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种田之论
郑东得知,依靠简单的卖粮食,恐怕是挣不到钱的。
骆宾王给郑东仔细的算了一笔账,两人如今算是师徒一体,自然不去分什么你的我的。
骆宾王告诉郑东,他们现在虽然拥有这一千四百亩的土地,但是,光靠他们师徒二人,是肯定完不成如此庞大的耕种任务的。
郑东也点点头表示同意。
骆宾王还说,如果要想从土地上获取收益,首先就得雇人来耕种。但这样一来,还没从土地上收获粮食,就要先给那些佃户劳务支出了。如果年情不好,遇上大旱大涝,蝗灾雪灾等等,土地就可能会绝收。
还有,根据《贞观律》的规定,虐待佃户是不允许的,除非他们先成为了家中的奴仆,因为只有奴籍,才在这个层面上不受法律保护。
但郑东不打算就这样放弃,抬头问道:“那...如果我们家的田地收成比别人家高呢?这样不就能有多出来的粮食拿去换钱了吗?”
骆宾王捋着胡子哈哈大笑,“傻徒儿,你觉得你在种地这方面,比得上那些一辈子都在地里忙活的老把式吗?”
“那可不一定。”郑东心说,我可是有后代多少年的经验的,区区种地,小菜一碟。
“那你觉得,你种一亩地能比别人多收几斤粮食?”
“师父先告诉我,目前他们一亩地收成多少?”
骆宾王想了想,回答道,“关中一带,丰年的话,小麦一亩能收三石,薄田也有两石上下。”
郑东在抬起胳膊,用食指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根据师父给出的数据,一亩好田能收三石小麦,也就是这里的277.5斤,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单位来算,就是355.2斤,已经不少了。
但郑东依然有信心将这个数字在往上提一提。
郑东接着问道,“师父,如果我能让小麦的亩产量提升一石会怎么样?”
骆宾王顿时收住了笑容,表情僵在那里,微微抬起下巴,眼睛似闭未闭,瞪着郑东的脸,“你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吗?”
“知...知道啊,师父你怎么了?”郑东对师父的表情有些不解,“徒儿哪里说错话了吗?”
“你可知你刚才说的话有多么荒唐?”骆宾王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齿的问道。
“呃...”郑东赶紧认错,“徒儿知错,但徒儿这么说不是无凭无据的。”
“那你给为师说说,你拿什么将小麦的产量提高一石?”骆宾王向后一仰,盯着郑东不说话了。
“这...”郑东见师父这样子,明显就是不相信自己啊。郑东决定先稳住师父,然后再徐徐图之,“是这样的师父,徒儿打算先选一块好田,不需要太大,几亩就够,拿来试验一下。”
“怎么试验?”
“当然是按照徒儿的方法来耕种。”
“怎么?你还打算瞒着师父?”
“当然不是,只是徒儿还得仔细琢磨一下,把具体要做的事,写个章程出来。”
“那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给你折腾一下也无妨。”
“不,师父。那么大块地怎么能闲着呢?”郑东搓搓手说道,“除了我选出来的试验田之外,师父可以把剩下的田都租出去啊,这样一年下来还能收些租子。”
“为师哪有时间去管那田间地头的事?”骆宾王不耐烦的摆摆手。
“没事的师父,反正我闲来无事,就让徒儿去打理那些田地吧。”
“这怎么行,你现在可得抓紧读书了,不然你如何能参加科考。为师还指望你能继承衣钵,给为师养老送终呢。”
“这样吧,我保证,一定不会落下功课,师父也可以随时考校我。”
骆宾王依然不打算给郑东放养式的教育,郑东走上前拉住骆宾王的手,左右来回的甩,一边甩还一边央求的说道:“哎呀..师父,你就答应徒儿吧。”
骆宾王一脸的嫌弃,连忙把手抽回来,在衣服上使劲的抹了抹,嫌弃的说道:“去去去,以后不要这样子了。”
“是,师父。”郑东立刻后退一步,站的笔直,一本正经的回答道。他知道,师父这就是答应了,但郑东还不满足,“师父,既然你答应我了,不如再助徒儿一臂之力吧?”
骆宾王听郑东说什么一臂之力,又看看刚刚被郑东甩来甩去的那条胳膊,赶紧背到身后,“快说快说。”
“既然决定不让那些田地闲置,那就请师父出面,雇一些佃户来吧。”
“这个...好,明天我就去找。”
“还用师父亲自去吗?”郑东指了指身后的院子,“昨天太后不是给师父送来好些个仆人吗?”
“那些人,为师可不敢用。”骆宾王压低声音说道,“制书里并没有提到这二十名奴仆,所以他们肯定不是太后送来的。”
“师父的意思是....”
“嘘...”骆宾王赶紧用手指抵住嘴巴,“你知道就行了。”
“是,师父。”郑东拱手称是,“那我先下去了。”
“去吧,为师也要准备准备,过几天的大朝会,为师一定得去了。”
郑东出了院子,来到自己的房间内,掏出蓝皮书翻看,发现还是停留在之前的那一页。
郑东把蓝皮书收起来藏好,找出一张纸来,准备把要种小麦的具体流程写下来。
刚下笔,郑东就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这第一步的“翻地”就无法完成。
在郑东的记忆里,那些电视机上宣传的小麦提产的电视节目中,田间地头上除了康拜因之外,还有机械化的犁地拖拉机这些自动化设备。但在这唐朝,只有从汉朝传下来的直辕犁可以用来翻地,不仅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这种木质的工具,根本犁不了多深,收效甚微。
郑东记得,在唐朝后期,江南一带出现了一种金属犁头的曲辕犁,不仅结实耐用,还能翻的更深。但郑东对这个东西完全不了解,去哪能弄出来曲辕犁啊。
郑东越想越烦,索性把笔一扔,拖着身子来到床边瘫了下去。
看着头顶上的床帏,郑东渐渐平静下来。这一段时间的遭遇,让郑东有了快速冷静下来的能力。
于是郑东又回到了桌子前,当他看到桌子四周放着四个一模一样的圆凳时,猛地一拍脑袋,仰天大笑冲出门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骆宾王给郑东仔细的算了一笔账,两人如今算是师徒一体,自然不去分什么你的我的。
骆宾王告诉郑东,他们现在虽然拥有这一千四百亩的土地,但是,光靠他们师徒二人,是肯定完不成如此庞大的耕种任务的。
郑东也点点头表示同意。
骆宾王还说,如果要想从土地上获取收益,首先就得雇人来耕种。但这样一来,还没从土地上收获粮食,就要先给那些佃户劳务支出了。如果年情不好,遇上大旱大涝,蝗灾雪灾等等,土地就可能会绝收。
还有,根据《贞观律》的规定,虐待佃户是不允许的,除非他们先成为了家中的奴仆,因为只有奴籍,才在这个层面上不受法律保护。
但郑东不打算就这样放弃,抬头问道:“那...如果我们家的田地收成比别人家高呢?这样不就能有多出来的粮食拿去换钱了吗?”
骆宾王捋着胡子哈哈大笑,“傻徒儿,你觉得你在种地这方面,比得上那些一辈子都在地里忙活的老把式吗?”
“那可不一定。”郑东心说,我可是有后代多少年的经验的,区区种地,小菜一碟。
“那你觉得,你种一亩地能比别人多收几斤粮食?”
“师父先告诉我,目前他们一亩地收成多少?”
骆宾王想了想,回答道,“关中一带,丰年的话,小麦一亩能收三石,薄田也有两石上下。”
郑东在抬起胳膊,用食指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根据师父给出的数据,一亩好田能收三石小麦,也就是这里的277.5斤,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单位来算,就是355.2斤,已经不少了。
但郑东依然有信心将这个数字在往上提一提。
郑东接着问道,“师父,如果我能让小麦的亩产量提升一石会怎么样?”
骆宾王顿时收住了笑容,表情僵在那里,微微抬起下巴,眼睛似闭未闭,瞪着郑东的脸,“你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吗?”
“知...知道啊,师父你怎么了?”郑东对师父的表情有些不解,“徒儿哪里说错话了吗?”
“你可知你刚才说的话有多么荒唐?”骆宾王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齿的问道。
“呃...”郑东赶紧认错,“徒儿知错,但徒儿这么说不是无凭无据的。”
“那你给为师说说,你拿什么将小麦的产量提高一石?”骆宾王向后一仰,盯着郑东不说话了。
“这...”郑东见师父这样子,明显就是不相信自己啊。郑东决定先稳住师父,然后再徐徐图之,“是这样的师父,徒儿打算先选一块好田,不需要太大,几亩就够,拿来试验一下。”
“怎么试验?”
“当然是按照徒儿的方法来耕种。”
“怎么?你还打算瞒着师父?”
“当然不是,只是徒儿还得仔细琢磨一下,把具体要做的事,写个章程出来。”
“那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给你折腾一下也无妨。”
“不,师父。那么大块地怎么能闲着呢?”郑东搓搓手说道,“除了我选出来的试验田之外,师父可以把剩下的田都租出去啊,这样一年下来还能收些租子。”
“为师哪有时间去管那田间地头的事?”骆宾王不耐烦的摆摆手。
“没事的师父,反正我闲来无事,就让徒儿去打理那些田地吧。”
“这怎么行,你现在可得抓紧读书了,不然你如何能参加科考。为师还指望你能继承衣钵,给为师养老送终呢。”
“这样吧,我保证,一定不会落下功课,师父也可以随时考校我。”
骆宾王依然不打算给郑东放养式的教育,郑东走上前拉住骆宾王的手,左右来回的甩,一边甩还一边央求的说道:“哎呀..师父,你就答应徒儿吧。”
骆宾王一脸的嫌弃,连忙把手抽回来,在衣服上使劲的抹了抹,嫌弃的说道:“去去去,以后不要这样子了。”
“是,师父。”郑东立刻后退一步,站的笔直,一本正经的回答道。他知道,师父这就是答应了,但郑东还不满足,“师父,既然你答应我了,不如再助徒儿一臂之力吧?”
骆宾王听郑东说什么一臂之力,又看看刚刚被郑东甩来甩去的那条胳膊,赶紧背到身后,“快说快说。”
“既然决定不让那些田地闲置,那就请师父出面,雇一些佃户来吧。”
“这个...好,明天我就去找。”
“还用师父亲自去吗?”郑东指了指身后的院子,“昨天太后不是给师父送来好些个仆人吗?”
“那些人,为师可不敢用。”骆宾王压低声音说道,“制书里并没有提到这二十名奴仆,所以他们肯定不是太后送来的。”
“师父的意思是....”
“嘘...”骆宾王赶紧用手指抵住嘴巴,“你知道就行了。”
“是,师父。”郑东拱手称是,“那我先下去了。”
“去吧,为师也要准备准备,过几天的大朝会,为师一定得去了。”
郑东出了院子,来到自己的房间内,掏出蓝皮书翻看,发现还是停留在之前的那一页。
郑东把蓝皮书收起来藏好,找出一张纸来,准备把要种小麦的具体流程写下来。
刚下笔,郑东就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这第一步的“翻地”就无法完成。
在郑东的记忆里,那些电视机上宣传的小麦提产的电视节目中,田间地头上除了康拜因之外,还有机械化的犁地拖拉机这些自动化设备。但在这唐朝,只有从汉朝传下来的直辕犁可以用来翻地,不仅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这种木质的工具,根本犁不了多深,收效甚微。
郑东记得,在唐朝后期,江南一带出现了一种金属犁头的曲辕犁,不仅结实耐用,还能翻的更深。但郑东对这个东西完全不了解,去哪能弄出来曲辕犁啊。
郑东越想越烦,索性把笔一扔,拖着身子来到床边瘫了下去。
看着头顶上的床帏,郑东渐渐平静下来。这一段时间的遭遇,让郑东有了快速冷静下来的能力。
于是郑东又回到了桌子前,当他看到桌子四周放着四个一模一样的圆凳时,猛地一拍脑袋,仰天大笑冲出门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