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
朱祁镇虽然按时上朝,但是他花在批阅奏折上面的精力,却大大减少了。
甚至列出标准,很多事情有前例可循。或者是常规事务,都以内阁为准。王振直接披红,用印就行了。
凡是下面有争议,或者说没有先例。而且有一方重臣觉得特别重要的。朱祁镇才看。
其余的奏疏,大多都由王振处置了。
如此一来,王振的权力大增。
这样做,并非朱祁镇懈怠了。
恰恰相反。朱祁镇比之前更忙了。
他忙着召见大臣,与他见过客的讲官,他从头到尾都召见了遍,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五军都督府各都督,乃至边关将领,比如杨洪。如北京附近的县令,甚至百姓。
朱祁镇甚至亲自去过一次仁寿皇庄。
不要小看,这个仁寿皇庄,这才是皇家第一个皇庄。后世北直隶这里,不管是皇庄,还是勋贵的庄园占据了北直隶大部分的土地。
成为大明兼并最厉害的区域,没有之一。
召见最多的还是于谦。
于谦似乎回到了当初刚刚来到京师的时候,与皇帝简直是形影不离。很多时候,都宿在宫中。
这也是杨士奇提醒他的。
治理朝政,决计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朱祁镇这一段是频繁的召见大臣,甚至微服出京,视察黄庄,研究北京土地的兼并情况。
就是为了今后一段时间,制定一个总计划。就如同后世的五年计划一般。
当然了,这个计划到底要执行几年,就真不好说了。
眨眼之间,两个月的时间在朱祁镇忙碌之间过去了。
卢沟河工程已经开工了,孟瑛已经与沐昂会师了,兀良哈也被杨洪大败,夹着尾巴逃回去了。
朱祁镇数月的辛苦,终于出炉了。
在正旦朝会之上,朱祁镇正襟危坐。王振站在百官之前,阴阳顿挫的将一封诏书读了出来。、
这封诏书,后世称为正统五年正旦诏。
被称为朱祁镇正式亲政的纲领性文件。
这一封诏书,首先开宗明义的将行在改为北京,确定了北京乃是国家首都,而南京乃是国家陪都的地位。
这一点百官其实都有预料。
前文也说过,北京的地位,其实乃是三代皇帝不同意见的表达。太宗想让立北京,后来因为三大殿被焚,就改为行在,但是太宗皇帝从来没有回南京的意思。
但是太宗去了。仁宗想要迁都南京,这假行在,眼看就成为真行在了。但是仁宗短命,宣宗继位。
但是宣宗却不想去南京,但又不好打父亲的脸,于是乎北京就名为京师,写做行在。
谁都知道,这种状态不能长久。大明京师已经迁不回去了。
朱祁镇亲政,又下令重修三大殿,将行在改为北京,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下面的情况,却不一样了。
下面几条可以归纳为京师根本策。
首先要将北京城修完工,各城楼,乃是城中的钟鼓楼一并动工。随即说明北京依靠漕运支撑,其中风险巨大。
而一国之都,不能自给。更不能支撑边关。隐患巨大。
所以,、确立北京为根本。
下面一系列行政手段。都围绕着这一点来行进的。
首先,北直隶建省,名为直隶省,治天津。于谦为直隶巡抚。至于直隶省与顺天府的划分,却没有细说。
总体来说,大直隶小顺天府。
不能让顺天占据太多,将会从顺天府划分出几个县城,再从其他府中划分出几个县,建立天津府。
要知道,而今的天津还是卫所。
又牵涉到,废卫改县。
不过,在上面并没有细谈。
并公开说明,一系列治水规划。于谦这直隶巡抚一上任就是死磕河北水系治理了。而且宣布了吏部选官的新原则。那就是凡是治行好的地方官,在调入中枢之前,都必须在直隶省任职,并增加直隶省进士录取名额。
要知道,分学区录取,乃是太祖皇帝的办法,先是将天下分为南北榜,后来又分为南北中三榜。
如此一来,直隶省在朝廷的力量大增。想想就知道,今后朝中大臣,大多都是有直隶担任地方官的履历,甚至直隶本身的进士也不少。
这关系下来,将来朝廷之中,有一个直隶派,朱祁镇都不奇怪。
不过,这些政策,是朱祁镇与很多人讨论过的结果。甚至直隶派的出现,朱祁镇也是有意为之。
即便北京是大明的首都,那么将来出现一个直隶派,最少比一个江南党好多了吧。
因为在很多问题上,直隶人是与皇帝站在一起的。
就好像是西汉的关中本位一般。
随即设立辽东巡抚。
要竭力在辽东屯田,并下令天下所有流放,都只能流放到辽东。并修缮辽东水利,准备将辽东建立出一粮仓,作为北京的候补。
因为辽东大木为修三大殿所用,这些辽东大木都要通过海运到京师,所以有增设了辽东水师。
当然了,这些细节仅仅是提了一句。
甚至还有很多没有提的。
甚至对外政策,也有说明。
就是一个安字,当然这个安,是怎么安?就要看具体分析了,最少麓川决计会打的。至于松潘。朱祁镇暂时放弃了对松潘的封建。不要在次要事情上消耗力量。
此诏书一出,下面的人轩然大波。
很多都食不知味,接下来的正旦大宴都不香了。
纷纷找自己上司打听。
不过,他们打听也没有用。
这个决策,朱祁镇早已统一了六部,内阁,至于五军都督府,抱歉他们不在乎,因为这些事情关系到他们的不多。
大部分大臣之前都仅仅知道一部分而已。
就在今日才知道全部。
但是朱祁镇精心的打造,王直拟诏的圣旨,根本无懈可击。
对定都北京的种种不合适,很多人都知道,花这么大力气下手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无话可说。
但是大部分朝臣还是不满意的。
因为大部分朝臣都是南方人。一度号称满朝半江西,到了严嵩之后,这样的情况才算有了变化。
但是而今这却是再正确不过了。
连杨士奇都是江西人。
直隶的政治地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江西人的利益。不管什么时候,古代都是同乡抱团,甚至现在也有这样情况。
他们自然想要问清楚。
他们也知道,再如此情况下颁布的诏令,想有收回成命,不大可能。
正旦宴之后,朱祁镇观察各方反应,发现没有人反对,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京师根本策。
看上去是解决京师一系列问题,但却也是朱祁镇稳扎稳打的第一步。
他要将直隶打造出自己的根本盘,将来好影响全国。
其实除却直隶,放在别的地方,朱祁镇也不放心,天高皇帝远这五个字,再明白不过了。不放在其他省份,不管朝廷拔了多少款项,下面的人能做成什么样子,那只有天知道的。
而直隶不一样。
而今大明的皇帝出京,还是不被限制的。
河北治水的总枢纽,就在天津,朱祁镇想去视察,几天就能有一个来回。
只要直隶兴旺发达之后,朱祁镇对其他省份也下手了。最少不用在钱粮之上看南京方面的脸色了。
这就是一大利好。
而随着一封诏书传播到整个天下,整个天下都沸腾了。各种各样的反应,自然不用多说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反应,都无法阻挡,整个天下进入正统时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朱祁镇虽然按时上朝,但是他花在批阅奏折上面的精力,却大大减少了。
甚至列出标准,很多事情有前例可循。或者是常规事务,都以内阁为准。王振直接披红,用印就行了。
凡是下面有争议,或者说没有先例。而且有一方重臣觉得特别重要的。朱祁镇才看。
其余的奏疏,大多都由王振处置了。
如此一来,王振的权力大增。
这样做,并非朱祁镇懈怠了。
恰恰相反。朱祁镇比之前更忙了。
他忙着召见大臣,与他见过客的讲官,他从头到尾都召见了遍,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五军都督府各都督,乃至边关将领,比如杨洪。如北京附近的县令,甚至百姓。
朱祁镇甚至亲自去过一次仁寿皇庄。
不要小看,这个仁寿皇庄,这才是皇家第一个皇庄。后世北直隶这里,不管是皇庄,还是勋贵的庄园占据了北直隶大部分的土地。
成为大明兼并最厉害的区域,没有之一。
召见最多的还是于谦。
于谦似乎回到了当初刚刚来到京师的时候,与皇帝简直是形影不离。很多时候,都宿在宫中。
这也是杨士奇提醒他的。
治理朝政,决计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朱祁镇这一段是频繁的召见大臣,甚至微服出京,视察黄庄,研究北京土地的兼并情况。
就是为了今后一段时间,制定一个总计划。就如同后世的五年计划一般。
当然了,这个计划到底要执行几年,就真不好说了。
眨眼之间,两个月的时间在朱祁镇忙碌之间过去了。
卢沟河工程已经开工了,孟瑛已经与沐昂会师了,兀良哈也被杨洪大败,夹着尾巴逃回去了。
朱祁镇数月的辛苦,终于出炉了。
在正旦朝会之上,朱祁镇正襟危坐。王振站在百官之前,阴阳顿挫的将一封诏书读了出来。、
这封诏书,后世称为正统五年正旦诏。
被称为朱祁镇正式亲政的纲领性文件。
这一封诏书,首先开宗明义的将行在改为北京,确定了北京乃是国家首都,而南京乃是国家陪都的地位。
这一点百官其实都有预料。
前文也说过,北京的地位,其实乃是三代皇帝不同意见的表达。太宗想让立北京,后来因为三大殿被焚,就改为行在,但是太宗皇帝从来没有回南京的意思。
但是太宗去了。仁宗想要迁都南京,这假行在,眼看就成为真行在了。但是仁宗短命,宣宗继位。
但是宣宗却不想去南京,但又不好打父亲的脸,于是乎北京就名为京师,写做行在。
谁都知道,这种状态不能长久。大明京师已经迁不回去了。
朱祁镇亲政,又下令重修三大殿,将行在改为北京,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下面的情况,却不一样了。
下面几条可以归纳为京师根本策。
首先要将北京城修完工,各城楼,乃是城中的钟鼓楼一并动工。随即说明北京依靠漕运支撑,其中风险巨大。
而一国之都,不能自给。更不能支撑边关。隐患巨大。
所以,、确立北京为根本。
下面一系列行政手段。都围绕着这一点来行进的。
首先,北直隶建省,名为直隶省,治天津。于谦为直隶巡抚。至于直隶省与顺天府的划分,却没有细说。
总体来说,大直隶小顺天府。
不能让顺天占据太多,将会从顺天府划分出几个县城,再从其他府中划分出几个县,建立天津府。
要知道,而今的天津还是卫所。
又牵涉到,废卫改县。
不过,在上面并没有细谈。
并公开说明,一系列治水规划。于谦这直隶巡抚一上任就是死磕河北水系治理了。而且宣布了吏部选官的新原则。那就是凡是治行好的地方官,在调入中枢之前,都必须在直隶省任职,并增加直隶省进士录取名额。
要知道,分学区录取,乃是太祖皇帝的办法,先是将天下分为南北榜,后来又分为南北中三榜。
如此一来,直隶省在朝廷的力量大增。想想就知道,今后朝中大臣,大多都是有直隶担任地方官的履历,甚至直隶本身的进士也不少。
这关系下来,将来朝廷之中,有一个直隶派,朱祁镇都不奇怪。
不过,这些政策,是朱祁镇与很多人讨论过的结果。甚至直隶派的出现,朱祁镇也是有意为之。
即便北京是大明的首都,那么将来出现一个直隶派,最少比一个江南党好多了吧。
因为在很多问题上,直隶人是与皇帝站在一起的。
就好像是西汉的关中本位一般。
随即设立辽东巡抚。
要竭力在辽东屯田,并下令天下所有流放,都只能流放到辽东。并修缮辽东水利,准备将辽东建立出一粮仓,作为北京的候补。
因为辽东大木为修三大殿所用,这些辽东大木都要通过海运到京师,所以有增设了辽东水师。
当然了,这些细节仅仅是提了一句。
甚至还有很多没有提的。
甚至对外政策,也有说明。
就是一个安字,当然这个安,是怎么安?就要看具体分析了,最少麓川决计会打的。至于松潘。朱祁镇暂时放弃了对松潘的封建。不要在次要事情上消耗力量。
此诏书一出,下面的人轩然大波。
很多都食不知味,接下来的正旦大宴都不香了。
纷纷找自己上司打听。
不过,他们打听也没有用。
这个决策,朱祁镇早已统一了六部,内阁,至于五军都督府,抱歉他们不在乎,因为这些事情关系到他们的不多。
大部分大臣之前都仅仅知道一部分而已。
就在今日才知道全部。
但是朱祁镇精心的打造,王直拟诏的圣旨,根本无懈可击。
对定都北京的种种不合适,很多人都知道,花这么大力气下手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无话可说。
但是大部分朝臣还是不满意的。
因为大部分朝臣都是南方人。一度号称满朝半江西,到了严嵩之后,这样的情况才算有了变化。
但是而今这却是再正确不过了。
连杨士奇都是江西人。
直隶的政治地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江西人的利益。不管什么时候,古代都是同乡抱团,甚至现在也有这样情况。
他们自然想要问清楚。
他们也知道,再如此情况下颁布的诏令,想有收回成命,不大可能。
正旦宴之后,朱祁镇观察各方反应,发现没有人反对,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京师根本策。
看上去是解决京师一系列问题,但却也是朱祁镇稳扎稳打的第一步。
他要将直隶打造出自己的根本盘,将来好影响全国。
其实除却直隶,放在别的地方,朱祁镇也不放心,天高皇帝远这五个字,再明白不过了。不放在其他省份,不管朝廷拔了多少款项,下面的人能做成什么样子,那只有天知道的。
而直隶不一样。
而今大明的皇帝出京,还是不被限制的。
河北治水的总枢纽,就在天津,朱祁镇想去视察,几天就能有一个来回。
只要直隶兴旺发达之后,朱祁镇对其他省份也下手了。最少不用在钱粮之上看南京方面的脸色了。
这就是一大利好。
而随着一封诏书传播到整个天下,整个天下都沸腾了。各种各样的反应,自然不用多说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反应,都无法阻挡,整个天下进入正统时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