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夫为佞臣 > 【一百四十二】细算局势

【一百四十二】细算局势

小说:夫为佞臣作者:汴梁公子字数:3055更新时间 : 2022-01-18 23:44:10
他斜侧着身子,迷迷糊糊的闭上眼睛,稀里糊涂的进入了梦中。雾蒙蒙白茫茫的一片景象里,邓国忠似乎看到了邓陵的身影,瞧着他一步步朝自己走来,口中低吟轻唤道:“父亲...孩儿此生不孝,未能陪伴父亲终老,到最后,竟是让白发人先送了黑发人。父亲,珍重,切莫责怪阿情。

这小子心思深沉,将所有的苦楚与慌闷都藏在了心里,他怨我自小将他送去了北地,怨我处处打压他,才会做出这般傻事。孩儿不怨他,望父亲不要因为孩儿责怪阿情。邓氏子弟堕懒,独有阿情天赋异禀,请父亲为了邓氏一族的未来着想...定要保他平安。孩儿就此向父亲告别了...”

邓陵处于烟雾缭绕的云层之中,脸色虽然惨白,嘴角却冲着他微扬,没有一丝怨怒之气。邓国忠与他同样身处于浓雾之中,目光痴痴的望着对面的青年郎君,泪光填满了眼眶。人到苍头白发之际,却遭受如此苦痛,他经受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而飘渺的雾气中,邓陵悄然向他走来,身上闪着强光的他,慢慢弯下了腰,伸出手想要将邓国忠扶起,指尖却忽然顿在这个华发老人的肩头。

邓国忠掩面啜泣,倏然闻见耳边传来一声叹息。他抬头朝前望去,只见邓陵定格在飞散的云雾中,正慢慢的消失不见。邓国忠惊慌失措,踉踉跄跄的奔前而去,张开双臂想要抓住那人,却扑了个空。

“阿陵!阿陵!你回来!”邓国忠高声呐喊道。

而邓陵的光影却早已化为飞烟,原地消散。邓国忠浑身颤抖,双腿发软跪了下来,他眼神空洞的盯着那一片荒凉的云雾,喃喃自语道:“你一辈子...呕心沥血,只为了邓氏着想...叫我怎么忍心再为了邓氏,对你死亡的真相视而不见?阿陵...”

邓国忠睡着,梦境里尽是邓陵的残影,他紧闭双眼,眼角滑出两行泪,猛地一下惊醒,再也熬不下去,抱着榻上的软枕,痛哭流涕。

门外监守的禁军们听见,不由面面相觑,转眼望向守在后殿长廊上的梁岳,低声唤道:“梁内侍...邓太尉屋中,似乎有哭声?”

梁岳撑着脑袋,盘腿坐在廊石长沿上,听见禁军的这声叫唤,转过头来朝北厢瞥了一眼,面不改色道:“诸位大人,陛下只让你等看好这武英殿,不叫这三人有任何与外人接触的机会。至于其余的事,你们还是莫要多管了。”

那说话的禁军领首脸色一僵,尴尬的点了点头,答道:“梁内侍说得是,是在下多嘴了。”

梁岳没再搭理他,任凭厢房内邓国忠的哭声有多响亮,他都装作听不见,只安静的守在各厢房相通的廊道里,一声不吭。

这哭声不知持续了多久,待到渐渐隐了下去,梁岳才默默的起身,唤来一名小女婢,嘱咐道:“去太医府请个医令过来,嘱咐医令照顾好太尉的身子,切莫让他在武英殿出了问题,再去小厨房端一碗甜汤,送到太尉房里去。”

小女婢得了令,连连点头,转身向武英殿外行去。

一旁守门的禁军领首默默看着梁岳行事,心里升起了一丝佩服,果然是御前侍候的人,行事如此有分寸。

这禁军领首听着邓国忠的哭声许久,方才明白,里屋骄傲放纵了一辈子的老太尉只是内心苦痛想要发泄一番,毕竟殿上之事,涉及他的亲儿子与亲孙子,这种事情,恐怕是个人都忍受不了。邓老太尉向来要面子,若他们方才贸然闯进去,定会令其面上难堪至极,暴躁而怒。

梁岳不愧是崔迁的徒弟,识人看事的本领绝妙,晓得邓国忠面皮薄,特意等他发泄完了,再入殿送一碗甜汤,召见一名医令看顾。如此行事,既能让老太尉宽适心中烦闷,还能顺势查看他的情况,时时防范意外的发生。

魏帝纵然要求禁卫军严守武英殿,却也叮嘱了他们,要礼待被软禁的这三人。只要判刑旨意一日不下,江呈轶、邓国忠与邓情就还是朝中重臣。他们若有一点不妥的行为,不仅会遭至魏帝的严惩,待将来这三人平息风波、恢复权势,还会被江氏与邓氏这两大家族盯上,下场可想而知。

故而,方才禁军们才会如此担忧邓国忠的精神状态。然则,这群看守宫墙的兵将们,到底只是会刷枪弄剑的武夫,除了对魏帝忠诚无双之外,在行事方面自然不如混迹宫闱多年的梁岳周全。

梁岳处理完北厢的事情,便慢着脚步向南边和东边溜达了过去,时刻注意着三个厢房内的动静,生怕有半点意外发生。

南厢之中,江呈轶坐在屏风后的矮脚榻上,苏筠在帷毡外头守着。他瞧着帷毡上一动不动的人影,有些烦躁。苏筠这老家伙看得太紧,让他几乎没有一点机会联系常玉的眼线。他晓得看守着南厢的这群禁军之中,有常玉安插的人,随时随地听他命令。只要他能够找到此人,把柳景的家人被邓情监禁的消息传出宫去,就一定可以扭转四日后大殿之上的局面。

经过这几日与魏帝的周旋,江呈轶早已在心里明白,不论京城闹成什么样子,魏帝为了掌控局势,都不会彻底根除邓氏。他与江呈佳之前的种种考量与推断,在这巍巍皇权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哪怕邓国忠与邓氏等人,已经挥舞着刀剑跳到魏帝面前,犯下伪造圣令、假调课税、草菅人命、欺君罔上、私调戍边之军,甚至侵占少府司内库国宝等等的滔天大罪;哪怕魏帝对邓氏早已有了忌惮之心,也明白邓国忠的野心与邓情的狠毒;哪怕魏帝已经对邓氏反感透顶,他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彻底舍弃邓氏。

魏帝迟迟不肯下手的缘由,无非是因为摄政淮王宁铮。

之前,水阁在京城拨弄风云,利用汪鹤临死前的手书,四处放出流言,催动舆论,致使人言鼎沸的一切准备,都算是白费了。他与江呈佳终究是低估了魏帝忍耐的能力。弘农之案、东市劫狱案、灵仪队遇袭案,甚至于少府司国宝失窃案,这些大案、要案,叠加在一起,都无法令魏帝下定决心彻底铲除邓氏。

那么,一旦柳景在殿堂会审时,推翻之前的证词,将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的身上,魏帝定然会抓住这个空子,尽可能的将诸案大事化小,让柳景以及长鸣军三营的千名兵将成为帝王权术之下的牺牲品。

魏帝并不想打破当下这种皇权与王权平衡的局面。故而,他绝对会选择将所有罪行都推到柳景身上。当然他不可能完全赦免邓氏。但最坏的结果,也只是撤去邓国忠的太尉之职,降邓情将军之职为校尉,流放至南境,至于邓氏其他子弟,不会有任何惩治。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魏帝定会扶持邓元坐上邓氏家主之位。

邓陵长兄邓夫,虽然并不聪慧,却也承继了其父邓国忠的毒辣手段,多少有些城府与心计,具有失控的因素存在。而邓元此人,愚蠢懦弱,容易受人摆布,无法堪当大任,并且除却邓情与邓夫,只有他是邓氏嫡传血脉。这样的人,最适合掌握在帝王手中,成为皇权之下的傀儡。

入京伴君多月,江呈轶早已将这个青年帝王里外看了个明白。

魏帝根本不在乎这些与邓氏相关的要案的真相,也不在乎邓氏那些枉害人命、贪赃枉法的子弟们究竟对他的子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他畏惧的,只不过是鼎沸的人言,害怕就此失去人心,丢了皇室的脸面与帝王的威严。他所在意的,只是能不能够制衡摄政淮王府,不让皇权被再次削弱,至于其他人其他事,他可以完全不关心。

如果事情真像他所想的那样发展,那么水阁釜底抽薪,倾尽全部人脉猛力攻击邓氏各处势力的所有行动,都会白费。只要邓国忠活着走出皇宫,即使他退居二线,不再插手朝堂之事,即使魏帝扶持邓元坐上家主之位,他仍然是邓氏最高的掌权者。一旦邓国忠得到喘息之机,必然会举全族之力反击水阁,并重建邓氏人脉与权势。不过多时,陷入危机中的邓氏,就能在皇权的护佑下,重新找到生存方式,慢慢积存实力,等待返回世家巅峰的机会。

到那时,不论是水阁多年的筹谋,还是宁南忧的苦心经营,都会毁于一旦。

因此,他必须要阻止柳景在殿堂会审时推翻之前的证词。

江呈轶沉下眼眸,在窗外攒动的人影以及帷毡后始终守着的苏筠之间来回张望,垂下脑袋,若有所思的想了片刻,很快有了主意。

他从自己的贴身衣饰里寻出了一个香囊,从中捏了一把带着清香的草药,攥在了手心中间,慢慢从榻上起身,朝屏风后面的香炉走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