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杜娥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夏末人慌,杜娥将逃(二)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夏末人慌,杜娥将逃(二)

小说:杜娥作者:古语清心字数:1414更新时间 : 2021-12-16 23:57:35
  实际上,京城里面的风气早就变了。

  世间不乏聪明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他们一个个都不知道有多清楚。

  “国朝无以为北国之敌,战事一兴,败局已定。”

  “北疆长城,国之藩篱也。长城之破非一朝一夕之劳,长城之破也,国事无可补。”

  这些人大多是对两国局势有一定理解的,此时此刻也不再乐观,反倒是一个个准备好,如何应对将要到来的“危机”了。

  “其实,我等读书人,换了地方照样有人任用,不缺这边一个朝廷。”

  “话不可如此说,北疆陈国不一定回打下京城来。”

  “何以见得?”

  “我在此有四个理由。”

  ……

  为什么说北疆的陈国打不下来,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陈国是什么国家,对于这些在京城住久了的人来说十分清楚——那是北疆的蛮夷之国,虽说军事力量强一些,但“终为不事生产,只弄刀枪之人。”

  究竟是不是这样还有待细说,但现在的陈国就凭借着“弄刀枪”,成功席卷了北边的一大片——不仅有草原,还有不少耕地,现在更是兴师南下,有大举吞并天下的势头了。

  “国事日颓,当以力挽”,这在很多人心底都是一生的信条。可真的事到临头了,他们一个个意识到,有些事情真不止是说说而已。

  “北疆之国,无不图钱财而已。但可以厚财以赂邻,而时刻备以军事,则足以一雪前耻。”

  “今日圣人也见我国势之变,若予以时日,必而奋发。整备军马,兴师北伐,则今日暂时之耻辱可雪,失地无需一载可还。”

  这话没错,可这话也有错。有些时候乐观是好事,但是太乐观也可能误事。

  南下的那支军队,此时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

  “此南人也不过如此。”

  过了北边的边墙,大片山丘逐渐平缓。平缓的地方有村庄,村庄的四周有农田,田里的粮食正要成熟。

  这一片田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收割,送到京城去的——可这个京城,已经不是原先那个帝都了。

  “若是这些粮食进了粮仓,国人可吃半年。”

  北国的兵马占领这里之后,也没有再南下,却是就着几个高地驻军,挖起壕沟来,警示有了固守的打算。

  那被打坏的县城也被紧张修复,上面还贴出来几份告示,上面写的却是关于北国的文字。

  ……

  这些文字是随军的文人写的,照常的招抚的内容。

  不管怎么写,有一个意思是确定的,就是这一片地方的百姓不能过得比之前差。

  “我王兴义师南下,为国之苍生也。今日已得府二、州一、县一十六,是大胜也。”

  “大军南下,今而得此大利。攻伐之,固守之,若来了即去,便失了南下之意。”

  这便是想着要将拿下来的州县据为己有了,不少读书人读了害怕。

  可接下来,文中又有其他文字。

  “但凡百姓,税负可减,唯交军粮,十征其二;所谓富户,不可不保,亦献军粮,可供久安;读书之人,功名无变,南朝北归,可授官吏。”

  这里面写下的又是妥协的了,一切维持现状,那些读书人还可以拿下原本没有的官职,这就很有吸引力了。

  ……

  被占领的那些城市里,已经有一股和之前不一样的风气。

  虽说有一些百姓不愿被北国人所奴隶,自发拿起刀枪抗争,却一样有更多的人安于现状,只是奉着新上司的命令,把他们所要的东西集齐。

  一时间,这里境况较之前又发生了一番变化。可总的来说,经由时间的推移,还在反抗的人越来越少服从的势力愈发强大。

  “南国北国,皆是一国。良禽择佳木而栖,才子就贤主以伺。”

  这些人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寻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道路,跟本就不顾一些同门鄙夷的眼光。

  “所谓亡国,不过如此。”

  一样有一些人看到这样的境况,长长叹一口气。

  依旧留在城里,他们并不想继续抗争,却也严词拒绝了前来招揽的朋友。

  “圣主不用我,我不为所恨;恶虏来招我,我不为所用。”

  这样一些人也找到了新的生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怂恿,一个个拿起了书,背起行囊,带着小厮,却到城门口去叫开门。

  “请报管事的,我等一不远逃,二不为乱。躬耕山林,盼尔放行。”

  自然而然的,这件事被报送上去了。

  只是最终的结果,是没有答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