劳,难有功劳,不仅地面上出了什么盗贼事件,都需要功曹去过问,积年累月的疑难旧案也需要您去破解。那许庆安就是因为手里有几桩案子破不了,才称病在家的,您顶了这个职司,不是给他背锅的么?”
杨熙这才知道,那吴原给自己定了这个职司,原来是打了这样的算盘。他见这吕节对府内诸事如此清楚,便又继续问道:“那依你看,这个贼捕曹是没法做了?”
吕节眼珠一转,笑道:“做得,怎么做不得?做官嘛,想要做得清楚明白没那么容易,若要糊里糊涂,得过且过,却也没什么难的。”
杨熙见他一副油滑腔调,顿时又好气又好笑,问道:“这贼捕曹职司如此重要,又要怎样糊里糊涂,得过且过?”
吕节看这新手功曹有求于他,顿时大感得意,道:“功曹有所不知,这京兆府中,各项职司都很重要,但缺了谁,都能过得,这是为何?”
杨熙略一思索,道:“缺了功曹,还有从史,可代行职司?”
吕节一拍大腿,笑道:“功曹果然是有学问的人,一说便中。您未上任之时,我在这里,也能暂代功曹职司,就算没了从史,还有卒吏,没了京兆府,还有县官,县官之下又有乡、亭,只要乡间三老、啬夫、游击等人仍在,那治安、税赋、农稼、宗族等事,便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杨熙从前也知道地方制度,却只是如雾里看花,今日经这地方小吏娓娓道来,顿时感觉茅塞顿开,心中暗暗惊叹这多年以来形成的制度,果然是上下有序,稳而不乱。
那吕节继续说道:“所以功曹若是不想惹事上身,便每日走到各县中去,名为体察民情,巡视乡里,实则找那地方豪强,吃他喝他,岂不逍遥自在?”
杨熙目瞪口呆道:“这不就是“为官不为”吗?兼又骚扰乡里,鱼肉百姓,这样做官,走出门去,岂不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吕节嘿嘿一笑,道:“功曹且慢动怒,小人知道您想做个好官,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徐徐图之。您顶了贼捕曹的职司,巡视地面乃是应有之义,不这样,怎么能发现作奸犯科之事?如果有盗贼作乱,您得调动乡勇剿灭吧?这就需要与那些乡间豪族搞好关系。您身为京兆府的功曹,去乡里巡视,那些大族想巴结您还来不及呢,怎么能算鱼肉百姓?”
杨熙让他说得哭笑不得,心中竟隐隐也觉得需要去乡间巡视一番了。
那吕节见杨熙似乎听从了他的意见,心中顿生知己之感,觉得这个年轻功曹倒也没有那么难相处,便又说道:“这些事情都还好说,功曹便记着一件事,便是那些疑难旧案,能搁置便搁置,千万莫要主动查探。若是查而不明,难免顶上罪责。”
杨熙笑道:“贼捕曹查案,乃是应有之义,若是上面追究起来,发下令箭,定要我查,我又该如何?”杨熙知道吴原算计自己,肯定还有后招,在疑难旧案这一节上,定然不会放过他去。
吕节嘿嘿一笑,道“这也有法子。若是上司非要咱们查破某案,功曹便推旧案疑难,单凭咱们一曹无法侦破,须得拉上决曹、狱曹、户曹,并相关县、乡,一并去查!所谓人多好办事,人一多了,蒙混...不..这查办起来就容易,就算没查办出结果,也是法不责众,咱们也可从容脱了罪责。”
杨熙听了这吕节一番话,感觉脑内的关节都被打通了不少,瞬间对这其貌不扬的小吏刮目相看起来。这小吏在衙门里面混了半辈子,还真给他琢磨除了不少门道。想到这里,他拍拍吕节的肩膀,道:“吕从史说得不错,对我很有启发!”
这吕节得了上司的称赞,心中也觉得意,不由得嘿嘿直笑,道:“杨功曹谬赞了,谬赞了!”
杨熙回到杨府之时,已是夜幕低垂。他心知自己以后有了职司,却不能天天都回家来了。
将今日之事与先生汇报过之后,若虚先生只是让他安心做官,若不方便回来府上,便在霸陵县内觅地居住。
除此之外,若虚先生什么都没有多说,便像教导杨熙读书那样,让他自己去领悟和体会。
----------------------------
第二日上,杨熙果然依那吕节之言,向那薛严薛大人请了一支令箭,便备好车马,去各个县里巡视了。他倒不是想要躲避职责,只是单纯觉得,自己作为京兆府的功曹,有必要到各县乡里走走,了解第一手的民情罢了。
杨熙实际走去,才知这京兆尹所辖地面实在是宽阔无比,既有河流滩涂,又有关山险隘,十二个县城有贫有富,乡野习俗各不相同。他沿着渭水一路东行,途径华阴、郑县、湖县、下邽县、南陵县,一直走到潼关之外的船司空县,竟然足足花了一月有余。所幸每到一县一乡,只要出示京兆尹的令箭,自有县官、乡老前来迎接,大族富豪争相设宴款待,都欲与这京官攀些关系。
杨熙推却无法,只得受了这些款待。那吕节跟着吃喝一路,还有无数人奉承,心中大为高兴,只觉跟对了上司。但是杨熙对乡绅送来的礼物,却一概敬谢不敏,直让吕节大感可惜。
一路走去,杨熙也听到若干关于盗贼的风闻,他都是细细记在书册之上,准备异日细细查探,予以剿灭。不过这一路上,他们竟没有遇到一起真正的盗贼作乱,看来这三辅之地,确实是治安良好,不同寻常郡县。
“也不尽是因为治安良好,”那吕节叹道,“去年此时,遍地饥荒,三辅地区也是群盗蜂起,人心惶惶,今年只不过是年景好罢了。”
听他这么一说,杨熙这才发现,他所过之处,都是风调雨顺,黎民安泰。难道说新皇即位,真的带来天下大治吗?
杨熙一行花了两月有余,才从县里回转,向那薛大人交回令箭。
他们出发之时还是七月,回转之时,已经是九月了。历经两个月的风吹日晒,杨熙的脸上变得黑了一层,身体却更显强健,最重要的是,他已经从一个对民间情况一点都不了解的学子,真正变为一名知晓民情的京兆府功曹。他的车里,满载着一车卷册,上面写满了各县人口、风俗,以及乡勇训练情况,都是杨熙一笔一划,亲自记录下来。
看到杨熙如此勤于职司,薛严自然是大感欣慰。他几乎从不夸人,这次却对杨熙很是夸奖了几句,让那同僚均是心生羡慕。然后薛严又准了杨熙三天假期,让他回长安城内休息一下。
杨熙正要将巡游各县的心得向先生汇报,便辞别薛严,一路回到城内杨府。
杨熙进了府门,却不见先生人影。他初时以为先生又出门云游去了,但府中仆役却给杨熙送来一封信函。
杨熙打开信函,只见函内是若虚先生字迹,只道天子下诏,让他到淮阴一带有些公干,让杨熙安心做官,他多则一载,少则半年便回。但是具体去做什么,却并未在函中提起。
杨熙心中突地一跳,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此时先生已经走了,他便有疑惑也无处询问,只得暂且按下心中疑窦,继续当他的功曹不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