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断古 > 第一章

第一章

小说:断古作者:秦师渐吕字数:3438更新时间 : 2021-05-02 10:41:00
九川大陆玄历1187年,这是一个礼乐崩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文明思想剧烈变化的时代。

  同时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九川大陆大中小国四十有九,纵横捭阖,纷争不息。

  巳国位处大陆西北,弹丸之地,仅只有两座城池,又处于泯、罗、初渠三国之间夹缝生存,极度尴尬。

  因地理位置交连三国,交利于商贸,三国签订盟约,得以幸存至今,盟约形成之际,巳国便已成为了没有主权的国家。

  罗国因大旱四年,国力积弱,三国平衡局面失调,泯国乘机灭巳,巳国灭亡,此消息在各国传出,如叶沾水,影响甚微。

  同年又历时三月,泯军以闪电之势,向罗国西进,直接击溃还没准备充分的罗军,夺城池十六,初渠闻动起兵相援,三方兵力投入后,一时间战事胶着不下,最后以罗国屈降商议停战,至此三国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巳国弹丸之地,被泯国灭亡,在其他诸国并没有掀起什么惊澜大波,在各国士子眼中是茶桌饭后议论的话题。

  归其原因,弱小是原罪,全在意料之内。

  不过泯国对罗国后续行为,其中较为有用的战略、谋略、影响让许多学家士子颇感兴趣,甚至在周国聚贤阁内,引起众多学派士子争鸣。

  聚贤阁是周王吸引各国名流士子而建立的风雅之所,同时也是举贤纳才之地,非王室贵胄、达官使臣、名流学士、富商大贾不得随意入内。

  阁内常有士子观众谈论时政秘闻,各国局势,若有语出惊人之高论,便会获得众人喝彩。若一人屡屡有这等高论,这人便成了聚贤阁的名仕,身价倏忽大涨,再有学识才能出奇者,更会受到各国王侯捧抢,拜官封爵,成就功名。

  四尺见方三尺高的站台置立于阁内中央,站台下士子簇拥一团,一士子登台道:

  “各位我乃燕国游学士子,听闻罗、泯、初渠三国战事,有此疑惑:兵法云,春耕秋战,秋后起战,泯国粮草供足占优,不止夺十六城这么简单,泯国竟先发力,选择初秋开战,欲意何为?”

  “春耕秋战是兵法常识,泯国是想破除常规,乘其不备减少伤亡代价,先取城削弱罗国实力,逐步蚕食,后续定然还会有动作,暂时停战只是拖垮罗国而已,不出几年泯国还会起战。”台下一名墨衣士子道。

  “不对,我觉得泯国可能目的不是吞灭罗国,初渠不会袖手旁观,泯国想要西进必然受到两国联军牵制,费时费力,罗国西部土地贫瘠,不值侵占,反而是想借助新夺之地南下开道,目的是南下土地富庶的姜国!”台下另一名紫衣士子发表自己看法。

  “不对,不对,姜国有天下第一坚固城池青城,泯国人不会这么无知,有胆量自信想去碰这块硬石头。”多数士子质疑。

  “若是有呢?”台下其他士子道。

  “简直是笑话!”有人嘲讽笑道。

  “你才是笑话,你没有并不代表泯国人没有。”

  “哈哈好,那便看看几年后泯国接下来干什么……”

  台下士子果断围绕话题争辩起来,争得面红耳赤,吐沫飞扬,傲慢指使,此等现象在他国庙堂也未多见,聚贤阁内却是屡见不鲜。

  ……

  同年入冬,姜国边境青城,已然下起了鹅毛大雪,路林山峦成了一片白。

  青城高耸泛青的城墙比一般城墙要高出几丈,墙面多有坑洼,沉凝的血迹风干后,像附铁红锈,给看着丑陋却不失威严感的城墙增添了几分森然,这是姜人引以为傲的城池,经过多次艰战遗留下的痕迹。

  姜人常以此向外人吹嘘,青城之坚,宛如天障。

  战争造就难民,一批难民逃难流徙过来,约莫两三千人驻扎在青城周围,树立起一落落帐篷,错落有矩。

  烽火战国,人口数量决定了部分国力,各国王侯看得深远,对于难民的处置非常人性,多数将其纳编予以新国籍,不愿入籍者编为散户收缴额外税收。

  难民新来,不可能马上归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驳杂繁多的入城程序。

  一夜过后,翌日,饿殍冻死者有数十人,横尸城外,难民帐篷内外哭声,谩骂祸首声弥漫,尽显悲凉。

  “娘啊——,我娘死了,我没娘了——呜呜——”空旷的雪地一个清瘦男孩抱着一位冻僵的妇人嚎嚎大哭。附近的难民群被这凄惨浓烈的声音感染,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但却没有一人过去安慰,这种场景他们已然见过太多,叹息一声摇摇头便不再关注。

  “小小年纪就没娘了,真可怜。”难民群中同是一位母亲的妇人同情道,她和别人不同,她的丈夫孩子在战乱中跑散了,要想在这消息闭塞的战国里寻人,无疑大海捞针,可听到这孩子的哭声,她的心里如针似扎。

  于是妇人走近孩童身边,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孩童肩膀道:“娃儿,你叫甚?”

  男孩拭眼抹干眼泪,抬头哽咽道:“我叫十三。”妇人又问:“十三,你爹呢。”

  “也死了。”

  听了这,妇人眉头凝了一下,接着道:“好娃儿,别哭,跟婶走,以后婶就是你娘。”

  十三没有说话,一直看着跪在雪地里,怀里抱着根木桩的娘亲,他娘亲多年前被疯狗咬过,患了病,神志不清,意识恍惚,常常记不起自己孩子已经长大,夜里趁着还在熟睡的十三,突然发疯的跑出去,错把木桩当成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婴儿,直至冻死。

  妇人见十三沉默不说话,默认的拉起十三小手便走,十三被拽着走了几步,视线却未从娘亲身上转移开,十三缓缓开口道:“我想把我娘埋了。”

  妇人看了一眼十三娘亲尸身,再看向十三,微微点头道:“好。”

  突然两名披甲士兵朝着十三这边过来,一名士兵指着十三小身板说道:“应该就是他了。”

  十三与妇人一脸疑惑,两位兵长大张旗鼓的过来不知干甚。

  “小娃儿,你是不是有一只白毛狐?”士兵问道。

  十三一愣,低头摸了微微鼓胀的衣襟,怀里冒出一个白毛茸茸的小脑袋,可爱水汪的眼睛带着迷润,伸了个懒腰,向外打哈欠,又钻进十三怀里。士兵一看确认无误,伸出手道:“把白毛狐给我,我们买了。”

  十三侧身一扭,将小家伙紧紧抱住,“这是我娘给我的,不给!”

  “给你钱。”士兵即使看到旁边尸首也未动容,反而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

  “不给!”十三一再坚持。士兵听后瞬间没了耐心,抬手便抢。

  妇人见这架势,顿感不妙,大喊道:“没天理啊,当兵的抢东西啦……”,士兵急了,指着妇人道,“不要乱说。”

  妇人叫喊声传到了难民群里,如同巨石砸在低浅水洼中,溅起一滩水花,一股怒气涌上难民心头,泯兵劫掠他们,如今初来姜国安家,姜兵也要劫掠他们,忍能不愤。

  近百十号难民听声赶来,好在没有直接动手,而是向妇人先问清缘由,士兵被围在中间,手足无措,解释不通。城楼士兵高出观望见同伴被围,难民异常骚动,立即飞身向城将报道。

  不出一刻,城将赶到,身后紧跟着一队士兵。

  姜国下至士兵上至将帅都是墨甲素袍,装束色调一致,级别区分是由胸口所系锦绳数量以及头盔辨别。甲叶摩擦时发出咧咧声响,仔细观察,甲叶由竹片制成而非金属铁片。并非姜国穷困使用不起铁甲,而是姜国技工造术发达,能工巧匠倍出,经过多次改良制成,实战效果不输铁甲。

  诸国多曰:强弓劲弩,机关巧匠皆出于姜。

  来将身姿伟岸,头盔不是竹制,由青铜锻造而成。深青头盔之上盔矛流光熠熠,等身丝制大红披风在身后飞扬,英姿华丽。难民见来将风度威严,不敢触威,纷纷让出一条通道。

  两名被围住的士兵如释重负,拱手请候道“将军!这些百姓他们……”将军抬手打断,示意士兵闭嘴。转而向妇人与男孩微躬作揖道:“足下失礼了,带兵不严,还请见谅。”

  妇人回礼道“将军多礼了,您识得大体,见怪勿怪。”

  将军问道:“还请乡民告解,部下因何惹怒各位。”妇人如实回答不敢欺瞒夸大,“这孩子母亲刚刚去世,留下一养宠,舍不得,两位兵长正打算抢咧。”

  “什么是抢,我们明明是掏钱买的!”士兵解释道。

  “哪有人有这种架势的买法,分明是强买强卖。”围堵的村民叫问。

  “将军,我们只是……”

  将军看向两名部下还想狡辩,喝斥道:“解释什么?自己去刑官那领二十军棍吧!”士兵头一低,自觉理亏,不敢借口寻找托辞,于是拱手不迭,勋勋退下,“是!将军。”

  将军左右向百姓拱手道:“给各位添麻烦了,事后我会多加管制下属,绝对不会让乡亲们寒了心。如若再有欺民现象,还请各位积极告知,我们姜国绝对不会有损军威的人存在。”

  众多难民拍手叫好:“好,将军公正,不比泯国人咧。”

  将军心里松了口气,笑着道:“各位乡亲,城门自己开了,请各位随我进城吧。”于是抬手开始招呼难民随他进城。

  难民注意力瞬间被带动,没有人再关注刚才发生的小事。“进城啰。”难民高声欢呼,长期担心受怕,居无定所的迁徙终于结束了,众人疲惫的脸上难得显现一丝喜色,随后纷纷散开开始整理行李准备入城。

  纠纷解决了,妇人见乡民兵将们轰拥散去,准备带着男孩收拾他母亲的遗体。走开不远的将军不由回头多看了一眼,两个无助弱小的身影在空荡的雪地里竟显得格外凄凉,特别是男孩和他的女儿年纪相仿,将军突然眉头一皱,莫名的对年幼孩童生起些恻隐之心,低头想了一会儿,城里有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曾经是他的授业老师,如今年岁大了,需要有人照料,于是将军回身走来对妇人道:“乡亲,见你带着个孩子不易,不妨随我进城给你寻个差事。”

  妇人一怔,激动叩首道:“多谢将军,多谢将军,还请愚妇先将娃儿他娘葬了,有劳将军稍加等候。”

  “无妨,我先进城,待你处理完毕,向城兵们寻我就可,我姓慕容,城里就我一个慕容姓。”

  “多谢慕容将军!”妇人再次答谢道。慕容将军微微点头,转身离开。

  妇人撇过头,满脸欣慰的对男孩道:“娃儿,我们真的遇到贵人了,将来长大要好好谢谢慕容将军。”

  男孩看着慕容将军渐渐缩小的背影,突然脑海里浮现出已经亡故父亲的模样,心里一暖,只见他目光肯定的点头:“嗯!”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