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救市
来人是劳工部的周弘文,在部里负责档案管理,平日喜欢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一些指点江山的文章。史若云刚才看到他来,还有些奇怪,但是听到“救市”一词之后,还是忍不住一下子站了起来,问道:“是什么办法?”
周弘文还没开口,带他进来的纪萍萍就先笑着说话了:“别急嘛,周弘文这几天一直在我们部宣传,还跑去储蓄所调研,最后拿出来的这个方案我觉得很不错的,来听听吧。”说完,她熟练地拉出两张椅子,招呼周弘文坐到了史若云的办公桌前。
周弘文坐在三个女强人中间,有些拘谨,又看了看白洛,然后把手中的文件递到了史若云面前:“不好意思,只准备了一份文件,还请首席先过目吧。”
史若云看着眼前厚厚一叠纸堆起来的文件夹,有些眩晕,随手翻了两下:“老周,准备这么多东西,也真是辛苦你了。《关于通过向市场投放信用以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嚯,这名字可真够大的,给我们讲讲呗?”
进入了正题,周弘文有些激动了起来,但很快压抑住,清了清嗓子,开始按照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讲解起来:“关于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危机,首席你们肯定比我更清楚,这危机可不简单,我们东海商社作为胶州港的领导者,必须得担起救市的责任来才行。”
史若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大话怎么说都行,关键是怎么做啊。
周弘文继续说道:“……但是救市不是一句话的事,怎么救市,首先得看这市场有没有救。”
他这么一说,史若云有了兴趣:“那你说,市场还有救吗?”
“当然是有救的。”周弘文确定地点了点头,“市场陷入瘫痪,直接原因是西边的市场受到了打击。但如果量化分析的话,在胶州进行的南北贸易,向南出口的比例差不多占了45%,进口再转向西出口只占35%,剩下20%是其它海贸和内部消化掉的部分。在西去的这35%里面,受到影响的最多不过一半,就算它20%好了。为何这仅仅20%的部分受到影响,会导致几乎大半的海贸会陷入瘫痪呢?”
史若云听了,先是陷入了思考,后又露出了赞许的表情:“没错,是这样……实际上市场真正的缩减并不大,但这跟谷贱伤农是一个道理,需求减少一半,在供货量不变甚至增长的时候,利润并不会只缩减一半,而是相互竞价打压,价格会降到把50%的商家逼死的境地,剩下的50%自然也不会好过。”
白洛也接着说道:“而且,南下的商船虽然理论上不受影响,但是他们采购北货的资金大部分是来自于出售南货的收入的,现在南货卖不上价,北货自然也就没法买多少了。这种疲软随着产业链传导下去,一层一层都会受损。”
周弘文朝她们把大拇指一竖,说道:“既然道理大家都明白,那么问题就好办多了。市场虽然受损,但是大体骨架还是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被严重破坏,所以导致整个链条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只需要修复这个环节,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这里,两人有点理解他的想法了,不过……白洛大瞪着眼说道:“老周,你不是想让商社把积压的南货都买下来吧?”
周弘文连忙摆手:“不是,怎么会,我们哪有那么多钱?我的想法是,向市场注入信用,让资金再流动起来,信用,信用可以理解吧?就是通货,currency……”
白洛又惊了:“难道你要我们印钞票去买?可不能这么败家啊!”
东海商社通过储蓄所系统发行了铜币本位的储蓄券,目前运行良好,要说印钞也是能印的,但股东们目光长远,不愿意为眼下一点小事就败坏了信用,更倾向于细水长流,获得更长远也更巨大的利益。现在听周弘文的意思,怎么像是想动这个心思了?
周弘文涨红了脸:“不是,我像那么目光短浅的人么?发钞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我们现在能搞的。我的意思是,发钞不如发债。”
“发债?”史若云抬起头来。
周弘文点头道:“现在市场面临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那我们就要注入流动性。印钞票这手段太低级了,我们不需要用。按照后世的成熟经验,增加流动性有两个办法,一是投放基础货币,二是信用扩张。信用扩张这个需要一个成熟的银行系统,我们暂时搞不了,但可以考虑投放基础货币,也就是金、银、铜等贵金属以及债券……”
“等等!”史若云前面听着还好,到后面突然懵了,“‘债券’?这怎么跟贵金属放一类的?”
周弘文终于露出得意的笑容:“这就要从货币的本质说起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而是一般等价物,只要价格稳定、易于交易的东西,都可以用作货币,债券难道不正符合这个特点?”
他顿了顿,又比划道:“举个例子吧。假设我现在欠了首席你一百两银子,你找上门来讨要了,但我手头没钱,只有白部长给的一张借据,证明她也欠了我一百两,你要不要?”
史若云看了看白洛,笑道:“这得看白部长肯不肯把这一百两给我了。”
白洛立刻说道:“首席来要,哪敢不给啊!”
周弘文接着说道:“白部长为人一向守信,肯定会给的。因此首席你拿到借据后甚至不需要立刻找她要钱,可以反手再找别人把它用出去。这张借据,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货币的作用。”
史若云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信用良好的债券,就等同于货币?”
周弘文露出笑容,后仰到椅背上:“就是这个意思。而信用最坚挺的债券,就是‘国债’了,后世美元的发行,实际上就是基于国债的……”
史若云又挠起了头:“等等,基于国债,又是什么意思?”
“呃,”周弘文沉思了一会儿,又从桌上的笔筒中抽了几支铅笔出来,比划道:“还是举个例子吧。假设一个王国一共有一千贯铜钱在流通,那么国王借了一百贯的国债,会产生什么事?”
他把左手握住的铅笔抽了一支到右手,又塞了一块橡皮到左手:“这一百贯从民间移动到国王手里,国王发行了相应的一百贯债券。根据上面所说的,如果这个国王信用很好,债券就能当成铜钱用。对于民间来说,可流通的通货是九百贯铜钱加上一百贯债券,总额不变——不仅如此而已!”
他郑重地把右手的铅笔又插回左手:“国王把那一百贯铜钱借到手,不是为了存着好看的,而是为了花出去购买物资的,最终还是会流回民间。这样一来,民间总共就有了1100贯通货!”
史若云倒吸了一口凉气:“借了国债,民间的通货非但不减,反而增加了?!”
周弘文微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极端情况下,这个王国甚至可以一枚铜钱都没有,全靠国王的债券维持经济流通——后世的‘现代国家’,就是这么玩的了。”
白洛这时出声问道:“那这么说,岂不是跟印纸钞没多大区别?”
周弘文笑道:“半斤八两,乌鸦一般黑,但还是有些区别的。印钞是单方面的行为,也就是‘我监督我自己’,能否控制发行量全凭自律,而自律往往是很不靠谱的。而发债是双方的行为,国王发债得有人愿意买才能发得出去,而且债券是要付利息的,发得多了对自己也是个负担,所以控制得要相对好一些。”
史若云心有戚戚地说道:“说到底,发钞的难点不在于发而在于收。发钞有什么难的?随便印就是了,零随便填,但真那么搞肯定就把自己玩死了。如何控制住发钞的节奏,取信于人,才是关键。”
“对啊!”周弘文一拍手,“这个道理很显而易见,不光我们知道,古人也是知道的。你看,宋朝发会子是按“界”的,每次发钞必先收回上一界才发下一界,保持总量稳定;蒙古人发钞也要建立兑换所,保证钞与银之间的兑换。他们都明白得很嘛!
可是,明白归明白,但当你真的手握发钞大权的时候,怎么还能控制得住滥发的诱惑?现在我们也看到了,会子三界齐发,大幅贬值;金国也发过钞,玩得比宋朝还乱;蒙古人的钞票现在看着还行,但历史上的元朝后来也忍不住诱惑开始超发,最后变成废纸;后世那例子就更多了。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所以我说发钞不如发债。”
“是啊,但说归说,又怎么落实……”史若云看向了桌上周弘文带过来的那叠厚厚的文件,“呃,这就是操作规程?”
周弘文将文件拿了过来,从中翻出画了好多气泡图案的一页,转了个方向放在桌上,说道:“我简单讲讲吧。
第一步,我们先发债,收集现金,不光为了救市,还缓解现在的财政压力。这个债券,我们暂且先叫它‘特殊时期专项基金原始兑换券’吧,简称金原券,呃,以之为诫。首先是卖给本地土豪们,他们就算今年生意不好,往年埋在地里的钱还是有一堆的;还有潍、莒、沂一带的豪强,也都摊派些,我们现在风头正劲,谁敢不买?
第二步,设立债券交易所。土豪们被摊派了债券,心里肯定是不爽的,而且也未必放心,多半会想着出手止损。与其让他们自相交易扰乱市场秩序,不如我们自己下场,设立交易所,让他们可以出售这金原券。当然,初期他们急于止损,市价多半会比面额低一些,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出手救市了——实际上就是用第一步收集的资金去把金原券买回来,不会亏的。一张金原券,我们一贯卖出去,0.9贯买回来,还赚了0.1呢。当然,这不是为了赚那点钱,而是为了抬升市价,让民间意识到债券是可以稳定换钱的,然后才能增大发行量。
第三步,救市……”
“等等……”周弘文说到一半,史若云已经看懂他的意思了,没来得及吐槽金原券的名字,就指着文件下面的内容说道:“第三步,通过发行债券,我们就有了一笔财政外的资金可以用于救市了。可以通过储蓄所对南货商人发放一笔定向贷款,让他们以手中货物为抵押获得资金,但这个资金不能提现,只能用于从指定的本地商人处购买北货。而另一边,本地商人必须购买足够的金原券,才能获得资格加入这个体系之中去出售自己的货物,这也保证了我们的资金充足。只要这个体系循环起来,整个市场就盘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周弘文还没开口,带他进来的纪萍萍就先笑着说话了:“别急嘛,周弘文这几天一直在我们部宣传,还跑去储蓄所调研,最后拿出来的这个方案我觉得很不错的,来听听吧。”说完,她熟练地拉出两张椅子,招呼周弘文坐到了史若云的办公桌前。
周弘文坐在三个女强人中间,有些拘谨,又看了看白洛,然后把手中的文件递到了史若云面前:“不好意思,只准备了一份文件,还请首席先过目吧。”
史若云看着眼前厚厚一叠纸堆起来的文件夹,有些眩晕,随手翻了两下:“老周,准备这么多东西,也真是辛苦你了。《关于通过向市场投放信用以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嚯,这名字可真够大的,给我们讲讲呗?”
进入了正题,周弘文有些激动了起来,但很快压抑住,清了清嗓子,开始按照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讲解起来:“关于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危机,首席你们肯定比我更清楚,这危机可不简单,我们东海商社作为胶州港的领导者,必须得担起救市的责任来才行。”
史若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大话怎么说都行,关键是怎么做啊。
周弘文继续说道:“……但是救市不是一句话的事,怎么救市,首先得看这市场有没有救。”
他这么一说,史若云有了兴趣:“那你说,市场还有救吗?”
“当然是有救的。”周弘文确定地点了点头,“市场陷入瘫痪,直接原因是西边的市场受到了打击。但如果量化分析的话,在胶州进行的南北贸易,向南出口的比例差不多占了45%,进口再转向西出口只占35%,剩下20%是其它海贸和内部消化掉的部分。在西去的这35%里面,受到影响的最多不过一半,就算它20%好了。为何这仅仅20%的部分受到影响,会导致几乎大半的海贸会陷入瘫痪呢?”
史若云听了,先是陷入了思考,后又露出了赞许的表情:“没错,是这样……实际上市场真正的缩减并不大,但这跟谷贱伤农是一个道理,需求减少一半,在供货量不变甚至增长的时候,利润并不会只缩减一半,而是相互竞价打压,价格会降到把50%的商家逼死的境地,剩下的50%自然也不会好过。”
白洛也接着说道:“而且,南下的商船虽然理论上不受影响,但是他们采购北货的资金大部分是来自于出售南货的收入的,现在南货卖不上价,北货自然也就没法买多少了。这种疲软随着产业链传导下去,一层一层都会受损。”
周弘文朝她们把大拇指一竖,说道:“既然道理大家都明白,那么问题就好办多了。市场虽然受损,但是大体骨架还是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被严重破坏,所以导致整个链条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只需要修复这个环节,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这里,两人有点理解他的想法了,不过……白洛大瞪着眼说道:“老周,你不是想让商社把积压的南货都买下来吧?”
周弘文连忙摆手:“不是,怎么会,我们哪有那么多钱?我的想法是,向市场注入信用,让资金再流动起来,信用,信用可以理解吧?就是通货,currency……”
白洛又惊了:“难道你要我们印钞票去买?可不能这么败家啊!”
东海商社通过储蓄所系统发行了铜币本位的储蓄券,目前运行良好,要说印钞也是能印的,但股东们目光长远,不愿意为眼下一点小事就败坏了信用,更倾向于细水长流,获得更长远也更巨大的利益。现在听周弘文的意思,怎么像是想动这个心思了?
周弘文涨红了脸:“不是,我像那么目光短浅的人么?发钞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我们现在能搞的。我的意思是,发钞不如发债。”
“发债?”史若云抬起头来。
周弘文点头道:“现在市场面临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那我们就要注入流动性。印钞票这手段太低级了,我们不需要用。按照后世的成熟经验,增加流动性有两个办法,一是投放基础货币,二是信用扩张。信用扩张这个需要一个成熟的银行系统,我们暂时搞不了,但可以考虑投放基础货币,也就是金、银、铜等贵金属以及债券……”
“等等!”史若云前面听着还好,到后面突然懵了,“‘债券’?这怎么跟贵金属放一类的?”
周弘文终于露出得意的笑容:“这就要从货币的本质说起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而是一般等价物,只要价格稳定、易于交易的东西,都可以用作货币,债券难道不正符合这个特点?”
他顿了顿,又比划道:“举个例子吧。假设我现在欠了首席你一百两银子,你找上门来讨要了,但我手头没钱,只有白部长给的一张借据,证明她也欠了我一百两,你要不要?”
史若云看了看白洛,笑道:“这得看白部长肯不肯把这一百两给我了。”
白洛立刻说道:“首席来要,哪敢不给啊!”
周弘文接着说道:“白部长为人一向守信,肯定会给的。因此首席你拿到借据后甚至不需要立刻找她要钱,可以反手再找别人把它用出去。这张借据,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货币的作用。”
史若云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信用良好的债券,就等同于货币?”
周弘文露出笑容,后仰到椅背上:“就是这个意思。而信用最坚挺的债券,就是‘国债’了,后世美元的发行,实际上就是基于国债的……”
史若云又挠起了头:“等等,基于国债,又是什么意思?”
“呃,”周弘文沉思了一会儿,又从桌上的笔筒中抽了几支铅笔出来,比划道:“还是举个例子吧。假设一个王国一共有一千贯铜钱在流通,那么国王借了一百贯的国债,会产生什么事?”
他把左手握住的铅笔抽了一支到右手,又塞了一块橡皮到左手:“这一百贯从民间移动到国王手里,国王发行了相应的一百贯债券。根据上面所说的,如果这个国王信用很好,债券就能当成铜钱用。对于民间来说,可流通的通货是九百贯铜钱加上一百贯债券,总额不变——不仅如此而已!”
他郑重地把右手的铅笔又插回左手:“国王把那一百贯铜钱借到手,不是为了存着好看的,而是为了花出去购买物资的,最终还是会流回民间。这样一来,民间总共就有了1100贯通货!”
史若云倒吸了一口凉气:“借了国债,民间的通货非但不减,反而增加了?!”
周弘文微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极端情况下,这个王国甚至可以一枚铜钱都没有,全靠国王的债券维持经济流通——后世的‘现代国家’,就是这么玩的了。”
白洛这时出声问道:“那这么说,岂不是跟印纸钞没多大区别?”
周弘文笑道:“半斤八两,乌鸦一般黑,但还是有些区别的。印钞是单方面的行为,也就是‘我监督我自己’,能否控制发行量全凭自律,而自律往往是很不靠谱的。而发债是双方的行为,国王发债得有人愿意买才能发得出去,而且债券是要付利息的,发得多了对自己也是个负担,所以控制得要相对好一些。”
史若云心有戚戚地说道:“说到底,发钞的难点不在于发而在于收。发钞有什么难的?随便印就是了,零随便填,但真那么搞肯定就把自己玩死了。如何控制住发钞的节奏,取信于人,才是关键。”
“对啊!”周弘文一拍手,“这个道理很显而易见,不光我们知道,古人也是知道的。你看,宋朝发会子是按“界”的,每次发钞必先收回上一界才发下一界,保持总量稳定;蒙古人发钞也要建立兑换所,保证钞与银之间的兑换。他们都明白得很嘛!
可是,明白归明白,但当你真的手握发钞大权的时候,怎么还能控制得住滥发的诱惑?现在我们也看到了,会子三界齐发,大幅贬值;金国也发过钞,玩得比宋朝还乱;蒙古人的钞票现在看着还行,但历史上的元朝后来也忍不住诱惑开始超发,最后变成废纸;后世那例子就更多了。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所以我说发钞不如发债。”
“是啊,但说归说,又怎么落实……”史若云看向了桌上周弘文带过来的那叠厚厚的文件,“呃,这就是操作规程?”
周弘文将文件拿了过来,从中翻出画了好多气泡图案的一页,转了个方向放在桌上,说道:“我简单讲讲吧。
第一步,我们先发债,收集现金,不光为了救市,还缓解现在的财政压力。这个债券,我们暂且先叫它‘特殊时期专项基金原始兑换券’吧,简称金原券,呃,以之为诫。首先是卖给本地土豪们,他们就算今年生意不好,往年埋在地里的钱还是有一堆的;还有潍、莒、沂一带的豪强,也都摊派些,我们现在风头正劲,谁敢不买?
第二步,设立债券交易所。土豪们被摊派了债券,心里肯定是不爽的,而且也未必放心,多半会想着出手止损。与其让他们自相交易扰乱市场秩序,不如我们自己下场,设立交易所,让他们可以出售这金原券。当然,初期他们急于止损,市价多半会比面额低一些,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出手救市了——实际上就是用第一步收集的资金去把金原券买回来,不会亏的。一张金原券,我们一贯卖出去,0.9贯买回来,还赚了0.1呢。当然,这不是为了赚那点钱,而是为了抬升市价,让民间意识到债券是可以稳定换钱的,然后才能增大发行量。
第三步,救市……”
“等等……”周弘文说到一半,史若云已经看懂他的意思了,没来得及吐槽金原券的名字,就指着文件下面的内容说道:“第三步,通过发行债券,我们就有了一笔财政外的资金可以用于救市了。可以通过储蓄所对南货商人发放一笔定向贷款,让他们以手中货物为抵押获得资金,但这个资金不能提现,只能用于从指定的本地商人处购买北货。而另一边,本地商人必须购买足够的金原券,才能获得资格加入这个体系之中去出售自己的货物,这也保证了我们的资金充足。只要这个体系循环起来,整个市场就盘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