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借北方力,攻南地
帝都洛阳又是乱糟糟的一天;一队队来回往返的骑兵打破了城内平静。而生活在洛阳城内百姓今年已经习惯了“混乱”,当他们得知朝廷在抓捕企图谋反的陈氏余孽、又见军队对普通老百姓秋毫无犯,便各忙各的;一些闲人则是呼朋唤友,一起前往消息最为灵通的青楼、酒肆倾听后续之事。
但是洛阳城内的高层都明白这又是一场类似于“陇西李氏大案”的大案,且由于是陈朝后裔企图复辟,所以情节之严重、牵涉之广泛、杀戮之多,必将有过而无不及。而那些与陈氏、袁氏等等家族有关联的人,俱是心惊胆战、人人自危。
皇宫同明殿之内,除了大隋皇帝杨广以外,还有入宫待命的杨秀、杨雄、杨达、高颎、苏威、长孙炽、裴矩、萧玚、李子权、张衡、杨约、牛弘、杨文思、宇文弼、段文振、宇文恺、赵绰、裴蕴、韦匡伯、史祥等等重臣。
杨广看完杨集刚刚带入宫中的急报,脸色顿时一片铁青,他将急报往案上一扔,语若寒冰的向众臣说道:“诸公,宜阳县内的五百余名陈家私军携带大量武器装备,沿着官道向东北方行军;被左翊卫两千将士逼停以后,这支私军非但投降,反而摆出以步克骑的阵式、向军队发动进攻,私军悍不畏死,宁死不退,已被左翊卫尽数击毙于野。只有陈叔匡和陈蕃贪生怕死,当了俘虏。”
介绍完这场战斗,杨广问道:“诸公且都说一说,朝廷应当如何对待陈氏子弟?又如何惩治与陈氏狼狈为奸的陆、顾、张、朱、程、沈、袁、孔等等世家?”
“圣人!”杨集向杨广拱手一礼,沉声说道:“真要算起来,天下其实从汉末就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在分裂的几百年时间里,王朝如同走马灯似地不断更迭,唯独不变的就是战争;而南北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下来,使双方之间都有着深深的隔阂和仇恨。圣人与先帝减少税赋、让利于南方之民、开掘大运河沟通南北,都是为了加强南北联系、增进双方了解、抚平人心上隔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
做好了令杨广和众人都能接受的铺垫,杨集进入当前的议题:“朝廷大势有手、精锐之师众多,自然有能力将各个涉案的世家尽数诛杀,然而每个家族都是根深蒂固、影响一方的存在;一旦朝廷依夷族定罪、对他们大开杀戒,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恐惧和仇视必将再次上涌。如果再有阴谋家以此为由、于民间将朝廷和北方人妖魔化,最后不仅把大隋这些年以来的努力尽数葬送,而且一场接着一场的叛乱又将出现在南方大地。”
“卫王之言,也是我现在最为难之处。”杨广一想到被杨集从归德坊抓捕回来的南方士族代表、骁果军和右翊卫查封的几百座府邸,就是一阵头大。
陈氏肯定是万万不能留了,现在有这一网打尽的良机,正好使之彻彻底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陈氏的党羽令他感到十分棘手。只因南方士族之中,除了寥寥几个以外,基本上全部派人参与了归德坊那场秘会。
杨广当然想把这些家族杀个干净,但是正如杨集所说这般,他要是逞一时之快杀光,后果和代价实在太沉重了。他想了想,又问道:“依卫王之意,又当如何?”
杨集沉声说道:“陈朝覆灭后,先帝与圣人对陈氏宽宏大量、仁义待之,光是进入仕途的陈氏子弟就有数十人,而当到太守的人,更是足有十余个。然而陈氏子弟无视先帝与圣人之恩义、不顾南方百姓死活,一心为私,今天更是悍然向军队动手,其谋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依臣之见,当以谋反罪论处,夷其族!至于陆、顾、张、朱、程、沈、袁等等家族,只诛杀恶首和恶首的父亲兄弟,及其子孙。”
“还有呢?”杨广为了抚平南北双方的隔阂,可谓是殚精竭虑,不过他虽然不愿数十年之功毁灭于一旦,但觉得杨集说出来的惩罚太过仁慈、不符合一惯的做事风格。所以他认为杨集绝对还有下文,而杨集的下文才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
杨集说道:“出于对人犯所在家族的惩罚,凡是与恶首有关的支系则是流配到西海都护府各郡县,这样既可充实当地人口、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习性。”
众人一听,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杨集这家伙真够狠的,他这个“分化离间”的法子,比尽数诛杀的效果还要好。
一般来说,各大家族的嫡系向来是德高望重、大权独揽、实力雄厚;各个旁支的实力则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而各个旁支在面临诛九族、夷族的大罪之时,的确能够和嫡系同生死共存亡,但是朝廷如果仅仅只是追究嫡系罪责的话,旁支在求生慾的驱使之下,自然与之划清界线、老老实实的听话;甚至一些支系还会幸灾乐祸、求之不得。
如今涉案的恶首要么是各大家族的家主、要么是各大家族的嫡系子弟;所以杨集此法看似很仁义、很软弱,实际上是把各大家族实力最强的嫡系一网打尽,给各个旁支搭建了内斗的舞台。
各个旁支固然都明白再强大的国家、再强大的家族也抵不住内讧;每内讧一次,国或家的实力就要减弱几分,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所以人人都提倡团结一心、不得觊觎家主之位。
然而团结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说一不二的强者,如果没有强者带领,而大家又实力相当,谁都想当独一无二的“皇帝”、谁都理智不了。就算有人不想参与,但是在大势之下,也纷纷被卷入争斗的洪流之中。
朝廷如果按照杨集之法办理嫡系,各个家族的各个支系等到风声过去以后,定然展开激烈争斗;他们斗得越凶、家族内部的矛盾和仇恨越深、整个家族也衰弱得越快。而皇帝和敌对势力却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之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战机”。
“诸公,卫王此法如何?”杨广十分认可杨集的处置方案,然则为了避免大家说他搞一言堂,便出声询问;可他又怕众人没完没了的争论下去,便露出了“我很满意”的笑容。
“卫王此法甚佳,臣无异议!”众人心说你都喜形于色、兴奋难掩了,还能如何?
杨广点了点头,正要应下,却发现裴矩沉吟不语,于是问道:“裴公可有不同看法?”
“圣人,老臣无看法!”裴矩拱手道:“只不过有一人,能否网开一面?”
杨广好奇的问道:“不知裴公指的是谁?”
“老臣说的是徐仪!”裴矩报了一个名字,细细介绍道:“徐仪乃是徐陵之子,此人工诗文、善书法丹青、明《周易》等古籍,是世所罕见的贤良之才。”
“此人,我亦知晓。他确实是一名精通百家学术的宗师,同时也是南陈尚书殿中郎兼东宫学士;及至陈亡,隐于钱塘赭山。我爱惜其才,多次使人征召,然其避而不出。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我不怨他。”杨广叹了一口气,语气慢慢变得凛冽起来:“如果他一直避世、或者北上洛阳期间安分守己,我不会计较什么。可他近来都做了些什么?”
“圣人,其侄虽是涉入陈氏之中,然其本人似乎不知此事。他带领学生在太学和洛阳大学辩学之时,还禁止自己的学生议政、禁止自己的学生与北方学子互骂。倒是与之同行的许善心因为被贬为教学博士的缘故,时常大放厥词、抨击朝政,甚至还与学生说朝廷不公,圣人、圣人不仁。”裴矩默然半晌,说道:“受其似是而非的蛊惑,徐仪也加入了进去。”
他并不是夸大其词、陷害许善心,而是确有其事。许善心原为吏部侍郎,因任期已满,迁秘书省少监,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着作局职事。然去年年审之时,他为了表现自己、清除异己,便以秘书省浮于人事、冗官冗吏多为由,坑害了包括王衮在内的二十多名专注学问、不善言辞的贤良。
经牛弘等人核实清楚,杨广便将他贬为教学博士。许善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地位一落千丈、又失去皇帝的信任,自然是满腹怨言、时常发牢骚。
杨广本来就希望他长长记性、加以改进,之后再酌情提拔,一听裴矩这么一说,顿时心头火起:“看来他仍旧不知改悔,好,那就成全他好了。传旨下去,诛其满门,徐仪不明是非,人云亦云,一并杀了。”
裴矩想不到会是这等结果,连忙说道:“圣人,徐仪乃是名满天下的饱学之士,在南方士林有难以取代的名望。”
杨广重重一挥手,恼火的说道:“有一点点名声、有一点点才华,就以士林领袖自居,他究竟想做什么?”
裴矩苦笑道:“圣人,徐仪不值得大动雷霆之火,而且他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没必要为了他一人、造成南方混乱。”
“是啊圣人!”萧玚亦是劝道:“徐仪刚烈耿直、是非分明,只要解除他心中的疑惑和误会,就能为朝廷所用,他那难以取代的巨大名望,则会变成抚平南北隔阂的利器之一。”
“也罢!”听到萧玚这么说,杨广虽然有些气不过,可也知道此言在理,他气呼呼的收回了成命,又向萧玚说道:“这种人喜欢泛泛而谈,偏生名气大、说的话更是影响深远;尽快将他的错误扭正过来,不要让他乱说话。”
“臣遵命!”萧玚拱手应命。
杨广收拾心绪,言归正传的吩咐道:“对陈朝余孽的惩治,就此定下。但是陈氏子弟不光是洛阳这些,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未免其他人闻讯潜逃,立刻向各州下达命令,将陈氏子弟一律拘捕归案、以明国法。事不宜迟,你们都下去安排吧!”
说着,又叮嘱道:“我不希望日后有陈氏子弟举兵造反,所以这一回诛恶务尽,绝不能有一条漏网之鱼。”
“臣遵命!”众人心知事态紧急,纷纷起身告辞,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同明殿。
便在这时,杨广叫住了杨集:“卫王,你且留下。”
“喏!”杨集只好留下,等到众人离开,他上前一礼,问道:“还有何事?”
“金刚奴!”杨广叹息一声,有些失神的说道:“这件事情显然不可能轻易了结,影响范围之广、牵涉世家和人员,远胜陇西李氏大案,到了后头,肯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甚至,还有可能脱离我们的掌控。”
杨集愣了一下,随即醒悟了过来:“派系之争?”
“嗯,不错!”杨广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南方十分富庶,几无旱灾、涝灾、虫灾。无论是关陇贵族、关中士族也好,还是山东士族、中原士族、河东士族也罢,早就垂涎三尺。但是南方士族打仗的本来虽然不行,可是论起心眼、阴谋诡计,却不比任何一方势力差,故而除了几个与其利益一致的家族之外,其他想要南下的家族皆以失败告终。”
“而裴氏其实也想分为二李、二崔那样的两大世家,然而裴蕴那一系虽然在南方立足了数百年时间,可是他们在南方士族眼中,始终是寓居南方的外来势力、乞讨者,并加以排斥,这也是裴蕴那支无法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裴氏在南方深耕几百年尚且如此,其他企图南下的家族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你提出处置陈氏和党羽的法子时,他们之所以答应得那么干脆,便是北方各个派系一致的利益诉求,使他们形成了默契。北方各大派系好不容易等于这个机会,还不得拼命去弄那些涉案的南方士族?这也是我担心失控的原因所在。”
“萧玚不反对,是他在道义上、法度上站不住脚;于是想要拉徐仪这个士林名宿,使他助南方士族一臂之力,当然了,裴矩也想‘挟徐仪以令南方士林’,我也有些担心南方士族败得太惨、太快,便将徐仪交给萧玚来安抚。”
杨广所说这些,杨集不怎么放在心上,他此时好奇的是杨广究竟是什么态度,于是问道:“既然阿兄知道这些,为何还答应我的建议?”
“毕竟是准备造反的敌人,我没有放过这些世家的理由,另一方面是南朝士族太难攻克了,我也希望北方各大派系下去破了这个乌龟壳。”杨广呵呵一笑,说道:“接下来,我们皇族不要参与了,只要他们没有徇私枉法、欺压百姓,任他们斗下去。关键时刻再出去主持‘公道’。若是谁敢把局势弄得失控,你和智积再执掌大义之旗,出兵将之灭了。”
杨集顿时啼笑皆非,抱拳应道:“喏!”
杨广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让你帮出一个主意。”
杨集问道:“何事?说说看。”
“哎呀,这个事情比较难办,容我好生梳理一下。”杨广脸上的神色十分怪异,好像有重要的大事难以决断,他闭上眼睛、靠在御榻上,放松紧绷的头脑,但是他纠结了老半天,终究没有说什么,最终睁开双眼,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此事你决定不了、帮不了。还是由我自己想办法好了,你回去吧!”
杨集一脸莫名其妙的走出同明殿,直到出了大门,才想明白杨广纠结的原因竟然是宫里的陈氏姐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但是洛阳城内的高层都明白这又是一场类似于“陇西李氏大案”的大案,且由于是陈朝后裔企图复辟,所以情节之严重、牵涉之广泛、杀戮之多,必将有过而无不及。而那些与陈氏、袁氏等等家族有关联的人,俱是心惊胆战、人人自危。
皇宫同明殿之内,除了大隋皇帝杨广以外,还有入宫待命的杨秀、杨雄、杨达、高颎、苏威、长孙炽、裴矩、萧玚、李子权、张衡、杨约、牛弘、杨文思、宇文弼、段文振、宇文恺、赵绰、裴蕴、韦匡伯、史祥等等重臣。
杨广看完杨集刚刚带入宫中的急报,脸色顿时一片铁青,他将急报往案上一扔,语若寒冰的向众臣说道:“诸公,宜阳县内的五百余名陈家私军携带大量武器装备,沿着官道向东北方行军;被左翊卫两千将士逼停以后,这支私军非但投降,反而摆出以步克骑的阵式、向军队发动进攻,私军悍不畏死,宁死不退,已被左翊卫尽数击毙于野。只有陈叔匡和陈蕃贪生怕死,当了俘虏。”
介绍完这场战斗,杨广问道:“诸公且都说一说,朝廷应当如何对待陈氏子弟?又如何惩治与陈氏狼狈为奸的陆、顾、张、朱、程、沈、袁、孔等等世家?”
“圣人!”杨集向杨广拱手一礼,沉声说道:“真要算起来,天下其实从汉末就一直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在分裂的几百年时间里,王朝如同走马灯似地不断更迭,唯独不变的就是战争;而南北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下来,使双方之间都有着深深的隔阂和仇恨。圣人与先帝减少税赋、让利于南方之民、开掘大运河沟通南北,都是为了加强南北联系、增进双方了解、抚平人心上隔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
做好了令杨广和众人都能接受的铺垫,杨集进入当前的议题:“朝廷大势有手、精锐之师众多,自然有能力将各个涉案的世家尽数诛杀,然而每个家族都是根深蒂固、影响一方的存在;一旦朝廷依夷族定罪、对他们大开杀戒,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恐惧和仇视必将再次上涌。如果再有阴谋家以此为由、于民间将朝廷和北方人妖魔化,最后不仅把大隋这些年以来的努力尽数葬送,而且一场接着一场的叛乱又将出现在南方大地。”
“卫王之言,也是我现在最为难之处。”杨广一想到被杨集从归德坊抓捕回来的南方士族代表、骁果军和右翊卫查封的几百座府邸,就是一阵头大。
陈氏肯定是万万不能留了,现在有这一网打尽的良机,正好使之彻彻底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陈氏的党羽令他感到十分棘手。只因南方士族之中,除了寥寥几个以外,基本上全部派人参与了归德坊那场秘会。
杨广当然想把这些家族杀个干净,但是正如杨集所说这般,他要是逞一时之快杀光,后果和代价实在太沉重了。他想了想,又问道:“依卫王之意,又当如何?”
杨集沉声说道:“陈朝覆灭后,先帝与圣人对陈氏宽宏大量、仁义待之,光是进入仕途的陈氏子弟就有数十人,而当到太守的人,更是足有十余个。然而陈氏子弟无视先帝与圣人之恩义、不顾南方百姓死活,一心为私,今天更是悍然向军队动手,其谋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依臣之见,当以谋反罪论处,夷其族!至于陆、顾、张、朱、程、沈、袁等等家族,只诛杀恶首和恶首的父亲兄弟,及其子孙。”
“还有呢?”杨广为了抚平南北双方的隔阂,可谓是殚精竭虑,不过他虽然不愿数十年之功毁灭于一旦,但觉得杨集说出来的惩罚太过仁慈、不符合一惯的做事风格。所以他认为杨集绝对还有下文,而杨集的下文才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
杨集说道:“出于对人犯所在家族的惩罚,凡是与恶首有关的支系则是流配到西海都护府各郡县,这样既可充实当地人口、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习性。”
众人一听,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杨集这家伙真够狠的,他这个“分化离间”的法子,比尽数诛杀的效果还要好。
一般来说,各大家族的嫡系向来是德高望重、大权独揽、实力雄厚;各个旁支的实力则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而各个旁支在面临诛九族、夷族的大罪之时,的确能够和嫡系同生死共存亡,但是朝廷如果仅仅只是追究嫡系罪责的话,旁支在求生慾的驱使之下,自然与之划清界线、老老实实的听话;甚至一些支系还会幸灾乐祸、求之不得。
如今涉案的恶首要么是各大家族的家主、要么是各大家族的嫡系子弟;所以杨集此法看似很仁义、很软弱,实际上是把各大家族实力最强的嫡系一网打尽,给各个旁支搭建了内斗的舞台。
各个旁支固然都明白再强大的国家、再强大的家族也抵不住内讧;每内讧一次,国或家的实力就要减弱几分,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所以人人都提倡团结一心、不得觊觎家主之位。
然而团结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说一不二的强者,如果没有强者带领,而大家又实力相当,谁都想当独一无二的“皇帝”、谁都理智不了。就算有人不想参与,但是在大势之下,也纷纷被卷入争斗的洪流之中。
朝廷如果按照杨集之法办理嫡系,各个家族的各个支系等到风声过去以后,定然展开激烈争斗;他们斗得越凶、家族内部的矛盾和仇恨越深、整个家族也衰弱得越快。而皇帝和敌对势力却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之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战机”。
“诸公,卫王此法如何?”杨广十分认可杨集的处置方案,然则为了避免大家说他搞一言堂,便出声询问;可他又怕众人没完没了的争论下去,便露出了“我很满意”的笑容。
“卫王此法甚佳,臣无异议!”众人心说你都喜形于色、兴奋难掩了,还能如何?
杨广点了点头,正要应下,却发现裴矩沉吟不语,于是问道:“裴公可有不同看法?”
“圣人,老臣无看法!”裴矩拱手道:“只不过有一人,能否网开一面?”
杨广好奇的问道:“不知裴公指的是谁?”
“老臣说的是徐仪!”裴矩报了一个名字,细细介绍道:“徐仪乃是徐陵之子,此人工诗文、善书法丹青、明《周易》等古籍,是世所罕见的贤良之才。”
“此人,我亦知晓。他确实是一名精通百家学术的宗师,同时也是南陈尚书殿中郎兼东宫学士;及至陈亡,隐于钱塘赭山。我爱惜其才,多次使人征召,然其避而不出。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我不怨他。”杨广叹了一口气,语气慢慢变得凛冽起来:“如果他一直避世、或者北上洛阳期间安分守己,我不会计较什么。可他近来都做了些什么?”
“圣人,其侄虽是涉入陈氏之中,然其本人似乎不知此事。他带领学生在太学和洛阳大学辩学之时,还禁止自己的学生议政、禁止自己的学生与北方学子互骂。倒是与之同行的许善心因为被贬为教学博士的缘故,时常大放厥词、抨击朝政,甚至还与学生说朝廷不公,圣人、圣人不仁。”裴矩默然半晌,说道:“受其似是而非的蛊惑,徐仪也加入了进去。”
他并不是夸大其词、陷害许善心,而是确有其事。许善心原为吏部侍郎,因任期已满,迁秘书省少监,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着作局职事。然去年年审之时,他为了表现自己、清除异己,便以秘书省浮于人事、冗官冗吏多为由,坑害了包括王衮在内的二十多名专注学问、不善言辞的贤良。
经牛弘等人核实清楚,杨广便将他贬为教学博士。许善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地位一落千丈、又失去皇帝的信任,自然是满腹怨言、时常发牢骚。
杨广本来就希望他长长记性、加以改进,之后再酌情提拔,一听裴矩这么一说,顿时心头火起:“看来他仍旧不知改悔,好,那就成全他好了。传旨下去,诛其满门,徐仪不明是非,人云亦云,一并杀了。”
裴矩想不到会是这等结果,连忙说道:“圣人,徐仪乃是名满天下的饱学之士,在南方士林有难以取代的名望。”
杨广重重一挥手,恼火的说道:“有一点点名声、有一点点才华,就以士林领袖自居,他究竟想做什么?”
裴矩苦笑道:“圣人,徐仪不值得大动雷霆之火,而且他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没必要为了他一人、造成南方混乱。”
“是啊圣人!”萧玚亦是劝道:“徐仪刚烈耿直、是非分明,只要解除他心中的疑惑和误会,就能为朝廷所用,他那难以取代的巨大名望,则会变成抚平南北隔阂的利器之一。”
“也罢!”听到萧玚这么说,杨广虽然有些气不过,可也知道此言在理,他气呼呼的收回了成命,又向萧玚说道:“这种人喜欢泛泛而谈,偏生名气大、说的话更是影响深远;尽快将他的错误扭正过来,不要让他乱说话。”
“臣遵命!”萧玚拱手应命。
杨广收拾心绪,言归正传的吩咐道:“对陈朝余孽的惩治,就此定下。但是陈氏子弟不光是洛阳这些,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未免其他人闻讯潜逃,立刻向各州下达命令,将陈氏子弟一律拘捕归案、以明国法。事不宜迟,你们都下去安排吧!”
说着,又叮嘱道:“我不希望日后有陈氏子弟举兵造反,所以这一回诛恶务尽,绝不能有一条漏网之鱼。”
“臣遵命!”众人心知事态紧急,纷纷起身告辞,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同明殿。
便在这时,杨广叫住了杨集:“卫王,你且留下。”
“喏!”杨集只好留下,等到众人离开,他上前一礼,问道:“还有何事?”
“金刚奴!”杨广叹息一声,有些失神的说道:“这件事情显然不可能轻易了结,影响范围之广、牵涉世家和人员,远胜陇西李氏大案,到了后头,肯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甚至,还有可能脱离我们的掌控。”
杨集愣了一下,随即醒悟了过来:“派系之争?”
“嗯,不错!”杨广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南方十分富庶,几无旱灾、涝灾、虫灾。无论是关陇贵族、关中士族也好,还是山东士族、中原士族、河东士族也罢,早就垂涎三尺。但是南方士族打仗的本来虽然不行,可是论起心眼、阴谋诡计,却不比任何一方势力差,故而除了几个与其利益一致的家族之外,其他想要南下的家族皆以失败告终。”
“而裴氏其实也想分为二李、二崔那样的两大世家,然而裴蕴那一系虽然在南方立足了数百年时间,可是他们在南方士族眼中,始终是寓居南方的外来势力、乞讨者,并加以排斥,这也是裴蕴那支无法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裴氏在南方深耕几百年尚且如此,其他企图南下的家族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你提出处置陈氏和党羽的法子时,他们之所以答应得那么干脆,便是北方各个派系一致的利益诉求,使他们形成了默契。北方各大派系好不容易等于这个机会,还不得拼命去弄那些涉案的南方士族?这也是我担心失控的原因所在。”
“萧玚不反对,是他在道义上、法度上站不住脚;于是想要拉徐仪这个士林名宿,使他助南方士族一臂之力,当然了,裴矩也想‘挟徐仪以令南方士林’,我也有些担心南方士族败得太惨、太快,便将徐仪交给萧玚来安抚。”
杨广所说这些,杨集不怎么放在心上,他此时好奇的是杨广究竟是什么态度,于是问道:“既然阿兄知道这些,为何还答应我的建议?”
“毕竟是准备造反的敌人,我没有放过这些世家的理由,另一方面是南朝士族太难攻克了,我也希望北方各大派系下去破了这个乌龟壳。”杨广呵呵一笑,说道:“接下来,我们皇族不要参与了,只要他们没有徇私枉法、欺压百姓,任他们斗下去。关键时刻再出去主持‘公道’。若是谁敢把局势弄得失控,你和智积再执掌大义之旗,出兵将之灭了。”
杨集顿时啼笑皆非,抱拳应道:“喏!”
杨广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让你帮出一个主意。”
杨集问道:“何事?说说看。”
“哎呀,这个事情比较难办,容我好生梳理一下。”杨广脸上的神色十分怪异,好像有重要的大事难以决断,他闭上眼睛、靠在御榻上,放松紧绷的头脑,但是他纠结了老半天,终究没有说什么,最终睁开双眼,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此事你决定不了、帮不了。还是由我自己想办法好了,你回去吧!”
杨集一脸莫名其妙的走出同明殿,直到出了大门,才想明白杨广纠结的原因竟然是宫里的陈氏姐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