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人眼红了
高拱一听又有些不耐烦了,这李春芳还真是净给人添堵。
这回他不想再费口舌了,便朝张居正递个眼色,叔大便替他回答道:“元翁误会了。‘河海并举,漕运为本’的大原则始终不会变,我们从来没打算放弃过漕运。只是准备再加大一下海运的力度,从现在的两百万石,提高到四百万石。”
“漕运一年一共才四百万石!”李春芳有种被当二傻子耍的感觉,不由提高了声调。
“那是因为漕运一年只能运四百万石,如果河海并举,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一年可运六百万石!”高拱针锋相对道:“多运两百万石过来,北方就将好过很多,朝廷能做的事也多了去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今年桃花汛,黄河又决堤。洪水再次冲决王家口一带,自双沟而下,南北决口十余处,淤河八百余里,漕船漂覆百余艘,损失漕粮四万余石。”不谷接着叹口气道:
“去年秋才恢复的漕运,这下又断绝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通。”
~~
黄河这条狂暴的巨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驯服的,哪怕潘季驯多了水泥这样法宝,依然无法一战功成——其实最险要的高家堰一带,因为用了混凝土大堤,反而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但水泥的产量有限,依然有漫长的土堤需要长达数年来进行置换。决堤的地方,正是还没来得及重修的土堤……
可朝野对黄河屡修屡决已经彻底失去了耐性,官员们把积蓄多年的怒火,全都倾斜到河道总理潘季驯身上。
高阁老也强硬的指责了潘季驯保运工作失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言辞激烈的要求他立即放弃目前的治黄方案,先不管黄河,全力开泇河保漕运。
之前说过,为解决京杭大运河经常因黄泛而断行的痼疾,朝中有三种方案——开胶莱河,开泇河,复黄河故道。
胶莱河方案已经在前年经过实地勘察,被毙掉了,所以眼下只剩两个。高拱就是开泇河的支持者,潘季驯则是后一种方案的坚定支持者。
高拱认为,现在黄河再度决堤,证明潘季驯的方法就是不行,所以还是得开泇河——就是由夏镇经台儿庄到邳州,修一段全长两百六十里的运河,这样可以使京杭大运河‘尽避黄河之险’,实现畅通。
所以他兴致勃勃的写信给潘季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开始筹划开泇河工程,为自己的辉煌政绩,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潘季驯接到信,却拒不配合,直言河堤修的没问题,决堤是因为修的还不够而已。应当加大力度,继续抢修河堤,岂能半途而废?而且泇河所费巨大不说,一旦修成会导致朝廷彻底放弃黄河,任由其泛滥下去,那黄河沿岸的千万百姓怎么办?终会酿成巨祸的!
见他犯下大错还死不悔改,高阁老不禁大怒,便拟旨命潘季驯冠带闲住,由工部尚书朱衡全权负责泇河开凿事宜。
朱衡告诉高拱,他也赞同开掘泇河。但他几年前就测算过,此项工程少说要花费百万两白银,二十万民夫,耗时三年之工。
而且完工之前,漕运就要彻底断绝了。
~~
高拱便找来户部尚书葛守礼询问。
隆庆初年阁潮时,满朝倾拱,独户部尚书葛守礼不为所动。当时,户部的下属要仿效各部,联名弹劾高拱,但任凭两名侍郎徐养正和马自强怎么劝,葛守礼都依然不肯在奏疏上署名。
最后两人只好他的名字空着,递上了一道让人笑掉大牙的白头疏。高拱黯然下野后,知道自己必遭徐党打击的葛守礼,便也以奉养老母乞归。高拱复出后,马上踢走了户部尚书马森,把他又原官起复。
有这层关系在,高拱自然将其引为心腹。葛守礼说话也就没什么好忌讳的了,他告诉高拱,首先户部没钱,要开泇河得想办法自筹。再者,漕运衙门停摆了一年,上上下下已经叫苦连天了,再让他们停运三年,非造反不可。
高拱当然知道事情难办。因为好办的事情,都已经让徐阶李春芳办完了,剩下的自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他问葛守礼有没有什么办法,葛守礼却答非所问的告诉他,去年冬天,皇上没问太仓要钱。
高拱不禁吃了一惊。因为宫里开销极大,原先靠皇庄皇店撑着,尚需每年从太仓拨付几十万两供上用。
他知道这几年李贵妃娘家,从长公主手里夺去了皇庄皇店的经营权。可惜武清伯李伟父子是一对就知道捞钱的草包,哪还能像从前那样,支撑宫中大部分用度?
“宫里是从哪里来的钱?”那日值房中,他低声问葛守礼。
“皇家海运。”葛守礼告诉他,年前皇家海运分红,宫里得了整整八十万两,是往年太仓拨给内帑的两倍。
“这么多?”高拱倒吸口冷气。
“而宫里,只占了皇家海运一成的股份。”葛守礼也是难以置信,但皇家海运监事会中,有一名户部员外郎担任监事,代表朝廷监督漕粮海运。
说着他将一份皇家海运的年报,奉给高拱浏览。
年报简单易懂,只是列出了皇家海运的主要财务数据,股东情况,以及一些应向股东报告的重要事项,并不会像后世那样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但哪怕管中窥豹,也让高拱不禁惊呆了。他没想到人家皇家海运每石粮食只收四斗运费,其中还有一半是替漕运衙门代收的。居然能一年盈利八百万两之巨!
“这也太恐怖了吧?”高阁老惊呆了。全国一年解来的太仓银,也不过才四百万两……
当然,这不是说大明一年只有四百万两税收。而是因为太祖皇帝缺乏经济常识,用朴素的老农思维,为大明制定了愚蠢透顶、祸国殃民的财税制度——由于当时主要是以实物税收为主,老朱觉得把收上来的粮食布匹之类,从地方解送京师,然后再从京师向边关和各省卫所转运,实在是浪费。
不如由各地州县直接解往就近的卫所、王府、上级衙门等吃财政饭的单位,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运费,减轻百姓负担了。哇,朕真是天才啊!就这么定了,永为祖制,万世不易!
是以户部掌握的,只是供给京师和九边的税收,不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2%。地方上不用‘跑部钱进’,自然就不鸟朝廷。朝廷穷的叮当响,自然放屁也不响……
高拱虽然不懂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他十分清楚,朝廷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他心里猫抓猫挠似的问道:“他们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
“这上面写的很清楚。”葛守礼指着那份年报道:“一是自营的海运贸易,这一块占了七成。二是为商人们运货的运费收入,这一块占了三成。”
“嘶,真赚钱啊……”高拱倒吸口冷气,又不解问道:“之前漕运为什么不赚钱?”
“谁说漕运不赚钱?只是都落在漕运集团的囊中了。”葛守礼冷笑道:“他们每年运四百万石漕粮,要另收一千多万石的耗羡运费。这里头能贪多少?再者,朝廷体恤漕丁艰难,规定他们返程时可以携带货物,不必课税,作为补贴。按规制,一艘漕船四百料,但漕丁们私加改扩,每艘船都能装载千料。这多出来的六百料,都是用来自己运货的,这又是多少收入?”
“不过,漕运绝对赚不过海运是一定的。”葛守礼话锋一转,又道:“漕船始终行在内河上,一路关卡太多,层层剥皮太多。拉纤操船的漕丁也太多,这块开销确实巨大。再者,漕运太慢,时间太长,能运的东西始终有限,腐烂损耗也巨大。三者,海运还能销往海外,这块利润才是大头啊!”
“你的意思是?”高拱拢着胡须,皱眉问道。
“把漕运全都改成海运。”便听葛守礼沉声道:“皇家海运已经搞了两年,各方面套路都很成熟了。我们照方抓药就是了——先以运漕粮的名义,把船队搞起来。然后兼营货运,最后也贩向海外!咱们要求也不多,一年四百万两总可以赚的到吧?”
“唔,我看可以搞!”高拱缓缓点头,喉头微微抖动,似乎咽了口水。大明如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没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贫穷限制了高阁老手脚,让他很多事情都想做做不成。
要是能把太仓岁入翻一番,那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唯一的问题是,这钱,要入太仓。”葛守礼最后强调道:“要是忙活半天,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我是绝对不会得罪海运集团那些人的。”
说着他打了个寒噤道:“真要干,你还得让锦衣卫日夜保护我,不然我怕死于非命。”
高拱没听他后一句,之前的话就让他犯了难。钱要入太仓,那船队就必须由户部来经营,漕运衙门上上下下几十万人喝西北风去?
怎么可能答应呢?
但葛守礼说的也没错,要是还交给漕运衙门办理的话,太仓的收入势必锐减,那就成了给漕运衙门做嫁衣。别说葛守礼,高拱也不愿意为那帮南京勋贵,去捅皇家海运的马蜂窝。
ps.惯性强大啊,还是这个点才写完。明天争取24点前完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这回他不想再费口舌了,便朝张居正递个眼色,叔大便替他回答道:“元翁误会了。‘河海并举,漕运为本’的大原则始终不会变,我们从来没打算放弃过漕运。只是准备再加大一下海运的力度,从现在的两百万石,提高到四百万石。”
“漕运一年一共才四百万石!”李春芳有种被当二傻子耍的感觉,不由提高了声调。
“那是因为漕运一年只能运四百万石,如果河海并举,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一年可运六百万石!”高拱针锋相对道:“多运两百万石过来,北方就将好过很多,朝廷能做的事也多了去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今年桃花汛,黄河又决堤。洪水再次冲决王家口一带,自双沟而下,南北决口十余处,淤河八百余里,漕船漂覆百余艘,损失漕粮四万余石。”不谷接着叹口气道:
“去年秋才恢复的漕运,这下又断绝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通。”
~~
黄河这条狂暴的巨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驯服的,哪怕潘季驯多了水泥这样法宝,依然无法一战功成——其实最险要的高家堰一带,因为用了混凝土大堤,反而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但水泥的产量有限,依然有漫长的土堤需要长达数年来进行置换。决堤的地方,正是还没来得及重修的土堤……
可朝野对黄河屡修屡决已经彻底失去了耐性,官员们把积蓄多年的怒火,全都倾斜到河道总理潘季驯身上。
高阁老也强硬的指责了潘季驯保运工作失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言辞激烈的要求他立即放弃目前的治黄方案,先不管黄河,全力开泇河保漕运。
之前说过,为解决京杭大运河经常因黄泛而断行的痼疾,朝中有三种方案——开胶莱河,开泇河,复黄河故道。
胶莱河方案已经在前年经过实地勘察,被毙掉了,所以眼下只剩两个。高拱就是开泇河的支持者,潘季驯则是后一种方案的坚定支持者。
高拱认为,现在黄河再度决堤,证明潘季驯的方法就是不行,所以还是得开泇河——就是由夏镇经台儿庄到邳州,修一段全长两百六十里的运河,这样可以使京杭大运河‘尽避黄河之险’,实现畅通。
所以他兴致勃勃的写信给潘季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开始筹划开泇河工程,为自己的辉煌政绩,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潘季驯接到信,却拒不配合,直言河堤修的没问题,决堤是因为修的还不够而已。应当加大力度,继续抢修河堤,岂能半途而废?而且泇河所费巨大不说,一旦修成会导致朝廷彻底放弃黄河,任由其泛滥下去,那黄河沿岸的千万百姓怎么办?终会酿成巨祸的!
见他犯下大错还死不悔改,高阁老不禁大怒,便拟旨命潘季驯冠带闲住,由工部尚书朱衡全权负责泇河开凿事宜。
朱衡告诉高拱,他也赞同开掘泇河。但他几年前就测算过,此项工程少说要花费百万两白银,二十万民夫,耗时三年之工。
而且完工之前,漕运就要彻底断绝了。
~~
高拱便找来户部尚书葛守礼询问。
隆庆初年阁潮时,满朝倾拱,独户部尚书葛守礼不为所动。当时,户部的下属要仿效各部,联名弹劾高拱,但任凭两名侍郎徐养正和马自强怎么劝,葛守礼都依然不肯在奏疏上署名。
最后两人只好他的名字空着,递上了一道让人笑掉大牙的白头疏。高拱黯然下野后,知道自己必遭徐党打击的葛守礼,便也以奉养老母乞归。高拱复出后,马上踢走了户部尚书马森,把他又原官起复。
有这层关系在,高拱自然将其引为心腹。葛守礼说话也就没什么好忌讳的了,他告诉高拱,首先户部没钱,要开泇河得想办法自筹。再者,漕运衙门停摆了一年,上上下下已经叫苦连天了,再让他们停运三年,非造反不可。
高拱当然知道事情难办。因为好办的事情,都已经让徐阶李春芳办完了,剩下的自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他问葛守礼有没有什么办法,葛守礼却答非所问的告诉他,去年冬天,皇上没问太仓要钱。
高拱不禁吃了一惊。因为宫里开销极大,原先靠皇庄皇店撑着,尚需每年从太仓拨付几十万两供上用。
他知道这几年李贵妃娘家,从长公主手里夺去了皇庄皇店的经营权。可惜武清伯李伟父子是一对就知道捞钱的草包,哪还能像从前那样,支撑宫中大部分用度?
“宫里是从哪里来的钱?”那日值房中,他低声问葛守礼。
“皇家海运。”葛守礼告诉他,年前皇家海运分红,宫里得了整整八十万两,是往年太仓拨给内帑的两倍。
“这么多?”高拱倒吸口冷气。
“而宫里,只占了皇家海运一成的股份。”葛守礼也是难以置信,但皇家海运监事会中,有一名户部员外郎担任监事,代表朝廷监督漕粮海运。
说着他将一份皇家海运的年报,奉给高拱浏览。
年报简单易懂,只是列出了皇家海运的主要财务数据,股东情况,以及一些应向股东报告的重要事项,并不会像后世那样林林总总、事无巨细。
但哪怕管中窥豹,也让高拱不禁惊呆了。他没想到人家皇家海运每石粮食只收四斗运费,其中还有一半是替漕运衙门代收的。居然能一年盈利八百万两之巨!
“这也太恐怖了吧?”高阁老惊呆了。全国一年解来的太仓银,也不过才四百万两……
当然,这不是说大明一年只有四百万两税收。而是因为太祖皇帝缺乏经济常识,用朴素的老农思维,为大明制定了愚蠢透顶、祸国殃民的财税制度——由于当时主要是以实物税收为主,老朱觉得把收上来的粮食布匹之类,从地方解送京师,然后再从京师向边关和各省卫所转运,实在是浪费。
不如由各地州县直接解往就近的卫所、王府、上级衙门等吃财政饭的单位,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运费,减轻百姓负担了。哇,朕真是天才啊!就这么定了,永为祖制,万世不易!
是以户部掌握的,只是供给京师和九边的税收,不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2%。地方上不用‘跑部钱进’,自然就不鸟朝廷。朝廷穷的叮当响,自然放屁也不响……
高拱虽然不懂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他十分清楚,朝廷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他心里猫抓猫挠似的问道:“他们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
“这上面写的很清楚。”葛守礼指着那份年报道:“一是自营的海运贸易,这一块占了七成。二是为商人们运货的运费收入,这一块占了三成。”
“嘶,真赚钱啊……”高拱倒吸口冷气,又不解问道:“之前漕运为什么不赚钱?”
“谁说漕运不赚钱?只是都落在漕运集团的囊中了。”葛守礼冷笑道:“他们每年运四百万石漕粮,要另收一千多万石的耗羡运费。这里头能贪多少?再者,朝廷体恤漕丁艰难,规定他们返程时可以携带货物,不必课税,作为补贴。按规制,一艘漕船四百料,但漕丁们私加改扩,每艘船都能装载千料。这多出来的六百料,都是用来自己运货的,这又是多少收入?”
“不过,漕运绝对赚不过海运是一定的。”葛守礼话锋一转,又道:“漕船始终行在内河上,一路关卡太多,层层剥皮太多。拉纤操船的漕丁也太多,这块开销确实巨大。再者,漕运太慢,时间太长,能运的东西始终有限,腐烂损耗也巨大。三者,海运还能销往海外,这块利润才是大头啊!”
“你的意思是?”高拱拢着胡须,皱眉问道。
“把漕运全都改成海运。”便听葛守礼沉声道:“皇家海运已经搞了两年,各方面套路都很成熟了。我们照方抓药就是了——先以运漕粮的名义,把船队搞起来。然后兼营货运,最后也贩向海外!咱们要求也不多,一年四百万两总可以赚的到吧?”
“唔,我看可以搞!”高拱缓缓点头,喉头微微抖动,似乎咽了口水。大明如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没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贫穷限制了高阁老手脚,让他很多事情都想做做不成。
要是能把太仓岁入翻一番,那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唯一的问题是,这钱,要入太仓。”葛守礼最后强调道:“要是忙活半天,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我是绝对不会得罪海运集团那些人的。”
说着他打了个寒噤道:“真要干,你还得让锦衣卫日夜保护我,不然我怕死于非命。”
高拱没听他后一句,之前的话就让他犯了难。钱要入太仓,那船队就必须由户部来经营,漕运衙门上上下下几十万人喝西北风去?
怎么可能答应呢?
但葛守礼说的也没错,要是还交给漕运衙门办理的话,太仓的收入势必锐减,那就成了给漕运衙门做嫁衣。别说葛守礼,高拱也不愿意为那帮南京勋贵,去捅皇家海运的马蜂窝。
ps.惯性强大啊,还是这个点才写完。明天争取24点前完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