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诱杀杨定
李谅祚正在大骂宋朝,侍臣急急忙忙进来,低声奏报:“禀陛下,宋朝使臣求见。”
“什么?”李谅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所听到的话,他转过脸来,看着侍臣:“你刚才说什么了?”
侍臣提高了些声音回奏:“宋朝使臣求见。”
李谅祚一脸的疑惑,“宋朝使臣求见?”
侍臣又重复了一遍:“回陛下,宋朝使臣在殿外等候,请求陛下接见。”
“宋朝使臣在这个时候来干什么?”李谅祚突然瞪大了眼睛,一股恶气涌上心头。“来得正好,朕要看看宋朝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请宋使觐见。”
宋使杨定走进大殿,对着李谅祚跪倒磕头,口称:“臣杨定叩见陛下。”
李谅祚一愣。宋使出使到西夏,一贯以皇上的代理人自居,傲慢神气,都得李谅祚站着迎接。这位宋使竟然跪拜,还开口称臣。李谅祚原本要拿宋使出出气,这气不用出就顺溜了。
“杨爱卿平身。”
“谢陛下。”
李谅祚心里高兴,于是盛情地设宴接待了杨定。在席间,杨定道:“臣回到朝廷,跟皇上说说,将沿边熟户遣归陛下。”
李谅祚一听,更加高兴,赐与杨定宝鉴、宝剑和金银。
杨定回到京城汴梁,将金银留下,仅将宝鉴和宝剑献上,并对宋神宗道:“李谅祚热情地招待了臣下,对朝廷很是恭顺,对臣毫无戒心,可以刺杀。”
宋神宗点点头:“杨爱卿出使西夏有功,擢保安军知军。”
杨定激动地磕头:“谢皇上,臣当肝脑涂地,为朝廷鞠躬尽瘁。”
绥州城在黄河以北,地处丘陵沟壑地带,有铁山、碣山及无定水环绕其下。绥州古城在宋淳化五年,与夏州城同时被焚毁。自李德明和李元昊两世修复经营,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西夏的重镇。李谅祚在此设立监军司,命嵬名山在此驻守。
嵬名山并非西夏皇族,姓嵬,名名山。嵬名山是西夏大将,左厢监军使,驻守在绥州,其部族居住在绥州境内。嵬名山的弟弟嵬夷山,有意投奔宋朝,就偷偷跑到清涧城,进见种谔,请降于大宋。种谔十分高兴,欣然接纳。
种谔对嵬夷山道:“二将军若能与令兄左厢监军使嵬名山一同归宋,那太好不过了,你兄弟二人皆得高官。”
嵬夷山回道:“请种大人放心,这件事包在鄙人身上。”
嵬夷山回到绥州就犯愁了。嵬名山是李谅祚的亲信大将,深受李谅祚重用,将绥州升为左厢监军司,任其为监军使,以抗拒宋军。嵬名山对李谅祚也是披肝沥胆,忠贞不二。
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嵬夷山打定了主意:只能将生米煮成熟饭,已成既定事实,就不怕哥哥不降。
嵬夷山找来了嵬名山的亲信小吏李文喜,将投宋的打算告诉了他。
李文喜道:“投宋是好事,监军使大人不从怎么办?”
嵬夷山对李文喜附耳低言了几句。李文喜笑逐颜开:“妙计妙计,还得是二将军,就这么办,小人听二将军的。”
嵬夷山和李文喜背着嵬名山来到了清涧城,种谔热情地招待了二人。
李文喜对种谔道:“种大人,我二人代替监军使大人归降朝廷,得有凭证,不然我府大人不会相信。”
“说的对。”种谔将宋神宗赐与的一个刻有“神宗御用之宝”的金盂,拿出来交给李文喜,嘱咐道:“这是大宋皇帝的御用之物,赐给我家先父的,你府主人见到此圣物就相信了。”
嵬夷山都:“后天我兄长要巡边,离开绥州城,正是归降的大好时机。请种大人出兵协助,事情必成。”
种谔称称赞嵬夷山:“二将军所言正和我意,在下定出兵相助。但不知监军使大人巡边到何地点扎营。”
嵬夷山道:“兄长巡边之时,我和李文喜都跟随,到时候就知道了。鄙人遣心腹来禀告大人,大人立即行动就成。”
“好,就这么定。”种谔与二人密谋已定,按计而行。
嵬名山领军一千巡边,先到怀宁寨,午后到达顺安寨边界,沿着边界巡视,走了一段路,传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众军吃完饭进帐休息。嵬夷山带兵巡营,将亲兵布置在要害处,秘密派出二人往清涧城报信。
傍晚时分,种谔率宋军来到夏军营寨,里应外合,将夏军营寨包围。
嵬夷山对军兵大呼:“各位父老兄弟,我兄长已经归降了大宋朝廷,清涧城种大人率军前来迎接。两军不要战斗,我去通报兄长。”
夏军听到嵬夷山的话,又看到宋军只是在营寨外围着,并没有进攻的迹象,就明白投降宋朝是真的了。
嵬夷山对种谔道:“请种大人领一队军兵随在下进营。”
种谔带领三百宋军随嵬夷山进了夏营,将嵬名山的大帐包围。守卫的亲兵一见大惊,呼喊着准备拼杀。一名亲军跑进大帐,“监军使大人,宋军包围了营寨!”
嵬名山大惊,一把抓过大铁枪,对亲兵下令:“传令迎敌。”
嵬夷山紧跟着进帐,将传令亲兵拽进大帐,对嵬名山道:“大哥,我们已经投降了宋朝。”
嵬名山大叫:“我什么时候投降宋朝啦?!”
嵬夷山道:“大哥,你已经答应投归宋朝了,怎么反悔了?”
嵬名山气恼地大喝:“混账,我什么时候投降宋朝啦?!”
嵬夷山道:“大哥,你别生气,是我替大哥投降宋朝的。”
李文喜连忙拿出金盂,对嵬名山道:“大人,这件事小人也知道,这是大宋皇上赐与你归降的信物。”说完,将金盂呈给嵬名山。
嵬名山抓过一看,只见金盂上铸造篆文:神宗御用之宝。他的脑袋“嗡”地一声,如同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响,痛哭起来:“夷山啊夷山,你陷我不忠啊,你陷我不忠啊!”
嵬夷山道:“大哥,你不要难过,咱兄弟在西夏虽然受到重用,可夏国连年征战,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大宋仁义之邦,国泰民安。兄弟替你投诚了。”
嵬名山将手中的大铁枪投到地上,痛苦地道:“事已至此,为兄只得听你的啦。”
“大哥,这就对了。”嵬夷山道:“清涧城种将军就在大帐外迎候大哥。”
嵬名山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无奈地道:“请进来吧。”
种谔随嵬夷山进了大帐,对嵬名山一包拳:“嵬将军幸会。”
“种将军幸会。”嵬名山深施党项抚胸礼,“久仰将军大名,今日有幸一见。”
种谔再抱拳还礼:“嵬将军深明大义,归顺中国,既是国之福,也是将军之福啊。”
嵬名山道:“惭愧,容在下与西夏告别。”
说完,嵬名山步出大帐,对着北方跪倒,双手伏在地上,痛哭着高呼:“陛下,是臣不忠,对不起大夏!”磕了三个头,站起身,对夏军高呼:“兄弟们,我嵬名山投奔了大宋,你们有愿意的就跟我走,不愿意的就请返回家去吧。”
夏军有愿意跟随的,有愿意回家的。嵬名山一概不予强求,领着少数夏军跟随种谔向南而去。其族人大都跟随南行。嵬夷山带领宋军将绥州城占领。
绥州夏军回到兴庆府,有人向李谅祚禀报嵬名山投降了宋朝。
李谅祚大怒,立即派出四万大军,要夺回绥州。夏军到达绥州,在城前列阵,准备攻城。就在此时,城门大开,种谔命嵬名山领着随降的百余名夏军挑战,绥州城上老弱军兵鼓噪呐喊,以为疑兵迷惑夏军。
种谔知道李谅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来争夺绥州,早以安排妥当,就等夏军来战。宋军占据晋祠谷有利地形列阵,偏将燕达、刘甫率军为两翼,种谔自为中军,三军一齐向夏军包抄过来,夏军大败。宋军追杀二十多里,斩杀众多夏军,得胜回到绥州城。
夏军兵败,逃回夏境。李谅祚咽不下这口气,再派兵争夺绥州。
延州东路巡检折继世带领步骑军万人,自怀宁寨出兵进攻银州。嵬名山领着族人一万三千多户居住在大里水沿岸。
夏军遇到宋军,两军开战。折继世与嵬名山两面夹攻,夏军大败。
银州距绥州四百多里,绥州既失,银州就成了边界。李谅祚担心银州无力对抗宋军,急忙调遣夏军赶往银州屯守。
绥州归宋,鄜延路各军纷纷请战,欲拔银州。凤翔府知府李师中,认为不可,诸军才偃旗息鼓,加强警备。
“为什么一败再拜,我大夏雄兵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可现在……”李谅祚深思不得其解,恨得他咬牙切齿。他突然想起了杨定。
自杨定走后,李谅祚就等待宋朝遣回沿边熟户,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一丝动静,却得到杨定升任保安军知军的情报。
李谅祚有些恼怒。他突然想到杨定来到西夏,并没有什么具体使命,一定是来探听虚实,才使得种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绥州。问题就出在这个杨定身上!怪不得他还说归还沿边熟户,是麻痹朕放松警惕。这个杨定实在是可恶,朕要杀了他!
李谅祚决心已下,要杀杨定。如何能杀得杨定,他犯了心思。杨定现在是保安军知军,身在大宋境内,手下又有军兵。李谅祚背剪着双手,在大殿里踱步,像一位老人在迟疑地思索。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终于心生一计。
于是,他亲自领军进驻洪州,派出使臣到保安军见杨定。
夏使呈上李谅祚的亲笔信,并道:“禀杨大人,我国主有要事与大人商量。”
杨定一听,心中暗喜,曾向皇上说可以刺杀李谅祚,机会来了。于是,满口答应。
送走夏使,杨定决定暗杀李谅祚,找来保安军都巡检侍其臻,命其兵进洪州接应。
于是,杨定挑选百名军兵来到洪州,面见李谅祚。侍其臻领兵秘密越过长城,来到洪州外围埋伏。
杨定觐见李谅祚,不等杨定参拜,只见大殿两厢奔出侍卫,将其拿下。
杨定大喊:“陛下,为何将臣绑上。”
李谅祚嘿嘿一笑,“杨大人,杨知军,你不要看朕年龄小,就欺骗朕。朕能统驭一国臣民,岂不知你的诡计。”
杨定回道:“回陛下,臣没有诡计,是陛下召臣来。”
“你没有诡计吗?”李谅祚将脸一绷,喝道:“带上来。”
李守贵领众军兵押着五花大绑的侍其臻和杨定的儿子杨仲通进来。杨定一见,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大殿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什么?”李谅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所听到的话,他转过脸来,看着侍臣:“你刚才说什么了?”
侍臣提高了些声音回奏:“宋朝使臣求见。”
李谅祚一脸的疑惑,“宋朝使臣求见?”
侍臣又重复了一遍:“回陛下,宋朝使臣在殿外等候,请求陛下接见。”
“宋朝使臣在这个时候来干什么?”李谅祚突然瞪大了眼睛,一股恶气涌上心头。“来得正好,朕要看看宋朝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请宋使觐见。”
宋使杨定走进大殿,对着李谅祚跪倒磕头,口称:“臣杨定叩见陛下。”
李谅祚一愣。宋使出使到西夏,一贯以皇上的代理人自居,傲慢神气,都得李谅祚站着迎接。这位宋使竟然跪拜,还开口称臣。李谅祚原本要拿宋使出出气,这气不用出就顺溜了。
“杨爱卿平身。”
“谢陛下。”
李谅祚心里高兴,于是盛情地设宴接待了杨定。在席间,杨定道:“臣回到朝廷,跟皇上说说,将沿边熟户遣归陛下。”
李谅祚一听,更加高兴,赐与杨定宝鉴、宝剑和金银。
杨定回到京城汴梁,将金银留下,仅将宝鉴和宝剑献上,并对宋神宗道:“李谅祚热情地招待了臣下,对朝廷很是恭顺,对臣毫无戒心,可以刺杀。”
宋神宗点点头:“杨爱卿出使西夏有功,擢保安军知军。”
杨定激动地磕头:“谢皇上,臣当肝脑涂地,为朝廷鞠躬尽瘁。”
绥州城在黄河以北,地处丘陵沟壑地带,有铁山、碣山及无定水环绕其下。绥州古城在宋淳化五年,与夏州城同时被焚毁。自李德明和李元昊两世修复经营,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西夏的重镇。李谅祚在此设立监军司,命嵬名山在此驻守。
嵬名山并非西夏皇族,姓嵬,名名山。嵬名山是西夏大将,左厢监军使,驻守在绥州,其部族居住在绥州境内。嵬名山的弟弟嵬夷山,有意投奔宋朝,就偷偷跑到清涧城,进见种谔,请降于大宋。种谔十分高兴,欣然接纳。
种谔对嵬夷山道:“二将军若能与令兄左厢监军使嵬名山一同归宋,那太好不过了,你兄弟二人皆得高官。”
嵬夷山回道:“请种大人放心,这件事包在鄙人身上。”
嵬夷山回到绥州就犯愁了。嵬名山是李谅祚的亲信大将,深受李谅祚重用,将绥州升为左厢监军司,任其为监军使,以抗拒宋军。嵬名山对李谅祚也是披肝沥胆,忠贞不二。
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嵬夷山打定了主意:只能将生米煮成熟饭,已成既定事实,就不怕哥哥不降。
嵬夷山找来了嵬名山的亲信小吏李文喜,将投宋的打算告诉了他。
李文喜道:“投宋是好事,监军使大人不从怎么办?”
嵬夷山对李文喜附耳低言了几句。李文喜笑逐颜开:“妙计妙计,还得是二将军,就这么办,小人听二将军的。”
嵬夷山和李文喜背着嵬名山来到了清涧城,种谔热情地招待了二人。
李文喜对种谔道:“种大人,我二人代替监军使大人归降朝廷,得有凭证,不然我府大人不会相信。”
“说的对。”种谔将宋神宗赐与的一个刻有“神宗御用之宝”的金盂,拿出来交给李文喜,嘱咐道:“这是大宋皇帝的御用之物,赐给我家先父的,你府主人见到此圣物就相信了。”
嵬夷山都:“后天我兄长要巡边,离开绥州城,正是归降的大好时机。请种大人出兵协助,事情必成。”
种谔称称赞嵬夷山:“二将军所言正和我意,在下定出兵相助。但不知监军使大人巡边到何地点扎营。”
嵬夷山道:“兄长巡边之时,我和李文喜都跟随,到时候就知道了。鄙人遣心腹来禀告大人,大人立即行动就成。”
“好,就这么定。”种谔与二人密谋已定,按计而行。
嵬名山领军一千巡边,先到怀宁寨,午后到达顺安寨边界,沿着边界巡视,走了一段路,传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众军吃完饭进帐休息。嵬夷山带兵巡营,将亲兵布置在要害处,秘密派出二人往清涧城报信。
傍晚时分,种谔率宋军来到夏军营寨,里应外合,将夏军营寨包围。
嵬夷山对军兵大呼:“各位父老兄弟,我兄长已经归降了大宋朝廷,清涧城种大人率军前来迎接。两军不要战斗,我去通报兄长。”
夏军听到嵬夷山的话,又看到宋军只是在营寨外围着,并没有进攻的迹象,就明白投降宋朝是真的了。
嵬夷山对种谔道:“请种大人领一队军兵随在下进营。”
种谔带领三百宋军随嵬夷山进了夏营,将嵬名山的大帐包围。守卫的亲兵一见大惊,呼喊着准备拼杀。一名亲军跑进大帐,“监军使大人,宋军包围了营寨!”
嵬名山大惊,一把抓过大铁枪,对亲兵下令:“传令迎敌。”
嵬夷山紧跟着进帐,将传令亲兵拽进大帐,对嵬名山道:“大哥,我们已经投降了宋朝。”
嵬名山大叫:“我什么时候投降宋朝啦?!”
嵬夷山道:“大哥,你已经答应投归宋朝了,怎么反悔了?”
嵬名山气恼地大喝:“混账,我什么时候投降宋朝啦?!”
嵬夷山道:“大哥,你别生气,是我替大哥投降宋朝的。”
李文喜连忙拿出金盂,对嵬名山道:“大人,这件事小人也知道,这是大宋皇上赐与你归降的信物。”说完,将金盂呈给嵬名山。
嵬名山抓过一看,只见金盂上铸造篆文:神宗御用之宝。他的脑袋“嗡”地一声,如同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响,痛哭起来:“夷山啊夷山,你陷我不忠啊,你陷我不忠啊!”
嵬夷山道:“大哥,你不要难过,咱兄弟在西夏虽然受到重用,可夏国连年征战,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大宋仁义之邦,国泰民安。兄弟替你投诚了。”
嵬名山将手中的大铁枪投到地上,痛苦地道:“事已至此,为兄只得听你的啦。”
“大哥,这就对了。”嵬夷山道:“清涧城种将军就在大帐外迎候大哥。”
嵬名山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无奈地道:“请进来吧。”
种谔随嵬夷山进了大帐,对嵬名山一包拳:“嵬将军幸会。”
“种将军幸会。”嵬名山深施党项抚胸礼,“久仰将军大名,今日有幸一见。”
种谔再抱拳还礼:“嵬将军深明大义,归顺中国,既是国之福,也是将军之福啊。”
嵬名山道:“惭愧,容在下与西夏告别。”
说完,嵬名山步出大帐,对着北方跪倒,双手伏在地上,痛哭着高呼:“陛下,是臣不忠,对不起大夏!”磕了三个头,站起身,对夏军高呼:“兄弟们,我嵬名山投奔了大宋,你们有愿意的就跟我走,不愿意的就请返回家去吧。”
夏军有愿意跟随的,有愿意回家的。嵬名山一概不予强求,领着少数夏军跟随种谔向南而去。其族人大都跟随南行。嵬夷山带领宋军将绥州城占领。
绥州夏军回到兴庆府,有人向李谅祚禀报嵬名山投降了宋朝。
李谅祚大怒,立即派出四万大军,要夺回绥州。夏军到达绥州,在城前列阵,准备攻城。就在此时,城门大开,种谔命嵬名山领着随降的百余名夏军挑战,绥州城上老弱军兵鼓噪呐喊,以为疑兵迷惑夏军。
种谔知道李谅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来争夺绥州,早以安排妥当,就等夏军来战。宋军占据晋祠谷有利地形列阵,偏将燕达、刘甫率军为两翼,种谔自为中军,三军一齐向夏军包抄过来,夏军大败。宋军追杀二十多里,斩杀众多夏军,得胜回到绥州城。
夏军兵败,逃回夏境。李谅祚咽不下这口气,再派兵争夺绥州。
延州东路巡检折继世带领步骑军万人,自怀宁寨出兵进攻银州。嵬名山领着族人一万三千多户居住在大里水沿岸。
夏军遇到宋军,两军开战。折继世与嵬名山两面夹攻,夏军大败。
银州距绥州四百多里,绥州既失,银州就成了边界。李谅祚担心银州无力对抗宋军,急忙调遣夏军赶往银州屯守。
绥州归宋,鄜延路各军纷纷请战,欲拔银州。凤翔府知府李师中,认为不可,诸军才偃旗息鼓,加强警备。
“为什么一败再拜,我大夏雄兵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可现在……”李谅祚深思不得其解,恨得他咬牙切齿。他突然想起了杨定。
自杨定走后,李谅祚就等待宋朝遣回沿边熟户,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一丝动静,却得到杨定升任保安军知军的情报。
李谅祚有些恼怒。他突然想到杨定来到西夏,并没有什么具体使命,一定是来探听虚实,才使得种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绥州。问题就出在这个杨定身上!怪不得他还说归还沿边熟户,是麻痹朕放松警惕。这个杨定实在是可恶,朕要杀了他!
李谅祚决心已下,要杀杨定。如何能杀得杨定,他犯了心思。杨定现在是保安军知军,身在大宋境内,手下又有军兵。李谅祚背剪着双手,在大殿里踱步,像一位老人在迟疑地思索。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终于心生一计。
于是,他亲自领军进驻洪州,派出使臣到保安军见杨定。
夏使呈上李谅祚的亲笔信,并道:“禀杨大人,我国主有要事与大人商量。”
杨定一听,心中暗喜,曾向皇上说可以刺杀李谅祚,机会来了。于是,满口答应。
送走夏使,杨定决定暗杀李谅祚,找来保安军都巡检侍其臻,命其兵进洪州接应。
于是,杨定挑选百名军兵来到洪州,面见李谅祚。侍其臻领兵秘密越过长城,来到洪州外围埋伏。
杨定觐见李谅祚,不等杨定参拜,只见大殿两厢奔出侍卫,将其拿下。
杨定大喊:“陛下,为何将臣绑上。”
李谅祚嘿嘿一笑,“杨大人,杨知军,你不要看朕年龄小,就欺骗朕。朕能统驭一国臣民,岂不知你的诡计。”
杨定回道:“回陛下,臣没有诡计,是陛下召臣来。”
“你没有诡计吗?”李谅祚将脸一绷,喝道:“带上来。”
李守贵领众军兵押着五花大绑的侍其臻和杨定的儿子杨仲通进来。杨定一见,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大殿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