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九儿的芦笙 > 第一百五十三章讨债的来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讨债的来了

小说:九儿的芦笙作者:无敌鸳鸯腿字数:2028更新时间 : 2020-12-09 06:41:49
  这世上哪有怎么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远行罢了。

  刘长胜和刘四海这两个活宝,历来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挣别人的钱。

  能把钱从别人口袋里转移到自己口袋里,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这是两个不占便宜就觉的吃亏的主。

  如果九儿欠的钱要不回来,这无异于心如刀割,要了他们的命。

  他俩一前一后,犹如黑白无常二鬼,雄纠纠,气昂昂地向九儿家奔去。

  王天保还躺在床上,悄无声息的。

  王天保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越是心高气傲,气性越大。

  作为凌云渡第一个高中生,他也有过梦想,有过拼搏。

  在上学时,他是成绩最好的一个。

  只可惜,高考失利,便回了山。

  他本想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是老村长德旺老汉一句话留住了他,

  “孩子啊,你是凌云渡最有学问的人,山里没有老师,你来教教他们吧。

  以免孩子们长大了,成了睁眼瞎。”

  于是,王天保成了凌云渡的第一个耕读教师。

  他教了三年,这三年当中,全镇16个学校参加学科竞赛。

  王天保的学生成绩如下,

  第一年,全镇第四名。

  第二年,全镇第三名。

  第三年,全镇第二名。

  用老村长的话说,“一步一个阶梯,一年一层楼。

  第四年,就该是全镇第一名了。”

  然而,第四年老村长退休了,王天保也就没有了第四年。

  大牙子接了老村长的班,成了新任村长。

  大牙子的女儿,金子小姐姐虽说没有考上大学,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天堂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

  而王天保,只是飞云浦镇办高中毕业,更何况,这镇办高中早已取消。

  更何况,现在文化知识日新月异,一年河东,一年河西。

  重要的是,听说上面下了文件,国家对山区教育十分重视,有关人员有望转正。

  于是,王天保自然而然地下了岗。

  金子上岗了。

  王天保索性成天钻在山里,成了村民们眼中的神经病。

  王天保在山里采摘野果,捉鱼摸虾,寂寞了,吼几声拉魂腔,倒也逍遥自在。

  没想到,后来得了市民歌比赛二等奖,这才燃起了希望。

  现在又和九儿结了婚,办起了山果果收购公司。

  眼看着鸡窝里要飞出金凤凰,鸟枪换炮。

  谁料想,半路里出了这一摊子事,让他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他有点承受不住压力。

  有时九儿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死了,用手探了探他的鼻息,见有呼吸才放下心来。

  九儿也深感绝望。

  但是,那一阵胎动提醒了九儿。

  有一个小小的天使还在九儿的肚子里。

  那是上天送给九儿最好的礼物。

  九儿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话,“我和许多小朋友坐在云朵上面找妈妈。

  找啊找啊,找了很多地方,小朋友们都走了。

  只剩下了我,我又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你,我亲爱的妈妈。”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想到要做母亲了,九儿的心都酥了,她不禁母爱泛滥。

  丈夫己经倒下了,但自己不能倒下,因为还有父母,还有腹中的孩子。

  九儿常为自己长发及腰而感到骄傲。

  也许思虑的太多,九儿梳头的时候,那头发一绺一绺地朝下掉。

  时值初冬,水瘦山寒,梯田里到处光秃秃的一片,九儿触景生情,十分伤感。

  但人活着,日子还要过下去。

  这天早晨,在九儿的催促下,王天保起了床。

  说实话,老是躺在床上的滋味也不好受,浑身酸麻,脑袋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力气。

  几个馍头,一盘芥菜丝,半锅稀粥,这就是一家人的早饭。

  九儿刚喝了几口稀饭,院门被推开了。

  刘长胜和刘四海走了进来。

  老木匠连忙打招呼,“来了啊,兄弟,请坐请坐。”

  刘长胜大大方方地朝竹椅上一坐,那竹椅便吱嘎一声,仿佛不堪重负。

  九儿一看两人这阵式,就明白是来讨债的。

  顿时,一家人陷入了尴尬。

  “大兄弟呀,看在往日情份上,孩子也难啊,缓一缓吧。”九儿的母亲说。

  “就是因为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我才借钱给她。

  我可以缓,你也体谅体谅我的难处,我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鞋子?才积攒了这一点血汗钱。

  但我没钱就拿不了货,沾米糕一斤又长了一毛钱,泡泡糖又长了五分钱。

  我缺一分钱,人家老板就少发我一件货。

  没有货,我拿嘴去做生意啊,那不成骗子了吗?

  还有,家里盐巴该买了,已经吃了三天淡饭了。

  还有孩子的书本费,学杂费也要交了。

  谁不巴望孩子考个好大学,中专也行,大了能走出大山,不在走我这条苦路……。”

  刘四海说的口若悬河,声泪俱下。

  “是啊,是啊,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刘长胜说。

  “各位长辈,我真的没有一分钱。”王天保说。

  确实,他的钱包比脸还要干净。

  几天功夫,他的脸上长满了胡茬子,而头发也白了一半。

  但他的钱包里一个硬币也没有。

  在他的印象中,他的钱包从没有装满过。

  “我家里也需要用钱,老人有病,儿子定亲,哪样都是火烧屁股。

  就是把我自己当猪肉卖了,剁成碎肉包饺子,你看看我这一百多斤的小身板,又能卖几个大钱?”

  刘长胜也叫起苦来。

  话说到这份上,再说下去就有火药味了。

  但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九儿的母亲颤微微地从头上拔下了银簪子,又从手腕上退下了银镯子。

  这是姥姥传给母亲的嫁妆。

  “娘。”九儿叫了一声,哽咽了,两粒泪珠滚了下来。

  老木匠默默地抽了一锅子旱烟,起身去了里房。

  不一会儿,他捧出了一叠零零碎碎的钞票。

  这是他的棺材本儿,大概也有个三五百元。

  刘长胜和刘四海见了银器和钞票,不但不高兴,反而不屑一顾,这令九儿十分诧异。

  哪道他们不是来要钱的?

  当两人说出了要求的时候,九儿大吃一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