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九儿的芦笙 > 第四十九章山蛤蟆和刺老芽

第四十九章山蛤蟆和刺老芽

小说:九儿的芦笙作者:无敌鸳鸯腿字数:2145更新时间 : 2020-10-12 06:34:55
  九儿又想到了结婚那天进村的场景,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九儿揉了揉眼,细看却是婆婆正用烧火棍拨拉柴禾。

  那柴火似乎有点湿,浓浓的黑烟不断涌岀来。

  于是,在白色的蒸汽里,盘旋着一股粗粗的黑烟,左右盘旋,十分诡异。

  起风了,树枝摇动了一下,几粒露珠落在了九儿的脸上。

  这也许是风的眼泪,九儿想。

  一刀切把那头死去的公猪推向了热锅里。

  那只死猪便隐在了时白时黑的烟雾里,唐鸡屎利索地抓起小铁笆,搂起猪毛来。

  九儿也不闲着,拎过一桶清水,擦洗着案板。

  片刻,一只干干净净的公猪便被摆在了案板上。

  接着开膛破肚,清理内脏。

  那只细细长长的猪宝被割了下来,放在一边,有人专买这东西补养身体,而且二十元一个。

  九儿看了一下,很吃惊,这玩艺这么长,而且有股腥气。

  一刀切说“吃啥补啥,这玩艺适合新婚男子吃。”

  九儿说,“那别卖了,留着吃好了。”

  一刀切张口大嘴傻笑。

  九儿也捂着嘴偷笑。

  唐鸡屎见小两口这么开心,抿着嘴直乐。

  家和万事兴。

  拾掇好了猪肉,大太阳也挂在了树梢上,天亮了。

  今天是新媳妇回门的日子,九儿的娘家人要来接九儿回门了。

  九儿早已为娘家人备好了饭菜,以荤菜为主,凌云渡的人吃惯了山野菜,荤菜太贵,平时是舍不得吃的。

  一盘凉拌猪耳朵,一盘麻油猪口条,还有溜大肠和一只宰好的芦花老母鸡,素菜两盘,还有两瓶桂花酒。

  一刀切去了集市卖猪肉,九儿便在家候着。

  凌云渡村外的山路上,山蛤蟆和刺老芽正拉着板车在赶路。

  谭木匠的女婿们,大女婿巴罗锅在一千里外的杭州城,二女婿欧阳强子在一百里外的天堂市……

  只有三女婿金子贵最近,可人家是副所长,虽说也在飞云浦,离九儿家不远,可人家要上班。

  既使不上班,堂堂大所长也不可能来接九儿,唯有另找他人。

  谭木匠找了两个人来接九儿,一个是山蛤蟆,另一个是刺老芽,都是凌云渡的实诚人。

  山路崎岖不平,两人拉着板车,走的满头大汗。

  山蛤蟆能说会道,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总是不请自到地去帮忙。

  山蛤蟆虽说是个好人,就是有点懒,依靠婆娘在工地搬砖来养活自己。

  山蛤蟆的主职是来麻将,赢了钱,便去饭店胡吃海喝。

  没钱,便围着麻将桌转圈,或者坐在旁边观看,过过眼瘾。

  观牌不语真君子,哪怕主家出张臭牌,山蛤蟆观牌也从不阻止,坐在旁边一声不吭。

  山蛤蟆是遵守职业道德的人,从这一点看,山蛤蟆是个正人君子。

  有时手头急了,就像被逼上粱山的英雄,不免偷只鸡摸个狗的。

  山蛤蟆有一套,无论多凶的狗,见了他都哑了口,乖乖地由他牵着走。

  抓鸡更不用说,把鸡脖一扭,鸡头朝鸡翅下一塞,那鸡便懵了,别说挣扎,连哼也不哼一声。

  山蛤蟆是村里唯一一个身强体壮,头脑灵光但不干活的年轻人。

  刺老芽就不行了,虽说长的五大三粗,却一脸呆相。

  人也说不上傻,只是木讷,既使在人场里,別人谈天说地,他只是听。

  听的久了,有人拾掇他说话,也只是“是啊是啊,”“很对很对。”

  在山蛤蟆眼里,刺老芽就是傻逑一个。

  两人拉着板车,奉谭木匠之命来接九儿回家。

  虽说刚过了年,但那天却热的出奇,日头像个小碗,明晃晃地挂在头顶上,闪的人睁不开眼。

  好久没下过雨了,偶尔有一辆拖拉机驶过,尘土飞扬,呛的人直咳嗽。

  两人灰头土脸的,浑身是汗,争着走马路牙子边。

  边上有树荫,日头照不到,稍微凉快点。

  两人清早都没吃饭,也不想吃饭。

  明知道上午有顿美餐,自然乐不可支。

  来的时候,刺老芽没有新鞋,山蛤蟆特意借了一双黄球鞋让他穿上。

  只是那鞋太大,硌脚,一走一踢踏。

  山蛤蟆便嫌弃刺老芽走的慢,催了几次。

  刺老芽脚上踢踏,肚里咣当,又累又饿,无精打采,成了一条死牛。

  无论山蛤蟆怎么催,他都充耳不闻。

  山蛤蟆没有办法,看着半死不活的刺老芽,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山蛤蟆坐上了板车,他让刺老芽拉。

  这样,一人拉一段,就有一个人歇着,又不耽误走路。

  刺老芽也感到这个提议好,不知不觉着了山蛤蟆的套。

  山蛤蟆会讲故事,刺老芽爱听故事,两人就这样进行着。

  刺老芽一说累,山蛤蟆便说他一拉板车,就开不了口。

  开不了口,就没法讲故事。

  就这样,刺老芽一说饿,山蛤蟆就给他来个望梅止渴。

  山蛤蟆讲九儿婆家预备的大餐,有什么呢?

  有四喜丸子,宫爆鸡丁,蚂蚁上树,卤猪蹄,葱爆腰花,凉拌猪头肉,再来两瓶老苞谷烧刀子……

  山蛤蟆说的绘声绘色,刺老芽听的口水直流。

  未了,刺老芽还不忘补了一句,“再来一碟花生米。”

  山蛤蟆听了就骂,“你个猪脑壳,傻山鸡,有这么多的肉,还吃花生米。

  怪不得别人说你是傻,一点儿也不假。”

  刺老芽一听都是肉,心里欢喜。

  虽说挨了骂,也不言语,只是吭哧吭哧地迈开大步朝前走。

  又走了半个时辰,刺老芽一脸苦相,越走越慢。

  猛地,刺老芽放下车把,停了下来,脱下了鞋,脚底板上有个大血泡。

  山蛤蟆急忙下了板车,从路边寻了一支棘刺,刺破了血泡,疼的刺老芽直叫唤。

  山蛤蟆让刺老芽坐上板车,自己撅着屁股一边拉板车,一边恨恨连声,不住口地骂刺老芽。

  直到刺老芽答应下午回去后,帮他打三亩地的麦药,才住了口。

  幸好,走不多远,就到了飞云浦。

  九儿的新家太好找了,就在街尾巴上。

  一溜五间瓦房四合院,从上到下,清一色的青砖。

  房顶覆盖着灰色的小瓦,鱼鳞似的,一排排,一溜溜。

  在日光的映射下,一层淡淡的雾气在房顶荡漾,蓝天白云之下,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水塘。

  塘下是一排垂柳,那垂柳刚冒出点点新芽。

  远远看去,那垂柳顶上是一团朦胧的嫩绿,近看却只有光秃秃的枝条。

  一只蜻蜓飞过来,隐没在了柳枝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