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丰收(2)
江家买马的事在秦家村没有再引起什么轰动,有意见的人都已经躺床上了。
余下的多少得到实惠,恩威并施之下,秦家村的人都老实了。
江家给村长秦光面子,让村里人可以做驱蚊香卖,只是不许用江家的名头在外欺骗,有一个打一个。
这样一来,村里又多了一条财路,家里不会纺纱织布的,就想办法做驱蚊香。
只是现在已经夏末秋至,所有的药草都开始衰老。
而且经过江家抢购,秦家村周围十里的野菊薄荷艾草都遭到毁灭性的采挖,明年也恢复不过来,其他人想做也没办法做。
这段时间村里的男人也没有闲着,除了收自家谷子,就是在地里砍苞米杆送去江家,脑子灵光的还去其他村采购,转手卖来江家挣钱。
更多的是在帮忙切杆,这些重体力活小孩子们做不了。
当秋风刮起,江家就开始收割已经在田里养到全部金黄的旱稻。
他家一动,阵势就大了。
就跟夏收时秦奇家割麦一样,全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种田的大老爷们,谁也没见过旱稻,这产量他们得估算一下。
其实,江家的稻田就摆在每个人的眼皮子下面,他们早就估摸出产量,只是亲眼看着,让自己的心疼一下,才感觉真实。
打麦要干,打谷要湿,趁着一场小雨,谷穗子正好湿漉漉的。
秦奇秦光带着七八个人割稻,秦黑牛跟另几个青壮抬着拌桶打谷,等脱下来的谷粒装满,再用骡马驮走。
可还在地边,就有人说换种的事,甚至都拉着拌桶不放,要用自己晒干的谷子换这些刚刚打下来。
那些带着水气的,甚至还带着毛躁的谷衣的旱稻谷子,依然是两斤换一斤。
有苞米换种在前,江青山没办法,只能再一次换种。
在秦光的主持下,村里的晒坝上仿佛是在给官府交粮一样,大家排着队,也不多换,一户限换上二十斤,够自己的两亩田用就行。
只是,江家十亩旱稻中,有一处稻谷是谁也不许靠近的。
人工除雄制出的两亩杂交水稻由江家自己人亲自收。
这可是江团的心肝宝贝,比不得那些普通的稻谷可以随便换出去。
秦武德带着三个少年抱谷把,地上落的每一串穗子都要捡起来。
这块田里的稻子是少年们顶着大太阳一穗一穗抽出来的,每一颗谷粒都舍不得丢失。
从收割到晾晒,都由江景阳亲手操作,保证要颗粒归仓。
在别人田里找到的两棵雄性不孕植株也跟旱稻种分开,精心用布袋装好。
男人们在田里忙碌,青山院里,江团指挥着已经在江家当伙计的大粟,把封存好的酒精和白酒都搬出来。
宋掌柜亲自点数,看着又有一百斤,他顿时喜滋滋道:“江姑娘这次的酒精不少,一会老夫就把银钱结账。”这些东西送出去,转手就是五倍价格。
江团笑道:“暂时不用结银,还是等宋掌柜把那几头牛送过来,再结算不迟。”
上次托宋掌柜在外买的十头一岁大的小牛,就要到了,她打算将牛钱折算成银子。
宋掌柜点头:“这样也行,就是你说的牧草,一时还打听不到。”
上次在悦凤楼吃饭,江团托他买牛,另外还托他打听哪里有专门给牛吃的牧草。
耕牛在什么地方都是受官府管理的,不能擅自屠宰买卖。
这些牛还是梧君阁出面购买,以寄养方式送来江家。
秦光去何员外那里上报过,因为养牛是农耕用品,何员外就拨下五十亩山林算是官府扶持项目。
现在江家后面的半座山就归其所用了,只要养牛十年,就能转为私有。
其实江家也可以买山的,但江青山觉得不能一下断了村里人砍柴的路,现在才十头牛,也犯不着买山这样浪费。
在这期间,大舅柳大林带着梨花湾的其他表舅们来过一次,他们送来了两百斤果酒,都是在周围山民那里收来的。
按照约定,江团给了一文一斤的价格,没有给现银,而是托江景祥在镇上徐家杂货铺买成东西,货好价格低。
柳大舅也给江团说了实话,这些果酒其实在山里才五厘一斤,没有放糖,酒味差得很。
江团早有准备,买糖在山里是奢侈品,她就请宋掌柜买来几十斤糖,这次就叮嘱柳大舅带些糖回去给柳芳。
山葡萄酒一定要酿好,这些事还是得靠自己人。
梨花湾的人只在青山院吃了一顿饭就回去了,就连柳大舅也不留,说现在正是摘山葡萄的时候,他回去,每天也能多摘十几果子。
这次来除了送酒,还带来好些花。
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失去香味的干花,这种蒸馏精油出油率大打折扣,甚在数量多,只需要用盐水和低度酒精浸泡之后,还能提取出残余物质。
送得最多的是新鲜的桂花,正好蒸馏精油。
将所有东西粗略一算,拢共一两多银子,送货过去的几人顿时脸上都笑开花。
其中鲜花比果酒还挣钱,梨花湾的人顿时嚷着回去就赶快摘花。
江家收完稻子后,青储也封存好一格池。
原本挖成水塘的土坑现在分成四个青储窖,花生秧,田里的稗草收到一起,一层层踩实,上面再用防水油布覆盖,还堆上土压紧。
就这样,每种农作物储存一窖,再把红薯藤全部切成小段踩进窖中,足足装满四窖。
时间一晃就到了秋风萧瑟,十头牛已经关进新盖的牛栏。
小山子跟富生正式成了江家牛倌,每天负责放十头牛和十只羊。
月奉每月五百文,再夏冬两季衣服,差点把村里其他人羡慕死。
夏天的葛衣几十文就能搞定,可要想准备一件厚实的冬袄,至少也要两三百文,都要抵一个月的薪水。
谁都知道其他地方当长工一般都是春秋两季衣服,主家都不准备冬天的。
此时再是对江家有嫉妒心的人,也得暗地里说声厚道。
秦家村里女人织布纺纱,男人耕田种地,学堂书声琅琅。
老人都坐在一起搓麻捻葛,说着今年自家又多收了几斗粮食。
再逗弄一下丫丫学语的小孙子,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余下的多少得到实惠,恩威并施之下,秦家村的人都老实了。
江家给村长秦光面子,让村里人可以做驱蚊香卖,只是不许用江家的名头在外欺骗,有一个打一个。
这样一来,村里又多了一条财路,家里不会纺纱织布的,就想办法做驱蚊香。
只是现在已经夏末秋至,所有的药草都开始衰老。
而且经过江家抢购,秦家村周围十里的野菊薄荷艾草都遭到毁灭性的采挖,明年也恢复不过来,其他人想做也没办法做。
这段时间村里的男人也没有闲着,除了收自家谷子,就是在地里砍苞米杆送去江家,脑子灵光的还去其他村采购,转手卖来江家挣钱。
更多的是在帮忙切杆,这些重体力活小孩子们做不了。
当秋风刮起,江家就开始收割已经在田里养到全部金黄的旱稻。
他家一动,阵势就大了。
就跟夏收时秦奇家割麦一样,全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种田的大老爷们,谁也没见过旱稻,这产量他们得估算一下。
其实,江家的稻田就摆在每个人的眼皮子下面,他们早就估摸出产量,只是亲眼看着,让自己的心疼一下,才感觉真实。
打麦要干,打谷要湿,趁着一场小雨,谷穗子正好湿漉漉的。
秦奇秦光带着七八个人割稻,秦黑牛跟另几个青壮抬着拌桶打谷,等脱下来的谷粒装满,再用骡马驮走。
可还在地边,就有人说换种的事,甚至都拉着拌桶不放,要用自己晒干的谷子换这些刚刚打下来。
那些带着水气的,甚至还带着毛躁的谷衣的旱稻谷子,依然是两斤换一斤。
有苞米换种在前,江青山没办法,只能再一次换种。
在秦光的主持下,村里的晒坝上仿佛是在给官府交粮一样,大家排着队,也不多换,一户限换上二十斤,够自己的两亩田用就行。
只是,江家十亩旱稻中,有一处稻谷是谁也不许靠近的。
人工除雄制出的两亩杂交水稻由江家自己人亲自收。
这可是江团的心肝宝贝,比不得那些普通的稻谷可以随便换出去。
秦武德带着三个少年抱谷把,地上落的每一串穗子都要捡起来。
这块田里的稻子是少年们顶着大太阳一穗一穗抽出来的,每一颗谷粒都舍不得丢失。
从收割到晾晒,都由江景阳亲手操作,保证要颗粒归仓。
在别人田里找到的两棵雄性不孕植株也跟旱稻种分开,精心用布袋装好。
男人们在田里忙碌,青山院里,江团指挥着已经在江家当伙计的大粟,把封存好的酒精和白酒都搬出来。
宋掌柜亲自点数,看着又有一百斤,他顿时喜滋滋道:“江姑娘这次的酒精不少,一会老夫就把银钱结账。”这些东西送出去,转手就是五倍价格。
江团笑道:“暂时不用结银,还是等宋掌柜把那几头牛送过来,再结算不迟。”
上次托宋掌柜在外买的十头一岁大的小牛,就要到了,她打算将牛钱折算成银子。
宋掌柜点头:“这样也行,就是你说的牧草,一时还打听不到。”
上次在悦凤楼吃饭,江团托他买牛,另外还托他打听哪里有专门给牛吃的牧草。
耕牛在什么地方都是受官府管理的,不能擅自屠宰买卖。
这些牛还是梧君阁出面购买,以寄养方式送来江家。
秦光去何员外那里上报过,因为养牛是农耕用品,何员外就拨下五十亩山林算是官府扶持项目。
现在江家后面的半座山就归其所用了,只要养牛十年,就能转为私有。
其实江家也可以买山的,但江青山觉得不能一下断了村里人砍柴的路,现在才十头牛,也犯不着买山这样浪费。
在这期间,大舅柳大林带着梨花湾的其他表舅们来过一次,他们送来了两百斤果酒,都是在周围山民那里收来的。
按照约定,江团给了一文一斤的价格,没有给现银,而是托江景祥在镇上徐家杂货铺买成东西,货好价格低。
柳大舅也给江团说了实话,这些果酒其实在山里才五厘一斤,没有放糖,酒味差得很。
江团早有准备,买糖在山里是奢侈品,她就请宋掌柜买来几十斤糖,这次就叮嘱柳大舅带些糖回去给柳芳。
山葡萄酒一定要酿好,这些事还是得靠自己人。
梨花湾的人只在青山院吃了一顿饭就回去了,就连柳大舅也不留,说现在正是摘山葡萄的时候,他回去,每天也能多摘十几果子。
这次来除了送酒,还带来好些花。
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失去香味的干花,这种蒸馏精油出油率大打折扣,甚在数量多,只需要用盐水和低度酒精浸泡之后,还能提取出残余物质。
送得最多的是新鲜的桂花,正好蒸馏精油。
将所有东西粗略一算,拢共一两多银子,送货过去的几人顿时脸上都笑开花。
其中鲜花比果酒还挣钱,梨花湾的人顿时嚷着回去就赶快摘花。
江家收完稻子后,青储也封存好一格池。
原本挖成水塘的土坑现在分成四个青储窖,花生秧,田里的稗草收到一起,一层层踩实,上面再用防水油布覆盖,还堆上土压紧。
就这样,每种农作物储存一窖,再把红薯藤全部切成小段踩进窖中,足足装满四窖。
时间一晃就到了秋风萧瑟,十头牛已经关进新盖的牛栏。
小山子跟富生正式成了江家牛倌,每天负责放十头牛和十只羊。
月奉每月五百文,再夏冬两季衣服,差点把村里其他人羡慕死。
夏天的葛衣几十文就能搞定,可要想准备一件厚实的冬袄,至少也要两三百文,都要抵一个月的薪水。
谁都知道其他地方当长工一般都是春秋两季衣服,主家都不准备冬天的。
此时再是对江家有嫉妒心的人,也得暗地里说声厚道。
秦家村里女人织布纺纱,男人耕田种地,学堂书声琅琅。
老人都坐在一起搓麻捻葛,说着今年自家又多收了几斗粮食。
再逗弄一下丫丫学语的小孙子,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