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这是一个回家的故事
“式微十八年,昆仑长生殿殿主扰乱神朝秩序,殃及世俗,神朝道部对此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道部的疏忽,间接造成九华山之变,经过核实后,道部主事,外郎加起来一共有七人被处决,道部侍郎宋唯仁因此主动辞官。”
宁舒看着街道对面的院宅,想着在白鹿国庠藏书阁内看到的有关这件事的记载。
这个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帝国上下人才数以万计,一个道部侍郎的承担责任主动辞官根本掀不起一丁点波浪,以至于法科并没有将这件事当作一个案子来看,因为明眼人都知道,不论九华山一事结果如何,都是要有人被拉出来承担后果的,相比于被被处死的那七人,宋唯仁的结局还算体面。
因朝堂之变离家二十年的宋秋雨,因朝堂之变二十年前辞官的宋家,两者渐渐吻合在一起。
宋家的府宅就坐落在街对面看着衰败的环境,似乎并无人打理,也就是说,里面住人的可能性极小。
但如果想要确定宋秋雨与宋家到底有没有确定的关系,只有进去问了才能知道。
于是宁舒准备朝那座破落的宅子走去。
“哎哎,那孩子你要往哪去?”
正当宁舒准备穿过街道时,被身后卖早点的店铺老板叫住了。
“那个院子都十几年没人住了,大家伙都嫌晦气,你还往哪去干啥?”
老板端着一碗米粥将宁舒拉了过来,招呼着他坐在桌前:“这么早,一看就没吃早饭吧,来来来,早上喝碗粥暖暖身子。”
宁舒道了声谢后,接过碗与粥铺老板闲聊了起来。
“嗯?你说那宅子里的人?孩子你不是这附近的人吧,这宅子都空出来十多年了,听说当年这宅子主人犯了事,被革去了官职,连家产都充了公,隔三岔五的就有差人来盘问巡查。”
“老伯你能仔细说说吗。”宁舒将粥钱放在桌面上。
“嗯......这件事蛮久了,你容我想想。”
店铺老板摸着脑袋回忆着街道对面宅子里的一些往事。
“我家在这片南城已经开了三代的早饭铺子了,连当朝光禄大夫小时候都在我家的铺子里喝过粥嘞,大学士上早朝前都要专门遣人来买一碗我家的薏米粥才肯早朝去......”
宁舒心想果然这皇城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连一个粥铺老板说起自家的粥来都格外的豪情万丈,这是一种文化日复一日的熏陶,如果将平安城卖早饭的小摊拉过来,也决计不会如此豪气的这么说话。
粥铺老板也发觉自己的话题扯得有些远了,抱歉的笑了笑,继续讲了起来。
“这宋家门府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原本是一个外乡人,然后通过举荐做到了侍郎的位置,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没曾想突然就败落了,那原本靓丽的朱门现在都腐朽了。”
“这官道无情哟!”
“自打败落了之后,原本门庭若市的侍郎府变得冷清了起来,连下人全都遣散了,宋侍郎像是突然间苍老了数十岁,以往都是差人出门采购东西,从那时候起,只能自己出来买了,有一次来我店里,那头发白的,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后来十年前,洛城爆发了一场瘟疫,幸好控制的及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但这宋家却没有挺过去,夫妇两染了瘟疫后去世了。”
宁舒听到这宋家此时竟然沦落到这般地步,神情也不免有些黯然。
“要说这宋侍郎犯了什么事,我们这种小老百姓也不知道啊,但这宋侍郎平时倒是极好一人,不像另一条街那礼部尚书,连纳了八房小妾,真不知道身体吃不吃得消......哎哎又扯远了。”老板觉得在一个稚嫩的孩子面前说这些十分不妥。
“宋侍郎只有一个正室,也只有一个孩子......”
“忘了那孩子叫个啥,但我见过,那孩子很优秀的,听说考进了一个特别厉害的的学院......叫个啥来着......”
“太府?”宁舒已经确定了这宋侍郎的独子就是宋秋雨。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儿。”
粥铺老板磕开一个咸鸭蛋,用碟子称了点酸萝卜,酸白菜丝放在桌子上,叹道:“但自从那事出了以后,我就再没见过那孩子,连宋侍郎夫妇的后事都是街坊邻居给草草办了一下,原本朝中与宋侍郎交好的几个官员竟然都没有来人看一眼,他们都说是因为那孩子,宋家才会遭此劫难,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是死是活。”
宁舒用筷子拨着面前小碟中的咸菜,沉默的听着,指节有些轻微的颤抖。
宋侍郎的独子已经死了,他离家漂泊二十年,死后还在望着家的方向,却不知他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
这么一想,不论宋秋雨有没有经历舒城那件事,他都将面对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很难想象一个离家二十多年的人回家后发现双亲已故,该是怎样一个场景,或许永远不知道是一个好的结果。
这是一件很让人难过的故事。
碗中剩下了几粒粥米,碟中还有两三个糖蒜瓣,故事已经讲完了。
粥铺老板端着碗筷唏嘘着走进后厨。
宁舒看着对面的房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为无论宋家在朝堂之上出了什么变故,这都是官场上的风波,所有的事在宋侍郎辞官后应该就已经结束了。
看上去这些事与黑色马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他原本以为当日他们三人只是恰巧撞见了山贼洗劫村庄,才不得已出手的。
后来想想,根本没有什么山贼,一切都是一场早有预谋的等待,那辆黑色马车要等的人,极大的可能就是宋秋雨。
但现如今宁舒手中的两条线索并不能交汇在一起,甚至说完全是两件不一样的事,连强行扯上关系的理由也没有。
他看着手中刻有宋秋雨名字的那枚戒指,心想无论如何都要进宋家宅院里看一下。
......
......
街道很短,十几步就可以跨过去。
宁舒看着腐朽的朱门上交叉贴着的封条,沉默着沿着围墙走向后院,他才不会傻到破门而入,这可是在洛城,做了这种事是要进衙门的。
所以他准备翻墙。
就算神朝工部给官员们住宅定的院墙高度很高,防得住飞檐走壁的贼人,但却没法防住修行者。
毕竟工部出房屋规划设计的时候不会想到洛城里会有修行者翻墙头,这就好比皇后娘娘不会亲自去乡下磨豆腐,皇上不会坐在湖边坐着小板凳像个老叟一样钓鱼,因为他们不会做这种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
但宁舒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他从没觉得自己应该是那样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修行者,他此时身在世俗中,那便在世俗里修行就够了。
从来没有人说过如果在世俗中修行的话就无法得大道,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在变相的约束自己,纵然是一个仙字,都无法摆脱人在其中,更何况没有踏足仙道的修行者们。
宁舒后退两步,从墙头翻越过去,落在院中的荒草丛里。
身形灵活,就像一个职业的飞贼。
有道是熟能生巧,在兜率宫的时候,那时他刚刚懂得修炼,为了体验自己被药力洗练过的肉体,经常从离恨小楼前的院子里越过墙头直接去兜率宫找金角大王。
院中很正常的空无一人,宁舒一个人站在场地中间,满地荒草,隐隐约约还有虫鸣,他用手掸开头发上挂着的蜘蛛网,看着脚下断折的紫色小花,叹了口气。
能看得出来,如果是有人打扫生活的话,这片府园应该是一个很适合人居住的住所,有着浓浓的北方建筑的风格。
这里有古树,并不高大却足以庇荫,横在半空的树枝上有两截断开的麻绳,宁舒知道那是秋千,他仿佛能看到宋先生小时候坐在上面的身影。
另一侧的湖泊已经干涸,湖中的淤泥裂成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图案,一株株青色的植物顽强的扎根在干泥的缝隙里,既凄凉又美丽。
正堂中的门半掩着,推开后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落下了一片灰尘,堂内的家具还算整齐,红木太师椅,桌案,两侧一人高的瓷瓶,以及旁边摆放着书的木架,看得出这间宅子的主人应该是一个极其有涵养的读书人。
宁舒没有用手去触摸任何一件东西,除了不想破坏它们原本的样子外,更重要的是,不论是这里的家具,书本,还是窗纸,都已经被时间冲刷过了,碰一下便会散去。
他出了正堂,走向偏房,如果粥铺老板说得没错的话,这座宅子的偏房的主人应该就是宋家的独子——宋秋雨。
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潮湿的霉味,房间里的灰尘随着气流的涌进而扬起,在阳光的照射下肆意飞舞,从偏房的布置中宁舒感觉到了一股书生气,确认这间屋子就是那个读书人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宁舒将手中刻有秋雨两个字的戒指放进了床头的一个落满灰尘的法琅琉璃盒中,然后低头释然的笑了笑。
欢迎回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宁舒看着街道对面的院宅,想着在白鹿国庠藏书阁内看到的有关这件事的记载。
这个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帝国上下人才数以万计,一个道部侍郎的承担责任主动辞官根本掀不起一丁点波浪,以至于法科并没有将这件事当作一个案子来看,因为明眼人都知道,不论九华山一事结果如何,都是要有人被拉出来承担后果的,相比于被被处死的那七人,宋唯仁的结局还算体面。
因朝堂之变离家二十年的宋秋雨,因朝堂之变二十年前辞官的宋家,两者渐渐吻合在一起。
宋家的府宅就坐落在街对面看着衰败的环境,似乎并无人打理,也就是说,里面住人的可能性极小。
但如果想要确定宋秋雨与宋家到底有没有确定的关系,只有进去问了才能知道。
于是宁舒准备朝那座破落的宅子走去。
“哎哎,那孩子你要往哪去?”
正当宁舒准备穿过街道时,被身后卖早点的店铺老板叫住了。
“那个院子都十几年没人住了,大家伙都嫌晦气,你还往哪去干啥?”
老板端着一碗米粥将宁舒拉了过来,招呼着他坐在桌前:“这么早,一看就没吃早饭吧,来来来,早上喝碗粥暖暖身子。”
宁舒道了声谢后,接过碗与粥铺老板闲聊了起来。
“嗯?你说那宅子里的人?孩子你不是这附近的人吧,这宅子都空出来十多年了,听说当年这宅子主人犯了事,被革去了官职,连家产都充了公,隔三岔五的就有差人来盘问巡查。”
“老伯你能仔细说说吗。”宁舒将粥钱放在桌面上。
“嗯......这件事蛮久了,你容我想想。”
店铺老板摸着脑袋回忆着街道对面宅子里的一些往事。
“我家在这片南城已经开了三代的早饭铺子了,连当朝光禄大夫小时候都在我家的铺子里喝过粥嘞,大学士上早朝前都要专门遣人来买一碗我家的薏米粥才肯早朝去......”
宁舒心想果然这皇城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连一个粥铺老板说起自家的粥来都格外的豪情万丈,这是一种文化日复一日的熏陶,如果将平安城卖早饭的小摊拉过来,也决计不会如此豪气的这么说话。
粥铺老板也发觉自己的话题扯得有些远了,抱歉的笑了笑,继续讲了起来。
“这宋家门府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原本是一个外乡人,然后通过举荐做到了侍郎的位置,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没曾想突然就败落了,那原本靓丽的朱门现在都腐朽了。”
“这官道无情哟!”
“自打败落了之后,原本门庭若市的侍郎府变得冷清了起来,连下人全都遣散了,宋侍郎像是突然间苍老了数十岁,以往都是差人出门采购东西,从那时候起,只能自己出来买了,有一次来我店里,那头发白的,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后来十年前,洛城爆发了一场瘟疫,幸好控制的及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但这宋家却没有挺过去,夫妇两染了瘟疫后去世了。”
宁舒听到这宋家此时竟然沦落到这般地步,神情也不免有些黯然。
“要说这宋侍郎犯了什么事,我们这种小老百姓也不知道啊,但这宋侍郎平时倒是极好一人,不像另一条街那礼部尚书,连纳了八房小妾,真不知道身体吃不吃得消......哎哎又扯远了。”老板觉得在一个稚嫩的孩子面前说这些十分不妥。
“宋侍郎只有一个正室,也只有一个孩子......”
“忘了那孩子叫个啥,但我见过,那孩子很优秀的,听说考进了一个特别厉害的的学院......叫个啥来着......”
“太府?”宁舒已经确定了这宋侍郎的独子就是宋秋雨。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儿。”
粥铺老板磕开一个咸鸭蛋,用碟子称了点酸萝卜,酸白菜丝放在桌子上,叹道:“但自从那事出了以后,我就再没见过那孩子,连宋侍郎夫妇的后事都是街坊邻居给草草办了一下,原本朝中与宋侍郎交好的几个官员竟然都没有来人看一眼,他们都说是因为那孩子,宋家才会遭此劫难,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是死是活。”
宁舒用筷子拨着面前小碟中的咸菜,沉默的听着,指节有些轻微的颤抖。
宋侍郎的独子已经死了,他离家漂泊二十年,死后还在望着家的方向,却不知他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
这么一想,不论宋秋雨有没有经历舒城那件事,他都将面对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很难想象一个离家二十多年的人回家后发现双亲已故,该是怎样一个场景,或许永远不知道是一个好的结果。
这是一件很让人难过的故事。
碗中剩下了几粒粥米,碟中还有两三个糖蒜瓣,故事已经讲完了。
粥铺老板端着碗筷唏嘘着走进后厨。
宁舒看着对面的房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为无论宋家在朝堂之上出了什么变故,这都是官场上的风波,所有的事在宋侍郎辞官后应该就已经结束了。
看上去这些事与黑色马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他原本以为当日他们三人只是恰巧撞见了山贼洗劫村庄,才不得已出手的。
后来想想,根本没有什么山贼,一切都是一场早有预谋的等待,那辆黑色马车要等的人,极大的可能就是宋秋雨。
但现如今宁舒手中的两条线索并不能交汇在一起,甚至说完全是两件不一样的事,连强行扯上关系的理由也没有。
他看着手中刻有宋秋雨名字的那枚戒指,心想无论如何都要进宋家宅院里看一下。
......
......
街道很短,十几步就可以跨过去。
宁舒看着腐朽的朱门上交叉贴着的封条,沉默着沿着围墙走向后院,他才不会傻到破门而入,这可是在洛城,做了这种事是要进衙门的。
所以他准备翻墙。
就算神朝工部给官员们住宅定的院墙高度很高,防得住飞檐走壁的贼人,但却没法防住修行者。
毕竟工部出房屋规划设计的时候不会想到洛城里会有修行者翻墙头,这就好比皇后娘娘不会亲自去乡下磨豆腐,皇上不会坐在湖边坐着小板凳像个老叟一样钓鱼,因为他们不会做这种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
但宁舒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他从没觉得自己应该是那样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修行者,他此时身在世俗中,那便在世俗里修行就够了。
从来没有人说过如果在世俗中修行的话就无法得大道,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在变相的约束自己,纵然是一个仙字,都无法摆脱人在其中,更何况没有踏足仙道的修行者们。
宁舒后退两步,从墙头翻越过去,落在院中的荒草丛里。
身形灵活,就像一个职业的飞贼。
有道是熟能生巧,在兜率宫的时候,那时他刚刚懂得修炼,为了体验自己被药力洗练过的肉体,经常从离恨小楼前的院子里越过墙头直接去兜率宫找金角大王。
院中很正常的空无一人,宁舒一个人站在场地中间,满地荒草,隐隐约约还有虫鸣,他用手掸开头发上挂着的蜘蛛网,看着脚下断折的紫色小花,叹了口气。
能看得出来,如果是有人打扫生活的话,这片府园应该是一个很适合人居住的住所,有着浓浓的北方建筑的风格。
这里有古树,并不高大却足以庇荫,横在半空的树枝上有两截断开的麻绳,宁舒知道那是秋千,他仿佛能看到宋先生小时候坐在上面的身影。
另一侧的湖泊已经干涸,湖中的淤泥裂成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图案,一株株青色的植物顽强的扎根在干泥的缝隙里,既凄凉又美丽。
正堂中的门半掩着,推开后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落下了一片灰尘,堂内的家具还算整齐,红木太师椅,桌案,两侧一人高的瓷瓶,以及旁边摆放着书的木架,看得出这间宅子的主人应该是一个极其有涵养的读书人。
宁舒没有用手去触摸任何一件东西,除了不想破坏它们原本的样子外,更重要的是,不论是这里的家具,书本,还是窗纸,都已经被时间冲刷过了,碰一下便会散去。
他出了正堂,走向偏房,如果粥铺老板说得没错的话,这座宅子的偏房的主人应该就是宋家的独子——宋秋雨。
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潮湿的霉味,房间里的灰尘随着气流的涌进而扬起,在阳光的照射下肆意飞舞,从偏房的布置中宁舒感觉到了一股书生气,确认这间屋子就是那个读书人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宁舒将手中刻有秋雨两个字的戒指放进了床头的一个落满灰尘的法琅琉璃盒中,然后低头释然的笑了笑。
欢迎回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