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蒙元降了
得知林丹已经西逃,在李沅的安排下,宣布林丹汗已死,林丹汗的十岁的儿子额哲“继位”为汗。
大兴五年(1632年)十月,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献元帝国传国玉玺投降明朝。
大兴帝朱慈炫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其弟阿布奈为科尔沁郡王……科尔沁当然还在建奴手里。额哲和阿布奈全部居在京城,着工部督造王府。
前期投降的察哈尔部左右两翼大总官塔什海、虎鲁克寨桑统领察哈尔各部。
李沅在兴和和归化修筑两城,朝廷设漠南都指挥使司,由曹文诏担任都指挥使,加兵部尚书衔,驻兴和城。
从此,大明山西、陕西两省的北部边患大大减轻,朝廷不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上面了,但陕西西部的边患依旧不能放松。
大明也拥有了优质的养马场,手中的蒙古骑兵比起建奴手里的科尔沁部也不妨多让。
大兴五年十月,朝廷的封赏来了。
李沅进文华殿大学士,入阁了!出镇宣大。察哈尔部刚刚归降,还需要他坐镇一段时间。另外,加少师兼太子太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李沅父李遇封平顺侯,李沅母崔氏、妻马静妤封一品诰命夫人,子李淙封世袭都督同知,定北侯。
文官不想封爵位,封爵就退休。家里未成年的儿子则没有这种顾虑,大明朝给娃娃封官向来大方,但一下给李沅的儿子封了侯,也是难得了。
卢象升调回京城,晋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特进荣禄大夫。
曹文诏任漠南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兴和总兵官,加兵部尚书衔,太子太傅,特进光禄大夫。
曹变蛟升归化总兵,指挥使,加兵部右侍郎衔、光禄大夫。
曹鼎蛟任漠南都指挥佥事,加授龙虎将军。
秦翼明继续任万全都指挥使,加兵部尚书,特进光禄大夫。
马世龙任大同总兵官,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特进光禄大夫。
众人父母妻儿俱有封赏。
……
大兴五年十二月,李沅等人回到京城过年,同时也是送察哈尔亲王额哲,科尔沁郡王阿布奈到京城接受皇帝册封,“回”他们的王府……
朱慈炫亲自带领内阁大臣等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到德胜门迎接,并在皇极殿设宴款待李沅等宣大文武大员、已经漠南蒙古主要降员。
席间,八岁的朱慈炫格外兴奋,今天一整天都和兴奋。
对于他而言,什么漠北蒙古察哈尔部归降,这不重要,“爷爷”孙承宗说了半天,他也没太明白到底重要在哪里。
但今天李沅回来了啊,而且那么多人,好热闹。
今天特许李沅骑马佩剑,见皇帝不下马,“师父”骑马佩剑的样子真帅!
师父身后的将军士兵们齐刷刷下马行礼,在常规行礼之前,右手扣胸,大吼了一声。
“明军威武!”
把朱慈炫吓了一跳,犹豫要不要依样子做一个。李沅已经下马了,准许见皇帝不下马,但他还是下来了。
好久没见小……皇帝了,李沅真的想去抱抱他……
李沅还没下马站定,皇帝已经上前走了出来,倒没有扑过来……大概的礼仪朱慈炫是懂的,他只是拉着他的“师父”,像给国之重臣特殊的礼仪和尊重一般,拉着李沅的手,和他一起去皇宫。
在皇宫的宴席上,在最重大典礼才会用到的皇极殿里,大明朝君臣欢庆。
蒙古大汗额哲向大明皇帝下跪,正式进献蒙元传国玉玺,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定下君臣名分。
孙承宗这样的老臣,激动的心情都难以掩饰,脸上的神色精彩至极。
绝对载入史册的场面啊。
大明以反蒙元救华夏起家,得国的正义性就在于此,此刻算是彻底了结了蒙元这个老对手!
能亲自见证,能参与其中,有些人还是主持大局。
怎能不激动?
为天下苍生计,为个人功名计,都值得庆贺。
但李沅知道,其实还不到彻底庆贺的时候,大明最大的敌人不是老对手蒙古,而是建奴。
但今天也值得庆祝。
朱慈炫见大家很高兴,他也很高兴。
望着面前做样子摆上的美酒,忍不住想尝一尝。但看向身边的母亲,又不敢开口,眼神中发出祈求的信号。
但赵蓉儿摇摇头,示意不许。
朱慈炫不甘心,撅起来嘴,赵蓉儿微笑不看儿子,望向李沅,示意李沅这个“师父”来劝劝小皇帝。
这下朱慈炫将撒娇意味的目光投向了“师父”,李沅却不想在这个时候阻止他,朝太后笑笑,点了点头。
赵蓉儿无奈地亲自给儿子斟了小半杯酒,往里掺入了大半杯的水。
半水半酒朱慈炫也很高兴,小口小口地抿了起来。
满足的神态让太后和李沅忍俊不禁。
……
翌日,乾清宫。
“太后,察哈尔亲王有个妹妹,今年五岁了,叫孛儿只斤·娜木布泰,嗯……蒙古人的名字就是这么拗口。”李沅斟词酌句不好开口,这事说起来做臣子的不好提,但关系又很特别……就是那种特别……
“李阁老。”赵蓉儿打趣叫李沅“阁老”,平白就把李沅给叫老了,李沅才二十四岁呢,哪能称呼阁老的。但是,又有哪个能二十四岁入阁的……
“跟我们娘俩还有什么好支支吾吾的?平白说一个蒙古女童干嘛?论说,也是个蒙古公主了,该不是李大人想纳个小妾吧?”
李沅无语了,萝莉养成也不是这么养成的。
“太后说笑了,我的意思,建议皇帝将来……将这个孩子纳入后宫,封个妃子什么的。”
……
大明到现在皇帝后宫全是出身低人家的孩子,读书人家出身的都少。
这套选妃制度,已经钻牛角尖到走火入魔了。好处很明显,后妃家都是没文化的,眼界不宽,野心也小,自然就不会有外戚干政的事情了。
坏处能,更明显。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讲究大大的不好,穷人家的孩子是淳朴,但从遗传学来讲,基因大概率是一般的,加上还童事情应该也没吃好,身体就一般。
大明后期皇帝很多寿命不长,恐怕和这套后宫制度有关系。
接下来就是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教育不可替代,没读什么书眼界见识不高,储君的开蒙前教育堪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大兴五年(1632年)十月,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献元帝国传国玉玺投降明朝。
大兴帝朱慈炫封额哲为察哈尔亲王,其弟阿布奈为科尔沁郡王……科尔沁当然还在建奴手里。额哲和阿布奈全部居在京城,着工部督造王府。
前期投降的察哈尔部左右两翼大总官塔什海、虎鲁克寨桑统领察哈尔各部。
李沅在兴和和归化修筑两城,朝廷设漠南都指挥使司,由曹文诏担任都指挥使,加兵部尚书衔,驻兴和城。
从此,大明山西、陕西两省的北部边患大大减轻,朝廷不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上面了,但陕西西部的边患依旧不能放松。
大明也拥有了优质的养马场,手中的蒙古骑兵比起建奴手里的科尔沁部也不妨多让。
大兴五年十月,朝廷的封赏来了。
李沅进文华殿大学士,入阁了!出镇宣大。察哈尔部刚刚归降,还需要他坐镇一段时间。另外,加少师兼太子太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李沅父李遇封平顺侯,李沅母崔氏、妻马静妤封一品诰命夫人,子李淙封世袭都督同知,定北侯。
文官不想封爵位,封爵就退休。家里未成年的儿子则没有这种顾虑,大明朝给娃娃封官向来大方,但一下给李沅的儿子封了侯,也是难得了。
卢象升调回京城,晋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特进荣禄大夫。
曹文诏任漠南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兴和总兵官,加兵部尚书衔,太子太傅,特进光禄大夫。
曹变蛟升归化总兵,指挥使,加兵部右侍郎衔、光禄大夫。
曹鼎蛟任漠南都指挥佥事,加授龙虎将军。
秦翼明继续任万全都指挥使,加兵部尚书,特进光禄大夫。
马世龙任大同总兵官,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特进光禄大夫。
众人父母妻儿俱有封赏。
……
大兴五年十二月,李沅等人回到京城过年,同时也是送察哈尔亲王额哲,科尔沁郡王阿布奈到京城接受皇帝册封,“回”他们的王府……
朱慈炫亲自带领内阁大臣等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到德胜门迎接,并在皇极殿设宴款待李沅等宣大文武大员、已经漠南蒙古主要降员。
席间,八岁的朱慈炫格外兴奋,今天一整天都和兴奋。
对于他而言,什么漠北蒙古察哈尔部归降,这不重要,“爷爷”孙承宗说了半天,他也没太明白到底重要在哪里。
但今天李沅回来了啊,而且那么多人,好热闹。
今天特许李沅骑马佩剑,见皇帝不下马,“师父”骑马佩剑的样子真帅!
师父身后的将军士兵们齐刷刷下马行礼,在常规行礼之前,右手扣胸,大吼了一声。
“明军威武!”
把朱慈炫吓了一跳,犹豫要不要依样子做一个。李沅已经下马了,准许见皇帝不下马,但他还是下来了。
好久没见小……皇帝了,李沅真的想去抱抱他……
李沅还没下马站定,皇帝已经上前走了出来,倒没有扑过来……大概的礼仪朱慈炫是懂的,他只是拉着他的“师父”,像给国之重臣特殊的礼仪和尊重一般,拉着李沅的手,和他一起去皇宫。
在皇宫的宴席上,在最重大典礼才会用到的皇极殿里,大明朝君臣欢庆。
蒙古大汗额哲向大明皇帝下跪,正式进献蒙元传国玉玺,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定下君臣名分。
孙承宗这样的老臣,激动的心情都难以掩饰,脸上的神色精彩至极。
绝对载入史册的场面啊。
大明以反蒙元救华夏起家,得国的正义性就在于此,此刻算是彻底了结了蒙元这个老对手!
能亲自见证,能参与其中,有些人还是主持大局。
怎能不激动?
为天下苍生计,为个人功名计,都值得庆贺。
但李沅知道,其实还不到彻底庆贺的时候,大明最大的敌人不是老对手蒙古,而是建奴。
但今天也值得庆祝。
朱慈炫见大家很高兴,他也很高兴。
望着面前做样子摆上的美酒,忍不住想尝一尝。但看向身边的母亲,又不敢开口,眼神中发出祈求的信号。
但赵蓉儿摇摇头,示意不许。
朱慈炫不甘心,撅起来嘴,赵蓉儿微笑不看儿子,望向李沅,示意李沅这个“师父”来劝劝小皇帝。
这下朱慈炫将撒娇意味的目光投向了“师父”,李沅却不想在这个时候阻止他,朝太后笑笑,点了点头。
赵蓉儿无奈地亲自给儿子斟了小半杯酒,往里掺入了大半杯的水。
半水半酒朱慈炫也很高兴,小口小口地抿了起来。
满足的神态让太后和李沅忍俊不禁。
……
翌日,乾清宫。
“太后,察哈尔亲王有个妹妹,今年五岁了,叫孛儿只斤·娜木布泰,嗯……蒙古人的名字就是这么拗口。”李沅斟词酌句不好开口,这事说起来做臣子的不好提,但关系又很特别……就是那种特别……
“李阁老。”赵蓉儿打趣叫李沅“阁老”,平白就把李沅给叫老了,李沅才二十四岁呢,哪能称呼阁老的。但是,又有哪个能二十四岁入阁的……
“跟我们娘俩还有什么好支支吾吾的?平白说一个蒙古女童干嘛?论说,也是个蒙古公主了,该不是李大人想纳个小妾吧?”
李沅无语了,萝莉养成也不是这么养成的。
“太后说笑了,我的意思,建议皇帝将来……将这个孩子纳入后宫,封个妃子什么的。”
……
大明到现在皇帝后宫全是出身低人家的孩子,读书人家出身的都少。
这套选妃制度,已经钻牛角尖到走火入魔了。好处很明显,后妃家都是没文化的,眼界不宽,野心也小,自然就不会有外戚干政的事情了。
坏处能,更明显。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讲究大大的不好,穷人家的孩子是淳朴,但从遗传学来讲,基因大概率是一般的,加上还童事情应该也没吃好,身体就一般。
大明后期皇帝很多寿命不长,恐怕和这套后宫制度有关系。
接下来就是孩子的教育,父母的教育不可替代,没读什么书眼界见识不高,储君的开蒙前教育堪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