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车骑山 > 第十三章 道平开道(2)

第十三章 道平开道(2)

小说:车骑山作者:车骑山追梦客字数:3613更新时间 : 2020-03-21 12:23:53
  接下去李道平旁证博引,口若悬河地讲着。并对着老大举例说明:

  "若是我们义乌到嵊县,比如说如果路平整路宽畅,估计两多个钟头能到。那时,你们李家岙那么有名的水蜜桃,我用车子一天拉两趟,你看,你们那里水蜜桃只须8分一斤,而我们这里2角一斤的还没有你们那边蜜甜好吃。现在若是路平整路宽畅,我拉来3吨桃子,到这里卖2毛2好了,肯定一销光。毛估估除去运输等费用算3分一斤,到义乌算180元。3吨桃子净的多出660元。老大,你来算算。"

  老大仔细算了一遍,不由得两眼发直。心里想:

  "前两天一峰大哥一原,为了他老婆舅订婚,女方财礼开价要300元,求他爹布钢挽我爹去求助我娘娘。娘娘大度,借了他200。这事刚几天前。照这么说,若是路好,岂非一天能赚进两个老婆钿。"

  老大这样一想,心中好像有股什么东西在涌动。

  "可眼下这路,坎坎洼洼的高高低低,一车桃子运到,早已半车撞得烂污了。"

  道平接着讲道:

  "还有,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直接了当点,就是钞票。说得多实在。前面讲过,路平整路宽畅,这车开在上面速度就快,速度一快,时间就有,本来一天一趟变成一天两趟,不是多出了一天的时间?这一天,不是又可做很多事情?"

  "⋯⋯当然,路平整宽畅并不是唯一的,万能的。一个先锋也好,先通路也好,它只是先决条件。这后面牵扯到的,还有许许多多事情。比如车子也要好,天气,人员等等。关键是制度要有,换句话说,要有规矩。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又比如⋯⋯"

  道平信口开河,滔滔不绝。

  老大和路遥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很有道理,深受感触。

  路远人虽坐着在听,心却还在想:

  "那只黄狗,此刻不知怎样?一只眼睛弹瞎,肯定痛得要死。若是人的眼睛瞎了,那会是怎么样个痛法?肯定早已在医院里打针吃药。若是知道是大哥哥弹的,肯定要被公安抓起来,还不知要关几年?到时候,我会怎么样?我该怎么办?"

  这样乱七八糟地想着,越想越吓,对爹爹在讲的话,半句也没听进去。一颗心忐忑不安。脸上一阵恐慌一阵担忧,一时坐立不宁。

  他娘翠花见小儿子神色不宁,以为想睡。就要他先上楼去,并叫女儿也一并和弟弟洗洗脸,洗洗脚,明天还要读书的,好去休息了。

  笑梅晓得弟弟心事,知道他为黄狗的事流过眼泪,心里还在难过。

  当即也不说破,各自洗了脸,又拿来小木脚盆,倒上洗脸水。又从汤锅里陶了大半面盆热水,招呼着弟弟一块洗脚。

  本来夜夜为谁倒洗脚水一事,至少要发三次石头剪刀布的,现见弟弟心里难过,洗好后就自觉地把木脚桶端去屋外,倒掉洗脚水。

  她姆妈看到,当既称许是该这样,哪有弟弟为姐姐倒洗脚水的理?以为女儿长大,越发懂事,心里十分高兴。

  洗好脚后,姐弟俩双双上楼,各自休息。

  笑梅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的恻隐之心,竟让自己,从此和弟弟一块洗脚,再不要他倒洗脚水了。

  道平见一双儿女上楼休息,少了两个听众,不由得谈兴大减。加上儿女们洗脸洗脚倒脚桶水的,滔滔汹涌的思路被多次打断,也有些扫兴。

  一时停住话头。接着,道平吩咐儿子和侄儿,说他已和镇里大队讲妥,一年上缴多少钱给大队,他可以不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

  他说他想去江西波阳,找一找当时在金华一中,同桌子坐的同学徐志江。

  他说他两人徐志江小几岁,现在应该五十不到。当初他俩成绩都很好,如今算来,分开已三十多年。

  前些日子一个波阳人,说有个商业局局长,叫徐局长,不知有没有可能是他。

  道平道:"这个徐志江,天上地下的,比我强得多。可惜只知道他是波阳县人。具体是什么镇,乡,什么大队,根本不知。"

  接下来道平告诉老大,早几年,他暗底下去景德镇,做成过几笔生意。

  当时想去找他一,则那时候管得严抓得紧,这吃进吐出的生意,弄不好要吃皇粮的。二来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实在走不出十天半月。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又说,现今政策似乎有些松动,你老大和路遥,都完全可以独担大任。

  道平还说,若是找到他,兴许有好处。就算找不到,花不了多少钱,但去领领行情,也无不可。

  老大和路遥认真仔细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道平老婆翠花,并不出声。

  这时路遥打断老爹的话,道:

  "爹,我有一个办法,您可以试试,或许很快找得你这个老同学。"

  道平听了,道:"呵?什么好办法?快说来听听。"

  路遥道:"爹爹,听您刚才说,这个徐志江叔叔当初成绩很好,按照您常说的,您这个文化水平,在我们这里算好的,是不是?″

  “那当然"

  还不等道平回答,路遥娘早抢过话头:

  "阿遥,你爹的文化,在廿三里镇里算得上号的,那时的金华一中,就是现在57,58年的大学生底子。"

  道平对老婆的话不置可否。继续看着儿子,示意他接着讲。

  路遥接着道:"既是文化很高,又口才很好,那他现在这个年龄,会不会可能是个大官?"

  道平点点头并不出声,但意思明显,很是认同路遥的分析。示意儿子继续。

  "若是当了官,或是当了大官,那他的单位甚至他的家里,有没有可能安装电话机?"

  道平一听,觉得有理。就道:

  "大的单位,电话机肯定有。若是私人要有,恐怕得大的局长家里才会有。象义乌县公安局,交通局,商业局等等大的局长,义乌我认识的大都有。江西波阳县有没有,我不知道。

  "那副县长级别的呢?"

  "这个级别,义乌全部应该有的。好了遥遥,你的办法很好,我会试试看的"

  这时,老大忽道:"大伯伯,你有没有他的照片或记念品什么的?"

  道平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心里想:

  "这两个小子,都是将才,儿子马上想到办法,行事果断。侄儿接着想到事情结果,处事老练。这两人,若今后相互配合,那必有大出息。"

  这样想着,却是一点不露心思。

  见老大和儿子对自己既点头又摇头,一脸茫然,就笑着道:

  "原来有几张黑白照的,那年从老屋搬到这里时,弄丢了。只有这么半张,喏!"

  边说边拿出一只皮夹(钱包),从里面摸出一张2寸左右的黑白照,说它黑白其实已经发黄。

  路遥接过来一看,也摇了摇头,递给老大。

  老大拿来一看,只见一张双人照片,两个人平排坐着,只有一个人的头像,隐约可见是大伯伯的眉眼,十六七岁的青涩样,只能淡淡的察觉;嘴眼鼻子虽在,但要熟悉的人才能认得。

  而旁边一人,只能看出上半身的下半部,上半部连头像在内,白白的留下半面空白。那空白处显然是被粘在哪里了。

  原来,几年前,道平搬迁到现在住的房子时,在整理相框时,道平老婆,把相框里面的照片先集中,放在一个大信封中,把相框丢掉,准备重新用新的。

  谁知搬家后,事情多东西杂乱。等到全部整理好后,道平想把照片安放到新的相框里,却寻来寻去,找不到那个装照片的信封,最后找到倒垃圾的地方,道平脏也不怕,在垃圾池里翻了半天,找不到那信封,却找到那只丢掉的相框,相框的玻璃上,还粘贴着这张照片。

  当时道平一则不懂窍门,二则也没有想到,随手撤下照片,就剩下这么没用的半张。本来想丢掉的,总归心里不甘,就顺手放进钱包里。

  那几年,道平过通过关系,从景德镇贩过几批陶瓷。这造房子的钱,就是这样赚来的。

  道平先从义乌这里,暗暗的低价收购来一万双风凉鞋。收买了义乌一供销社社长,和这个供销社的一个汽车驾驶员。三个人讲定,由社长负责批车打证明,驾驶员只管开车。这凉鞋生意,利润三五三十一,只管分红,风险道平一个人担。那边的货,道平自与那边做。

  于是社长批准出车,打好证明。

  道平和驾驶员及老婆翠花加大儿子路遥,半夜十二点前装货,等到一点钟,道平和司机出发。5个钟头到景德镇。

  白天车子停在景德镇朋友指定的地方。夜里把凉鞋盘下,装了一车景德镇的碗盘等瓷器,义乌这边的紧缺货。又半夜偷偷回来。

  身上备着巨款,万一被捉,检查站里,半夜值班的四五个人,全部重金打点。

  好在道平早早的打通了关节,就没有出差错。

  那一次,就这样一个来回,单单凉鞋就净赚了三千,一人一千。而景德镇拉回义乌的瓷器,赚了多少,只有道平自己知道。

  几年下来,道平竟暗暗的,有了4,5千的钞票。

  平时不敢存银行,家里东藏西藏的,随身也藏个一两千多。

  另外,凡是做小货郎生意的,必定窜巷过村。小货郎生意是幌子,农村有些穷苦人家,以前可能是大户。袓上传下来的奇珍异宝,如书画银元,玉器古玩。虽被抄过家,但聪明的人家,不可能会让那些造反派抄光。多少些,甚至大都保留着,暗藏深埋得好好的。没办法活下去时,那些东西当不得饭吃。就悄悄拿些出来,或当或卖的应应急。

  所以小货郎身上,肯定必备着巨款,随时准备捡大便宜。

  一担鹅毛鸭毛,值得了多少?可说不定在那货物担上,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里,从老百姓家收来,放着康熙朝代的一只金烟鼻嘴;或者乾隆朝代的一把镂金转盘壶。

  凡是看得到的生意,利润肯定不大。凡是见不得光的生意,必定暴利。

  这道理,人人懂,能做到做好的,就成功。

  另外一个,万一遇到强盗乌龟贼,和有些大队的造反派头头,要拿你或逼你做财神。拿出一些来,足以救命!

  那次道平与和寿结拜,拿出那1200元钱,就是道平准备应急或捡便宜用的。

  就这样,道平凭着非凡胆识,凭着敏锐的生意嗅觉。早已在那几年,已经暗中积累了财富,只等有朝一日,把财富拿到阳光底下晒一晒。

  这个机会,迟早会来;这个机会,一定是给早有准备的人预备。

  第二天,道平把家里全部安顿好了,就乘车先去景德镇,再转道波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