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第一笔进帐
对于庄子里的人而言,丁香一时兴起捣鼓出来的这个低配版的“圆梦之旅”,只是日常平淡生活中,一个让人心神愉悦的小插曲而已。插曲唱完后,日子还得照常过。
吃过饭后,韩林几个略略歇息了一下,消了消鼓胀的肚子,便就各自分头忙活开了。
除去河东周二家的庄子,离这边最近的,就是官道正西武家的庄子了。
这位武老爷乃是本地的乡绅,他家旁的产业不多,就田地多,算是只靠种田养家的土财主。
两边庄子离得近,时常走动,算是和韩林等人最熟的,他家现今的庄头还和黑三是个一村儿的。
韩林就叫黑三带着韩二郎去。
他和李冬生则去镇子西南方向那几家庄子。白石镇离县城其实也不远,也不过七八里的路。这些庄子虽说在白石镇周边,其实主家都是宝丰县人士。
往常也因田里琐事接触过,也算熟。
至于韩大郎和刘满仓,就叫他们还去镇上看看赵铁匠那里的进度,若有时间,就往邻镇河湾镇和大屯镇上跑一遭,看看那边定制的物件儿打制的进度。
其实这些天,韩林几个虽然没往外推销这个东西,但姜家的庄子邻着官道,武老爷那庄子里的人进进出出的,倒是知道他们庄子里如今用了一样稀罕的除草玩艺,武老爷那庄子里的庄头还真稀罕好奇,也去赵铁匠那里打听了,听赵铁匠说,韩林等人不许他往外卖。
这庄头心里正遗憾着呢,黑三和韩二郎就到了,根本没等黑三开口,就忙叫人到田里试。
这东西在自家庄子里使了足有十来天了,黑三和韩二郎对这个东西信心十足,当下轮翻换着,把大小铲都试了一遍儿,又叫武家的短工来试。
其实这会儿,麦子已过了膝盖深,前头那个支架位置装得不算太高,颇能将细垄的麦子拨开,也因此,人的视线不受阻,更能看清小垄里翻犁过去的情形,以防止扶歪了铲歪了,霍霍麦苗子。
那武家的庄头自是动心。就是这东西一把要一两银子,听黑三的话头,这四五百亩的庄子,至少得置上三四十把才顾得过来,这就是三四十两银子。他一个庄头可做不了这个主,再有,武家也不止这一处庄子呢。
在镇上子东南方向还有一个大庄子。那边的土质肥沃,主家侍候得更用心,他就想着,主家指不定也想把那头的庄子给置上一份子,就叫黑三和韩二郎和他回镇上,现和武老爷说。
只要有银子赚,甭说去镇上了,就是现在立马去府城,他们也去!
黑三和韩二郎二话不说,把东西往车上一装,跟着这庄头去了武家。
到了武家和那武老爷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武老爷也着实意动,就是没亲眼见着效果,还是不放心。
于是大家,又赶车着,不顾渐晚且已转阴的天色,又往武家镇子东南方向的庄子去了。
到了那头,依着武老爷的意思,试了一回,武老爷这才放了心。
他这头的庄子约有八百来亩,两处加起来,是一千二百多亩。按黑三的建议,至少要置一百把铲子才够用。
这就是一百两银子,武老爷自然有些心疼,想了想就说,大铲子要三十把,小铲子要五十把,反正麦田里,小垄一向多过大垄,这么着,他忖着也够使了。
黑三和韩二郎满意倒满意,就是忍不住提醒道:“武老爷,您甭光想着春上啊,实则这东西,秋上的用处最大。”
秋上除了谷子,像苞谷、大豆、高梁、棉花什么的,可都是大垄种植,小垄庄稼它也长不开呀!
武老爷一时没想到这上头,叫黑三一提醒,也觉得确实如此。
就这么着,咬了咬牙,定下大小铲子各五十把,并现付了一百两银子。
为这东西忙活了这么久,终于见着钱了。黑三那个乐啊,死死绷着腮帮子,才没在武老爷面前乐出声来。接过银子,又与武老爷约定送货的日子,就和韩二郎揣着沉甸甸的一大包银子,顶着灰灰的暮色,回了庄子。
韩林那头,原先是不打算一上来就去姜府东府三少奶奶的那个陪嫁庄子的。毕竟再是东府,也是姜府不是?他还怕这事儿,还没赚几个钱儿,就叫人传到府里了,再生什么波澜。
可是不巧,他和李冬生顺顺当当地转完预定的两个庄子,接了大小铲子各四十把的定单,收了定银,正要往回赶,正正好遇上东府三少奶奶那庄子里的庄头崔二。
崔二刚从府城回来没多久,把西府发生的事听了个满耳,正想找人说道说道,一见俩人,二话不说就硬着往庄子里拉。
说起来,姜家大房读书不成,也算是家传了。姜府东府的老太爷和姜府的老太爷,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东府老太爷居长,西府的老太爷为弟。
可是当年东府的老太爷也和姜大老爷一样,读书不成,考了多少年,才考中一个秀才。两个儿子读书也不成,家里两代不仕,下头的少爷们,似乎对此心都淡了。前头三位少爷也都是学问不成,唯有尚还年幼的四少爷,读书上颇有天份。
如今东府满府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而西府这边却是从姜老太爷那一代开始,算是一路平顺,一路高走。
一边高一边低的,心里落差自然就来了。
崔二一是因这个落差,二就是因西府日子红火,姜老太太颇有些高高在上,对姜老太太颇有微词,当然了,整个东府都是。
没说几句话,就派起了姜老太太的不是:“也不是咱们做下人的在背后嘀咕主子,你们西府和刘家,打过多少年交道了,不知道那刘家是个什么德性?五姑娘再不讨人喜欢,那也是姜府的姑娘,嫁不到高枝,那就配门户低一点,人才好一点的人家,不什么都有了?偏你们那位老太太,一味的好面子。怕不是只想着刘府的名声好听些,只要这个表,回头和人一说起话来,道是孙女各各嫁得体面,却不管这体面下头有多腌臜。”
韩林两个就无奈了。这事儿早在他们这边揭过了呀,咋就又说上了?
这话答是不是好答,但心底里,他还是赞同崔二的说法。老太太确实好面儿太过,若不然,五姑娘怕也落不到如今这份儿上。
崔二媳妇一直拿眼斜他,崔二一味的不理。
说过那话之后,又愤愤说起当年的事来:“再者说,你们府上那老太太只论自己吃亏,道是柳姨娘奔了你们府里的三老爷来,怎么就没想想,那柳家其实也是你们三老爷的救命恩人呢。和州那地界,三步是山五步成岭的,人家要真不救他,他死在山里都没人知道!结果,到了她这里,恩情半点不记,那仇却记了个满怀。”
这话,在韩林这里,还是说得通。
不是有句话俗话嘛,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可关键是得看那个对此有决定权的人,认不认这个理儿。
就这么着听崔二絮絮叨叨说了半晌,韩林忖着,甭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这会儿倒像是向着五姑娘的意思,想了想,还是把除草铲的事儿说了道:“原是她自己个想出来,说是给自己的菜园子里除草的,是我瞧着好用,求了五姑娘,她把这东西叫我拿来使了。我们那头用过之后,也确实好用,府里的意思我们也不好违背,五姑娘那头呢,也确实有点可怜,就想着好歹卖些银子,也叫她有个傍身的钱儿。”
崔二一听就笑了:“我就说,昨儿我回来的时候,在县城听谁说过一嘴,咱们这地界出了一个除草用的物件儿,怎么怎么好使,闹了半天,原是你们那里呀!那成,要帮旁人,我们这头兴许还得犹豫一下子,要是帮五姑娘,那是没话说!”
这头离府城远,他这样的庄头,决定权就比武老家的庄头大多了。
问了价钱,又看过韩林指挥着短工们试用的效果,他这头七百亩的地,一样要了二十五把。
韩林和李冬生自是喜不自禁,回到家,听黑三说单是他这头,一笔就卖出去一百把铲子,还把货款全拿到手了,大家更是兴奋不已。
至于临辞行时,崔二说过的,要和杜府说一声这事儿,兴许那头也会买这事儿,韩林根本没敢想。
不料,第三天中午,大家刚从镇上把新打制的铲子拿回来,正商量着,给这个庄子先送几把那个庄子先送几把的时候,崔二两口子来了,不但带来了大小铲子共计一百五十把的订单,还要说给姜薇请安。
韩林自是讶异。不过甭管崔二出于什么心理,但他偏着五姑娘,气着姜府这事儿,她却是瞧得清清楚楚的。
人家又是正经的来请安,中间还夹着生意,怎么能不让见?
即这样,那就见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吃过饭后,韩林几个略略歇息了一下,消了消鼓胀的肚子,便就各自分头忙活开了。
除去河东周二家的庄子,离这边最近的,就是官道正西武家的庄子了。
这位武老爷乃是本地的乡绅,他家旁的产业不多,就田地多,算是只靠种田养家的土财主。
两边庄子离得近,时常走动,算是和韩林等人最熟的,他家现今的庄头还和黑三是个一村儿的。
韩林就叫黑三带着韩二郎去。
他和李冬生则去镇子西南方向那几家庄子。白石镇离县城其实也不远,也不过七八里的路。这些庄子虽说在白石镇周边,其实主家都是宝丰县人士。
往常也因田里琐事接触过,也算熟。
至于韩大郎和刘满仓,就叫他们还去镇上看看赵铁匠那里的进度,若有时间,就往邻镇河湾镇和大屯镇上跑一遭,看看那边定制的物件儿打制的进度。
其实这些天,韩林几个虽然没往外推销这个东西,但姜家的庄子邻着官道,武老爷那庄子里的人进进出出的,倒是知道他们庄子里如今用了一样稀罕的除草玩艺,武老爷那庄子里的庄头还真稀罕好奇,也去赵铁匠那里打听了,听赵铁匠说,韩林等人不许他往外卖。
这庄头心里正遗憾着呢,黑三和韩二郎就到了,根本没等黑三开口,就忙叫人到田里试。
这东西在自家庄子里使了足有十来天了,黑三和韩二郎对这个东西信心十足,当下轮翻换着,把大小铲都试了一遍儿,又叫武家的短工来试。
其实这会儿,麦子已过了膝盖深,前头那个支架位置装得不算太高,颇能将细垄的麦子拨开,也因此,人的视线不受阻,更能看清小垄里翻犁过去的情形,以防止扶歪了铲歪了,霍霍麦苗子。
那武家的庄头自是动心。就是这东西一把要一两银子,听黑三的话头,这四五百亩的庄子,至少得置上三四十把才顾得过来,这就是三四十两银子。他一个庄头可做不了这个主,再有,武家也不止这一处庄子呢。
在镇上子东南方向还有一个大庄子。那边的土质肥沃,主家侍候得更用心,他就想着,主家指不定也想把那头的庄子给置上一份子,就叫黑三和韩二郎和他回镇上,现和武老爷说。
只要有银子赚,甭说去镇上了,就是现在立马去府城,他们也去!
黑三和韩二郎二话不说,把东西往车上一装,跟着这庄头去了武家。
到了武家和那武老爷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武老爷也着实意动,就是没亲眼见着效果,还是不放心。
于是大家,又赶车着,不顾渐晚且已转阴的天色,又往武家镇子东南方向的庄子去了。
到了那头,依着武老爷的意思,试了一回,武老爷这才放了心。
他这头的庄子约有八百来亩,两处加起来,是一千二百多亩。按黑三的建议,至少要置一百把铲子才够用。
这就是一百两银子,武老爷自然有些心疼,想了想就说,大铲子要三十把,小铲子要五十把,反正麦田里,小垄一向多过大垄,这么着,他忖着也够使了。
黑三和韩二郎满意倒满意,就是忍不住提醒道:“武老爷,您甭光想着春上啊,实则这东西,秋上的用处最大。”
秋上除了谷子,像苞谷、大豆、高梁、棉花什么的,可都是大垄种植,小垄庄稼它也长不开呀!
武老爷一时没想到这上头,叫黑三一提醒,也觉得确实如此。
就这么着,咬了咬牙,定下大小铲子各五十把,并现付了一百两银子。
为这东西忙活了这么久,终于见着钱了。黑三那个乐啊,死死绷着腮帮子,才没在武老爷面前乐出声来。接过银子,又与武老爷约定送货的日子,就和韩二郎揣着沉甸甸的一大包银子,顶着灰灰的暮色,回了庄子。
韩林那头,原先是不打算一上来就去姜府东府三少奶奶的那个陪嫁庄子的。毕竟再是东府,也是姜府不是?他还怕这事儿,还没赚几个钱儿,就叫人传到府里了,再生什么波澜。
可是不巧,他和李冬生顺顺当当地转完预定的两个庄子,接了大小铲子各四十把的定单,收了定银,正要往回赶,正正好遇上东府三少奶奶那庄子里的庄头崔二。
崔二刚从府城回来没多久,把西府发生的事听了个满耳,正想找人说道说道,一见俩人,二话不说就硬着往庄子里拉。
说起来,姜家大房读书不成,也算是家传了。姜府东府的老太爷和姜府的老太爷,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东府老太爷居长,西府的老太爷为弟。
可是当年东府的老太爷也和姜大老爷一样,读书不成,考了多少年,才考中一个秀才。两个儿子读书也不成,家里两代不仕,下头的少爷们,似乎对此心都淡了。前头三位少爷也都是学问不成,唯有尚还年幼的四少爷,读书上颇有天份。
如今东府满府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而西府这边却是从姜老太爷那一代开始,算是一路平顺,一路高走。
一边高一边低的,心里落差自然就来了。
崔二一是因这个落差,二就是因西府日子红火,姜老太太颇有些高高在上,对姜老太太颇有微词,当然了,整个东府都是。
没说几句话,就派起了姜老太太的不是:“也不是咱们做下人的在背后嘀咕主子,你们西府和刘家,打过多少年交道了,不知道那刘家是个什么德性?五姑娘再不讨人喜欢,那也是姜府的姑娘,嫁不到高枝,那就配门户低一点,人才好一点的人家,不什么都有了?偏你们那位老太太,一味的好面子。怕不是只想着刘府的名声好听些,只要这个表,回头和人一说起话来,道是孙女各各嫁得体面,却不管这体面下头有多腌臜。”
韩林两个就无奈了。这事儿早在他们这边揭过了呀,咋就又说上了?
这话答是不是好答,但心底里,他还是赞同崔二的说法。老太太确实好面儿太过,若不然,五姑娘怕也落不到如今这份儿上。
崔二媳妇一直拿眼斜他,崔二一味的不理。
说过那话之后,又愤愤说起当年的事来:“再者说,你们府上那老太太只论自己吃亏,道是柳姨娘奔了你们府里的三老爷来,怎么就没想想,那柳家其实也是你们三老爷的救命恩人呢。和州那地界,三步是山五步成岭的,人家要真不救他,他死在山里都没人知道!结果,到了她这里,恩情半点不记,那仇却记了个满怀。”
这话,在韩林这里,还是说得通。
不是有句话俗话嘛,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可关键是得看那个对此有决定权的人,认不认这个理儿。
就这么着听崔二絮絮叨叨说了半晌,韩林忖着,甭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这会儿倒像是向着五姑娘的意思,想了想,还是把除草铲的事儿说了道:“原是她自己个想出来,说是给自己的菜园子里除草的,是我瞧着好用,求了五姑娘,她把这东西叫我拿来使了。我们那头用过之后,也确实好用,府里的意思我们也不好违背,五姑娘那头呢,也确实有点可怜,就想着好歹卖些银子,也叫她有个傍身的钱儿。”
崔二一听就笑了:“我就说,昨儿我回来的时候,在县城听谁说过一嘴,咱们这地界出了一个除草用的物件儿,怎么怎么好使,闹了半天,原是你们那里呀!那成,要帮旁人,我们这头兴许还得犹豫一下子,要是帮五姑娘,那是没话说!”
这头离府城远,他这样的庄头,决定权就比武老家的庄头大多了。
问了价钱,又看过韩林指挥着短工们试用的效果,他这头七百亩的地,一样要了二十五把。
韩林和李冬生自是喜不自禁,回到家,听黑三说单是他这头,一笔就卖出去一百把铲子,还把货款全拿到手了,大家更是兴奋不已。
至于临辞行时,崔二说过的,要和杜府说一声这事儿,兴许那头也会买这事儿,韩林根本没敢想。
不料,第三天中午,大家刚从镇上把新打制的铲子拿回来,正商量着,给这个庄子先送几把那个庄子先送几把的时候,崔二两口子来了,不但带来了大小铲子共计一百五十把的订单,还要说给姜薇请安。
韩林自是讶异。不过甭管崔二出于什么心理,但他偏着五姑娘,气着姜府这事儿,她却是瞧得清清楚楚的。
人家又是正经的来请安,中间还夹着生意,怎么能不让见?
即这样,那就见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