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错综复杂 (二十)
千灵山,七圣庙。
没有诵经声,只有偶尔一两声虫鸣鸟语,更显清幽寂寥。
上官寅从关押江婉月的地牢中走出,进了一间禅房。禅房中解浑把玩着茶杯,茶早已凉透。“你的事办完了,还顺利么?”
上官寅点了点头。“师兄还在等我么?”
“想和师弟你说说话。”解浑说道,“你直接把那姑娘放了不就行了?何必带她过来再等人将她救走这么麻烦?”
“做戏做全套。”上官寅回答道。
“你这唱的是哪出戏?”解浑问道。
上官寅想了片刻,如此回答道:“这出戏我原本没想这么唱,但别人帮我设计好了,我就顺其自然地配合下。”
解浑并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也没有多问,他知道从这位师弟口中是问不出什么答案的。他微笑着回忆道:“记得你刚拜师的时候,还没到我肩膀高呢。但那时候的你,也不能算是个孩子了。”上官寅静静地听解浑着,不发一言。“阴煞师父他只有咱们两个弟子,这十多年我们共同学艺,彼此之间却算不上亲近。”
上官寅说道:“我不和任何人亲近,这世上只有我自己,值得我信任和托付。”
解浑微笑道:“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才能和你说说话。”他无须担心自己说的任何一句话会被泄露给别人。
上官寅也明白这个道理,补充了一句,“也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没有利害。”
“我倒真挺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的。”解浑微笑道。
“以后也许有机会的。”上官寅回答得模棱两可。
解浑问道:“你知道我近来在操持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吧。”他说的是京城中数位女子失踪被绑架的事。
“不然我怎么会将那姑娘带到这里来,”上官寅说道,“但我没想到你会做这种事。”他看不上。
“我并不想,但我择不出去。”解浑轻轻叹了口气,“我没有选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何况解浑不仅仅是江湖人,他还是锦衣卫的千户,朝廷的五品官员。人在庙堂,也身不由己。不仅是庙堂和江湖,人生在世,常常身不由己。
上官寅只是“嗯”了一声,再没有别的回应。
解浑又问道:“你知道这件事都有谁参与么?”
“我知道我戮堂的向南辉坛主有份。”上官寅回答道,“向坛主人呢?”
“带着那些姑娘去了别院。”
“什么别院?”
解浑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向坛主,还有盐帮的孟渔樵,玉花宫的花希仁。凭我们这些人做这件事本该是天衣无缝的,但魑魅魍魉,各异心肠,力也使不到一处去。这个场会怎么收还不知道呢。”
“没什么好抱怨的,”上官寅“呵”地笑了一声,“我们青花会说什么铁的规矩,血的规矩,实际上呢?四堂二十八坛多少帮众,谁心里不打着自己的算盘?这世上有多少双眼睛,就有多少不同的利益。”
“道理我明白,”解浑说道,“同坐一条船,有人想往左靠靠,有人想向右挪挪,没问题,但要有个分寸尺度,不能让船翻了。就算不能勠力同心,也不该南辕北辙。”
上官寅问道:“你说的是谁?”
“花希仁,玉花宫的少宫主。”解浑答道,语气冰冷。他又问道:“你知道陆言吧?”
“六扇门的新星,不容小觑。”
解浑点点头,继续道:“我了解此人的本事,他能查到这七圣庙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比预想得快了些。”
“你是说那花希仁行事不慎,让陆言查到了蛛丝马迹?”上官寅听出了弦外之音。
“我更觉得他是有意为之。木已成舟,我不想深究。”解浑说道,“但是,我将那些姑娘转到别院,而花希仁竟想让庙里的僧人将陆言他们引过去。”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上官寅不解。
“因为花希仁想对付莫诗诗。就算那姓莫的小子没有机缘巧合搅进这件事里,那位花公子也会将他拉入局中。”解浑冷冷地说道,“花希仁的手段、心机和魄力,还欠着不少,我猜他背后有人指点。”
“你有什么打算?”
“我不想生出什么枝节,希望整件事能平安地过去,”解浑回答道,“所以绝不能令别院的消息走漏。”
上官寅微笑道:“我还说呢,这间庙里没有一个和尚。两道素斋还要我自己下厨。”
解浑微笑道:“我留了两个假和尚,希望能将陆言他们引离这千灵山。但未必能如我所愿。我也做好了打算。”
“什么打算?”
解浑没有说话,他比了个手势,横起手在脖颈上抹了过去。“你之前有句话,谁心里不打着自己的算盘…我也许也只是一把算盘,以为自己算计着,却是在被人拨弄着……”
酉时二刻,铅云四布。
天将晚,天将雨。
“打雷了?”秦思瑶问了一句。
“没有,是他的肚子在叫。”陈轩宇笑着,向莫诗诗努了努嘴。
千灵山脚,长亭。亭中正巧有个老汉摆卖着酒饭,糙酿的米酒,五香豆干和卤蛋,还有芝麻烧饼。“几位可要吃点什么歇歇脚?山上再没地方打尖了。”老汉殷勤地招呼道。
“酒,饭,有什么,麻溜地,可着劲儿招呼。”莫诗诗说道。他看老汉打着酒,怎么看都觉得慢吞吞地,一只手急不可耐地从碗里抓了五个卤蛋,另一只手拿起个烧饼。他一只手一撮一揉,蛋壳纷纷飘落,蛋清纤毫无损。若这也算是功夫的话,莫诗诗无疑巅峰造极。他丢了两个卤蛋到嘴里,还就了一口烧饼。两个蛋彼此都没挨着,烧饼正热。
秦思瑶看傻了,眼睛瞪得,不如莫诗诗的嘴大。
“你也来点儿?”莫诗诗比了比手中的半个烧饼,囫囵地问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秦思瑶摇了摇头,她还不太饿,而且看莫诗诗吃,比自己吃要香得多。陈轩宇颠了颠手中的烧饼,忽地向那老汉问道:“你这烧饼里没下毒吧?”欧宇听到这话,吓得呛到了,连连咳嗽着。言舒和康广义是老江湖了,他们看得出酒饭没有问题,但卖酒饭的老汉有问题,却并没有开口。
“没有毒。”老汉打酒的手没有片刻停顿,也没有丝毫颤抖,“这位是陈公子吧?这样的玩笑还是别开的好。陆捕头吩咐我给几位带个话,他先行一步,在山上的七圣庙等候各位。”长亭外三条岔路,老汉指着中间那条,“沿这条路上山,一路两条岔道都走左边,五六里路后,有座道观‘三清观’。再往山上只有一条道,约莫三里路,就能看到‘七圣庙’了。那三里路不好走马,几位的马最好栓在‘三清观’外面。”
“走着吧。”莫诗诗不忘包了七八个鸡蛋和十来个烧饼,没有带豆干,豆干吃完了。他嫌包袱累赘,交给了欧宇。欧宇也觉得应该如此……
山间清凉,虽已至早春,山道旁草木仍有片片枯黄。几人行出三四里地,道路渐而崎岖,萧疏之意也越来越盛。过了三清观,山势愈发陡峭,再难行马。欧宇栓好了马,恋恋不舍地看着相伴一程的坐骑,揉了揉腿。
“腿肚子疼?”陈轩宇笑问道,“是腿,还是肚子?”
欧宇也想起前天夜闯皇宫时自己的狼狈模样,讪讪笑了笑,“这次不是怕,只是走得多了,腿酸。”
“你什么时候能不拖后腿?”莫诗诗动手时也许会手下留情,但说话时向来口不积德。他仰头看天。天边划过一道霹雳,雷声隆隆。“腿疼也忍忍,赶紧的!”莫诗诗这么说着,前行的脚步却慢了些,欧宇跟得也没那么吃力。
言舒开口问道:“陈师弟你是怎么看出山脚那老汉不是寻常商贩?”
陈轩宇笑道:“这里荒郊野岭的,咱们一路见到的行人,十根手指数得过来。哪儿有人会在这里卖酒食?还有,他打酒的动作也太生太慢了。”
“你还有这本事呢?”秦思瑶有些惊讶。
“像个老江湖吧?”陈轩宇笑道。
康广义竖起拇指,“陈老弟有你的!”他拍了拍陈轩宇的肩膀,“不过老江湖很多时候,看破不说破。”
“那我接下来的话是不是该省了?”陈轩宇笑道,“那老汉也不是陆大哥的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没有诵经声,只有偶尔一两声虫鸣鸟语,更显清幽寂寥。
上官寅从关押江婉月的地牢中走出,进了一间禅房。禅房中解浑把玩着茶杯,茶早已凉透。“你的事办完了,还顺利么?”
上官寅点了点头。“师兄还在等我么?”
“想和师弟你说说话。”解浑说道,“你直接把那姑娘放了不就行了?何必带她过来再等人将她救走这么麻烦?”
“做戏做全套。”上官寅回答道。
“你这唱的是哪出戏?”解浑问道。
上官寅想了片刻,如此回答道:“这出戏我原本没想这么唱,但别人帮我设计好了,我就顺其自然地配合下。”
解浑并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也没有多问,他知道从这位师弟口中是问不出什么答案的。他微笑着回忆道:“记得你刚拜师的时候,还没到我肩膀高呢。但那时候的你,也不能算是个孩子了。”上官寅静静地听解浑着,不发一言。“阴煞师父他只有咱们两个弟子,这十多年我们共同学艺,彼此之间却算不上亲近。”
上官寅说道:“我不和任何人亲近,这世上只有我自己,值得我信任和托付。”
解浑微笑道:“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才能和你说说话。”他无须担心自己说的任何一句话会被泄露给别人。
上官寅也明白这个道理,补充了一句,“也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没有利害。”
“我倒真挺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的。”解浑微笑道。
“以后也许有机会的。”上官寅回答得模棱两可。
解浑问道:“你知道我近来在操持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吧。”他说的是京城中数位女子失踪被绑架的事。
“不然我怎么会将那姑娘带到这里来,”上官寅说道,“但我没想到你会做这种事。”他看不上。
“我并不想,但我择不出去。”解浑轻轻叹了口气,“我没有选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何况解浑不仅仅是江湖人,他还是锦衣卫的千户,朝廷的五品官员。人在庙堂,也身不由己。不仅是庙堂和江湖,人生在世,常常身不由己。
上官寅只是“嗯”了一声,再没有别的回应。
解浑又问道:“你知道这件事都有谁参与么?”
“我知道我戮堂的向南辉坛主有份。”上官寅回答道,“向坛主人呢?”
“带着那些姑娘去了别院。”
“什么别院?”
解浑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向坛主,还有盐帮的孟渔樵,玉花宫的花希仁。凭我们这些人做这件事本该是天衣无缝的,但魑魅魍魉,各异心肠,力也使不到一处去。这个场会怎么收还不知道呢。”
“没什么好抱怨的,”上官寅“呵”地笑了一声,“我们青花会说什么铁的规矩,血的规矩,实际上呢?四堂二十八坛多少帮众,谁心里不打着自己的算盘?这世上有多少双眼睛,就有多少不同的利益。”
“道理我明白,”解浑说道,“同坐一条船,有人想往左靠靠,有人想向右挪挪,没问题,但要有个分寸尺度,不能让船翻了。就算不能勠力同心,也不该南辕北辙。”
上官寅问道:“你说的是谁?”
“花希仁,玉花宫的少宫主。”解浑答道,语气冰冷。他又问道:“你知道陆言吧?”
“六扇门的新星,不容小觑。”
解浑点点头,继续道:“我了解此人的本事,他能查到这七圣庙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比预想得快了些。”
“你是说那花希仁行事不慎,让陆言查到了蛛丝马迹?”上官寅听出了弦外之音。
“我更觉得他是有意为之。木已成舟,我不想深究。”解浑说道,“但是,我将那些姑娘转到别院,而花希仁竟想让庙里的僧人将陆言他们引过去。”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上官寅不解。
“因为花希仁想对付莫诗诗。就算那姓莫的小子没有机缘巧合搅进这件事里,那位花公子也会将他拉入局中。”解浑冷冷地说道,“花希仁的手段、心机和魄力,还欠着不少,我猜他背后有人指点。”
“你有什么打算?”
“我不想生出什么枝节,希望整件事能平安地过去,”解浑回答道,“所以绝不能令别院的消息走漏。”
上官寅微笑道:“我还说呢,这间庙里没有一个和尚。两道素斋还要我自己下厨。”
解浑微笑道:“我留了两个假和尚,希望能将陆言他们引离这千灵山。但未必能如我所愿。我也做好了打算。”
“什么打算?”
解浑没有说话,他比了个手势,横起手在脖颈上抹了过去。“你之前有句话,谁心里不打着自己的算盘…我也许也只是一把算盘,以为自己算计着,却是在被人拨弄着……”
酉时二刻,铅云四布。
天将晚,天将雨。
“打雷了?”秦思瑶问了一句。
“没有,是他的肚子在叫。”陈轩宇笑着,向莫诗诗努了努嘴。
千灵山脚,长亭。亭中正巧有个老汉摆卖着酒饭,糙酿的米酒,五香豆干和卤蛋,还有芝麻烧饼。“几位可要吃点什么歇歇脚?山上再没地方打尖了。”老汉殷勤地招呼道。
“酒,饭,有什么,麻溜地,可着劲儿招呼。”莫诗诗说道。他看老汉打着酒,怎么看都觉得慢吞吞地,一只手急不可耐地从碗里抓了五个卤蛋,另一只手拿起个烧饼。他一只手一撮一揉,蛋壳纷纷飘落,蛋清纤毫无损。若这也算是功夫的话,莫诗诗无疑巅峰造极。他丢了两个卤蛋到嘴里,还就了一口烧饼。两个蛋彼此都没挨着,烧饼正热。
秦思瑶看傻了,眼睛瞪得,不如莫诗诗的嘴大。
“你也来点儿?”莫诗诗比了比手中的半个烧饼,囫囵地问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秦思瑶摇了摇头,她还不太饿,而且看莫诗诗吃,比自己吃要香得多。陈轩宇颠了颠手中的烧饼,忽地向那老汉问道:“你这烧饼里没下毒吧?”欧宇听到这话,吓得呛到了,连连咳嗽着。言舒和康广义是老江湖了,他们看得出酒饭没有问题,但卖酒饭的老汉有问题,却并没有开口。
“没有毒。”老汉打酒的手没有片刻停顿,也没有丝毫颤抖,“这位是陈公子吧?这样的玩笑还是别开的好。陆捕头吩咐我给几位带个话,他先行一步,在山上的七圣庙等候各位。”长亭外三条岔路,老汉指着中间那条,“沿这条路上山,一路两条岔道都走左边,五六里路后,有座道观‘三清观’。再往山上只有一条道,约莫三里路,就能看到‘七圣庙’了。那三里路不好走马,几位的马最好栓在‘三清观’外面。”
“走着吧。”莫诗诗不忘包了七八个鸡蛋和十来个烧饼,没有带豆干,豆干吃完了。他嫌包袱累赘,交给了欧宇。欧宇也觉得应该如此……
山间清凉,虽已至早春,山道旁草木仍有片片枯黄。几人行出三四里地,道路渐而崎岖,萧疏之意也越来越盛。过了三清观,山势愈发陡峭,再难行马。欧宇栓好了马,恋恋不舍地看着相伴一程的坐骑,揉了揉腿。
“腿肚子疼?”陈轩宇笑问道,“是腿,还是肚子?”
欧宇也想起前天夜闯皇宫时自己的狼狈模样,讪讪笑了笑,“这次不是怕,只是走得多了,腿酸。”
“你什么时候能不拖后腿?”莫诗诗动手时也许会手下留情,但说话时向来口不积德。他仰头看天。天边划过一道霹雳,雷声隆隆。“腿疼也忍忍,赶紧的!”莫诗诗这么说着,前行的脚步却慢了些,欧宇跟得也没那么吃力。
言舒开口问道:“陈师弟你是怎么看出山脚那老汉不是寻常商贩?”
陈轩宇笑道:“这里荒郊野岭的,咱们一路见到的行人,十根手指数得过来。哪儿有人会在这里卖酒食?还有,他打酒的动作也太生太慢了。”
“你还有这本事呢?”秦思瑶有些惊讶。
“像个老江湖吧?”陈轩宇笑道。
康广义竖起拇指,“陈老弟有你的!”他拍了拍陈轩宇的肩膀,“不过老江湖很多时候,看破不说破。”
“那我接下来的话是不是该省了?”陈轩宇笑道,“那老汉也不是陆大哥的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