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十二章 携手西行
“郊祭?怎么选在明年?”无名对秦公在此时郊祭感到奇怪。
端木易解释道:“无忌自十四岁正式继位,内忧外患始终未停。洛邑之战后,我离秦远走,他又整日宵衣旰食地操心政务,是以始终没有抽出空来举行祭典。明年恰好是无忌作秦公的第十个年头,新都周围的建设也已具备规模,所以才把日子定在那时。”
“只是郊祭,又不是封禅,干嘛邀请诸侯?”无名疑惑道。
“无忌立志要振兴大秦,是以,想借此机会结交诸侯,加强往来。”端木易说道。
无名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讽刺道:“秦国?老秦人艰苦创业百年,他这一代,做不出什么成就,这点你是知道的。你苦口婆心地劝我不要逆天而行,自己怎么却说一套做一套?”
端木易面有尴尬之色,说道:“我自然知道无忌所为皆是徒然,但天命是天命,人事是人事。我不打算逆天而为,只是以我所能,略尽人事罢了。”
无名一脸的不屑道:“你是傻了吧?竟说出这种话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至少还叫大无畏。你呢?明知不可为,又无为无不为。不求结果,享受过程啊?”
端木易长叹一声,不愿再与无名争执,说道:“随你怎么想吧。有些事,还是要做。”
无名仍是不依不饶,语声刻薄地说道:“哼,少自命清高了。说到底还是趋炎附势。这世上,你对不起的人还少吗?”
“你是在为姜夫人打抱不平吧?”端木易立刻从无名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来。
但见无名并不反驳,略带不快地说道:“是又怎样?你对得起姜公主曾经的深情吗?”
“你不会是爱上她了吧?”
原本剑拔弩张的态势,因端木易这一句不正经地提问,瞬间缓和下来。
但硝烟却并没有因此散去。
无名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拍案几,怒吼道:“不用你管!”
端木易却犹自正色道:“我还是那句话,她终究属于这个国家,你改变不了。不要逆天行事。”
无名更加恼火,反唇相讥道:“呵,怎么放在你身上就是高尚其事,搁在我这儿就成了逆天而为?端木易,你是不是分得太清楚了。”
“你不要抬杠。”端木易道。
无名冷冷道:“我没功夫和你抬杠。姜公主那里,我不会再去招惹。但你记住,并不是因为什么狗屁天理。只是单纯因为老子愿意。还有你,既然自己做不到一尘不染,就别到处嫌人家脏。好自为之吧,我走了。”
说罢,无名已起身要走。
“你不再留会儿?”端木易和声问道,似乎想要缓解两人之间的关系。
无名却并不领情,说道:“留什么留,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只有最后一句话交代给你,见了公主,请别说你见过我。”
端木易见他去意已决,只好应道:“我答应你,不过,接下来你打算去哪?”
无名略一沉吟,随即道:“可能就留在此城,也可能四处走走。”
“那你也保重。”端木易道。
“不劳你费心。”无名头也不回道。
说罢,无名快步离开了驿馆。
无名走后,端木易独坐在屋中,思绪万千。
刚刚与无名讲他在秦国的经历时,还有一件事他并未与无名讲得特别清楚。
那日无名一剑刺在他胸口后,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自行恢复。而是伤口血流不止,久不愈合。后来甚至用上了上等的伤药,才算勉强痊愈。
整个过程,已与常人重伤无差。伤愈后,胸口处还留下了一个惨烈的伤疤。
这是端木易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正常人重伤濒死感觉,也让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正如伯阳父讲给他,其实,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想要离开这个世界。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之所以一次次地以求死不得自居,只不过是对长生的有恃无恐。在生命的长度面前,他仍然是卑鄙的贪婪者。
这次,真的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后,他再也不敢矫揉造作、口是心非。
必须承认的是:他依然畏惧死亡,至少现在是的。
正因如此,尽管端木易已经想好了要把这个发现分享给无名,但事到临头,他还是退缩了。他担心无名知道了这件事情,自己就有了弱点,有了死的可能。
可是他不能死,因为他对世界还有太多留恋与牵挂。
越是贪得无厌,越是谨小慎微。
所以,他终究是选择了隐瞒。
心绪复杂的端木易于屋中自斟自饮,没多久便酩酊大醉。倒在案几之旁便沉沉睡去。
再醒来时,已是第二日早晨。
宿醉初醒的端木易看着窗外亮堂堂的天空,以为仍是昨日。他活动着有些僵硬的筋骨,打着哈欠往门口走去,打算开门通风。
谁知,才将房门打开,就见到门口站着两名宫人。
这两名宫人本正靠在门口的墙上打着盹儿。听到有开门的动静,两人赶忙站直了身子,提起精神,恭敬地对端木易行礼道:“见过秦使大人,我家君上有请大人入宫相见。”
“哦……这会儿什么时辰了?”端木易伸着懒腰问道。
两名宫人对视了一眼,说道:“回大人话,这会儿应该已经巳时了。”
“巳时……巳时?”端木易记得无名走时都已经过了午时,越想越觉得不太对。他抬头看向天空,果然还是只是上午。
一名宫人应道:“没错,我俩卯时来此候着的,已经过了快两个时辰了。”
“这么说,我睡了将近一天?”端木易拍拍仍旧昏昏沉沉的脑袋嘀咕道。
两个宫人面面相觑,也不好接茬。只好说道:“大人,准备一下,随我们入宫吧。”
“噢,好好好,辛苦二位了。”端木易连忙点头应道。
随宫人进得宫里,端木易以使者身份在正殿受到了郑伯的接见。两人相互依照规矩行了迎使的礼仪后,郑伯走到端木易身边,亲切地拉住了郑伯的手,寒暄起来。
“端木先生,没想到你终究还是回到了秦国。”郑伯对端木易重返秦国之事似乎颇为惋惜。
端木易情真意切地说道:“大秦乃我故土。再加上老秦公对我恩重如山,我为秦国效力,亦是理所应当的。”
闻言,郑伯更加羡慕起秦公来。
“可惜啊,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天下已经不多喽。”想着端木易终究是不能为自己所用,郑伯不由得摇头长叹。
“郑伯过奖了。”端木易谦虚地应道。
郑伯见他似乎不愿再说此事,转而说道:“先生此来的目的我已经听说了,秦公既然邀请寡人去参加郊祭,寡人自然不会推辞。只是不知具体定在何时?”
“明年三月,春风正暖。”端木易答道。
郑伯没有丝毫犹豫,痛快地应道:“好,介时我一定带着夫人一同前去。”
“姜夫人也去吗?”端木易问道。
“正好西去,顺道陪她回一趟故乡。”提起此事,郑伯脸上浮现出宠溺之色来。
端木易对此事并无什么意见,便淡淡地答了一句道:“也好。”
议定了要事,郑伯好客之情又起,欣然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先生难得来此一趟,寡人自当好好款待一番。今日,咱们一醉方休。”
“啊?又要喝?”端木易闻言,不由得一脸苦笑。
就这样,还没从上一场宿醉中彻底清醒透亮的端木易,又进入到新的一轮觥筹交错之中。
……
时光飞逝,自端木易使郑归来,转眼又是一年。
春三月,渭水之滨,秦公嬴无忌在新营建起的鄜城设畤,烹羊宰牛,以祭苍天。与中原各国不同,秦人祭祀以白帝为尊,又祭人皇伏羲。
诸侯中,郑伯、宋公、申侯、卫公受邀而来,观礼恭贺。
而周天子姬宜臼,则象征性地派遣了使者来,携厚礼来贺。
典礼举行的非常顺利。祭祀结束后,秦公与众位诸侯相谈甚欢,并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三天后,这次以郊祭为由发起的小小会盟也告一段落。宋公、卫公结伴而行,各自归国。郑伯则带着姜夫人与申侯一起往申国而去。
夫妇二人回到姜夫人故国,郑伯又陪着姜夫人在申国好好地待了几天。
两人一起游赏了一番国中春色,又同往城郊地猎场观览了半日。在郑伯的要求下,姜夫人又带着他去了自己年少时常去玩耍的西山、南湖。直到姜夫人觉得再住下去,郑国国内政务可能因此懈怠,逼迫了郑伯几次,两人才决定回国。
偏在要走之际,申侯忽然重病不起。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商定,让郑伯先回郑都。姜夫人则等到申侯痊愈,再行返途。
哪知,这一留,就是一个夏天。
入秋,申侯渐渐好转,姜夫人也终于踏上归途。
自申国出发,往郑国而去。熟悉的路,熟悉的风景,熟悉的护送队伍。
领队姬烈却已褪去青涩,成了一名稳重踏实的成熟将军。
那年,尚未婚配的他亲自送仰慕已久的姜公主远嫁郑国,似乎还只是昨天。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又要送这个曾经的梦中情人返回郑国。
队伍行至曾经的那个山谷,山石犹在,草木依然。
也许是曾经的失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不知为何,才刚走进山谷,姬烈竟莫名感到一阵紧张。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佩剑,警惕着周围的每一丝风吹草动。
但周围却一片死寂,静的可怕。似乎没有任何危险,又似乎一切都是危险。
忽然之间,几只飞鸟仓促出林。姬烈大叫一声“不好!”,接着拔出佩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端木易解释道:“无忌自十四岁正式继位,内忧外患始终未停。洛邑之战后,我离秦远走,他又整日宵衣旰食地操心政务,是以始终没有抽出空来举行祭典。明年恰好是无忌作秦公的第十个年头,新都周围的建设也已具备规模,所以才把日子定在那时。”
“只是郊祭,又不是封禅,干嘛邀请诸侯?”无名疑惑道。
“无忌立志要振兴大秦,是以,想借此机会结交诸侯,加强往来。”端木易说道。
无名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讽刺道:“秦国?老秦人艰苦创业百年,他这一代,做不出什么成就,这点你是知道的。你苦口婆心地劝我不要逆天而行,自己怎么却说一套做一套?”
端木易面有尴尬之色,说道:“我自然知道无忌所为皆是徒然,但天命是天命,人事是人事。我不打算逆天而为,只是以我所能,略尽人事罢了。”
无名一脸的不屑道:“你是傻了吧?竟说出这种话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至少还叫大无畏。你呢?明知不可为,又无为无不为。不求结果,享受过程啊?”
端木易长叹一声,不愿再与无名争执,说道:“随你怎么想吧。有些事,还是要做。”
无名仍是不依不饶,语声刻薄地说道:“哼,少自命清高了。说到底还是趋炎附势。这世上,你对不起的人还少吗?”
“你是在为姜夫人打抱不平吧?”端木易立刻从无名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来。
但见无名并不反驳,略带不快地说道:“是又怎样?你对得起姜公主曾经的深情吗?”
“你不会是爱上她了吧?”
原本剑拔弩张的态势,因端木易这一句不正经地提问,瞬间缓和下来。
但硝烟却并没有因此散去。
无名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拍案几,怒吼道:“不用你管!”
端木易却犹自正色道:“我还是那句话,她终究属于这个国家,你改变不了。不要逆天行事。”
无名更加恼火,反唇相讥道:“呵,怎么放在你身上就是高尚其事,搁在我这儿就成了逆天而为?端木易,你是不是分得太清楚了。”
“你不要抬杠。”端木易道。
无名冷冷道:“我没功夫和你抬杠。姜公主那里,我不会再去招惹。但你记住,并不是因为什么狗屁天理。只是单纯因为老子愿意。还有你,既然自己做不到一尘不染,就别到处嫌人家脏。好自为之吧,我走了。”
说罢,无名已起身要走。
“你不再留会儿?”端木易和声问道,似乎想要缓解两人之间的关系。
无名却并不领情,说道:“留什么留,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只有最后一句话交代给你,见了公主,请别说你见过我。”
端木易见他去意已决,只好应道:“我答应你,不过,接下来你打算去哪?”
无名略一沉吟,随即道:“可能就留在此城,也可能四处走走。”
“那你也保重。”端木易道。
“不劳你费心。”无名头也不回道。
说罢,无名快步离开了驿馆。
无名走后,端木易独坐在屋中,思绪万千。
刚刚与无名讲他在秦国的经历时,还有一件事他并未与无名讲得特别清楚。
那日无名一剑刺在他胸口后,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自行恢复。而是伤口血流不止,久不愈合。后来甚至用上了上等的伤药,才算勉强痊愈。
整个过程,已与常人重伤无差。伤愈后,胸口处还留下了一个惨烈的伤疤。
这是端木易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正常人重伤濒死感觉,也让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正如伯阳父讲给他,其实,他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想要离开这个世界。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之所以一次次地以求死不得自居,只不过是对长生的有恃无恐。在生命的长度面前,他仍然是卑鄙的贪婪者。
这次,真的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后,他再也不敢矫揉造作、口是心非。
必须承认的是:他依然畏惧死亡,至少现在是的。
正因如此,尽管端木易已经想好了要把这个发现分享给无名,但事到临头,他还是退缩了。他担心无名知道了这件事情,自己就有了弱点,有了死的可能。
可是他不能死,因为他对世界还有太多留恋与牵挂。
越是贪得无厌,越是谨小慎微。
所以,他终究是选择了隐瞒。
心绪复杂的端木易于屋中自斟自饮,没多久便酩酊大醉。倒在案几之旁便沉沉睡去。
再醒来时,已是第二日早晨。
宿醉初醒的端木易看着窗外亮堂堂的天空,以为仍是昨日。他活动着有些僵硬的筋骨,打着哈欠往门口走去,打算开门通风。
谁知,才将房门打开,就见到门口站着两名宫人。
这两名宫人本正靠在门口的墙上打着盹儿。听到有开门的动静,两人赶忙站直了身子,提起精神,恭敬地对端木易行礼道:“见过秦使大人,我家君上有请大人入宫相见。”
“哦……这会儿什么时辰了?”端木易伸着懒腰问道。
两名宫人对视了一眼,说道:“回大人话,这会儿应该已经巳时了。”
“巳时……巳时?”端木易记得无名走时都已经过了午时,越想越觉得不太对。他抬头看向天空,果然还是只是上午。
一名宫人应道:“没错,我俩卯时来此候着的,已经过了快两个时辰了。”
“这么说,我睡了将近一天?”端木易拍拍仍旧昏昏沉沉的脑袋嘀咕道。
两个宫人面面相觑,也不好接茬。只好说道:“大人,准备一下,随我们入宫吧。”
“噢,好好好,辛苦二位了。”端木易连忙点头应道。
随宫人进得宫里,端木易以使者身份在正殿受到了郑伯的接见。两人相互依照规矩行了迎使的礼仪后,郑伯走到端木易身边,亲切地拉住了郑伯的手,寒暄起来。
“端木先生,没想到你终究还是回到了秦国。”郑伯对端木易重返秦国之事似乎颇为惋惜。
端木易情真意切地说道:“大秦乃我故土。再加上老秦公对我恩重如山,我为秦国效力,亦是理所应当的。”
闻言,郑伯更加羡慕起秦公来。
“可惜啊,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天下已经不多喽。”想着端木易终究是不能为自己所用,郑伯不由得摇头长叹。
“郑伯过奖了。”端木易谦虚地应道。
郑伯见他似乎不愿再说此事,转而说道:“先生此来的目的我已经听说了,秦公既然邀请寡人去参加郊祭,寡人自然不会推辞。只是不知具体定在何时?”
“明年三月,春风正暖。”端木易答道。
郑伯没有丝毫犹豫,痛快地应道:“好,介时我一定带着夫人一同前去。”
“姜夫人也去吗?”端木易问道。
“正好西去,顺道陪她回一趟故乡。”提起此事,郑伯脸上浮现出宠溺之色来。
端木易对此事并无什么意见,便淡淡地答了一句道:“也好。”
议定了要事,郑伯好客之情又起,欣然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先生难得来此一趟,寡人自当好好款待一番。今日,咱们一醉方休。”
“啊?又要喝?”端木易闻言,不由得一脸苦笑。
就这样,还没从上一场宿醉中彻底清醒透亮的端木易,又进入到新的一轮觥筹交错之中。
……
时光飞逝,自端木易使郑归来,转眼又是一年。
春三月,渭水之滨,秦公嬴无忌在新营建起的鄜城设畤,烹羊宰牛,以祭苍天。与中原各国不同,秦人祭祀以白帝为尊,又祭人皇伏羲。
诸侯中,郑伯、宋公、申侯、卫公受邀而来,观礼恭贺。
而周天子姬宜臼,则象征性地派遣了使者来,携厚礼来贺。
典礼举行的非常顺利。祭祀结束后,秦公与众位诸侯相谈甚欢,并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三天后,这次以郊祭为由发起的小小会盟也告一段落。宋公、卫公结伴而行,各自归国。郑伯则带着姜夫人与申侯一起往申国而去。
夫妇二人回到姜夫人故国,郑伯又陪着姜夫人在申国好好地待了几天。
两人一起游赏了一番国中春色,又同往城郊地猎场观览了半日。在郑伯的要求下,姜夫人又带着他去了自己年少时常去玩耍的西山、南湖。直到姜夫人觉得再住下去,郑国国内政务可能因此懈怠,逼迫了郑伯几次,两人才决定回国。
偏在要走之际,申侯忽然重病不起。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商定,让郑伯先回郑都。姜夫人则等到申侯痊愈,再行返途。
哪知,这一留,就是一个夏天。
入秋,申侯渐渐好转,姜夫人也终于踏上归途。
自申国出发,往郑国而去。熟悉的路,熟悉的风景,熟悉的护送队伍。
领队姬烈却已褪去青涩,成了一名稳重踏实的成熟将军。
那年,尚未婚配的他亲自送仰慕已久的姜公主远嫁郑国,似乎还只是昨天。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又要送这个曾经的梦中情人返回郑国。
队伍行至曾经的那个山谷,山石犹在,草木依然。
也许是曾经的失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不知为何,才刚走进山谷,姬烈竟莫名感到一阵紧张。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佩剑,警惕着周围的每一丝风吹草动。
但周围却一片死寂,静的可怕。似乎没有任何危险,又似乎一切都是危险。
忽然之间,几只飞鸟仓促出林。姬烈大叫一声“不好!”,接着拔出佩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