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简在帝心
弘治十三年九月初十,北京城,紫禁城内。
此时已是深秋,一股寒流突袭北京,气温骤降。这个时代小冰河期已经开始,冬季一年比一年来得早,也一年比一年冷。即便是三伏天也没有往年那么炎热。
紫禁城内,一场寒流伴随着大风刮过后,枯黄的树叶便纷纷飘落。神宫监的宦官们一大清早便开始提着扫帚对宫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清扫。
今天是旬休的日子,但难得不用早朝的弘治皇帝依旧还是早起,这对他来说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何时睡下,只要到了卯时,便会自动醒来。
年轻时候的坎坷经历,使弘治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好。宦官们也知道他经常偶感风寒,寒流一来,他们就把东暖阁的炉火烧得旺旺的,等着皇帝到来。
弘治皇帝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无论是否工作日,每天早朝后都会准时来到东暖阁办公。
而在东暖阁里,几个内阁大学士往往都会早早地在此等候,君臣之间,早已有了难得的默契。
熟悉的君臣之间无需太多的虚礼,弘治皇帝坐下,面容间还有一脸的疲倦。可他抬眼望去,看到年迈的李东阳,却忍不住关切的说道:“李师傅,你年纪老迈,身子要紧啊。”
李东阳苦笑道:“老臣已经年迈,所以一心想为朝廷发现治世能臣。近来莒州知州梁文盛奏报甚多,从奏报上莒州自梁文盛上任后,变化甚大,政绩颇为突出,今天我专门挑出他的奏折议一议。”
弘治略一沉思,接着问李东阳:“梁文盛这个人我有些印象,今年从河南调任到山东的对吧?”
“正是,当时莒州知州去年离任,知州一职空缺一年有余,州内盗匪横行。因盛文盛在河南延津剿匪成绩卓著,故吏部调任他去了莒州。”李东阳说道。
此时内阁首辅刘健说道:“当时的莒州有灾民五六万之众,地方财政困难,匪盗横行,梁知州到任不到三个月便一一化解,可见此人是一位能臣干吏。”
谢迁这时问刘健:“刘阁老,我记得梁文盛并非进士出身啊。”
刘健面上不悦,对刘健说:“于乔啊,这能力大小,与是否进士出身并无直接关系。地方上很多一方父母官都是举人出身,照样干得不错。”
刘健是河南人,有人挑从河南出去的官员的不是,他当然不高兴了。
“刘阁老误会我了,我的意思是说我朝过于重视经史,殊不知,这经民济世之才,也是国家之根本。要不是王尚书当初力主提拔,他到现在还是一普通书吏,他的才干可能就此埋没了。这也是我朝人才的损失啊。”谢迁赶紧解释道。
坐在主位上的弘治皇帝颇有感触地说:“是啊,于乔说得有道理。我大明以科取士。可是呢,士人做了官,要为朕治理天下,靠经义中的文章,可办不成事,既要懂经史,又要精通杂学,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
李东阳说道:“陛下圣明,我今天来正为此事。前天我们内阁收到梁文盛的奏折。在奏折中他说在莒州有一生员要创立一座学院,叫职业技术学院,此学院并不是为科举而创立。而是专门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现在学院设立冶金、机械、土木、财经四个专业。他在奏折中请求朝廷给这个学院毕业的学生以生员的待遇。”
弘治皇帝说道:“给予生员待遇,这有违祖制啊。他有没有给出理由?”
李东阳回答道:“梁文盛在这奏折中说,从这个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后都要分配到州内各作坊担任管理之职,或州内各衙门充当吏员,他们都是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对州内民生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求给予生员待遇。”
弘治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刘阁老,你的意见呢?”
内阁三人都看过这份奏折,但如何批复他们却也拿不定主意。刘健也是犹豫不决,事到如今,陛下问起,他也不得不回答。思索片刻说道:“此事古未有之,我朝历经一百二十余年,也未曾有过。如何批复,老臣也一时难以决断。不过刚才陛下说治理天下需要的人才既要懂经文,又要精通杂学,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老臣认为这个职业技术学院中所学的四门专业,可以归为杂学范畴。如果我们能找到粗通经文,而精通杂学之人,让其在自己擅长的杂学中发挥作用,不就可以人尽其才了吗?”
弘治皇帝答道:“刘阁老说得有道理,这么说你是同意梁文盛的奏请?”
“正是。”
弘治皇帝看向李东阳和谢迁:“你们两位呢?”
李冬阳说道:“我也同意刘阁老的意见。”
谢迁回答说:“陛下,我认为可以一试,但只在莒州作为一地试点,以观后效,将来再作打算更稳妥一些。”
弘治皇帝说道:“正合朕意,就按谢阁老的意见批复吧。”
于是两百名童生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下来。正是弘治皇帝的这一决定,莒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报名异常火爆。也正是从这一决定大明对工匠的待遇开始慢慢提高。
李东阳此时又说道:“陛下,梁文盛自到莒州上任以后,共上奏折四次,每一次的所报内容中都提到一位何志远的生员。老臣感到好奇,就派人去吏部查了一下这位生员的档案,发现他今年竟然不到十五周岁,考中生员那年不到十四岁。老臣认为此子以后必成大才。”
弘治皇帝大为喜悦:“我记得东宫侍读杨廷和是十二岁中举,此子要是明年能中举,与杨侍读也有得一比了。李师傅快说说那奏折中如何都提到他?”
李冬阳拿出奏折说道:“第一封奏折中梁文盛说他带领工匠发明了一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粘合效果堪比糯米,但价格非常低廉,目前正在作验证。如果此材料能长时间坚固如初,他向朝廷建议大规模推广。在此奏折中还说,何家的作坊安置灾民两万余众,大大节省了朝廷的赈济粮食。第二封奏折中,梁文盛采取他的剿匪建议,大获全胜,莒州境内的匪患一举剿灭。”
弘治皇帝夸赞道:“这么说这位生员不但能文能武,而且还善杂学,这样的人才不好找啊。其他两封奏折还说了什么?”
李冬阳接着回答道:“这第三和第四封奏折几乎是一起递到内阁的。第三封奏折上说的说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者也是这位何志远。第四封奏折上说何志远所在何家村如今有作坊六七家,人口两万余众。为保百姓安全,梁文盛奏请在何家村筑城。何志远联合周家用拍卖城中土地的办法筹集银两三百余万两,不需要朝廷一两银子,就可以将城墙修建完成。”
“哦?这么说这位何姓生员还懂得理财经商之道。这真是一个全面的人才啊。”弘治皇帝大为吃惊道。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健说道:“此子小小年轻竟然做出诸多大事,将来必定会成为国之栋梁。他有没有准备参加明年的秋闱?”
李冬阳说道:“现在吏部还没有开始统计明年参加秋闱的生员,还不得而知。”
弘治说道:“此生员如果确如奏折中所说,他要是明年没有中举,不能为我大明所用,还真是可惜了。”
谢迁说道:“陛下若是欣赏此人,到时陛下可赐他同进士出身,完全可以让他为朝廷效力。”
“嗯,密切注意此生的动向,以后凡有莒州的消息可向朕直接奏报。”
自此弘治皇帝就注意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何志远。
议完此事,刘健又说道:“陛下,关于梁文盛奏请剿匪的有功人员封赏的问题,有一个人的封赏内阁与兵部意见相左,一直没有确定,还请陛下定夺。”
“刘阁老具体说一下详情,事情既然涉及到兵部,宣兵部尚书马文升觐见。”
在此间隙刘健继续说道:“莒州知州梁文盛奏请封赏剿匪中担任先锋的丁壮队长徐堂义为莒州巡检司副巡检,按例这种从九品的武官照准即可。马尚书的意见不同,他认为一个民间的丁壮队长,打仗如此勇猛,如今军中正是用人之际,他的意见是重重封赏。但民间勇猛之士甚多,有功之士也不少,都是按例封赏,何曾破例重赏过,马尚书如此坚持必有隐情。”
没过一会,马文升在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东暖阁。此时的马文升已七十有五,但精神已然矍铄,看不出老迈之态。弘治皇帝看到马文升到来,吩咐宦官:“马尚书年纪大了,快给找一个软座。”
马文升谢过落座之后,弘治问:“马尚书,听刘阁老说你对于莒州民壮队长徐堂义的封赏有不同意见,如此小事一般都是按例封赏即可。马尚书如此坚持想必是有隐情?”
马文升见皇帝问起,他理了理思路,缓缓说道:“陛下,此事说来话长。老臣刚看到这封奏折时,就感觉徐堂义这个名字熟悉。后来派人细细调查,才渐渐搞清楚。”
之后,马文升说起了一件陈年旧事。
成化十一年,马文升担任三边总制,徐堂义当时是军中的夜不收,率领一个总旗的兵力经常深入草原打探敌军消息。在一次与加思兰部的战斗中,马文升被敌军围困,徐堂义率领部下五十多人,与大部队一起将马文升救出险境。正是在这次营救中,马文升认识了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徐堂义,对他印象颇为深刻,对于他的勇猛善战也是大加赞赏。
但马文升担任三边总制仅半年多时间便被调回京城,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面,逐渐也就失去了联系。
直到成化二十年,安东卫奏报有十几位官兵因逃亡皆被斩杀,当时的名单中就徐堂义。此时的马文升巡抚辽东,无暇顾及此事,但也为徐堂义的事情惋惜不已。
弘治六年,安东卫指挥同知陈晖走私通倭事发,安东卫中的十位将领牵扯其中,后来有人供出七年前的官兵逃亡事件,其实是有一低级军官发现了陈晖走私通倭之事,为了灭口才寻了一个借口,将其斩杀,但当时钱岳和徐堂义两个家庭事先得消息,才侥幸逃出不知所踪。
再到后来,马文升得知莒州知州的奏报后,就想起了此事,所以有了与内阁的意见相左这件事。这期间,他派人秘密到莒州查访徐堂义,并画下画像,带给马文升仔细观察,最终确认此人正是二十五年前的夜不收徐堂义。
众人听马文升述说完此事,皆为之动容。想不到一个下级军官竟因为上官的迫害,遭受如此大冤。而为之险些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
刘健此时也不再坚持按例封赏,便问马文升:“负图兄啊,想不到您与此人还有如此渊源。既如此,理应受到重赏。”
弘治对马文升说道:“马尚书,你看该如何封赏合适?”
马文升站起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老臣认为当封赏千户。”
“千户?”内阁三人都大吃一惊。从一介民夫,突然升到正五品的千户,大明朝开国以来可以说绝无仅有。
弘治也觉得这封赏太大了,颇感意外。
马文升接着说道:“老臣查过他的履历,成化十一年他是夜不收总旗,正七品官职,成化二十年他是百户官职,正六品。当年的逃亡是受奸人迫害所致,他并无过错。如今他在剿匪中作为一民壮一马当先,立有大功,当升为千户。陛下,老臣还认为,马亓山群山连绵,山中多有匪盗出没。为保护当地百姓,应当在马亓山设立一千户所,隶属安东卫,徐堂义担任此千户所千户正合适。”
弘治皇帝问三位阁臣:“不知内阁什么意见?”
刘健作为内阁首辅首先说道:“老臣认为合适。如今莒州何家镇已成为南直隶与山东交通要道上的商业重镇,理当有一千户所护卫在侧。”
李东阳和谢迁见首辅大人同意,自然也不会再反对。于是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此时已是深秋,一股寒流突袭北京,气温骤降。这个时代小冰河期已经开始,冬季一年比一年来得早,也一年比一年冷。即便是三伏天也没有往年那么炎热。
紫禁城内,一场寒流伴随着大风刮过后,枯黄的树叶便纷纷飘落。神宫监的宦官们一大清早便开始提着扫帚对宫里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清扫。
今天是旬休的日子,但难得不用早朝的弘治皇帝依旧还是早起,这对他来说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何时睡下,只要到了卯时,便会自动醒来。
年轻时候的坎坷经历,使弘治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好。宦官们也知道他经常偶感风寒,寒流一来,他们就把东暖阁的炉火烧得旺旺的,等着皇帝到来。
弘治皇帝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无论是否工作日,每天早朝后都会准时来到东暖阁办公。
而在东暖阁里,几个内阁大学士往往都会早早地在此等候,君臣之间,早已有了难得的默契。
熟悉的君臣之间无需太多的虚礼,弘治皇帝坐下,面容间还有一脸的疲倦。可他抬眼望去,看到年迈的李东阳,却忍不住关切的说道:“李师傅,你年纪老迈,身子要紧啊。”
李东阳苦笑道:“老臣已经年迈,所以一心想为朝廷发现治世能臣。近来莒州知州梁文盛奏报甚多,从奏报上莒州自梁文盛上任后,变化甚大,政绩颇为突出,今天我专门挑出他的奏折议一议。”
弘治略一沉思,接着问李东阳:“梁文盛这个人我有些印象,今年从河南调任到山东的对吧?”
“正是,当时莒州知州去年离任,知州一职空缺一年有余,州内盗匪横行。因盛文盛在河南延津剿匪成绩卓著,故吏部调任他去了莒州。”李东阳说道。
此时内阁首辅刘健说道:“当时的莒州有灾民五六万之众,地方财政困难,匪盗横行,梁知州到任不到三个月便一一化解,可见此人是一位能臣干吏。”
谢迁这时问刘健:“刘阁老,我记得梁文盛并非进士出身啊。”
刘健面上不悦,对刘健说:“于乔啊,这能力大小,与是否进士出身并无直接关系。地方上很多一方父母官都是举人出身,照样干得不错。”
刘健是河南人,有人挑从河南出去的官员的不是,他当然不高兴了。
“刘阁老误会我了,我的意思是说我朝过于重视经史,殊不知,这经民济世之才,也是国家之根本。要不是王尚书当初力主提拔,他到现在还是一普通书吏,他的才干可能就此埋没了。这也是我朝人才的损失啊。”谢迁赶紧解释道。
坐在主位上的弘治皇帝颇有感触地说:“是啊,于乔说得有道理。我大明以科取士。可是呢,士人做了官,要为朕治理天下,靠经义中的文章,可办不成事,既要懂经史,又要精通杂学,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
李东阳说道:“陛下圣明,我今天来正为此事。前天我们内阁收到梁文盛的奏折。在奏折中他说在莒州有一生员要创立一座学院,叫职业技术学院,此学院并不是为科举而创立。而是专门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现在学院设立冶金、机械、土木、财经四个专业。他在奏折中请求朝廷给这个学院毕业的学生以生员的待遇。”
弘治皇帝说道:“给予生员待遇,这有违祖制啊。他有没有给出理由?”
李东阳回答道:“梁文盛在这奏折中说,从这个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后都要分配到州内各作坊担任管理之职,或州内各衙门充当吏员,他们都是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对州内民生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求给予生员待遇。”
弘治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刘阁老,你的意见呢?”
内阁三人都看过这份奏折,但如何批复他们却也拿不定主意。刘健也是犹豫不决,事到如今,陛下问起,他也不得不回答。思索片刻说道:“此事古未有之,我朝历经一百二十余年,也未曾有过。如何批复,老臣也一时难以决断。不过刚才陛下说治理天下需要的人才既要懂经文,又要精通杂学,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老臣认为这个职业技术学院中所学的四门专业,可以归为杂学范畴。如果我们能找到粗通经文,而精通杂学之人,让其在自己擅长的杂学中发挥作用,不就可以人尽其才了吗?”
弘治皇帝答道:“刘阁老说得有道理,这么说你是同意梁文盛的奏请?”
“正是。”
弘治皇帝看向李东阳和谢迁:“你们两位呢?”
李冬阳说道:“我也同意刘阁老的意见。”
谢迁回答说:“陛下,我认为可以一试,但只在莒州作为一地试点,以观后效,将来再作打算更稳妥一些。”
弘治皇帝说道:“正合朕意,就按谢阁老的意见批复吧。”
于是两百名童生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下来。正是弘治皇帝的这一决定,莒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报名异常火爆。也正是从这一决定大明对工匠的待遇开始慢慢提高。
李东阳此时又说道:“陛下,梁文盛自到莒州上任以后,共上奏折四次,每一次的所报内容中都提到一位何志远的生员。老臣感到好奇,就派人去吏部查了一下这位生员的档案,发现他今年竟然不到十五周岁,考中生员那年不到十四岁。老臣认为此子以后必成大才。”
弘治皇帝大为喜悦:“我记得东宫侍读杨廷和是十二岁中举,此子要是明年能中举,与杨侍读也有得一比了。李师傅快说说那奏折中如何都提到他?”
李冬阳拿出奏折说道:“第一封奏折中梁文盛说他带领工匠发明了一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粘合效果堪比糯米,但价格非常低廉,目前正在作验证。如果此材料能长时间坚固如初,他向朝廷建议大规模推广。在此奏折中还说,何家的作坊安置灾民两万余众,大大节省了朝廷的赈济粮食。第二封奏折中,梁文盛采取他的剿匪建议,大获全胜,莒州境内的匪患一举剿灭。”
弘治皇帝夸赞道:“这么说这位生员不但能文能武,而且还善杂学,这样的人才不好找啊。其他两封奏折还说了什么?”
李冬阳接着回答道:“这第三和第四封奏折几乎是一起递到内阁的。第三封奏折上说的说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者也是这位何志远。第四封奏折上说何志远所在何家村如今有作坊六七家,人口两万余众。为保百姓安全,梁文盛奏请在何家村筑城。何志远联合周家用拍卖城中土地的办法筹集银两三百余万两,不需要朝廷一两银子,就可以将城墙修建完成。”
“哦?这么说这位何姓生员还懂得理财经商之道。这真是一个全面的人才啊。”弘治皇帝大为吃惊道。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健说道:“此子小小年轻竟然做出诸多大事,将来必定会成为国之栋梁。他有没有准备参加明年的秋闱?”
李冬阳说道:“现在吏部还没有开始统计明年参加秋闱的生员,还不得而知。”
弘治说道:“此生员如果确如奏折中所说,他要是明年没有中举,不能为我大明所用,还真是可惜了。”
谢迁说道:“陛下若是欣赏此人,到时陛下可赐他同进士出身,完全可以让他为朝廷效力。”
“嗯,密切注意此生的动向,以后凡有莒州的消息可向朕直接奏报。”
自此弘治皇帝就注意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何志远。
议完此事,刘健又说道:“陛下,关于梁文盛奏请剿匪的有功人员封赏的问题,有一个人的封赏内阁与兵部意见相左,一直没有确定,还请陛下定夺。”
“刘阁老具体说一下详情,事情既然涉及到兵部,宣兵部尚书马文升觐见。”
在此间隙刘健继续说道:“莒州知州梁文盛奏请封赏剿匪中担任先锋的丁壮队长徐堂义为莒州巡检司副巡检,按例这种从九品的武官照准即可。马尚书的意见不同,他认为一个民间的丁壮队长,打仗如此勇猛,如今军中正是用人之际,他的意见是重重封赏。但民间勇猛之士甚多,有功之士也不少,都是按例封赏,何曾破例重赏过,马尚书如此坚持必有隐情。”
没过一会,马文升在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东暖阁。此时的马文升已七十有五,但精神已然矍铄,看不出老迈之态。弘治皇帝看到马文升到来,吩咐宦官:“马尚书年纪大了,快给找一个软座。”
马文升谢过落座之后,弘治问:“马尚书,听刘阁老说你对于莒州民壮队长徐堂义的封赏有不同意见,如此小事一般都是按例封赏即可。马尚书如此坚持想必是有隐情?”
马文升见皇帝问起,他理了理思路,缓缓说道:“陛下,此事说来话长。老臣刚看到这封奏折时,就感觉徐堂义这个名字熟悉。后来派人细细调查,才渐渐搞清楚。”
之后,马文升说起了一件陈年旧事。
成化十一年,马文升担任三边总制,徐堂义当时是军中的夜不收,率领一个总旗的兵力经常深入草原打探敌军消息。在一次与加思兰部的战斗中,马文升被敌军围困,徐堂义率领部下五十多人,与大部队一起将马文升救出险境。正是在这次营救中,马文升认识了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徐堂义,对他印象颇为深刻,对于他的勇猛善战也是大加赞赏。
但马文升担任三边总制仅半年多时间便被调回京城,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面,逐渐也就失去了联系。
直到成化二十年,安东卫奏报有十几位官兵因逃亡皆被斩杀,当时的名单中就徐堂义。此时的马文升巡抚辽东,无暇顾及此事,但也为徐堂义的事情惋惜不已。
弘治六年,安东卫指挥同知陈晖走私通倭事发,安东卫中的十位将领牵扯其中,后来有人供出七年前的官兵逃亡事件,其实是有一低级军官发现了陈晖走私通倭之事,为了灭口才寻了一个借口,将其斩杀,但当时钱岳和徐堂义两个家庭事先得消息,才侥幸逃出不知所踪。
再到后来,马文升得知莒州知州的奏报后,就想起了此事,所以有了与内阁的意见相左这件事。这期间,他派人秘密到莒州查访徐堂义,并画下画像,带给马文升仔细观察,最终确认此人正是二十五年前的夜不收徐堂义。
众人听马文升述说完此事,皆为之动容。想不到一个下级军官竟因为上官的迫害,遭受如此大冤。而为之险些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
刘健此时也不再坚持按例封赏,便问马文升:“负图兄啊,想不到您与此人还有如此渊源。既如此,理应受到重赏。”
弘治对马文升说道:“马尚书,你看该如何封赏合适?”
马文升站起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老臣认为当封赏千户。”
“千户?”内阁三人都大吃一惊。从一介民夫,突然升到正五品的千户,大明朝开国以来可以说绝无仅有。
弘治也觉得这封赏太大了,颇感意外。
马文升接着说道:“老臣查过他的履历,成化十一年他是夜不收总旗,正七品官职,成化二十年他是百户官职,正六品。当年的逃亡是受奸人迫害所致,他并无过错。如今他在剿匪中作为一民壮一马当先,立有大功,当升为千户。陛下,老臣还认为,马亓山群山连绵,山中多有匪盗出没。为保护当地百姓,应当在马亓山设立一千户所,隶属安东卫,徐堂义担任此千户所千户正合适。”
弘治皇帝问三位阁臣:“不知内阁什么意见?”
刘健作为内阁首辅首先说道:“老臣认为合适。如今莒州何家镇已成为南直隶与山东交通要道上的商业重镇,理当有一千户所护卫在侧。”
李东阳和谢迁见首辅大人同意,自然也不会再反对。于是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