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十里长街送君父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南京郊外便响起了接天连地的浑厚号角声。
京郊大营,数十万正在沉睡中的健儿几乎下意识的从床上翻身而下,而后穿甲蹬靴,收紧系带,在宿舍的门边处,拿起了自己的头盔。
一栋栋四四方方的五层小楼,每一条廊道几乎都是密密麻麻却整齐有序的队列,鱼贯着沿着楼梯快步跑下。
这一队队战士,像一条条小溪般最终汇入到广场形成巨大的湖泊。
“报数!”
一名总旗官手里拿着表,没有抬头的喊了一句,迎面的一队战士便接口喊了起来。
一排十人,列队五排。
这是一个总旗的编制。
“很好。”
听到人数到齐,同样是小伙子的总旗非常开心:“号角声响到现在,四分二十四秒完成整装列队,达标。”
这群列队的小伙子个个面露得色,但没人说话,因为在他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战友报数声已是此起彼伏。
一个总旗、一个百户、一个千户、一个营,最后汇聚成一个又一个的卫。
南京戍备集团军,整整三十万军人完成了最终的大集结。
这是大明最强大也是最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也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这个集团军拥有九个整编师(每个师三万三千人),三个千户的伙夫炊事兵。
而每一个整编师,都拥有一个满配置的炮营!
而三千人的炮营,足足拥有各种口径火炮六百门,九个整编师,便是五千四百门大小不一的轻重火炮!
这绝对是一支足以摧毁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恐怖力量。
养活这支军队的花销,甚至已经超出了洪武三十一年时,整个国家的岁入。
连着军饷、战士的伙食、训练消耗的炮弹子弹、换装以及每隔三个月一次的大型演练,一年下来的总开支近四百亿!
平均到每个战士的身上,就要花掉国家十二万,是汇兑体系未更改前的,一百二十两现白银。
而实际上,这支强横无比的无敌之师,已经近十年没有上过战场了。
每年都有新兵入伍、也会有老兵退役。
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战士真正的见过血。
受制于交通的原因,调这支军队去中东、去莫斯科亦或者去阿拉伯,都是不现实的。
或许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制衡,内阁不止一次希望削减掉部分军费开支,将每年省下来的钱放到国内的建设亦或者教育领域上。
为此,内阁不知道跟总参谋府吵了多少次,掀了多少回桌子,撕坏了多少件官袍,打到最后还是个不了了之。
军费还是居高不下。
“宁愿把钱浪费在训练上,也绝不能把战士的命浪费在战场上。”
朱允炆这一句话扔出来,内阁再也没有找过总参的麻烦。
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早就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看古代军队那种眼光来等闲视之。
三十万健儿齐列阵,竟无一丝杂乱之音。
静若深谷,落针惊耳。
铁铉站在高高的帅台上看表,时针距离七时还差五分钟。
今天是十月初一,是大明朝正式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大日子,早在凌晨破晓的时候,中枢五品以下的下级官吏已经踏上了南北互通的两京高速。
而他们这支南京戍备集团军,也将从七时整点这一刻,正式踏上北上的路,从此之后将改名为中央戍备集团军。
“嗒嗒。”
秒针声清脆且清晰,时间便在这声音中,缓慢流逝。
最后,当时针悬停在七这个数字上的时候,铁铉抬起了头,几乎用上了穷尽一生的力气。
“出发!”
皇宫外,朱允炆踩在车辂的脚踏上,挺直着身板,回首看着身后的承天门,眼神复杂。
二十一年前,他在这座皇宫内登基御极,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在一个地方生活二十一年,若说没有感情,那自然是骗人的。
有那么一瞬间,朱允炆甚至不想离开了。
就留在这里,直到自己老的再也无法处理繁冗复杂的国事,直到自己走至生命的尽头。
但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家的游子,南京也好北京也罢,对自己又有什么分别呢。
“皇爷,上车吧。”
双喜一样有些感伤,声音微微发颤:“十月的秋风还是凉的,别冒犯了您。”
“再让朕看一眼吧。”
朱允炆扬起脖子,最后看了一眼承天门城楼上自己的那张巨幅画像,仿佛四目相对一般,朱允炆便笑了,踩在脚踏的那条腿用力,整个身子便拾阶而上。
一路坐进里间,这架十二驹天子驾辂便开始缓缓移动。
最外围,数千名锦衣卫守卫着这驾马车徒步前行。
早在朱允炆之前,内阁已经先一步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南北两京之间的高速更是提前数十日便全线封锁禁行,各处位于沿途各省的路段都在清查路障、检查路基,更是在沿道对山野里是否存在乡匪路霸的情况重新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查。
全力确保这次迁都的顺利和不出现哪怕一丝小差错。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允炆并不需要在自己的驾辂附近派上几万乃至十几万的军队,哪怕只是几千名锦衣卫在朱允炆眼里都有些多了。
他的心很踏实。
车辂走在长安街上,坐在车辂内,通过车厢的窗户,朱允炆已经可以看到沿街聚满了无数百姓。
选了一个如此早的时间,朱允炆便是存了不想扰民的心思,但终究还是扰了。
“南京城里的百姓都知道十月初一是迁都之日,很多人早在头天夜里就没有睡觉,一直守着呢。”
不用双喜来汇报,朱允炆自己看的到。
他能看到无数人双手举着自己的画像,也能看到无数人举着写有“君父圣躬安”、“君父您好”、“君父诸事顺遂”之类写满祝福的字幅。
这些百姓或许还不敢当着圣驾大声的喧嚷,但他们都在用力的挥舞自己手里得画像或字幅。
百姓们在用这种方式,来送朱允炆。
而这些百姓,绝大多数甚至脸上还流着泪。
谁都知道,南北两京相隔数千里,今日迁都,可能余生都很难见到朱允炆这位皇帝了。
即使朱允炆在南京,这些百姓能见到的机会一样很少。
但只要朱允炆在,这些百姓心里就莫名的踏实。
就好像朱允炆这位皇帝,一直都在头顶三尺之处看着他们。
今日去了北京,这些百姓好比被神灵抛弃的信徒一般。
“十里长街送君父,这在青史上,也注定是一段佳话。”
双喜感慨了一句,回首吓了一跳。
因为他竟然看到朱允炆哭了!
“就为了这一城的百姓,朕将来,一定要再回来看看他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京郊大营,数十万正在沉睡中的健儿几乎下意识的从床上翻身而下,而后穿甲蹬靴,收紧系带,在宿舍的门边处,拿起了自己的头盔。
一栋栋四四方方的五层小楼,每一条廊道几乎都是密密麻麻却整齐有序的队列,鱼贯着沿着楼梯快步跑下。
这一队队战士,像一条条小溪般最终汇入到广场形成巨大的湖泊。
“报数!”
一名总旗官手里拿着表,没有抬头的喊了一句,迎面的一队战士便接口喊了起来。
一排十人,列队五排。
这是一个总旗的编制。
“很好。”
听到人数到齐,同样是小伙子的总旗非常开心:“号角声响到现在,四分二十四秒完成整装列队,达标。”
这群列队的小伙子个个面露得色,但没人说话,因为在他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战友报数声已是此起彼伏。
一个总旗、一个百户、一个千户、一个营,最后汇聚成一个又一个的卫。
南京戍备集团军,整整三十万军人完成了最终的大集结。
这是大明最强大也是最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也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这个集团军拥有九个整编师(每个师三万三千人),三个千户的伙夫炊事兵。
而每一个整编师,都拥有一个满配置的炮营!
而三千人的炮营,足足拥有各种口径火炮六百门,九个整编师,便是五千四百门大小不一的轻重火炮!
这绝对是一支足以摧毁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恐怖力量。
养活这支军队的花销,甚至已经超出了洪武三十一年时,整个国家的岁入。
连着军饷、战士的伙食、训练消耗的炮弹子弹、换装以及每隔三个月一次的大型演练,一年下来的总开支近四百亿!
平均到每个战士的身上,就要花掉国家十二万,是汇兑体系未更改前的,一百二十两现白银。
而实际上,这支强横无比的无敌之师,已经近十年没有上过战场了。
每年都有新兵入伍、也会有老兵退役。
不变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战士真正的见过血。
受制于交通的原因,调这支军队去中东、去莫斯科亦或者去阿拉伯,都是不现实的。
或许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制衡,内阁不止一次希望削减掉部分军费开支,将每年省下来的钱放到国内的建设亦或者教育领域上。
为此,内阁不知道跟总参谋府吵了多少次,掀了多少回桌子,撕坏了多少件官袍,打到最后还是个不了了之。
军费还是居高不下。
“宁愿把钱浪费在训练上,也绝不能把战士的命浪费在战场上。”
朱允炆这一句话扔出来,内阁再也没有找过总参的麻烦。
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早就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看古代军队那种眼光来等闲视之。
三十万健儿齐列阵,竟无一丝杂乱之音。
静若深谷,落针惊耳。
铁铉站在高高的帅台上看表,时针距离七时还差五分钟。
今天是十月初一,是大明朝正式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大日子,早在凌晨破晓的时候,中枢五品以下的下级官吏已经踏上了南北互通的两京高速。
而他们这支南京戍备集团军,也将从七时整点这一刻,正式踏上北上的路,从此之后将改名为中央戍备集团军。
“嗒嗒。”
秒针声清脆且清晰,时间便在这声音中,缓慢流逝。
最后,当时针悬停在七这个数字上的时候,铁铉抬起了头,几乎用上了穷尽一生的力气。
“出发!”
皇宫外,朱允炆踩在车辂的脚踏上,挺直着身板,回首看着身后的承天门,眼神复杂。
二十一年前,他在这座皇宫内登基御极,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在一个地方生活二十一年,若说没有感情,那自然是骗人的。
有那么一瞬间,朱允炆甚至不想离开了。
就留在这里,直到自己老的再也无法处理繁冗复杂的国事,直到自己走至生命的尽头。
但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家的游子,南京也好北京也罢,对自己又有什么分别呢。
“皇爷,上车吧。”
双喜一样有些感伤,声音微微发颤:“十月的秋风还是凉的,别冒犯了您。”
“再让朕看一眼吧。”
朱允炆扬起脖子,最后看了一眼承天门城楼上自己的那张巨幅画像,仿佛四目相对一般,朱允炆便笑了,踩在脚踏的那条腿用力,整个身子便拾阶而上。
一路坐进里间,这架十二驹天子驾辂便开始缓缓移动。
最外围,数千名锦衣卫守卫着这驾马车徒步前行。
早在朱允炆之前,内阁已经先一步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南北两京之间的高速更是提前数十日便全线封锁禁行,各处位于沿途各省的路段都在清查路障、检查路基,更是在沿道对山野里是否存在乡匪路霸的情况重新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查。
全力确保这次迁都的顺利和不出现哪怕一丝小差错。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允炆并不需要在自己的驾辂附近派上几万乃至十几万的军队,哪怕只是几千名锦衣卫在朱允炆眼里都有些多了。
他的心很踏实。
车辂走在长安街上,坐在车辂内,通过车厢的窗户,朱允炆已经可以看到沿街聚满了无数百姓。
选了一个如此早的时间,朱允炆便是存了不想扰民的心思,但终究还是扰了。
“南京城里的百姓都知道十月初一是迁都之日,很多人早在头天夜里就没有睡觉,一直守着呢。”
不用双喜来汇报,朱允炆自己看的到。
他能看到无数人双手举着自己的画像,也能看到无数人举着写有“君父圣躬安”、“君父您好”、“君父诸事顺遂”之类写满祝福的字幅。
这些百姓或许还不敢当着圣驾大声的喧嚷,但他们都在用力的挥舞自己手里得画像或字幅。
百姓们在用这种方式,来送朱允炆。
而这些百姓,绝大多数甚至脸上还流着泪。
谁都知道,南北两京相隔数千里,今日迁都,可能余生都很难见到朱允炆这位皇帝了。
即使朱允炆在南京,这些百姓能见到的机会一样很少。
但只要朱允炆在,这些百姓心里就莫名的踏实。
就好像朱允炆这位皇帝,一直都在头顶三尺之处看着他们。
今日去了北京,这些百姓好比被神灵抛弃的信徒一般。
“十里长街送君父,这在青史上,也注定是一段佳话。”
双喜感慨了一句,回首吓了一跳。
因为他竟然看到朱允炆哭了!
“就为了这一城的百姓,朕将来,一定要再回来看看他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