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选个好地基
夏天风也已经吃完,丢下了碗,急忙跟着老爸出去。
因为简单的规划施工图画了一半,没有完工。
现在推土机来了,必须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图先期施工。
回头等把规划图画好了,给推土机师傅讲解清楚,他就应该知道怎么去推了。
到了选好的宅基地位置,目测了一下方位。
让老爸吩咐驾驶员,先把整个地基的表层推掉三十公分的表层的浮土。
浮土直接推到前面的自留地的大坑边缘处。
规划好材料的堆放地,老爸去通知水管站驾驶员去县城拉砖,夏天风也赶忙回家画图。
向大姐要来了几张白纸,三角板,铅笔。
上风口规划住人,库房,煤炭房。
下风口则是牛羊猪圈厕所。
住人的正房,原计划是两个面对面的品字形设计,这样可以节约一个燃煤炉子。
考虑到过几年要想办法做个土暖气,品字形设计不利于土暖气水的回流,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一排七间房,夏天风把自己要住的房间单独开了门,没有和父母在一起。
两边分别是库房(生产队分的玉米,小麦,水稻等需要存放)和伙房。
自己住的房间和火房中间的隔墙,砖砌一个空心的大大的火墙。
伙房做饭的炉子就可以给自己解决冬季取暖的问题。
其他人进门就是一个长长的过道,然后直通各个房间,一个火房,连着一个饭厅,还有三间卧室。
在规划图上标注明尺寸,给大姐详细讲解一番。
让她拿着这张所谓的图纸,给推土机师傅教会该怎么做。
毕竟一个小孩子不方便出面。
拿起家中的镰刀,朝屋后的大柳树走去。
夏天风要为今天就要开始的“捕鱼大业”做准备。
削了六根拇指粗细,一米长光溜溜的柳枝。
把一头削尖,买来的三张渔网,两头固定在二根柳枝上。
像织毛衣一样把渔网串起来,这样做为了不让尼龙网打结。
太阳刚一落山,把三张渔网装在一个面粉袋子里。
对老爸说:“爸,我们一起去下网抓鱼,”
“黑水沟的鱼能吃吗“?
“怎么不能吃?我告诉你,上次我和林院长回来的时候,汽车在水库大坝上走,路过黑水沟。
我问雷院长这里面有鱼能吃吗?
雷院长说,这里的鱼应该比大库里的鱼更有营养,什么水含碱量高,鱼偏向属于碱性食品等等。
对人体更有利,这消息不要对外说啊。
用不了多久,别人也会去抓的,我们能多抓一天算一天。”
一听雷院长都说了,夏长贵也就放下心来。
推着自行车,驮着儿子向黑水沟走去。
在黑水沟的三处,宽度约有二十米的水面上。
夏天风一头用柳枝把渔网固定插在淤泥里,一边游水一边把鱼网均匀的布入水中。
水不深,在游的时候都能感到脚都碰到了底部的淤泥。
在河的对岸,再用渔网另一头的柳枝把渔网固定。
事情很顺利,半个小时三张网都下完了。
就是黑水沟的蚊子特别讨厌,被咬了好几个疙瘩。
自家养的公鸡在院外开始打鸣。
夏天风就醒了,轻声喊:
“老爸起床啦,我们赶快去收鱼,”
夏长贵迷迷糊糊起了床。
夏天风夹了两个面粉袋子,跟着老爸的自行车出门。
分别在黑水沟两岸,夏天风在这边,把固定的柳枝拔起。
老爸在对岸慢慢的收渔网。
哗啦啦,鱼尾不断拍打水面的声音传来。
夏天风知道肯定有收获。
但是天色尚早,太阳还没有出来。
看不清被网上来的鱼有多大。
等到三张网全部收完,老爸绕了一个圈,手提着两个鼓囊囊的面粉口袋。
腋下夹着六根柳枝,一脸兴奋的走向自行车。
“儿子快走,没有想到黑水沟的鱼有这么多。”
“你才知道啊听我的不会错。”夏天风得意的说。
把连网带鱼混在一起的二个面粉袋子,拖进伙房。
夏天风把袋子往地上一倒,就看见鱼网和鱼缠在一块的乱扑腾,根本就无法分清楚。
这时听见隔壁房间的老爸在喊:
“老婆子快起来,好事情”。
大姐也被吵醒了,揉着惺忪的眼睛和妈妈一起到了伙房。
看见地上的情形说:
“这就是你们昨天下的三张网捕的鱼,怎么这么多?”
夏长贵说“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多鱼,还跑了四五条呢。
你们两个收拾一下,我来给教你们怎样把鱼取下来而不破坏渔网”。
因为水库有渔场,每年秋季还要对水库的鱼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捕捞。
捕鱼期间,老爸也是要参加这项工作的,所以对怎么摘鱼很有经验。
一小时后收拾完了,数了数总共二十三条,最小的有三四百克,最大的有一公斤半。
妈妈是南方人,对收拾鱼还是很有一套。
留下了四条中午吃,其余的全部剖洗干净后,用盐腌制,准备晒成鱼干。
到工地上转了一圈,地基已经完工了。
这才刚刚吃完早饭,一趟砖就已经拉回来了。
看堆砖的个数已经有四堆了,也就是开拖拉机的师傅每天跑三趟。
问师傅一车砖装了多少块,师傅笑眯眯的说,四千五。
夏天风伸出了舌头,严重超载。
看样子老爸每天一块钱的生活补助激励不小。
要赶在九月一号开学前,必须把房子主体工程基本做完。
开学后大姐要上初二了。
离开她的帮助,怀孕的妈妈,一个人是应付不过来的。
想到这,夏天风觉得既然红砖拉的这么快,先开工也可以供应的上。
就让老爸到管理站,分别给县上和部队打电话,就说明天就可以动工。
江南老乡许亚龙带着一辆解放卡车,拉了两吨石灰和很多的木料,还有六个大工来了。
一下车就用他们江南本地话叽里呱啦开始聊了起来。
部队的指导员也开了一辆卡车,拉着八个解·放·军战士到了工地。
夏长贵安排先到村里借用的公房,在地上铺好了麦草,做了一个大通铺,算是安排好了施工人员住的地方。
全家人也为了这些人吃饭的问题,开始忙活起来。
带班郭师傅接过老爸的图纸,听完老爸的讲解后说:
“房子还有这样盖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因为当时是没有外墙保温材料的,只用红砖砌墙保温效果不好。
所以夏天风就用了后世农村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外墙用一二砖砌两层,中间间隔十公分。
二层砖墙要用砖进行分层搭接,防止两层墙脱节。
间隔的部分灌上泥巴,等泥巴干了,它就会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
队长许亚龙发话了,你管他怎么做,你只要按要求来,把墙砌直了就好。
郭师傅当上了全工地的总指挥,大家开始各负其责。
午饭是油汪汪的红烧肉炖土豆,还另外炒了两盆菜,大米饭管够。
饭菜是直接送到工地的,中午是不休息的。
夏家的小孩子,拿水桶(茶水)盆子,端着各样的食材来回往工地跑。
反正也不远,就一百来米。
晚上,油灯下,夏天风拿纸和笔,仔细的验算了一下。
发现如果院墙也用红砖砌的话,红砖数量是不够的。
再张一次嘴求徐亚龙,也不合适。
这次来这么多人盖房子,这些壮劳力不充分的利用,那可真是笨蛋了。
以后再找这样的机会也难。
就和父母商量了一个的意见,院墙根基用红砖,上面就用土块了。
父母同意。
同村的老庄家也要盖新房,但不是在今年。
他们家已经预备好了一万块土块。
让老爸去老庄家询问,是否可以先卖给我们一点,实在不行先借也行。
明年我们这边找人打好了土块再还他。
过了一会儿,老爸回来了。
说对方同意卖,一分钱一块,自己装车,问题解决。
这个时代的壮劳力,基本都是大肚汉。
肚子里就根本没有存下脂肪,能吃的厉害。
看着快速下降的米面口袋,眼见着就要见底存肉的缸。
妈妈乔雪薇不禁抱怨起来:“这些人也太能吃了,这才七天,吃的肉,比我们往年一年吃的都多。
最可恨的就是村里的那两个不要脸的东西,
以前就是,中午你爸下班只要碰到他们,他们就问,
你们家今天中午吃什么呀?
你爸如果说今天中午做拉条子(必须纯白面,参了玉米面不行),他们就会来我们家蹭饭。
我们和的面不够吃,只好自己吃合面馒头。
现在又是这样,活不干一把,天天一到饭点就到工地上来蹭饭。
你爸也是个死要面子,明知道这两个人就是个蹭饭的,还热情的招呼他们”。
夏天风拍拍妈妈的手,宽慰她说:
“妈,你不用担心,粮票咱们家有的是,钱呢,等院长来了就能够缓解。
肉的问题我会解决的,这两天因为忙我没有去抓鱼,等房子主体基本结束了,咱们天天吃鱼肉。
鱼肉的营养要比猪肉和羊肉高多了,这是我们教授讲的。
等咱们搬进新家以后,我会把那两个吃货的问题,郑重向老爸提出来,我相信老爸会改正的。”
母亲慈爱的目光看着夏天风,伸手点了一下儿子的额头:
“就你会说。”
八月三十一号,开学的前一天,家里的房子基本完工了。
老爸不知道从哪买来了五公斤塑料壶装的散酒,作为感谢,中午请大家喝顿酒。
为此,夏天风和老爸头天晚上又去下了一次网,早晨起网后,又是二十几条鱼。
这次一下炖了八条,杀了两只鸡,再加上其他的,凑了六个大盆。
也没有酒杯,直接用塑料壶倒进蓝边瓷碗里开喝。
郭师傅说干了这么多年的工程,也给许多私人家盖过房子,夏家的伙食是最好的。
部队上的战士也说,夏调度家的伙食比部队强多了,这也是实情。
夏长贵听到这些恭维的话,骄傲的不行,很快就喝醉了。
开学的时间到了,大姐夏天珠清楚弟弟在家里面的作用。
悄悄的对弟弟说:
“能不能把自行车让她用,她在兵团164团上初二,有十二公里远。
每个周末回来三个小时都走不回来,走得脚好痛,”
夏天风不知道大姐上学居然这么困难,马上就点头答应了。
当大姐提出要用自行车去上学的时候,果然老爸反对。
理由是女孩子家骑个新自行车,在兵团不安全,怕被偷。
知道老爸的意思是想骑上新自行车去炫耀,但是实际情况放在这,只能给大姐用。
要想办法说服老爸,还要让他有面子,夏天风就转换了一个思路:
“老爸,你看你现在怎么也算个水管站的干部,出门到各个公社检查都配有马骑。
你上班离家里还不到一公里路,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太低了。
你如果把自行车骑到单位,会有很多人向你借。
你借是不借,你又是个大方的人,肯定会借。
那样的话,自行车很快就烂了。
另外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保证给你想办法搞一辆自行车”。
妈妈也表示大女儿应该用自行车。
听了众人的话,夏长贵考虑了一下。
手一挥,一副慷慨豪迈的形象:
“我决定了,这个自行车就给大女儿用”。
大姐自然是欢欣雀跃。
夏天风心想,这个简单善良的老爸真好哄。
房子主体是盖完了,但是内外都没有抹灰粉刷。
谢木匠一家三口正在忙着安门窗,夏天风问你老妈:
“现在村里的农活忙不忙?”
妈妈沉吟了一下:“现在也没有什么忙的了,玉米和水稻收割还要二十天才开始”。
“那你和队上的张日能联系一下,看他能不能抽出时间。
我们雇佣他把房子里面的其他零碎杂活干一下。
再和谢木匠商量一下,让他一个儿子抽出身来给张日能当小工,工钱多少我们付”。
张日能原名张建山,日能是村里人给他起的外号,中原南阳人,会弹棉花,还是个瓦工,还会石匠的活,打铁也行。
妈妈说:“今天晚上我抽空去他们两家问一问情况,儿子,我还有件事要问你,你上学的问题怎么解决?”
“我上什么学,我现在都开始学高中的课程了,我现在再去上三年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因为简单的规划施工图画了一半,没有完工。
现在推土机来了,必须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图先期施工。
回头等把规划图画好了,给推土机师傅讲解清楚,他就应该知道怎么去推了。
到了选好的宅基地位置,目测了一下方位。
让老爸吩咐驾驶员,先把整个地基的表层推掉三十公分的表层的浮土。
浮土直接推到前面的自留地的大坑边缘处。
规划好材料的堆放地,老爸去通知水管站驾驶员去县城拉砖,夏天风也赶忙回家画图。
向大姐要来了几张白纸,三角板,铅笔。
上风口规划住人,库房,煤炭房。
下风口则是牛羊猪圈厕所。
住人的正房,原计划是两个面对面的品字形设计,这样可以节约一个燃煤炉子。
考虑到过几年要想办法做个土暖气,品字形设计不利于土暖气水的回流,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一排七间房,夏天风把自己要住的房间单独开了门,没有和父母在一起。
两边分别是库房(生产队分的玉米,小麦,水稻等需要存放)和伙房。
自己住的房间和火房中间的隔墙,砖砌一个空心的大大的火墙。
伙房做饭的炉子就可以给自己解决冬季取暖的问题。
其他人进门就是一个长长的过道,然后直通各个房间,一个火房,连着一个饭厅,还有三间卧室。
在规划图上标注明尺寸,给大姐详细讲解一番。
让她拿着这张所谓的图纸,给推土机师傅教会该怎么做。
毕竟一个小孩子不方便出面。
拿起家中的镰刀,朝屋后的大柳树走去。
夏天风要为今天就要开始的“捕鱼大业”做准备。
削了六根拇指粗细,一米长光溜溜的柳枝。
把一头削尖,买来的三张渔网,两头固定在二根柳枝上。
像织毛衣一样把渔网串起来,这样做为了不让尼龙网打结。
太阳刚一落山,把三张渔网装在一个面粉袋子里。
对老爸说:“爸,我们一起去下网抓鱼,”
“黑水沟的鱼能吃吗“?
“怎么不能吃?我告诉你,上次我和林院长回来的时候,汽车在水库大坝上走,路过黑水沟。
我问雷院长这里面有鱼能吃吗?
雷院长说,这里的鱼应该比大库里的鱼更有营养,什么水含碱量高,鱼偏向属于碱性食品等等。
对人体更有利,这消息不要对外说啊。
用不了多久,别人也会去抓的,我们能多抓一天算一天。”
一听雷院长都说了,夏长贵也就放下心来。
推着自行车,驮着儿子向黑水沟走去。
在黑水沟的三处,宽度约有二十米的水面上。
夏天风一头用柳枝把渔网固定插在淤泥里,一边游水一边把鱼网均匀的布入水中。
水不深,在游的时候都能感到脚都碰到了底部的淤泥。
在河的对岸,再用渔网另一头的柳枝把渔网固定。
事情很顺利,半个小时三张网都下完了。
就是黑水沟的蚊子特别讨厌,被咬了好几个疙瘩。
自家养的公鸡在院外开始打鸣。
夏天风就醒了,轻声喊:
“老爸起床啦,我们赶快去收鱼,”
夏长贵迷迷糊糊起了床。
夏天风夹了两个面粉袋子,跟着老爸的自行车出门。
分别在黑水沟两岸,夏天风在这边,把固定的柳枝拔起。
老爸在对岸慢慢的收渔网。
哗啦啦,鱼尾不断拍打水面的声音传来。
夏天风知道肯定有收获。
但是天色尚早,太阳还没有出来。
看不清被网上来的鱼有多大。
等到三张网全部收完,老爸绕了一个圈,手提着两个鼓囊囊的面粉口袋。
腋下夹着六根柳枝,一脸兴奋的走向自行车。
“儿子快走,没有想到黑水沟的鱼有这么多。”
“你才知道啊听我的不会错。”夏天风得意的说。
把连网带鱼混在一起的二个面粉袋子,拖进伙房。
夏天风把袋子往地上一倒,就看见鱼网和鱼缠在一块的乱扑腾,根本就无法分清楚。
这时听见隔壁房间的老爸在喊:
“老婆子快起来,好事情”。
大姐也被吵醒了,揉着惺忪的眼睛和妈妈一起到了伙房。
看见地上的情形说:
“这就是你们昨天下的三张网捕的鱼,怎么这么多?”
夏长贵说“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多鱼,还跑了四五条呢。
你们两个收拾一下,我来给教你们怎样把鱼取下来而不破坏渔网”。
因为水库有渔场,每年秋季还要对水库的鱼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捕捞。
捕鱼期间,老爸也是要参加这项工作的,所以对怎么摘鱼很有经验。
一小时后收拾完了,数了数总共二十三条,最小的有三四百克,最大的有一公斤半。
妈妈是南方人,对收拾鱼还是很有一套。
留下了四条中午吃,其余的全部剖洗干净后,用盐腌制,准备晒成鱼干。
到工地上转了一圈,地基已经完工了。
这才刚刚吃完早饭,一趟砖就已经拉回来了。
看堆砖的个数已经有四堆了,也就是开拖拉机的师傅每天跑三趟。
问师傅一车砖装了多少块,师傅笑眯眯的说,四千五。
夏天风伸出了舌头,严重超载。
看样子老爸每天一块钱的生活补助激励不小。
要赶在九月一号开学前,必须把房子主体工程基本做完。
开学后大姐要上初二了。
离开她的帮助,怀孕的妈妈,一个人是应付不过来的。
想到这,夏天风觉得既然红砖拉的这么快,先开工也可以供应的上。
就让老爸到管理站,分别给县上和部队打电话,就说明天就可以动工。
江南老乡许亚龙带着一辆解放卡车,拉了两吨石灰和很多的木料,还有六个大工来了。
一下车就用他们江南本地话叽里呱啦开始聊了起来。
部队的指导员也开了一辆卡车,拉着八个解·放·军战士到了工地。
夏长贵安排先到村里借用的公房,在地上铺好了麦草,做了一个大通铺,算是安排好了施工人员住的地方。
全家人也为了这些人吃饭的问题,开始忙活起来。
带班郭师傅接过老爸的图纸,听完老爸的讲解后说:
“房子还有这样盖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因为当时是没有外墙保温材料的,只用红砖砌墙保温效果不好。
所以夏天风就用了后世农村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外墙用一二砖砌两层,中间间隔十公分。
二层砖墙要用砖进行分层搭接,防止两层墙脱节。
间隔的部分灌上泥巴,等泥巴干了,它就会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
队长许亚龙发话了,你管他怎么做,你只要按要求来,把墙砌直了就好。
郭师傅当上了全工地的总指挥,大家开始各负其责。
午饭是油汪汪的红烧肉炖土豆,还另外炒了两盆菜,大米饭管够。
饭菜是直接送到工地的,中午是不休息的。
夏家的小孩子,拿水桶(茶水)盆子,端着各样的食材来回往工地跑。
反正也不远,就一百来米。
晚上,油灯下,夏天风拿纸和笔,仔细的验算了一下。
发现如果院墙也用红砖砌的话,红砖数量是不够的。
再张一次嘴求徐亚龙,也不合适。
这次来这么多人盖房子,这些壮劳力不充分的利用,那可真是笨蛋了。
以后再找这样的机会也难。
就和父母商量了一个的意见,院墙根基用红砖,上面就用土块了。
父母同意。
同村的老庄家也要盖新房,但不是在今年。
他们家已经预备好了一万块土块。
让老爸去老庄家询问,是否可以先卖给我们一点,实在不行先借也行。
明年我们这边找人打好了土块再还他。
过了一会儿,老爸回来了。
说对方同意卖,一分钱一块,自己装车,问题解决。
这个时代的壮劳力,基本都是大肚汉。
肚子里就根本没有存下脂肪,能吃的厉害。
看着快速下降的米面口袋,眼见着就要见底存肉的缸。
妈妈乔雪薇不禁抱怨起来:“这些人也太能吃了,这才七天,吃的肉,比我们往年一年吃的都多。
最可恨的就是村里的那两个不要脸的东西,
以前就是,中午你爸下班只要碰到他们,他们就问,
你们家今天中午吃什么呀?
你爸如果说今天中午做拉条子(必须纯白面,参了玉米面不行),他们就会来我们家蹭饭。
我们和的面不够吃,只好自己吃合面馒头。
现在又是这样,活不干一把,天天一到饭点就到工地上来蹭饭。
你爸也是个死要面子,明知道这两个人就是个蹭饭的,还热情的招呼他们”。
夏天风拍拍妈妈的手,宽慰她说:
“妈,你不用担心,粮票咱们家有的是,钱呢,等院长来了就能够缓解。
肉的问题我会解决的,这两天因为忙我没有去抓鱼,等房子主体基本结束了,咱们天天吃鱼肉。
鱼肉的营养要比猪肉和羊肉高多了,这是我们教授讲的。
等咱们搬进新家以后,我会把那两个吃货的问题,郑重向老爸提出来,我相信老爸会改正的。”
母亲慈爱的目光看着夏天风,伸手点了一下儿子的额头:
“就你会说。”
八月三十一号,开学的前一天,家里的房子基本完工了。
老爸不知道从哪买来了五公斤塑料壶装的散酒,作为感谢,中午请大家喝顿酒。
为此,夏天风和老爸头天晚上又去下了一次网,早晨起网后,又是二十几条鱼。
这次一下炖了八条,杀了两只鸡,再加上其他的,凑了六个大盆。
也没有酒杯,直接用塑料壶倒进蓝边瓷碗里开喝。
郭师傅说干了这么多年的工程,也给许多私人家盖过房子,夏家的伙食是最好的。
部队上的战士也说,夏调度家的伙食比部队强多了,这也是实情。
夏长贵听到这些恭维的话,骄傲的不行,很快就喝醉了。
开学的时间到了,大姐夏天珠清楚弟弟在家里面的作用。
悄悄的对弟弟说:
“能不能把自行车让她用,她在兵团164团上初二,有十二公里远。
每个周末回来三个小时都走不回来,走得脚好痛,”
夏天风不知道大姐上学居然这么困难,马上就点头答应了。
当大姐提出要用自行车去上学的时候,果然老爸反对。
理由是女孩子家骑个新自行车,在兵团不安全,怕被偷。
知道老爸的意思是想骑上新自行车去炫耀,但是实际情况放在这,只能给大姐用。
要想办法说服老爸,还要让他有面子,夏天风就转换了一个思路:
“老爸,你看你现在怎么也算个水管站的干部,出门到各个公社检查都配有马骑。
你上班离家里还不到一公里路,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太低了。
你如果把自行车骑到单位,会有很多人向你借。
你借是不借,你又是个大方的人,肯定会借。
那样的话,自行车很快就烂了。
另外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保证给你想办法搞一辆自行车”。
妈妈也表示大女儿应该用自行车。
听了众人的话,夏长贵考虑了一下。
手一挥,一副慷慨豪迈的形象:
“我决定了,这个自行车就给大女儿用”。
大姐自然是欢欣雀跃。
夏天风心想,这个简单善良的老爸真好哄。
房子主体是盖完了,但是内外都没有抹灰粉刷。
谢木匠一家三口正在忙着安门窗,夏天风问你老妈:
“现在村里的农活忙不忙?”
妈妈沉吟了一下:“现在也没有什么忙的了,玉米和水稻收割还要二十天才开始”。
“那你和队上的张日能联系一下,看他能不能抽出时间。
我们雇佣他把房子里面的其他零碎杂活干一下。
再和谢木匠商量一下,让他一个儿子抽出身来给张日能当小工,工钱多少我们付”。
张日能原名张建山,日能是村里人给他起的外号,中原南阳人,会弹棉花,还是个瓦工,还会石匠的活,打铁也行。
妈妈说:“今天晚上我抽空去他们两家问一问情况,儿子,我还有件事要问你,你上学的问题怎么解决?”
“我上什么学,我现在都开始学高中的课程了,我现在再去上三年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