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宋耻 > 第一百九十九节 藩钱(1)

第一百九十九节 藩钱(1)

小说:宋耻作者:狂人阿Q字数:3105更新时间 : 2020-06-01 22:24:23
  第三个原因,则跟南宋朝廷还算老实,没有减少铜钱含铜量有关。一方面是祖制制约,赵匡胤铸钱用多少料,是有规定的,赵构不想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吸取了大量失败经验,蔡京就动过铜钱的念头,铸造了大量“当十大钱”,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发行过折二大钱来敛财,并没有引起多大混乱,但蔡京一枚大钱用料不及小平钱三倍,却可以当十枚钱来用,当然是要出事的。

  结果导致物价高涨,金融混乱。于是蔡京被罢相,朝廷采用了大量措施,试图回收这些大钱。但是难度很大,因为不止蔡京铸造了大钱,由于利润巨大,民间大量私铸。在几倍利润之下,奸商私铸了大量大钱,这是哪怕杀头都制止不了的买卖。宋徽宗免了私铸之罪,但却要求持有私钱的商人,限期将钱送到开封销毁,而且按照铜量,给他们百分之二十的利润,用小平钱换他们的大钱。但商人发觉根本不划算,为了不被追究,大量商人将持有的大钱扔到河里,后世经常在河里打捞出成批的宋代钱币,就是因此而来。

  有蔡京的教训在前,赵构可不敢乱搞,只在最紧急的时候,铸造了一些折三大钱应急,当十大钱他是不敢铸的。

  李慢侯了解这些,可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他也打算铸钱了。

  在《藩镇条法》中,他争取到了大量利益,吕颐浩不是一个谈判高手,许多经济方面的利益,他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尤其是铸钱这一项。

  可当李慢侯以为他自己争取到了一笔巨大的权力的时候,却发现吕颐浩不在意藩镇自己铸钱是有道理的,因为铸钱在当下真的是一笔稳赔不赚的买卖。

  李慢侯曾经做过一些钱币生意,收集过一些稀缺钱币。知道南宋在赵构之后的孝宗时期,开始在钱币上加上纪年,原因是防止钱监作弊。因为铸钱成本很高,钱监当然不会赔了,钱是朝廷拨付的。他们用这些经费,并没有采购铜料铸钱,而是直接从民间收购铜钱上交,结果就能省下大笔经费私分。为了防止这种作弊,才开始要求再钱币上铸造年号,淳熙十年,就铸上“十”,十二年就铸上“十二”。

  李慢侯发现,无论他以什么样的方式,从市面上收购铜料,大规模采购,大规模铸造,都无法将成本压缩到不亏钱,更不用说收铸币税了。

  李慢侯要铸钱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收铸币税,他更看重的还是货币带来的经济效应。主要还是为了活跃市场,目前山东的货币体系相对稳定,依然是以盐票和粮票为主,钱引是没有空间的。可铜钱也几乎不在流通。

  钱铜倒悬的特殊情景,让全国都这样,有铜钱的,肯定储藏起来,否则朝廷不会下诏禁止藏钱。而且必然有规模巨大的铜钱私熔现象,江南的朝廷抓到这种人是直接砍头的,李慢侯的藩境之内,非常自由,因此铜钱熔铸都快公开化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钱引这个滥发的搅屎棍子参合,最终会让铜钱恢复到铜价的水平,但江南滥发的钱引,死死的坠住了铜钱价值,让铜钱无法跟铜价一起涨跌。

  而盐票和粮票就基本是跟粮价和盐价保持浮动的。

  盐票和粮票,在有实物保证,加上扬州较为克制的印刷量的保证下,基本稳定。

  山东境内因此货币稳定,但弊端也在显现,那就是盐票、粮票,大量占用了粮食和食盐,许多粮食和食盐是压在官仓里不动的。这些官仓里的实物,其实起到的就是货币在流通中的价值。

  如果是不能吃的铜铁,也就算了。巨大的储粮也能应急,可是太多盐就没什么意义了。食盐还是被使用的时候,才更有意义。

  因此李慢侯一直就打算铸钱,有了权力后,这想法就开始付诸实施。却面对着这样一个窘境,朝廷的钱引,一时半会是不可能作废的。至少在江南如此,而又会通过商品交流,影响到江北和山东。

  而且在扬州印粮票和盐票,在山东使用,已经出现了大量负面效果。那就是这些票据,在山东的受认可程度,远远低于扬州经济能够直接辐射到的江北。山东市面上,绢帛这些实物作为货币的现象,比长江沿岸要普遍的多。

  “那就铸造银币!”

  筹划了几个月后,李慢侯找不到破解的方法,他可以不收铸币税,但不能巨亏啊,这边他铸造了一百万贯铜钱,花了两百万贯经费,回头那边奸商们熔铸造铜器去了,来回折腾,也无法增加铜钱数量,根本不会进入流通。

  铜的货币属性,已经被朝廷的钱引给玩废了,李慢侯干脆进一步,提出铸银币的建议。

  日本的白银滚滚涌入宋朝,山东就是集散地之一,输入量并不比明州少。伴随着日本白银输入,相应的是山东各种手工业、矿业产品输出日本,山东的经济恢复和增长极快,总量可能还比不上以前,但人均显然已经超过了,大量山东老人都觉得,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目前的日本白银,当然还支撑不起像明朝那样,将货币白银化的程度,金银天然是货币,可货币不一定非得是金银,宋朝人就用铜计价。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计价单位。只是金属稳定的性质和实用价值,最容易转变为这种计价单位。

  李慢侯并不需要铸造大量银币,只需要建立起以银币为计价单位的体系,然后用信用纸币来流通。

  因此他实际构想的,是银本位,而不是银货币。

  事实上,宋王朝是有机会玩这种套路的,只需要保证钱引跟铜钱的比值,克制印刷钱引的数量,就能让钱引以铜钱的身份,在市面上流通。可惜宋王朝的文官们,没有克制自己慾望的打算,滥用权力,以此为谋利的手段。

  “铸造银币不难。要用什么形制?”

  承担铸钱任务的,是一个幕僚,叫郑通,是山东一家大银商家的次子。

  “就用老百姓最熟悉的形制。孔方形!”

  铜钱形制,中间穿线,用起来很方便。用几个摘几个,熟悉这种方式的老百姓,其实并不会觉得纸币更方便携带,无法用铜钱,只是因为铜钱太紧缺。

  “大小也一样?”

  郑通问道。

  李慢侯点头:“当然。”

  “也叫小平钱?”

  “小平钱是铜钱,叫小平银好了。将来铸金币,就叫小平金!”

  “文样如何?”

  “叫重宝吧。”

  小铜钱都用通宝,大钱用重宝等字。

  “请王爷赐字!”

  李慢侯拿起笔正要写,突然停笔了。

  “找个有名气的人来写。李清照如何?”

  山东最有名气的大概就是李清照了。如今还活着,而且很活跃,天天在边境榷场间游走,大量文玩从这里回流宋朝,许多都是从开封皇宫里被女真人抢走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玩贩子,李清照就是最著名的一个,跟蔡州的文玩商毕良史齐名,人称北李南毕,他们看中的物件,价格都能涨不少,因为肯定是真的。

  “通货重宝,怎能粘女儿的阴柔之气?”

  郑通不同意。

  李慢侯点头,男尊女卑当然不好,但铸钱是为了让老百姓接受,就不能违拗他们的任何观念,哪怕是不好的观念。

  “那请綦革?找不到人啊!”

  那是神仙,见首不见尾的。

  “山东最尊者,莫非王爷。王爷若不愿写,就得找皇上了。”

  郑通说道。

  李慢侯觉得自己的字有些拿不出手。

  “今上不行。今上的字还比不上李清照呢。你说皇上,提醒我了。道君皇帝如何?”

  李慢侯想起了宋徽宗,这是大宗师啊,别的不说,瘦金体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如果他不是皇帝,那一定是宋代一流文化名人,可以跟蔡京比肩的。

  郑通皱眉:“怕要引起朝议的!”

  宋徽宗被关在五国城,竟然还没死。李慢侯可是记得,历史上金太宗死后没几个月,宋徽宗就死了,好像殉葬一样。然后很快宋金就和谈成功了,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一切都太巧合了。

  满朝文武整天嚷着要迎回三圣,赵构要和谈,不可能不提这个问题。要是一个也捞不回来,和谈的合理性就要受质疑,女真人抓了三个皇帝,不可能一个都舍不得放。一定得放一个的话,不可能不要老子要兄弟,因此宋徽宗赵构不管怎么不想他回来,都一定要争取让他回来。

  活的宋徽宗回来了,赵构的皇帝还怎么当?死了的就没什么影响了,风光大葬!

  其实也算不上风光,赵构把他爹埋在杭州附近,只填了二尺土,理由是只是临时安葬,将来还要迁回祖坟的,连修皇陵的钱都省了。历史上南宋皇帝每一个修皇陵的,全都是这种浅藏,而且集中在一起,格外廉价。

  但上次和谈,是李慢侯主持的。而且没谈成,谈出了一个停战,也没谈迎回二圣,三圣的要求。锅被李慢侯背了,但宋徽宗却因此而没死。

  当然也可能只是巧合,历史上宋徽宗就是因为金太宗死了,伤心过度,自己也死了也说不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