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阁老 > 第二十章 备考

第二十章 备考

小说:大阁老作者:离之渊字数:2561更新时间 : 2021-02-04 22:04:11
  一晃眼,时间很快来到六月。

  从五月中旬到现在,这半个多月来,朝堂之中,除了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郭朴连续上疏乞退以外,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前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王忬平反之事。

  张居正自答应为王忬之事奔走后,先是将王世贞引荐给首辅徐阶,让其得以在徐阶面前当面陈情,得到了徐阶帮忙的承诺。

  之后,张居正又与礼部右侍郎林燫等朝廷大员上疏为王忬鸣冤,而申时行在张居正的授意之下,将王世贞所作为父鸣冤的文章登于《大明公报》,得到了士林中的同情。

  徐阶也在与隆庆奏对时,将王忬被冤杀的前因后果向隆庆详细陈述。

  最终,在多方合力之下,隆庆很快便下谕旨复王忬名位,其冤情得以昭雪。

  王世贞在父亲沉冤昭雪之后,对张居正之恩感激不尽,他深知若非张居正多方奔走,他的父亲王忬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得以平反。

  离京回乡前,王世贞携弟王世懋又造访了一次张府,除了向张居正表示感谢之外,便是为了大明报社社长赴任之事。

  王世贞对担任报社社长之事欣然同意,但他需回乡处理一些事情,因而张居正让他九月再赴京赴任。

  此事之后,张敬修便如之前准备院试一样,精心准备起两个月后的秋闱来。

  张居正为了让儿子乡试一举中试,又请来余有丁为张敬修几兄弟讲解书经时文。

  此时,余有丁心中着实感到奇怪,之前他在指导张敬修时,便发现张敬修有过目不忘之能,悟性更是非凡。

  他提出一些问题后,张敬修往往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连很多需要阅历、经验才能深切领悟的道理,张敬修也能一点就透。

  而与之相比,张嗣修、张懋修虽也刻苦学习,但天份上就差得远了。

  但这几天,他看了张敬修所作的五篇文章,有两篇就是放在会试之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另外三篇却中规中矩,破题虽是极好,皆破尽题中之意,但破题以下,却乏善可陈,多是些以往用过的陈词滥调。

  同一个人所作的文章,差距却如此之大,故而余有丁忍不住向张敬修问道:“君平,这几天我看了你作的这几篇时文,优者可为科场范文,劣者却如初入科场之人所作之文,此是何故?”

  张敬修脸上颇有些不好意思,道:“学生近日为准备秋闱,将以往科场范文尽数背了下来,行文不知不觉间就如此了。”

  余有丁心中对张敬修的过目不忘之能着实羡慕,但见张敬修如此急功近利,依仗天赋走入歧途,心道:虽天生此才,然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当下,他笑了笑道:“从你的文章看,你对经书的理解还是到位的。我看过你院试及在国子监所作的那篇时文,皆可称得上佳作。但你文章时优时劣,说明你对经书的理解和制艺上有很多问题。”

  说道这里,余有丁停了一下,道:“你可知你文章不足所在?”

  张敬修心知自己虽继承了原主的学问,又有两个灵魂融合后的非凡悟性,并花费很多精力用于学文制艺上,但终究钻研时日不长,使得他对经书的不少地方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导致他的时文时好时差。

  而为了应付科场,张敬修疯狂地背下了张居正从各地搜集来的历年科场范文。又使得他行文多有模仿前人的痕迹。

  这时,见余有丁耐心指导自己,张敬修恭声道:“请先生赐教。”

  余有丁笑道:“你记忆过人,却不可依仗此能妄图走捷径。你要记得,治学如铸钱,当采铜于山,方可铸得真正的新钱,而非买旧钱充铸。”

  一边说着,一边将张敬修那三篇模仿之作铺在案上,道:“你这三篇文章就如买旧钱充铸,依傍前人,一味模仿,全无自己新意,实是平庸之作。”

  听余有丁这么说,张敬修有些脸红,他不由想起后世在机关中写文章时,也是一味模仿,东拼西凑,形成一篇所谓的‘文章’,他这是不由自主地把后世的习惯一起带过来了。

  余有丁见张敬修脸红,又把他另外两篇文章铺开,笑道:“你再看你这两篇文章,不仅题破得极好,更难得的是论据很有新意,虽在文辞上还有些欠缺火候,但已是科场佳作了。若是逢你状态佳时,在考场中作的这样水准的文章,或能如在院试般有所建树,否则只能去陪跑了。”

  “而你模仿前人范文,虽无不可,但你不可只学其表,更要学其框架、法度。不过范文也要分时而看,此前一些文章,可能放在当时尚可,放在现在就很难算得上佳作了。因而,你读范文,读近十年范文即可,再用心揣摩,取精去粕,以此形成自己的文风。”

  张敬修中案首之后,颇有些沾沾自喜,前次在国子监又出了风头,更是觉得八股不过如此,自己科场之路必定顺风顺水,轻而易举就能登科。

  眼下,见自己眼中的‘佳作’被余有丁指出这么多不足,他才知道自己实在是有些飘了。

  张敬修虚心请教道:“学生应如何行文,才可作的一篇佳作,形成自己文风?”

  余有丁道:“文章有理、辞、气三道,你文章破题不错,说明你对经书的理解已小有所成,你文章时有时劣,说明你也初窥辞、气门径,但火候有所欠缺,还不够老练。因而,你若要将八股作得文采斐然,就须得多读古文,古文里见识广博,笔力雄健,博取古文精华,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精妙。”

  张敬修听了点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他这半年来,也只将四书五经程朱注释读全了,唐顺之的《文编》则只读了部分。

  而余有丁要他多读古文,便是要他师法先秦诸子、博采唐宋名家的文章,如此才可写得好文章。

  只是,先秦诸子、唐宋名家如此之多,要得辞、气二道,又当以何者为先?

  张敬修将心中疑问说了出来。

  此时,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主张文主秦汉,诗规盛唐。但张敬修对此并不苟同,他认为秦宋文章有很多可观之处。

  因而,张敬修要树立自己的文风,是如‘后七子’般取法秦汉,还是学习唐宋文章,这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的。当然,张敬修心中是倾向于博采唐宋文章的。

  余有丁沉吟道:“唐宋名家,如韩欧曾三苏等名家皆为治经宗师。他们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理据通顺,须得多读。故而,你可先读唐顺之的《文编》。”

  这正合张敬修之意,他忙点头应是。

  余有丁继续道:“读书须得锲而不舍,不可不求甚解,须将书读透了方可,否则难免对其中学问一知半解。你天赋卓绝,却不可恃之妄求捷径,而更加要以大毅力下苦功,如此才不负你的天赋。可明白了?”

  张敬修道:“学生谨遵先生教诲。”

  余有丁脸上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想了一会,又道:“还有两月便是秋闱,你先将唐宋名家的名作读完,再每隔五天作一篇时文。你可用心思考自己所作水准之上文章是如何行文的,再取名家之长,以此得辞、气二道。”

  “以你的悟性,若能坚持下去,形成自己的文风,科场连捷绝不在话下!”

  因张敬修天资极高,他对张敬修实是起了爱才之心,又有心攀附张居正,故而尽心尽力想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学生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