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
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
太皇太后眼睛之中有一股憧憬之色。
如果说太皇太后不想小儿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太皇太后心中转了几个弯。叹息一声说道:“不必了,山高路远。有身负国家大事,就不必他跑上一趟。”
太皇太后从来知道,襄王金册这一件事情,乃是皇帝与她的心结。
之前的皇帝,即便竭力表现出成熟的样子,但是就好像是一汪浅水,她一眼就能看出根底来。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而今她再看皇帝,看似真心真意,毫无作秀之意。一个伪字,却是做到了极点。
太皇太后明知道皇帝心中藏了事,但却看不住的皇帝心中藏了什么事情了。看似胸怀坦荡,却不知道洞开的城门之中,藏了多少甲兵。
太皇太后对皇帝能坐稳皇位,已经是相信了。但是对襄王的下场,却越发担心了。
每一个明君都是老虎,而且是吃人的老虎。
太皇太后对自己的身子骨也有自己的判断,大抵是不成了。即便是襄王从云南跑过来,不过是奔丧而已。
又何必啊?
她现在不相信皇帝关于襄王的任何承诺,只希望皇帝能够忘记襄王,让襄王一辈子在云南就好了。
只要活着就好。
朱祁镇却不能懂的这种母亲的心思。只是见太皇太后不愿意多说了,立即将汤药一勺一勺的喂给太皇太后。
随即将空碗递给钱皇后。
钱皇后就在朱祁镇身后,立即伸手接过了,她却不知道怎么的,猛地一皱眉头,顿时觉得胸腹之间,好像是翻江倒海一般。手一松,药碗就砸在地面之上,“啪”的一声,碎成了不知道多少块。
朱祁镇立即扶住皇后,问道:“怎么了?”
太皇太后却是经验丰富,说道:“快,传太医。”
因为太皇太后的病,慈宁宫之中常备太医。不过片刻,就有一个太医来给钱皇后诊脉。
这太医只是微微一忖,就是起身说道:“恭喜,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
朱祁镇听了,心中猛地一跳,不知道多少念头涌上心来。
有欢喜,他两辈子第一次有孩子。
有意外。朱祁镇其实一直在某些事情上做避孕处理,他并不希望他的儿子来的这么快。
原因很简单,这个孩子如果是公主还好,如果是皇子的话,那就是太子。
他这具身体,而今才十六岁。即便他再当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过是四十六岁,这个年纪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说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太子就长成了。
这种种的尴尬也就油然而生了。
所以,朱祁镇本身想推迟太子出生。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其实已经做了一些避孕,但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做。自然有漏网之鱼。
有这种情况,很是正常。
但是他本身欢喜之意,与对未来政治的担心,夹杂在一起。朱祁镇一时间理不清自己的思绪了。
“好,好,好。”太皇太后却是高兴之极。一时间,太皇太后的心劲也提上来了。
对于太皇太后的来说,没有什么比见到皇子诞生更让他高兴了。
一来 ,朱祁镇毕竟是她的长子长孙,是嫡脉。朱祁镇看到了太皇太后对襄王的爱护,但是太皇太后对宣宗皇帝这一脉,就不爱护的吗?
只是朱祁镇下意思忽略而已。
二来,也是这个皇子带来的政治意义。
任何一个皇帝,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之下,皇位都是不够稳定的,有儿子的皇帝,与没有儿子的皇帝。直接表现在很多事情上了。
朱祁镇有儿子,也就说明,即便朱祁镇英年早逝,朱祁镇所敲定下来的政策,也不会轻易被改变。
但是如果没有儿子,所有政治成果存续,就很不说了。
特别是在宣宗一脉人丁单薄的情况之下,这个孩子的意义就更重大了,很多政治隐患,都因为有这个孩子的存在,而消弭掉了。
太皇太后立即吩咐左右,让皇后回坤宁宫,安心养胎。
太皇太后的心劲虽然提起来了,但是人的衰老,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此太皇太后的病情稍有起色,虽然又变得沉重起来。
太医院似乎都要搬到慈宁宫办公了。即便如此,太皇太后的病情,依然在生死之间挣扎。
朱祁镇甚至因太皇太后之病,取消了正统七年所有的庆祝活动。一心一意的照顾太皇太后的。
同时朱祁镇也没有忘记,快马加鞭,写信给襄王。让他回来。
朱祁镇之所以写信,却是因为南疆的情况,朱祁镇并不了解。担心贸然召襄王回京,出了,乱子怎么办?所以就给了襄王自己选择的权利。
只是当信传到襄王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正统七年春天了。
而从去年秋天出兵,王骥统领大军出麓川,向孟养出发。
南疆的冬天并不能让大军停止脚步,甚至有意帮助了大军。原因很简单,南疆的冬天,比北方的春天还 暖和。
这种天气很适合来北方的明军。
不过,总体来说,大军行进并不算快。
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各方土司的扯皮。
这一次王骥动用了云南七个卫所,再加上襄王三个卫所,总共十个卫所,五万多人,再加上征召的民夫,号称十万大军。
但是这十万大军,主要放在从麓川到孟养的道路修建了。
襄王也有意,将大明的驿道延伸到了孟养。同时也借助朝廷的力量,将他的实力延伸到孟养去。
扩大他的基本盘。
如此一来,十万大军虽然很多,但是放在这数百里道路上,就有一点捉襟肘见了,再加上南疆乃是思家的地盘。
思机发根本不与大明正面交锋,而是步步后退袭击粮道。
让大明军队,很是抓狂,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思机发蠢到与他老子,思任发一般,敢与大明列阵而战。王骥也可以让思机发尝尝什么是正义的铁拳。
但是思机发学乖了。
如此一来,王骥只能多倚重土司了,毕竟派大明正规进入,深山老林之中追击这里的土著。
想想就知道是伤亡很大的事情。
而因为朱祁镇册封襄王于麓川,让很多土司对大明起了担心。故而王骥与这些土司的沟通并不顺利。
第二个方面,就是地理原因的了。
麓川已经是汉人军队来到的最远之处了,孟养更是大军从来没有来到的地方。
这种连大军行进的道路,几乎是硬生生从山中劈出来的地方,王骥有多大的心,敢迅速挺进,一旦被诱敌深入。一场大败之后,就不好收拾了。
要知道,王骥带来的五万军队,看起来不多,但依旧是大明在云南地区能够聚集的最多战兵了。
一旦失败,云南只能放弃很多地方,固守核心地带了。
这个责任王骥是承担不起的。
故而他宁可慢一点。
只是即便如此,也出现了一件事情,动摇了王骥之心。
只是碍于襄王一直不同意而已。
而就在这个时候,襄王接到了朱祁镇的信之后,一时间瘫坐在地面之上了,久久回不过神来。
襄王被称为襄王,虽然也有作伪之处,但是并非全部如此,最少襄王对太皇太后这一分孝心,却是真的。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襄王心中不是没有准备,但是此刻真正接到这个消息,却也如惊天霹雳一般。
打乱了襄王所有的心思。一时间他有一种放下所有,立即回京之意。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太皇太后眼睛之中有一股憧憬之色。
如果说太皇太后不想小儿子,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太皇太后心中转了几个弯。叹息一声说道:“不必了,山高路远。有身负国家大事,就不必他跑上一趟。”
太皇太后从来知道,襄王金册这一件事情,乃是皇帝与她的心结。
之前的皇帝,即便竭力表现出成熟的样子,但是就好像是一汪浅水,她一眼就能看出根底来。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而今她再看皇帝,看似真心真意,毫无作秀之意。一个伪字,却是做到了极点。
太皇太后明知道皇帝心中藏了事,但却看不住的皇帝心中藏了什么事情了。看似胸怀坦荡,却不知道洞开的城门之中,藏了多少甲兵。
太皇太后对皇帝能坐稳皇位,已经是相信了。但是对襄王的下场,却越发担心了。
每一个明君都是老虎,而且是吃人的老虎。
太皇太后对自己的身子骨也有自己的判断,大抵是不成了。即便是襄王从云南跑过来,不过是奔丧而已。
又何必啊?
她现在不相信皇帝关于襄王的任何承诺,只希望皇帝能够忘记襄王,让襄王一辈子在云南就好了。
只要活着就好。
朱祁镇却不能懂的这种母亲的心思。只是见太皇太后不愿意多说了,立即将汤药一勺一勺的喂给太皇太后。
随即将空碗递给钱皇后。
钱皇后就在朱祁镇身后,立即伸手接过了,她却不知道怎么的,猛地一皱眉头,顿时觉得胸腹之间,好像是翻江倒海一般。手一松,药碗就砸在地面之上,“啪”的一声,碎成了不知道多少块。
朱祁镇立即扶住皇后,问道:“怎么了?”
太皇太后却是经验丰富,说道:“快,传太医。”
因为太皇太后的病,慈宁宫之中常备太医。不过片刻,就有一个太医来给钱皇后诊脉。
这太医只是微微一忖,就是起身说道:“恭喜,陛下,皇后娘娘有喜了。”
朱祁镇听了,心中猛地一跳,不知道多少念头涌上心来。
有欢喜,他两辈子第一次有孩子。
有意外。朱祁镇其实一直在某些事情上做避孕处理,他并不希望他的儿子来的这么快。
原因很简单,这个孩子如果是公主还好,如果是皇子的话,那就是太子。
他这具身体,而今才十六岁。即便他再当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过是四十六岁,这个年纪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说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太子就长成了。
这种种的尴尬也就油然而生了。
所以,朱祁镇本身想推迟太子出生。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其实已经做了一些避孕,但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做。自然有漏网之鱼。
有这种情况,很是正常。
但是他本身欢喜之意,与对未来政治的担心,夹杂在一起。朱祁镇一时间理不清自己的思绪了。
“好,好,好。”太皇太后却是高兴之极。一时间,太皇太后的心劲也提上来了。
对于太皇太后的来说,没有什么比见到皇子诞生更让他高兴了。
一来 ,朱祁镇毕竟是她的长子长孙,是嫡脉。朱祁镇看到了太皇太后对襄王的爱护,但是太皇太后对宣宗皇帝这一脉,就不爱护的吗?
只是朱祁镇下意思忽略而已。
二来,也是这个皇子带来的政治意义。
任何一个皇帝,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之下,皇位都是不够稳定的,有儿子的皇帝,与没有儿子的皇帝。直接表现在很多事情上了。
朱祁镇有儿子,也就说明,即便朱祁镇英年早逝,朱祁镇所敲定下来的政策,也不会轻易被改变。
但是如果没有儿子,所有政治成果存续,就很不说了。
特别是在宣宗一脉人丁单薄的情况之下,这个孩子的意义就更重大了,很多政治隐患,都因为有这个孩子的存在,而消弭掉了。
太皇太后立即吩咐左右,让皇后回坤宁宫,安心养胎。
太皇太后的心劲虽然提起来了,但是人的衰老,却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此太皇太后的病情稍有起色,虽然又变得沉重起来。
太医院似乎都要搬到慈宁宫办公了。即便如此,太皇太后的病情,依然在生死之间挣扎。
朱祁镇甚至因太皇太后之病,取消了正统七年所有的庆祝活动。一心一意的照顾太皇太后的。
同时朱祁镇也没有忘记,快马加鞭,写信给襄王。让他回来。
朱祁镇之所以写信,却是因为南疆的情况,朱祁镇并不了解。担心贸然召襄王回京,出了,乱子怎么办?所以就给了襄王自己选择的权利。
只是当信传到襄王手中的时候,已经是正统七年春天了。
而从去年秋天出兵,王骥统领大军出麓川,向孟养出发。
南疆的冬天并不能让大军停止脚步,甚至有意帮助了大军。原因很简单,南疆的冬天,比北方的春天还 暖和。
这种天气很适合来北方的明军。
不过,总体来说,大军行进并不算快。
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各方土司的扯皮。
这一次王骥动用了云南七个卫所,再加上襄王三个卫所,总共十个卫所,五万多人,再加上征召的民夫,号称十万大军。
但是这十万大军,主要放在从麓川到孟养的道路修建了。
襄王也有意,将大明的驿道延伸到了孟养。同时也借助朝廷的力量,将他的实力延伸到孟养去。
扩大他的基本盘。
如此一来,十万大军虽然很多,但是放在这数百里道路上,就有一点捉襟肘见了,再加上南疆乃是思家的地盘。
思机发根本不与大明正面交锋,而是步步后退袭击粮道。
让大明军队,很是抓狂,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思机发蠢到与他老子,思任发一般,敢与大明列阵而战。王骥也可以让思机发尝尝什么是正义的铁拳。
但是思机发学乖了。
如此一来,王骥只能多倚重土司了,毕竟派大明正规进入,深山老林之中追击这里的土著。
想想就知道是伤亡很大的事情。
而因为朱祁镇册封襄王于麓川,让很多土司对大明起了担心。故而王骥与这些土司的沟通并不顺利。
第二个方面,就是地理原因的了。
麓川已经是汉人军队来到的最远之处了,孟养更是大军从来没有来到的地方。
这种连大军行进的道路,几乎是硬生生从山中劈出来的地方,王骥有多大的心,敢迅速挺进,一旦被诱敌深入。一场大败之后,就不好收拾了。
要知道,王骥带来的五万军队,看起来不多,但依旧是大明在云南地区能够聚集的最多战兵了。
一旦失败,云南只能放弃很多地方,固守核心地带了。
这个责任王骥是承担不起的。
故而他宁可慢一点。
只是即便如此,也出现了一件事情,动摇了王骥之心。
只是碍于襄王一直不同意而已。
而就在这个时候,襄王接到了朱祁镇的信之后,一时间瘫坐在地面之上了,久久回不过神来。
襄王被称为襄王,虽然也有作伪之处,但是并非全部如此,最少襄王对太皇太后这一分孝心,却是真的。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襄王心中不是没有准备,但是此刻真正接到这个消息,却也如惊天霹雳一般。
打乱了襄王所有的心思。一时间他有一种放下所有,立即回京之意。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