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月谣 > 第一百零八章 别院大战 (四)

第一百零八章 别院大战 (四)

小说:明月谣作者:农夫天书字数:3500更新时间 : 2021-01-20 22:19:00
别院。

随着陆言一行人进屋,花希仁等人不再淡定如初,只有屋角那老者依旧冷漠而平静,目光自众人一掠而过,最终锁在剑公子欧凌身上。

欧凌在欧宇热络的怂恿介绍下,和陈轩宇莫诗诗打了声招呼道了声“幸会”,只得到一个人回复的一句“久仰”后,便目不转睛地盯着言舒。

多情子手臂挥送,手腕连抖,出剑疾如电闪,寒光点点,像是情人热烈的吻,狂风骤雨般向言舒席卷而去。

陈轩宇不禁心生疑窦,此刻他再拿不准大师兄是否真像自己之前想的那般是缓兵之计旨在拖延,还是对手太强而力所不逮。他的手伸入怀中,搭在阴阳叹上。就连对言舒信心满满的秦思瑶,都不禁面露忧色,心中惴惴。

近门处,“游龙剑”杜克生轻声问道:“要不要出手相助?”杜克生自问“柔云剑法”已有近六七成火候,还是带着几分自谦。而且他“两仪剑法”和“太极剑法”上的造诣也绝不比“柔云剑法”低。他也有自知之明,看着交手的二人,虽有相助之意却力有未逮,只有求助欧凌和杨铭二人。

“不必,”杨铭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那是书公子吧,三十招内他会取胜。”杜克生将信将疑。

“五招。”欧凌只说了两个字。若是问欧凌此时是子时还是丑时,今日是三月初三还是初四,左手边是东西还是南北,欧凌哪个问题都给不出答案。但若是关于武功,尤其是剑法,杜克生或许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却从不会也绝不会怀疑这位大师兄的判断。

多情子连攻三招。只见言舒白衣飘飘,身形轻逸,出手迅捷,以快对快,剑光交织,直看得旁观诸人眼花缭乱。“叮叮”“叮叮”一阵疾响未落,言舒蓦地长剑斜引,荡开多情子软剑,反手还了一招,手臂挥送之际手腕连连抖动,瞬息之间竟分刺出八剑,将多情子周身覆裹住,令他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多情子本以为胜券在握,怎想到会突生变故。他脸上优雅而得意的笑容刹那间转变成了惊骇与畏惧,竭尽所能地舞动软剑,连招带架,拦下六剑,这是他的极限。第七剑,他兀自不甘心地将软剑斜摆,却差了几寸……

长剑刺入多情子左肩,第八剑自他身前划过,点在他的咽喉。

厅中鸦雀无声。

人们看到,甚至听到点点鲜血沿着言舒的剑锋缓缓流下,滴落在地——像情人的泪。

也许是因为恐惧,多情子感到肩膀上传来剧痛,痛得让他难以承受。多情的人,岂非更容易受伤,伤得更痛,痛得更怕?他的喉结微微抖动着,清楚地感受到剑尖的冰冷。他更清楚,只要言舒的剑再往前挺进三寸,他就再不会感觉畏惧,再不会感觉冰冷,也再不会有什么感觉了。

可言舒的剑偏偏停在那里,定在那里。

若是二人异地相处角色对调,多情子的剑也会停顿片刻——为了折磨言舒,在将死而未死之际,让言舒再体验片刻的疼痛和恐惧。然后,多情子绝不会手下留情。

多情子更明白,言舒对他的恨意,比他恨言舒更多。但他不明白言舒为何撤剑收手,也不明白言舒眼中的恨意消散后流露出的神情。这种情感,多情子虽多情,却并不识得。

言舒平静地说道:“若是四五年前,我不会放过你。现在,我不想杀你。你走吧……”

“大师兄多说了一招。”杨铭轻声笑道,语气中大是赞叹,“书公子果然名不虚传!”多情子那三招,剑剑紧逼招招相扣,没有丝毫可乘之机,狠险毒辣,应付起来着实不易。言舒不仅防守得滴水不漏,反击那一招更为难得。多情子第三招使罢,正是他运气调息,旧力初泄而新力未生之际,言舒正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片刻之机,一招言家剑法中的“鸢飞戾天”更是妙至颠毫,一举制胜。杨铭自问换作是他,纵也能把握时机,也极难一招制敌。

欧凌的目光炽热,点头答道:“我和他交手时,他那招‘鸢飞戾天’只能分刺出六剑,如今这八剑更快、更准,且尚有余力……”

杨铭转而向陆言提议道:“我想咱们分开行动,我和几人去找那些被绑来的女人。”

陆言有回应道:“我也有此意。”他早已估量了彼我双方的实力,此刻多情子又已伤在言舒剑下,可谓是十拿九稳。他想到马三口中的无情子,不知是不是角落里那位老者,但也没什么过于忌惮的。

杨铭招呼道:“孙兄,杨姑娘,还有欧宇兄弟,咱们几个分头去院中找人。”孙家淦应了声,刚迈出两步,斜地里一刀劈来…孙家淦措手不及,后跃一步避开,见是盐帮舵主孟渔樵横刀立于门前,阻断了出路。

孟渔樵冷冷地说道:“你们不该来的。”

“我们已经来了。”孙家淦长剑斜指,针锋相对。

“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寒光一闪,孟渔樵劈头盖脸一刀斩下。他的“破风刀法”只有二八一十六招。他的刀法本不以变换见长,可也正因他的刀法去繁从简,才更凝练,才能将劲势的威猛发挥得淋漓尽致。

孙家淦面对孟渔樵这刚猛无铸的一刀,只得避其锋芒。孟渔樵进步再攻,第二刀更快,更狠。孙家淦心下暗惊,他明白这一刀自己若再闪避,对方的刀会像狂涛怒浪一般,更难阻挡。他只有横截阻断,令孟渔樵的攻势有所缓滞。可他心知肚明,无论是武功路数还是功力深浅,这般硬碰硬地对决,无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可仓促间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如此。

孙家淦毕竟是铁剑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使出的一招“截剑式”深得铁剑门剑法要义,一剑虚晃点向孟渔樵双目,招出三分后化虚为实截向对方刀锋,刚柔相济,法度森严。

怎知孟渔樵竟对孙家淦的剑视若无睹,他手中的刀没有丝毫变换,仍旧是一往无前。所有人,就连欧宇这种门外汉也看得出来,孙家淦长剑拦在孟渔樵单刀的去向,孟渔樵若不改变方位,就算这一刀能伤到对方,也必会为对方所伤。但孟渔樵却没有变,一点没有,这般两败俱伤你死我活的打法,十足十地像是个破罐破摔不管不顾的莽夫。

孟渔樵绝不是莽夫,也绝没有莽夫能坐上盐帮分舵主的位置。他只是看得明白,孙家淦这一剑会伤到自己,甚至伤得不轻;他自己的刀,不会伤到孙家淦,而是会要他的命。

孙家淦也明白,于是他不得已退了三步。孟渔樵进了一步,他的一步,比孙家淦的三步还要大,他跟上的这一刀,更是威猛。孙家淦没有再退,他不必。他看到斜侧里一柄剑,没有虚晃,径直刺向孟渔樵持刀的手。是杨铭。

杨铭用的是太极剑法中的一招,也叫“截剑式”。太极剑法和铁剑门剑法中的“截剑式”,各有千秋,未必能分出谁更高明。天底下的很多武功诚然有高下强弱之分,但比起武功来说,差距更大的是使用武功的人。孙家淦的“截剑式”力道更足,速度更快;杨铭的招式更巧妙。是该强、该快,还是该巧?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说“一力降十惠”,以力为优;也有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以快为先;还有说“一巧胜百力,四两拨千斤”以巧为胜。从没有争出个结果来。但孙家淦不得不承认,杨铭的那招“截剑式”,远比自己的有效。无论是力、是快还是巧,衡量的标准,也是唯一的目的——有效。

杨铭这一招无疑更有效,因为孟渔樵已变招,不得不变。他的刀转而向杨铭卷去,虽变了方位,但力道,威势却丝毫不减。看到此处,孙家淦心中了然,就算先前和孟渔樵交手的第一招,自己哪怕做出正确的决断,再打下去也会是输多赢少的局面。

杨铭呢?

“我们只想出去走走,过不多时还会回来的,孟舵主稍安勿躁。”杨铭不疾不徐地开口道,听着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得体、谦和,就像他的人。

他的剑也如此,仿佛也是彬彬有礼的,不存丝毫杀意,甚至没有丝毫敌意。说话之际,刀剑相交。孟渔樵清楚地感受到对方剑上蕴含的内劲平和、绵柔,却谈不上沛然浑厚。但令孟渔樵既感到不明所以,又有几分惊惧的是,他手中的刀竟受对方所牵引,原本斩向对方肩头,却不由自主地偏离了几寸。

“以柔克刚,太极剑,太极劲。”孟渔樵心中一凛。他收刀再攻,这一刀却少了几分逼人的凌厉,多了几分稳重。他犯了错,他的“破风刀法”本该是一往直前的,也只有那般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守御;而此刻他的稳重和观望,即是瞻前顾后,也是畏首畏尾。以孟渔樵的水准,不该犯这样的错的,可他偏偏犯了。

杨铭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接连三招“三环抱月”、“否极泰来”、“绵里藏针”,将孟渔樵逼退六步。孟渔樵虽退了六步,可他的脚步刀法却丝毫不现凌乱。杨铭也并没有进逼,而是收剑回鞘,静静站在门口,站得笔直。

门口再没有人阻拦。先前引路那老仆看到屋中的刀光剑影,早已偷偷溜走。孙家淦、杨如是、欧宇、杨铭依次出门。

“多加小心。”

“你们也是。”

陆言双目炯炯地盯着孟渔樵,“以孟舵主的身手,真要阻拦的话,就算是‘青云剑’杨铭,想出这大门也没那么容易。”

孟渔樵回答道:“马有失蹄,人有失手。”他的话言不由衷。

陆言淡淡一笑,“你是刻意为之。他们几个走了,还会回来,趁这功夫好对付我们剩下这些人。”

孟渔樵与杨铭乍一交锋,便知此人绝不易对付。他索性顺水推舟,假作疏忽不慎难以招架,放那几人离开,以便分而击之。但他不明白,既然陆言识破了他的用心,为何不留下杨铭等人。他隐隐有些不安……

陆言给出了解答,“我没有留他们,因为凭我们留下的这些人,足以对付你们。”

他字字铿锵有力,“公道长存,邪不胜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