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习刀练剑少年志,几经寒暑几经秋
宋●心甚脏●清笑眯眯地看着二人。
“手中兵器,并不能决定你的道,心中有剑,则万物皆可为剑,心中有刀,则身意也可为刀。大能飞花摘叶皆可伤人,可不是说着玩的。”
长安作势伸个懒腰,面朝宋清看不见的方位,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呵,信你个鬼。
既是兵刃不重要,又何必换剑为刀?
您老想玩就直说,不必整这虚的。
长安转过身来看了李白鹿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无奈之色。
就这?还让有难报师名?
怕是后台还没搬完,当年被你气死的魂灵就把我们淹没了……
……
总之,在宋先生的“善意指导”下,宋长安和李白鹿正式开始了练剑(刀)之路。
宋清并未传授二人心法,而是扔了两本《基础刀法》,《基础剑法》过来,让他们每日每式练一千遍。
“战斗之中机会往往转瞬即逝,有时一个小小的破绽就可使你满盘皆输。所以要不断锤炼自身,把自己的身体彻底掌握,实现身随心动,力道,速度都从心而出,这也正是神修的真意。”
宋长安和李白鹿也不是什么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之人,也没做过什么一步登天的美梦。相反,十多年的生活养成了二人朴实的性格,有一点算一点,抓在手中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听完宋清的安排后两个少年并未矫情,提剑(刀)便练。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鹿的菜刀也在抗议之后换回了木制长刀。
而这也证实了之前宋清确实实在开玩笑的假设。
但少年的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无他,唯习惯尔!
……
就在两个少年将要按照书卷练习之时,宋清却突然打断了他们。
长安和白鹿看着先生,宋清摆了摆手,并未做多解释,只是让他们二人单臂伸直提起手中武器,一个时辰不能放下胳膊。若是不能过这关,宋清直言,那这武不练也罢。
两个少年没有说话,他们都听出来了,这次宋清是认真的。
宋清就这样站在院子里静静看着,院内有风吹,有鸟鸣,有阳光照出的树叶阴影,可他就那样看着,看着他一手养大的两个孩子提着刀剑。
结果,两个少年就那样站着,硬是挺了一个时辰,直到脱力晕厥,少年臂弯始终未弯折一分。
宋清抬头看天,浮云被风推着移动,露出了今日的艳阳。此刻的宋先生,鬓角几缕白发随风轻舞,目光深邃,也多了几丝意气,若是长安见到此状,定不会再笑宋清自吹高手。
等到长安白鹿再醒来的时候,宋清已将木制的刀剑放在了院子正中,两人见先生不在,便自行按照书上的记录对起招来。
“握刀的手势不对,划剑的力道要走剑尖而不是剑柄。”
骤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二人一跳,二人转身见宋清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眼角含笑。
“练武,没有终南捷径可走,而握兵器的姿势,则是起步,若连兵器都不会握,那便算不得练武,而是受兵器所拖着走。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天底下没有一觉起来成了天下第一的好事,所以的结果,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过程来成就。”
宋清再看两个少年,眼中满是柔情。
这般少年,如何当不得明日朝阳?傅平,此盘棋,吾当胜之!
……
于是宋清院中刀剑破风声自秋分寒露起,日日不息。
不论日月昼夜转,不分寒暑伏九天。
而每当午后饭罢,宋清都会留出一个时辰来讲经传道,所讲大多是圣人言谈,有时也讲些江湖内的趣事。
宋清卷起书卷敲着宋长安的脑袋,“练刀,练剑其实都差不多,不要只偏重于杀人技。甚至可以说,收刀要比出刀重要得多,这世上不要命的大侠多得是,可这不要命的,最后也大多真没了名。
行走江湖,义字当头,可还有句命字当先。”
李白鹿暗自窃喜,这回被打头的不是他。
随着冬天临近,天气也随之转凉,院内练习刀剑的长安白鹿反倒是光了膀子。练武之时,汗气化作水汽在院中蒸腾,全然不觉寒冷。
除刀剑外,宋清还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批羽箭和两张大弓,让他们二人在每日完成练武任务后再练一个时辰的射箭,二人自是照做无误。
渐渐地,两人已能流利对招上百回合,可还不够。
两人还远不入流。
……
就这般一天天过去,眼看春节要到了,宋清还专门去了趟离村子最近的城镇购置了些食物,打算过年做顿好的,好好享受一番。
长安和白鹿从未见过宋清缺钱,但村长小气也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如今见他主动花钱去,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实在稀罕。
两个少年得了一天假却也没闲下来,挂灯笼,贴对联,忙活了一天。
晚上吃完年夜饭,宋清把二人叫进屋内。
“练剑,练刀,最是急不来也急不得。再好的工匠,也不可能一锤子锤出一把兵刃来,练武也是这般。
先不说练武之事,今晚给你们讲讲这儒家内的派系。
之前多讲多为武夫,道家,佛门之事,自己儒家的事反倒少了许多。
但你们二人应该已经有所察觉了,儒家本身,并无多少讲解的必要。
儒教之路,实则是人修心的映射。教内有个词叫‘因材施教’,所以儒家收徒,并不看资质与跟脚,而是更重视弟子的心性如何。
关于儒教修行,其实也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不论是提升境界还是心境,这都与你们以后的思想有直接关系。
我说过,道士诡秘,秃驴难缠,可三教中公认最强的,却是我儒教圣人一般。
至于儒教其他分支,那跟脚可就说不清了,说句不好听的,你上大街随便扔十个砖头,至少能砸住六个儒生。
官府选拔官吏,以圣人著作为基础招取贤德之士,而借此对外宣称这批人士为儒生,引得儒教表面大兴,好像面朝天下宣扬儒教为璇玑国教一般,可实际上不过是出于忌惮圣人子弟的实力及其影响力而设下的用来消耗儒教教运的手段罢了。
也正因如此,若按教义,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老老实实称你们二人一声师叔哩。
长安,白鹿,你们身为圣人子弟,应该感到庆幸,但切莫沾沾自喜。
日后授你们心法口诀,为我儒教立教之本,还须你二人将其传承下去。”
说到此处,宋清一顿,窗外烟火声,喧闹声不绝,可两个少年仍是听见了宋清接下来的话语。
“莫要让当上圣人子弟,成了你们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烟花在空中绽放,正如少年心头的那片花海,绽放,绽放到姹紫嫣红,绽放得盖过一切悲痛。
……
除夕当晚,自宋清家出。
两少年又到了土坡,仍是李白鹿在树上,宋长安在坡下。
长安面色严肃,闭目不知在想些什么,烟花爆炸声未停,只能隐隐约约听见书上的白鹿在吹口哨。这口哨吹的曲子长安也是知道的,本是李灵平日里好哼唱的一首《春月满》,被白鹿学了去。
可这般欢快曲子在这冬天的寒风里听着,竟又是一番别样滋味。
春月可满,冬月就满不得吗?可这曲声配着风声,分明是在悲鸣,这又是在悲何人之伤?
长安只觉心口有什么东西堵着,张口又说不出那是什么感觉。
半晌,长安对着树上的白鹿问了句:
“白鹿,练武之后,你可曾想过杀人之事?”
白鹿靠在树干上,搭着二郎腿,声音略有困意,“自然想过,可,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入了那座胜者为生者的江湖,能不杀人吗?
不能啊……
长安喉头微苦,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却听李白鹿又说道:“那又如何?既然当今的江湖里不杀人不成活,那就改变它!哪怕要为之付出的会很多,但之后所得到的,一定会是值得的。”
远处听着二人讲话的宋清听到此言,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了。
长安躺在树下,听见白鹿的说法,先是一愣,然后无声地笑了。
“你这想法,倒是有趣,你打算如何去改变它?”
“规则。用规则来保护弱小,用规则来约束强权,而制定规则的,必须是强者。
至少在这条路走通之前,杀人,是必须的。”
借着月光,长安看见了白鹿的神情。
那是一双缀了星辰的眼睛,此刻正无比认真地看着他,只是一个眼神,长安便看出了李白鹿的决心。
这一刻,宋长安才真正觉得,李白鹿这样的人就应该去练刀这样的武器。
也是这一刻李白鹿所表现的决心,才使得宋长安日后在面对真正杀人的一刻时,还能有自己的决断。
……
新年开始,两人仍是日常练刀练剑。
一千遍却成了三千遍。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后是清明谷雨,
三千遍成了五千遍。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后是小暑大暑,
五千又化作八千遍。
再见秋分。
至此,一年剑术刀法二人算是略有小成。
少年仍在成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手中兵器,并不能决定你的道,心中有剑,则万物皆可为剑,心中有刀,则身意也可为刀。大能飞花摘叶皆可伤人,可不是说着玩的。”
长安作势伸个懒腰,面朝宋清看不见的方位,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呵,信你个鬼。
既是兵刃不重要,又何必换剑为刀?
您老想玩就直说,不必整这虚的。
长安转过身来看了李白鹿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无奈之色。
就这?还让有难报师名?
怕是后台还没搬完,当年被你气死的魂灵就把我们淹没了……
……
总之,在宋先生的“善意指导”下,宋长安和李白鹿正式开始了练剑(刀)之路。
宋清并未传授二人心法,而是扔了两本《基础刀法》,《基础剑法》过来,让他们每日每式练一千遍。
“战斗之中机会往往转瞬即逝,有时一个小小的破绽就可使你满盘皆输。所以要不断锤炼自身,把自己的身体彻底掌握,实现身随心动,力道,速度都从心而出,这也正是神修的真意。”
宋长安和李白鹿也不是什么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之人,也没做过什么一步登天的美梦。相反,十多年的生活养成了二人朴实的性格,有一点算一点,抓在手中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听完宋清的安排后两个少年并未矫情,提剑(刀)便练。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鹿的菜刀也在抗议之后换回了木制长刀。
而这也证实了之前宋清确实实在开玩笑的假设。
但少年的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无他,唯习惯尔!
……
就在两个少年将要按照书卷练习之时,宋清却突然打断了他们。
长安和白鹿看着先生,宋清摆了摆手,并未做多解释,只是让他们二人单臂伸直提起手中武器,一个时辰不能放下胳膊。若是不能过这关,宋清直言,那这武不练也罢。
两个少年没有说话,他们都听出来了,这次宋清是认真的。
宋清就这样站在院子里静静看着,院内有风吹,有鸟鸣,有阳光照出的树叶阴影,可他就那样看着,看着他一手养大的两个孩子提着刀剑。
结果,两个少年就那样站着,硬是挺了一个时辰,直到脱力晕厥,少年臂弯始终未弯折一分。
宋清抬头看天,浮云被风推着移动,露出了今日的艳阳。此刻的宋先生,鬓角几缕白发随风轻舞,目光深邃,也多了几丝意气,若是长安见到此状,定不会再笑宋清自吹高手。
等到长安白鹿再醒来的时候,宋清已将木制的刀剑放在了院子正中,两人见先生不在,便自行按照书上的记录对起招来。
“握刀的手势不对,划剑的力道要走剑尖而不是剑柄。”
骤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二人一跳,二人转身见宋清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眼角含笑。
“练武,没有终南捷径可走,而握兵器的姿势,则是起步,若连兵器都不会握,那便算不得练武,而是受兵器所拖着走。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天底下没有一觉起来成了天下第一的好事,所以的结果,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过程来成就。”
宋清再看两个少年,眼中满是柔情。
这般少年,如何当不得明日朝阳?傅平,此盘棋,吾当胜之!
……
于是宋清院中刀剑破风声自秋分寒露起,日日不息。
不论日月昼夜转,不分寒暑伏九天。
而每当午后饭罢,宋清都会留出一个时辰来讲经传道,所讲大多是圣人言谈,有时也讲些江湖内的趣事。
宋清卷起书卷敲着宋长安的脑袋,“练刀,练剑其实都差不多,不要只偏重于杀人技。甚至可以说,收刀要比出刀重要得多,这世上不要命的大侠多得是,可这不要命的,最后也大多真没了名。
行走江湖,义字当头,可还有句命字当先。”
李白鹿暗自窃喜,这回被打头的不是他。
随着冬天临近,天气也随之转凉,院内练习刀剑的长安白鹿反倒是光了膀子。练武之时,汗气化作水汽在院中蒸腾,全然不觉寒冷。
除刀剑外,宋清还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批羽箭和两张大弓,让他们二人在每日完成练武任务后再练一个时辰的射箭,二人自是照做无误。
渐渐地,两人已能流利对招上百回合,可还不够。
两人还远不入流。
……
就这般一天天过去,眼看春节要到了,宋清还专门去了趟离村子最近的城镇购置了些食物,打算过年做顿好的,好好享受一番。
长安和白鹿从未见过宋清缺钱,但村长小气也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如今见他主动花钱去,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实在稀罕。
两个少年得了一天假却也没闲下来,挂灯笼,贴对联,忙活了一天。
晚上吃完年夜饭,宋清把二人叫进屋内。
“练剑,练刀,最是急不来也急不得。再好的工匠,也不可能一锤子锤出一把兵刃来,练武也是这般。
先不说练武之事,今晚给你们讲讲这儒家内的派系。
之前多讲多为武夫,道家,佛门之事,自己儒家的事反倒少了许多。
但你们二人应该已经有所察觉了,儒家本身,并无多少讲解的必要。
儒教之路,实则是人修心的映射。教内有个词叫‘因材施教’,所以儒家收徒,并不看资质与跟脚,而是更重视弟子的心性如何。
关于儒教修行,其实也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不论是提升境界还是心境,这都与你们以后的思想有直接关系。
我说过,道士诡秘,秃驴难缠,可三教中公认最强的,却是我儒教圣人一般。
至于儒教其他分支,那跟脚可就说不清了,说句不好听的,你上大街随便扔十个砖头,至少能砸住六个儒生。
官府选拔官吏,以圣人著作为基础招取贤德之士,而借此对外宣称这批人士为儒生,引得儒教表面大兴,好像面朝天下宣扬儒教为璇玑国教一般,可实际上不过是出于忌惮圣人子弟的实力及其影响力而设下的用来消耗儒教教运的手段罢了。
也正因如此,若按教义,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老老实实称你们二人一声师叔哩。
长安,白鹿,你们身为圣人子弟,应该感到庆幸,但切莫沾沾自喜。
日后授你们心法口诀,为我儒教立教之本,还须你二人将其传承下去。”
说到此处,宋清一顿,窗外烟火声,喧闹声不绝,可两个少年仍是听见了宋清接下来的话语。
“莫要让当上圣人子弟,成了你们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烟花在空中绽放,正如少年心头的那片花海,绽放,绽放到姹紫嫣红,绽放得盖过一切悲痛。
……
除夕当晚,自宋清家出。
两少年又到了土坡,仍是李白鹿在树上,宋长安在坡下。
长安面色严肃,闭目不知在想些什么,烟花爆炸声未停,只能隐隐约约听见书上的白鹿在吹口哨。这口哨吹的曲子长安也是知道的,本是李灵平日里好哼唱的一首《春月满》,被白鹿学了去。
可这般欢快曲子在这冬天的寒风里听着,竟又是一番别样滋味。
春月可满,冬月就满不得吗?可这曲声配着风声,分明是在悲鸣,这又是在悲何人之伤?
长安只觉心口有什么东西堵着,张口又说不出那是什么感觉。
半晌,长安对着树上的白鹿问了句:
“白鹿,练武之后,你可曾想过杀人之事?”
白鹿靠在树干上,搭着二郎腿,声音略有困意,“自然想过,可,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入了那座胜者为生者的江湖,能不杀人吗?
不能啊……
长安喉头微苦,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却听李白鹿又说道:“那又如何?既然当今的江湖里不杀人不成活,那就改变它!哪怕要为之付出的会很多,但之后所得到的,一定会是值得的。”
远处听着二人讲话的宋清听到此言,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了。
长安躺在树下,听见白鹿的说法,先是一愣,然后无声地笑了。
“你这想法,倒是有趣,你打算如何去改变它?”
“规则。用规则来保护弱小,用规则来约束强权,而制定规则的,必须是强者。
至少在这条路走通之前,杀人,是必须的。”
借着月光,长安看见了白鹿的神情。
那是一双缀了星辰的眼睛,此刻正无比认真地看着他,只是一个眼神,长安便看出了李白鹿的决心。
这一刻,宋长安才真正觉得,李白鹿这样的人就应该去练刀这样的武器。
也是这一刻李白鹿所表现的决心,才使得宋长安日后在面对真正杀人的一刻时,还能有自己的决断。
……
新年开始,两人仍是日常练刀练剑。
一千遍却成了三千遍。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后是清明谷雨,
三千遍成了五千遍。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后是小暑大暑,
五千又化作八千遍。
再见秋分。
至此,一年剑术刀法二人算是略有小成。
少年仍在成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