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受降
到时候不仅国灭,整个皇族都会被凌辱,您又如何面对先祖?
高藏不说话了,他在看其他人的反应。
这种沉默让其他大臣也回过味儿来了,原来高藏想投降啊!
刚才那个谁谁谁说投降,高一居然没有直接拒绝,反而不好沉默。
这就说明他在思考,思考就代表着他又这样的想法。
而有这样的想法就表示,只要他们这些大臣一声高呼,就成了!
那样他们的命就保住了!
投降好!这个主意不错!
他们都感激的看着刚才那个老臣,好人呐!
你们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老臣附议。
我等附议。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投降吧!
挂白旗,开城门!
高藏无奈的说道。
他终于做了一个自己的决定,然而这个决定是如此让他痛苦。
泉男建这个混蛋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种事本应该他来做,可是现在只能他高藏出面。
因为他是高丽的王,如果他不出去投降,李绩肯定不会同意的。
所以就有了李绩的疑惑。
大军攻城才刚开始,云梯都还没架好,就投降了。
薛仁贵,我老了,也累了,你就替我去受降吧。
李绩笑呵呵的对薛仁贵说道。
我?薛仁贵一愣,这可是巨大的荣耀啊,李绩这个时候让他去,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了。
大总管,我去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次的高丽之战,你的功劳最大,除了你,别人都没资格。去吧,跑高丽看看我们大唐新一代的猛将!
李绩说完扭头走了,薛仁贵看着有些落寞的李绩,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轻踢一下马肚子,走向投降的高丽君臣。
此刻的高藏十分惊恐,他听说前来接受投降的是大唐第一猛人薛仁贵,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薛仁贵身上的杀气太重了,远比渊盖苏文身上的杀气重。
本来他以为渊盖苏文已经是最狠的人了,现在薛仁贵走近,他才发现,和薛仁贵相比,渊盖苏文就是个渣渣啊!
我乃大唐辽东道副总管薛仁贵,代表大唐皇帝接受高丽王的请降!
高藏的腿忍不住的打颤,薛仁贵说完,他哆哆嗦嗦的吧手里的玉玺举过头顶。
薛仁贵用长枪一挑,玉玺就落入手中。
他回过身,高高举起,对面大唐军队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高丽被灭了。
李绩和薛仁贵做到了无数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
经此一战,薛仁贵跻身大唐最顶级的名将之列,成为苏定方之后,大唐第一猛将。
大唐的版图之中终于有了高丽这块地方。
李治兴奋异常,这是他的功绩,他父皇没有完成的事,他完成了。
连续灭掉突厥、百济、高丽,这样的功绩可没有几个人能和他相比。
李治自从登基以来,已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敢放松。有李二在前面做榜样,李治根本就不敢放松。
生怕一个不小心成为别人口中的昏君。
这种压力是巨大的。
他做任何事都有人去和他的父皇做对比,任何一件错事都会被放大十倍。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李治能完成灭掉三个国家的战争,确实很厉害。
在经历了高丽之战后,大唐的版图达到了顶峰,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喜气洋洋。
可是接下来的一场战争,给大唐所有人都浇了一盆冷水。
让他们猛然惊醒。
原来大唐,并不是无敌的,至少在某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而这一仗,也彻底毁掉了薛仁贵。
在灭掉高丽之后,李绩已经没有精力在上阵打仗了,他真的老了,已经风烛残年,这次的高丽之战已经耗掉了他所有的精力。
现在真正能打的,也就是薛仁贵了。
就在灭掉高丽不久,西南的吐蕃又在蠢蠢欲动。在李治集中全力攻打高丽的时候,吐蕃居然趁着大唐兵力不足攻占了大唐的属国土谷浑。
这让李治恼怒异常。
大唐和吐蕃的矛盾由来已久,虽然当年文成公主入吐蕃,使得大唐和吐蕃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两国的关系,远不是姻亲能解决的。
在国家利益面前,姻亲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李治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土谷浑对大唐太重要了。
打开大唐的地图你会发现,土谷浑在北面,大唐的西面,正是连接西域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大唐和西域的联系,正是通过这里。
吐蕃攻占土谷浑,可见并不仅仅是垂涎土谷浑的土地,更重要的在于,吐蕃想掐住大唐和西域各国的联系。或者说凭借着这块地方,来要挟大唐。
狼子野心啊!
李治在太极宫暴跳如雷,连手中的琉璃碗都摔了。
没有人可以要挟我,突厥不行,高丽不行,你吐蕃也不行。
所以等到薛仁贵从吐蕃归来,就立刻任命他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把土谷浑抢回来,给吐蕃一个教训。
当然了,彻底干掉吐蕃是不可能的,因为李治很清楚,这种地方大唐的军队根本就上不去,打都没办法打。
不过把它打疼,让他安生十几年,李治还是有把握的。
吐蕃这个时候确实也很强悍,当年李二尝试尝试几次都没沾到什么便宜,不然也不会用和亲这种屈辱的方式来谋求西南的稳定了。
和亲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求和,只不过双方都比较体面而已。
看看汉朝,看看后面的宋朝,和亲不断,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打不过,或者即使打了过也因为耗费巨大打不起,这才想到用和亲的方式来暂时来求得和平。
为什么明朝的时候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因为人家确实牛逼,说的明确一点,这点大唐确实比不了。虽然大唐很厉害,也很开放,到就军队的战斗力和皇家的气节来说,还真就比不过明朝。
所以尽管大唐让人神往,但是和吐蕃和亲一直被许多人诟病。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和亲,才避免了很多战争,钱死了很多人,我们应该心怀感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高藏不说话了,他在看其他人的反应。
这种沉默让其他大臣也回过味儿来了,原来高藏想投降啊!
刚才那个谁谁谁说投降,高一居然没有直接拒绝,反而不好沉默。
这就说明他在思考,思考就代表着他又这样的想法。
而有这样的想法就表示,只要他们这些大臣一声高呼,就成了!
那样他们的命就保住了!
投降好!这个主意不错!
他们都感激的看着刚才那个老臣,好人呐!
你们以为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老臣附议。
我等附议。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投降吧!
挂白旗,开城门!
高藏无奈的说道。
他终于做了一个自己的决定,然而这个决定是如此让他痛苦。
泉男建这个混蛋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种事本应该他来做,可是现在只能他高藏出面。
因为他是高丽的王,如果他不出去投降,李绩肯定不会同意的。
所以就有了李绩的疑惑。
大军攻城才刚开始,云梯都还没架好,就投降了。
薛仁贵,我老了,也累了,你就替我去受降吧。
李绩笑呵呵的对薛仁贵说道。
我?薛仁贵一愣,这可是巨大的荣耀啊,李绩这个时候让他去,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了。
大总管,我去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次的高丽之战,你的功劳最大,除了你,别人都没资格。去吧,跑高丽看看我们大唐新一代的猛将!
李绩说完扭头走了,薛仁贵看着有些落寞的李绩,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轻踢一下马肚子,走向投降的高丽君臣。
此刻的高藏十分惊恐,他听说前来接受投降的是大唐第一猛人薛仁贵,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薛仁贵身上的杀气太重了,远比渊盖苏文身上的杀气重。
本来他以为渊盖苏文已经是最狠的人了,现在薛仁贵走近,他才发现,和薛仁贵相比,渊盖苏文就是个渣渣啊!
我乃大唐辽东道副总管薛仁贵,代表大唐皇帝接受高丽王的请降!
高藏的腿忍不住的打颤,薛仁贵说完,他哆哆嗦嗦的吧手里的玉玺举过头顶。
薛仁贵用长枪一挑,玉玺就落入手中。
他回过身,高高举起,对面大唐军队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高丽被灭了。
李绩和薛仁贵做到了无数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
经此一战,薛仁贵跻身大唐最顶级的名将之列,成为苏定方之后,大唐第一猛将。
大唐的版图之中终于有了高丽这块地方。
李治兴奋异常,这是他的功绩,他父皇没有完成的事,他完成了。
连续灭掉突厥、百济、高丽,这样的功绩可没有几个人能和他相比。
李治自从登基以来,已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敢放松。有李二在前面做榜样,李治根本就不敢放松。
生怕一个不小心成为别人口中的昏君。
这种压力是巨大的。
他做任何事都有人去和他的父皇做对比,任何一件错事都会被放大十倍。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李治能完成灭掉三个国家的战争,确实很厉害。
在经历了高丽之战后,大唐的版图达到了顶峰,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喜气洋洋。
可是接下来的一场战争,给大唐所有人都浇了一盆冷水。
让他们猛然惊醒。
原来大唐,并不是无敌的,至少在某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而这一仗,也彻底毁掉了薛仁贵。
在灭掉高丽之后,李绩已经没有精力在上阵打仗了,他真的老了,已经风烛残年,这次的高丽之战已经耗掉了他所有的精力。
现在真正能打的,也就是薛仁贵了。
就在灭掉高丽不久,西南的吐蕃又在蠢蠢欲动。在李治集中全力攻打高丽的时候,吐蕃居然趁着大唐兵力不足攻占了大唐的属国土谷浑。
这让李治恼怒异常。
大唐和吐蕃的矛盾由来已久,虽然当年文成公主入吐蕃,使得大唐和吐蕃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两国的关系,远不是姻亲能解决的。
在国家利益面前,姻亲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李治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土谷浑对大唐太重要了。
打开大唐的地图你会发现,土谷浑在北面,大唐的西面,正是连接西域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大唐和西域的联系,正是通过这里。
吐蕃攻占土谷浑,可见并不仅仅是垂涎土谷浑的土地,更重要的在于,吐蕃想掐住大唐和西域各国的联系。或者说凭借着这块地方,来要挟大唐。
狼子野心啊!
李治在太极宫暴跳如雷,连手中的琉璃碗都摔了。
没有人可以要挟我,突厥不行,高丽不行,你吐蕃也不行。
所以等到薛仁贵从吐蕃归来,就立刻任命他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把土谷浑抢回来,给吐蕃一个教训。
当然了,彻底干掉吐蕃是不可能的,因为李治很清楚,这种地方大唐的军队根本就上不去,打都没办法打。
不过把它打疼,让他安生十几年,李治还是有把握的。
吐蕃这个时候确实也很强悍,当年李二尝试尝试几次都没沾到什么便宜,不然也不会用和亲这种屈辱的方式来谋求西南的稳定了。
和亲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求和,只不过双方都比较体面而已。
看看汉朝,看看后面的宋朝,和亲不断,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打不过,或者即使打了过也因为耗费巨大打不起,这才想到用和亲的方式来暂时来求得和平。
为什么明朝的时候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因为人家确实牛逼,说的明确一点,这点大唐确实比不了。虽然大唐很厉害,也很开放,到就军队的战斗力和皇家的气节来说,还真就比不过明朝。
所以尽管大唐让人神往,但是和吐蕃和亲一直被许多人诟病。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和亲,才避免了很多战争,钱死了很多人,我们应该心怀感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