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京城要案
“你师父是邵青峰还是梅青泉?”吴盛问道。
“家师邵青峰。”陆言又不禁问道,“前辈自然能看出晚辈是鹰爪门弟子,可又如何猜到师承何人?”
“你先使鹰爪擒拿手的‘推窗望月’,”吴盛说着,手上也跟着比划了下,“再接鹰爪裂石功的‘回头是岸’。鹰爪功‘撑、提、缩、拧’,鹰爪门里,能在‘缩’和‘撑’上有这等造诣的,不是邵青峰,便是梅清泉了。嘿,鹰爪门的得意门生,想是在六扇门里做事了,难怪这么多话。”
陆言略显尴尬地笑道:“这几年跟着卫青华卫师伯,办案问话多了,多少有些疑神疑鬼。”
“哦?‘鹰眼神捕’的门徒,前途无量。”吴盛略微诧异道。
“前辈谬赞,”陆言谦恭地说道,“江湖之大,能人异士辈出,晚辈才识浅陋,窃不敢妄自尊大。”
“也不必妄自菲薄,”吴盛说道,“以你的年纪,能有这般修为,实属不易了。”
“恳请请前辈多多指教。”陆言深鞠一躬,神情热切。
“指点个一两招倒没什么,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吴盛笑道,“至于多多指教就划不来了,教一个臭小子已经头大如斗了。进招吧……”
陈轩宇与陆老二已分出胜负。陆老二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翻身撑坐时,一不小心磕碰到不知受了七拳还是八掌的左臂,疼得龇牙咧嘴。陈轩宇显得从容得多,只是呼吸略微急促,或是因一刻不停地奚落着陆老二的缘故。
陆老二输得心未必服,口一定不服,针锋相对着:“你臭得意个什么劲,我一时不慎着了你的道儿,等我喘口气,再打得你满地爪牙。”
“不着急,你这口气慢慢喘,喘个三年五载的……”陈轩宇说着,看到那边的陆言,含胸拔背,身子如羽箭在弦,双臂张开,战意凛然。
“什么情况?”陆老二也注意到,茫然地问道。
“管他呢,好好看热闹吧。”陈轩宇劈开腿,放松地瘫坐在地人上,“你身上有什么零食么?”
“滚!”陆老二骂了一声,”哪儿有什么热闹好看,我大哥的本事高得很。”
“那或许真能有点热闹看了……”
陆言身子窜出,倏忽间欺至吴盛身侧。“好快!”陈轩宇心中暗惊,目不转睛地盯着。陆言双手交叠,以鹰爪功为主,抓、扣、扭、扫,又时而夹杂着虎爪、鹤形,时而变换成拳打、掌击、指点,或飘忽不定,或刚猛狠戾,只看得陈轩宇眼花缭乱,头晕目眩。陈轩宇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吴盛,又觉精神大振。吴盛所使的招式,陈轩宇认得,但认得清清楚楚,每一招,每一式——少林寺,罗汉拳。
同样的罗汉拳,同样的一招一式,却是天差地别。陈轩宇也能看出,这差别绝不仅仅在于功力修为。面对陆言这有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势,若换做自己,怕是早已被撕成条,乃至碾成末,都能包饺子汆丸子了。可吴盛却应付得轻松写意,一招“怀中抱月”连消带打,引走了陆言势如破竹的一抓一扣;跟一手“进步锤”,迫得陆言立肘相格,攻势稍缓;接着连用两招“黑虎掏心”,头一记变直探为横封,卸开陆言一抓之际,带得他身子微微一晃,后一记变缓为疾,迅雷不及掩耳,长驱直入,取向陆言中路,逼使陆言不得不回身相救,转攻为守。
陈轩宇直看得如痴如醉。他本以为这套罗汉拳自己已掌握得七七八八,怎能想到这每每一招一式一拳一掌之间,竟能有这诸般变化,忍不住手舞足蹈地模仿起来,令他身旁的陆老二又是好笑,又是愕然,以为他中了邪也说不定。
数招来回后,吴盛“醉卧罗汉”,一步踏出,上身微仰,翻手扣向陆言脖颈。陆言屈膝撤步,一手护住上盘,一手格向吴盛手臂。二人手臂接触之际,陆言蓦地运力变招,双掌交错,拿往吴盛脉门,正是“苍鹰搏兔”。二人这一回合所用招式,与陈轩宇陆老二别无二致,但拳法造诣却天差地别。陆言年纪虽仅二十出头,手上的鹰爪功沉稳老辣,这招“苍鹰搏兔”出手突兀,劲道十足,比陆老二不知高出多少。
一尺、八寸、四寸半……陆言的指距吴盛的腕愈来愈近。陈轩宇也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吴盛抢,陆言截,抢得快,截得准,可此刻吴盛再快,也不及抢在先头。吴盛动,变,他的动是不动,他的变是不变,他的手倏然而止。陆言那招“苍鹰搏兔”本截向吴盛脉门,这一动一变,兔起鹘落间,陆言反将自己脉门送到吴盛手中。
陈轩宇心摇神驰,连到嘴边的那声好都忘了叫出。陆言反应虽快,猛然回退也为时已晚。吴盛点到即止,两指在陆言腕上轻弹一下,“再来。”
“佩服。前辈再接我这招。”借着后退之势,陆言脚在老树干上一点,高高跃起,居高扑下,双臂齐张,猛然内收,两手抓向吴盛。这一抓之势甚是凌厉狠辣,将吴盛上盘尽数封住,鹰爪擒拿手中的“鹰击长空”。掌风及身,激得吴盛衣角轻扬。他轻飘飘,软绵绵地拍出一掌。
陆言以强搏弱,居高临下劲力更盛。掌爪相交,陆言清楚地觉察到,吴盛这一掌,普普通通的招式,平平无奇的力道,可自己三度催动,却仿佛如同泥牛入海悄无声息,风吹败絮了无痕迹,无法撼动对方分毫。
好在这一抓蕴藏三记后招,七般变换。他不敢再有片刻拖沓,身未落地,手上招式瞬变,左手一提,截向吴盛手臂;右手翻掌,撇向吴盛面门。他选择了最为刚猛凌厉的一式,一往无前有进无退地向吴盛袭去。吴盛赞单手一挥,依旧是轻描淡写的一掌,与陆言的奋力相搏相比,显得从容而平凡。
这一掌不快,也不强,只是巧,巧得自陆言双臂间隙中穿插而出,轻轻打在他胸前。陆言明白自己的武功与吴盛相差不足以道计,却不明白自己如何败北。陆言仔细回想着,没有丝毫疏漏,却也没有丝毫头绪。
陈轩宇笑眯眯地凑了过来,明知故问了一句废话,“吴叔使的是罗汉拳么?”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切入了主题,“那怎么和教我的拳法不太一样?”
“我要不解释明白,今晚甭想睡觉喽?”吴盛无可奈何地笑了。
“怕不只是今晚。”陈轩宇装出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怕了你了,”吴盛捏了捏陈轩宇的脸,“我说了没十次也至少八次了,学武不能墨守成规,拘泥陈法,要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你使的是活的,说的也是活的,可教我的却是死的,死得翘翘的。”陈轩宇对这个解释并不买账。
“去年腊月,我曾和一位江湖中的后起之秀,在一间破庙偶遇……”吴盛忽地说道。陈轩宇一听来了兴致,忙不迭地追问,“那是谁?武功怎么样?你们打了起来吧……”吴盛接着说道,“他叫书公子,我也不知姓甚名谁。此人近几年在江湖中风头之盛,鲜有人能并驾齐驱。”
“书公子?怎么会叫这个名?陆大哥听说过他么?武功比起你来如何?”陈轩宇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地问道。
陆言微笑道:“如雷贯耳。听闻他一笔草书不亚当世大家。”
“写一手好字也能在江湖中混出名号喽?”陈轩宇的语气疑问中带着些许讽刺。
陆言笑着答道:“行行出状元,混迹江湖,未必非得凭借武功。况且书公子得名,绝非仅因他的书法。他的武功虽不知他出自何门何派,但众口相传……江湖传言常常三人成虎空穴来风,但抱瓮老人亲自品评过书公子的武功,那就绝非浪得虚名,想来不是我能比的。”
“抱瓮老人又是何人?”
“陆良人呢?”陆言有些招架不住,转而问道。
“他说先回去午睡了。为什么那抱什么的老人说的,就不会错?”陈轩宇盯着不放。
“那个…前辈之前要说什么?”陆言只好求助吴盛。
吴盛无奈地笑道:“我想想…嗯…我们看着雪,喝着酒。他醉后,以身为笔,以雪为墨,以地为纸,写了一幅字。”
“什么字?”不仅是陈轩宇,连陆言也好奇。
“不知道。”吴盛倒也坦诚,看着陆言愕然的眼神和陈轩宇愕然中带着嘲讽与鄙夷,忍不住解释道,“他写得太草,十个字里只连蒙带猜地识得两三个。”
“剩下七八个连蒙带猜都蒙不出猜不到喽。”吴盛的解释引来陈轩宇更多的嘲讽和鄙夷。
“闭嘴!”吴盛有点恼羞成怒,“我要说的是,他的字虽说挥洒如意无拘无束,可依旧有章法可寻。像罗汉拳。”最后几个字把陈轩宇本想说的话咽回肚里。
“他的书法,也是从‘永字八法’练起,横平竖直,撇捺有度。而习武也是如此,”吴盛不厌其烦地谆谆教诲道:“我头一天就说过,到今天没一百次至少也九十八次了——打好根基是重中之重,要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我教你枯燥无味的打坐,一板一眼的罗汉拳,都是为此。你心思活络,性情跳脱,若教你那些变幻机巧,容易让你心生杂念,反而有碍于武功进境,弊大于利。”
这些话陈轩宇听得进去。“可我见识了吴叔的罗汉拳,很难不想……”
吴盛笑道:“这才哪儿跟哪儿,不过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勺。踏踏实实地练吧……”
陆言问道:“陈兄弟学武多久了?”
“半年了。”
“这半年里每天都受前辈教导么?”
“每天。不过他时常偷个懒,也就是偷个酒。”
“这个月呢?”
“你想说什么?”
“哦,没什么。名师高徒,英雄年少。”陆言笑道,“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胜过我了。”
“陆大哥这过年话还是留在过年的时候再说吧。”陈轩宇转身离去。
陆言一愣,歉然笑道:“在公门久了,真心话都不太会说了。名师高徒或许不假,但想胜过我,没个七八年的功夫,没那么容易。再多说一句,什么时候你来京城,我请你喝酒。”
“这话听着顺耳多了。”陈轩宇笑道。
“怎么还要走?”
“解手,”陈轩宇无奈道,夹着屁股,加快了脚步,“快憋不住了。”
陆言哑然失笑。吴盛掂了掂酒葫芦,若有所指地说道:“我喜欢那臭小子,说话直来直去,不虚与委蛇。”
“晚辈兜着圈子问陈小兄弟,想知道前辈月初是否去过京城。”陆言犹豫了片刻,坦诚道:“月初京城出了一件大案,晚辈最早怀疑的,就是前辈。”
“你知道我是谁?又是如何找到我的?”吴盛皱眉。
陆言答道:“刚碰面时不知道,此刻和以后会装作不知道。今日遇到前辈,只是碰巧。”
“那你不会抓我归案吧?”吴盛笑着问道。
“那你不会杀我灭口吧?”陆言笑着反问。
二人大笑。吴盛问道:“京城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怀疑我?”
“难道前辈没听说过?这些日子江湖上传遍了……”陆言颇为诧异。
“近来江湖中的事我一无所知。”吴盛摇头道,“京城中出了什么事,也非我所为。”
陆言说道,“本月初三,升龙镖局的总镖头上官问剑暴毙而亡。两天内,镖局里的三位镖头又死于非命。那三人无疑都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
升隆镖局与武威镖局、远泰镖局齐名,是江湖中三大镖局之一,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镖局中高手如云。总镖头上官问剑更是武功卓绝,剑法已臻化境,比起武当派掌门云鹤真人也相差无多。
陆言继续道:“我怀疑前辈,因为江湖中能胜过上官总镖头的人不多,前辈无疑是其中之一。还因为,升隆镖局前一任总镖头何萧,是死在前辈手中。”
吴盛摇头道:“我未必是上官问剑的对手。而我杀了何萧,因为他是何萧,并非因为他是升隆镖局的总镖头。”
陆言说道:“关于此案,晚辈想向前辈请教。”
吴盛微笑道,“查案你是六扇门的行家里手,更是‘鹰眼神捕’的门徒,何必问我呢?无异于问道于盲。”
陆言轻叹道:“初六,卫师伯接手这个案子,当时我也在场。他翻了翻案卷后对我说,这三年里我跟着他办案,奔波劳累,今年该回家好好过个年了。我问他这案子,他只是说,升隆镖局,还是上官总镖头那几人,水太深。回家前我也看了那案卷,很粗略,对那三位镖头未着一言,写上官总镖头也只有草草几句。他的死因让我留心,只有胸前一处伤口,一击致命。”
“胸前…一击…”吴盛沉吟道,“胸前是气海脏腑所在之处,习武之人绝不会疏于防护。目能见,手能及,也最易防护。何况是上官问剑这等高手……最有可能的是,案卷有误。”
“案卷不会错。”陆言斩钉截铁地摇头道,“有两个可能。其一,上官总镖头没有想到对方会对他下手,根本没有防范。但上官总镖头交游太广,我查了几日尚无头绪。还有一种可能,对方武功之高,防不胜防。这等高手,不知江湖中有几位,可与上官总镖头有何仇怨。”
吴盛不答反问道:“你非要将这事查得水落石出么?”
“职责所在。”陆言毅然决然。
而吴盛不以为然,“是么?你们六扇门没别的案子了,那倒和我们这儿县衙一般清闲。你卫青华卫师伯又为什么不追查?难道‘鹰眼神捕’和我一样成天混混日子,饱食终日?”
陆言沉默。他知道卫青华绝非尸位素餐之人,他也能想到卫青华或许知道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才不追查这个案子。可他有自己的坚持。
“再说说武功吧,”吴盛问道:“你那招‘鹰击长空’着实不凡,已有七八成的火候。可你又如何败的?”
“请前辈赐教。”陆言之前也想着,却不得其解。他自问那一招在气、力、势都无懈可击。
吴盛说道:“鹰爪功多是走刚阳路数,有这么几句心诀吧,‘刚不可久,柔不可退。刚虽易折,柔则易废。’这‘刚不可久’四字,你如何理解?”
江湖中对学问他派武功颇多忌讳,这话若是陈轩宇问,陆言未必会坦言相告。可既是吴盛,陆言自无须藏掖,“刚直猛进难以坚持太久,该一往直进,勿要犹豫拖沓。”
吴盛侃侃而谈道:“早些年我想得也差不多。但慢慢地,有了些不同理解。天地万物,泰极而否,盛极而衰。你那招至极至盛之际,旧力衰减而新力却不能继,我应接就并非难事。也因你出招过刚过猛,不留余力,是以进而不能变,发而不能收,也就难以应对我那一掌。在我看‘刚不可久’,更该是刚柔相济,收发自如,而非只是无所顾忌一往直前。武功如此,做事也是如此。”
陆言沉思,“多谢前辈指点。武功上我需要些时日慢慢领悟;至于做事,这件案子,这道理我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为什么?”吴盛不解。
“我在六扇门,诚然有为名为利之心,但更为的,是真相和公道。”
吴盛清楚江湖是残酷的,残酷地未必有真相或公道。就算有,真相和公道常常也是残酷的。可吴盛没有再劝,他理解陆言。“你可曾听闻过十年前言家覆灭之事?”
陆言缓缓答道:“略有耳闻,听说是谋反大罪,满门皆殁,无一人存活。我曾问过师父和卫师伯,他们对言家之事讳莫如深。”
吴盛点头道:“当年言家之事的来龙去脉我也知之不详,不过言家至少还有一个人活着。倘若上官问剑当年参与言家之事,那个人,既有能力,又有动机。当然我也只是凭空猜测……”
“那人是谁?”
“言啸轩。”
“多谢前辈。”陆言答道,“至于真假是非,晚辈既然是捕快,该自己查明。”
“答得好,也祝你好运。或许升隆镖局之事,只是开始……”吴盛言尽于此,仰着头,倚靠着树。
“晚辈昨日去大同府采办些年货,留心到一个人。不像是什么了不起的角色,但晚辈若没看走眼,他是青花会的人。告辞,前辈多保重。”陆言说罢,行礼离去。
直到陈轩宇甩着胳膊回来,吴盛才睁开眼,“腿麻了么?”
“沿着河岸走了走,偷个懒。”陈轩宇笑道,“陈轩宇笑道,“过两天小年节,爹爹邀吴叔来喝酒,备了陈年的汾酒呢。”
“那天晚上我执勤。”吴盛推脱道。他不敢去,每逢佳节,看到陈家一家人其乐融融,他更会感到孤独,思念早已阴阳两隔的爱人。“接着练吧。”
陈轩宇拔剑,起手“愚公移山”。
吴盛的视线随着思绪渐渐飘到远方。远处,桑干河的水已结冰,绵延着,与天一线。天是灰色的,像是江湖。
江湖也是灰色的,怎能清楚得分辨黑与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家师邵青峰。”陆言又不禁问道,“前辈自然能看出晚辈是鹰爪门弟子,可又如何猜到师承何人?”
“你先使鹰爪擒拿手的‘推窗望月’,”吴盛说着,手上也跟着比划了下,“再接鹰爪裂石功的‘回头是岸’。鹰爪功‘撑、提、缩、拧’,鹰爪门里,能在‘缩’和‘撑’上有这等造诣的,不是邵青峰,便是梅清泉了。嘿,鹰爪门的得意门生,想是在六扇门里做事了,难怪这么多话。”
陆言略显尴尬地笑道:“这几年跟着卫青华卫师伯,办案问话多了,多少有些疑神疑鬼。”
“哦?‘鹰眼神捕’的门徒,前途无量。”吴盛略微诧异道。
“前辈谬赞,”陆言谦恭地说道,“江湖之大,能人异士辈出,晚辈才识浅陋,窃不敢妄自尊大。”
“也不必妄自菲薄,”吴盛说道,“以你的年纪,能有这般修为,实属不易了。”
“恳请请前辈多多指教。”陆言深鞠一躬,神情热切。
“指点个一两招倒没什么,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吴盛笑道,“至于多多指教就划不来了,教一个臭小子已经头大如斗了。进招吧……”
陈轩宇与陆老二已分出胜负。陆老二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翻身撑坐时,一不小心磕碰到不知受了七拳还是八掌的左臂,疼得龇牙咧嘴。陈轩宇显得从容得多,只是呼吸略微急促,或是因一刻不停地奚落着陆老二的缘故。
陆老二输得心未必服,口一定不服,针锋相对着:“你臭得意个什么劲,我一时不慎着了你的道儿,等我喘口气,再打得你满地爪牙。”
“不着急,你这口气慢慢喘,喘个三年五载的……”陈轩宇说着,看到那边的陆言,含胸拔背,身子如羽箭在弦,双臂张开,战意凛然。
“什么情况?”陆老二也注意到,茫然地问道。
“管他呢,好好看热闹吧。”陈轩宇劈开腿,放松地瘫坐在地人上,“你身上有什么零食么?”
“滚!”陆老二骂了一声,”哪儿有什么热闹好看,我大哥的本事高得很。”
“那或许真能有点热闹看了……”
陆言身子窜出,倏忽间欺至吴盛身侧。“好快!”陈轩宇心中暗惊,目不转睛地盯着。陆言双手交叠,以鹰爪功为主,抓、扣、扭、扫,又时而夹杂着虎爪、鹤形,时而变换成拳打、掌击、指点,或飘忽不定,或刚猛狠戾,只看得陈轩宇眼花缭乱,头晕目眩。陈轩宇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吴盛,又觉精神大振。吴盛所使的招式,陈轩宇认得,但认得清清楚楚,每一招,每一式——少林寺,罗汉拳。
同样的罗汉拳,同样的一招一式,却是天差地别。陈轩宇也能看出,这差别绝不仅仅在于功力修为。面对陆言这有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势,若换做自己,怕是早已被撕成条,乃至碾成末,都能包饺子汆丸子了。可吴盛却应付得轻松写意,一招“怀中抱月”连消带打,引走了陆言势如破竹的一抓一扣;跟一手“进步锤”,迫得陆言立肘相格,攻势稍缓;接着连用两招“黑虎掏心”,头一记变直探为横封,卸开陆言一抓之际,带得他身子微微一晃,后一记变缓为疾,迅雷不及掩耳,长驱直入,取向陆言中路,逼使陆言不得不回身相救,转攻为守。
陈轩宇直看得如痴如醉。他本以为这套罗汉拳自己已掌握得七七八八,怎能想到这每每一招一式一拳一掌之间,竟能有这诸般变化,忍不住手舞足蹈地模仿起来,令他身旁的陆老二又是好笑,又是愕然,以为他中了邪也说不定。
数招来回后,吴盛“醉卧罗汉”,一步踏出,上身微仰,翻手扣向陆言脖颈。陆言屈膝撤步,一手护住上盘,一手格向吴盛手臂。二人手臂接触之际,陆言蓦地运力变招,双掌交错,拿往吴盛脉门,正是“苍鹰搏兔”。二人这一回合所用招式,与陈轩宇陆老二别无二致,但拳法造诣却天差地别。陆言年纪虽仅二十出头,手上的鹰爪功沉稳老辣,这招“苍鹰搏兔”出手突兀,劲道十足,比陆老二不知高出多少。
一尺、八寸、四寸半……陆言的指距吴盛的腕愈来愈近。陈轩宇也看得明白,看得清楚,吴盛抢,陆言截,抢得快,截得准,可此刻吴盛再快,也不及抢在先头。吴盛动,变,他的动是不动,他的变是不变,他的手倏然而止。陆言那招“苍鹰搏兔”本截向吴盛脉门,这一动一变,兔起鹘落间,陆言反将自己脉门送到吴盛手中。
陈轩宇心摇神驰,连到嘴边的那声好都忘了叫出。陆言反应虽快,猛然回退也为时已晚。吴盛点到即止,两指在陆言腕上轻弹一下,“再来。”
“佩服。前辈再接我这招。”借着后退之势,陆言脚在老树干上一点,高高跃起,居高扑下,双臂齐张,猛然内收,两手抓向吴盛。这一抓之势甚是凌厉狠辣,将吴盛上盘尽数封住,鹰爪擒拿手中的“鹰击长空”。掌风及身,激得吴盛衣角轻扬。他轻飘飘,软绵绵地拍出一掌。
陆言以强搏弱,居高临下劲力更盛。掌爪相交,陆言清楚地觉察到,吴盛这一掌,普普通通的招式,平平无奇的力道,可自己三度催动,却仿佛如同泥牛入海悄无声息,风吹败絮了无痕迹,无法撼动对方分毫。
好在这一抓蕴藏三记后招,七般变换。他不敢再有片刻拖沓,身未落地,手上招式瞬变,左手一提,截向吴盛手臂;右手翻掌,撇向吴盛面门。他选择了最为刚猛凌厉的一式,一往无前有进无退地向吴盛袭去。吴盛赞单手一挥,依旧是轻描淡写的一掌,与陆言的奋力相搏相比,显得从容而平凡。
这一掌不快,也不强,只是巧,巧得自陆言双臂间隙中穿插而出,轻轻打在他胸前。陆言明白自己的武功与吴盛相差不足以道计,却不明白自己如何败北。陆言仔细回想着,没有丝毫疏漏,却也没有丝毫头绪。
陈轩宇笑眯眯地凑了过来,明知故问了一句废话,“吴叔使的是罗汉拳么?”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切入了主题,“那怎么和教我的拳法不太一样?”
“我要不解释明白,今晚甭想睡觉喽?”吴盛无可奈何地笑了。
“怕不只是今晚。”陈轩宇装出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怕了你了,”吴盛捏了捏陈轩宇的脸,“我说了没十次也至少八次了,学武不能墨守成规,拘泥陈法,要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你使的是活的,说的也是活的,可教我的却是死的,死得翘翘的。”陈轩宇对这个解释并不买账。
“去年腊月,我曾和一位江湖中的后起之秀,在一间破庙偶遇……”吴盛忽地说道。陈轩宇一听来了兴致,忙不迭地追问,“那是谁?武功怎么样?你们打了起来吧……”吴盛接着说道,“他叫书公子,我也不知姓甚名谁。此人近几年在江湖中风头之盛,鲜有人能并驾齐驱。”
“书公子?怎么会叫这个名?陆大哥听说过他么?武功比起你来如何?”陈轩宇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地问道。
陆言微笑道:“如雷贯耳。听闻他一笔草书不亚当世大家。”
“写一手好字也能在江湖中混出名号喽?”陈轩宇的语气疑问中带着些许讽刺。
陆言笑着答道:“行行出状元,混迹江湖,未必非得凭借武功。况且书公子得名,绝非仅因他的书法。他的武功虽不知他出自何门何派,但众口相传……江湖传言常常三人成虎空穴来风,但抱瓮老人亲自品评过书公子的武功,那就绝非浪得虚名,想来不是我能比的。”
“抱瓮老人又是何人?”
“陆良人呢?”陆言有些招架不住,转而问道。
“他说先回去午睡了。为什么那抱什么的老人说的,就不会错?”陈轩宇盯着不放。
“那个…前辈之前要说什么?”陆言只好求助吴盛。
吴盛无奈地笑道:“我想想…嗯…我们看着雪,喝着酒。他醉后,以身为笔,以雪为墨,以地为纸,写了一幅字。”
“什么字?”不仅是陈轩宇,连陆言也好奇。
“不知道。”吴盛倒也坦诚,看着陆言愕然的眼神和陈轩宇愕然中带着嘲讽与鄙夷,忍不住解释道,“他写得太草,十个字里只连蒙带猜地识得两三个。”
“剩下七八个连蒙带猜都蒙不出猜不到喽。”吴盛的解释引来陈轩宇更多的嘲讽和鄙夷。
“闭嘴!”吴盛有点恼羞成怒,“我要说的是,他的字虽说挥洒如意无拘无束,可依旧有章法可寻。像罗汉拳。”最后几个字把陈轩宇本想说的话咽回肚里。
“他的书法,也是从‘永字八法’练起,横平竖直,撇捺有度。而习武也是如此,”吴盛不厌其烦地谆谆教诲道:“我头一天就说过,到今天没一百次至少也九十八次了——打好根基是重中之重,要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我教你枯燥无味的打坐,一板一眼的罗汉拳,都是为此。你心思活络,性情跳脱,若教你那些变幻机巧,容易让你心生杂念,反而有碍于武功进境,弊大于利。”
这些话陈轩宇听得进去。“可我见识了吴叔的罗汉拳,很难不想……”
吴盛笑道:“这才哪儿跟哪儿,不过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勺。踏踏实实地练吧……”
陆言问道:“陈兄弟学武多久了?”
“半年了。”
“这半年里每天都受前辈教导么?”
“每天。不过他时常偷个懒,也就是偷个酒。”
“这个月呢?”
“你想说什么?”
“哦,没什么。名师高徒,英雄年少。”陆言笑道,“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胜过我了。”
“陆大哥这过年话还是留在过年的时候再说吧。”陈轩宇转身离去。
陆言一愣,歉然笑道:“在公门久了,真心话都不太会说了。名师高徒或许不假,但想胜过我,没个七八年的功夫,没那么容易。再多说一句,什么时候你来京城,我请你喝酒。”
“这话听着顺耳多了。”陈轩宇笑道。
“怎么还要走?”
“解手,”陈轩宇无奈道,夹着屁股,加快了脚步,“快憋不住了。”
陆言哑然失笑。吴盛掂了掂酒葫芦,若有所指地说道:“我喜欢那臭小子,说话直来直去,不虚与委蛇。”
“晚辈兜着圈子问陈小兄弟,想知道前辈月初是否去过京城。”陆言犹豫了片刻,坦诚道:“月初京城出了一件大案,晚辈最早怀疑的,就是前辈。”
“你知道我是谁?又是如何找到我的?”吴盛皱眉。
陆言答道:“刚碰面时不知道,此刻和以后会装作不知道。今日遇到前辈,只是碰巧。”
“那你不会抓我归案吧?”吴盛笑着问道。
“那你不会杀我灭口吧?”陆言笑着反问。
二人大笑。吴盛问道:“京城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怀疑我?”
“难道前辈没听说过?这些日子江湖上传遍了……”陆言颇为诧异。
“近来江湖中的事我一无所知。”吴盛摇头道,“京城中出了什么事,也非我所为。”
陆言说道,“本月初三,升龙镖局的总镖头上官问剑暴毙而亡。两天内,镖局里的三位镖头又死于非命。那三人无疑都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
升隆镖局与武威镖局、远泰镖局齐名,是江湖中三大镖局之一,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镖局中高手如云。总镖头上官问剑更是武功卓绝,剑法已臻化境,比起武当派掌门云鹤真人也相差无多。
陆言继续道:“我怀疑前辈,因为江湖中能胜过上官总镖头的人不多,前辈无疑是其中之一。还因为,升隆镖局前一任总镖头何萧,是死在前辈手中。”
吴盛摇头道:“我未必是上官问剑的对手。而我杀了何萧,因为他是何萧,并非因为他是升隆镖局的总镖头。”
陆言说道:“关于此案,晚辈想向前辈请教。”
吴盛微笑道,“查案你是六扇门的行家里手,更是‘鹰眼神捕’的门徒,何必问我呢?无异于问道于盲。”
陆言轻叹道:“初六,卫师伯接手这个案子,当时我也在场。他翻了翻案卷后对我说,这三年里我跟着他办案,奔波劳累,今年该回家好好过个年了。我问他这案子,他只是说,升隆镖局,还是上官总镖头那几人,水太深。回家前我也看了那案卷,很粗略,对那三位镖头未着一言,写上官总镖头也只有草草几句。他的死因让我留心,只有胸前一处伤口,一击致命。”
“胸前…一击…”吴盛沉吟道,“胸前是气海脏腑所在之处,习武之人绝不会疏于防护。目能见,手能及,也最易防护。何况是上官问剑这等高手……最有可能的是,案卷有误。”
“案卷不会错。”陆言斩钉截铁地摇头道,“有两个可能。其一,上官总镖头没有想到对方会对他下手,根本没有防范。但上官总镖头交游太广,我查了几日尚无头绪。还有一种可能,对方武功之高,防不胜防。这等高手,不知江湖中有几位,可与上官总镖头有何仇怨。”
吴盛不答反问道:“你非要将这事查得水落石出么?”
“职责所在。”陆言毅然决然。
而吴盛不以为然,“是么?你们六扇门没别的案子了,那倒和我们这儿县衙一般清闲。你卫青华卫师伯又为什么不追查?难道‘鹰眼神捕’和我一样成天混混日子,饱食终日?”
陆言沉默。他知道卫青华绝非尸位素餐之人,他也能想到卫青华或许知道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才不追查这个案子。可他有自己的坚持。
“再说说武功吧,”吴盛问道:“你那招‘鹰击长空’着实不凡,已有七八成的火候。可你又如何败的?”
“请前辈赐教。”陆言之前也想着,却不得其解。他自问那一招在气、力、势都无懈可击。
吴盛说道:“鹰爪功多是走刚阳路数,有这么几句心诀吧,‘刚不可久,柔不可退。刚虽易折,柔则易废。’这‘刚不可久’四字,你如何理解?”
江湖中对学问他派武功颇多忌讳,这话若是陈轩宇问,陆言未必会坦言相告。可既是吴盛,陆言自无须藏掖,“刚直猛进难以坚持太久,该一往直进,勿要犹豫拖沓。”
吴盛侃侃而谈道:“早些年我想得也差不多。但慢慢地,有了些不同理解。天地万物,泰极而否,盛极而衰。你那招至极至盛之际,旧力衰减而新力却不能继,我应接就并非难事。也因你出招过刚过猛,不留余力,是以进而不能变,发而不能收,也就难以应对我那一掌。在我看‘刚不可久’,更该是刚柔相济,收发自如,而非只是无所顾忌一往直前。武功如此,做事也是如此。”
陆言沉思,“多谢前辈指点。武功上我需要些时日慢慢领悟;至于做事,这件案子,这道理我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为什么?”吴盛不解。
“我在六扇门,诚然有为名为利之心,但更为的,是真相和公道。”
吴盛清楚江湖是残酷的,残酷地未必有真相或公道。就算有,真相和公道常常也是残酷的。可吴盛没有再劝,他理解陆言。“你可曾听闻过十年前言家覆灭之事?”
陆言缓缓答道:“略有耳闻,听说是谋反大罪,满门皆殁,无一人存活。我曾问过师父和卫师伯,他们对言家之事讳莫如深。”
吴盛点头道:“当年言家之事的来龙去脉我也知之不详,不过言家至少还有一个人活着。倘若上官问剑当年参与言家之事,那个人,既有能力,又有动机。当然我也只是凭空猜测……”
“那人是谁?”
“言啸轩。”
“多谢前辈。”陆言答道,“至于真假是非,晚辈既然是捕快,该自己查明。”
“答得好,也祝你好运。或许升隆镖局之事,只是开始……”吴盛言尽于此,仰着头,倚靠着树。
“晚辈昨日去大同府采办些年货,留心到一个人。不像是什么了不起的角色,但晚辈若没看走眼,他是青花会的人。告辞,前辈多保重。”陆言说罢,行礼离去。
直到陈轩宇甩着胳膊回来,吴盛才睁开眼,“腿麻了么?”
“沿着河岸走了走,偷个懒。”陈轩宇笑道,“陈轩宇笑道,“过两天小年节,爹爹邀吴叔来喝酒,备了陈年的汾酒呢。”
“那天晚上我执勤。”吴盛推脱道。他不敢去,每逢佳节,看到陈家一家人其乐融融,他更会感到孤独,思念早已阴阳两隔的爱人。“接着练吧。”
陈轩宇拔剑,起手“愚公移山”。
吴盛的视线随着思绪渐渐飘到远方。远处,桑干河的水已结冰,绵延着,与天一线。天是灰色的,像是江湖。
江湖也是灰色的,怎能清楚得分辨黑与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