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星箭国际】
科技综合体大厦。
罗晟正一个人呆在他的私人办公室。
“小娜,新建一个索引文件,名字就叫……星箭国际。”
琢磨了片刻的罗晟确定了他的私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名字,就叫“星箭国际”,总归是要服务于全球的嘛。
接下来的几天,罗晟亲自去处理星箭国际的成立事宜,因为走的也不是常规的企业注册程序,这算是国家针对私人航天公司的一个特殊试点。
星箭国际的注册资本金为15亿元人民币,大约2.2亿美元,这家新公司的成立罗晟没有拉华尔街的朋友一起玩儿。
现在也不可能,刚刚不久才闹矛盾,也没法耍都一块去。
但也并非完全是个人独资企业,晟峰资本、蓝星科技还有蔚蓝海岸都是星箭国际的大股东,分别按出资比例占股30%,罗晟个人占股10%,但三家公司都不干涉星箭国际的任何运营权,也即是说从法律意义上,他这自己这三家公司都是针对星箭国际进行的财务投资。
反正都是左手换右手,但这种持股模型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互相紧密联系。
另一个目的就是从三家企业那里抽调人员过来,这样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否则的话,比如从蓝星科技那边调岗重要的工程师过来,股东就会不满罗晟的这种损公肥私的举动,而且也确实说不过去。
三家企业投资了星舰国际之后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等于打通了人才、资源、资金三条大动脉,确保在初创阶段就能迅速的把公司搭建起来。
说起来简单,不过这里面的企业顶层设计依然非常复杂,好在罗晟有秦微木,这些事情她都能轻松的搞定。
罗晟给星箭国际确定了四个大方向,即航天技术研究、空间技术研究、运载火箭技术研究和新材料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箭国际在短短的半个月完成从初创成立到公司章程制度和骨架的搭建,正式员工达到了330名,其中300名是科学家或工程师,而罗晟则是出任CEO一职。
这些员工大多是从蔚蓝海岸实验室以及蓝星科技两家公司调岗过来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对外界招聘航天领域的人才,而且是面向全球。
……
“谢特……”
此时,人在家中坐的埃隆·马斯克看到《华盛顿邮报》的文章标题有点不开心。
【过往的航天竞争是在国家之间,但我们或许已经来到了一场21世纪国际尺度私营航天竞赛的边缘。】——《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
内容报道赫然便是罗晟成立星箭国际的消息,公司简称“SAI”,这是华国首家私人太空公司。
让马斯克非常不爽的是,罗晟在今年同时和他的特斯拉、SpaceX展开竞争的序幕,虽然蔚蓝海岸旗下的新能源车企和现在的星箭国际都是刚刚成立,但埃隆·马斯克却相当重视。
也包括现在得知的星箭国际。
首先可以确定一个劣势就是资金上的劣势,别看星箭国际的注册资本金只有2亿美元左右,但马斯克很清楚当今全世界没有哪个老板比现在的罗晟有钱。
唯一让他感到优势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公司已经成立快十年了,并且在航天领域,北美和欧美企业目前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但埃隆·马斯克根本不敢大意,罗晟这个人总是能创造奇迹,他的进场也很大程度意味着太平洋彼岸那边的航天产业在多样化和专业化方面很有可能会浮现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头脑的行业领军级人物。
当下的全球各大运载厂家在未来很有可能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来自华国企业的低成本竞争。
毕竟,欧美人最讨厌华国人的地方就是他们进入一个产业,就能利用他们的规模化、配套化把产品进行超大规模量产,然后做出白菜价。
真的很讨厌这种竞争对手的出现。
……
科技综合体大厦。
“主人,您收到了一份来自青华大学教授的邮件,希望您能投资他的科研项目,还有一些疯狂的想法。”
罗晟刚刚完成手头的工作,小娜的声音便响应了。
“调出来看看。”罗晟说道,旋即偏头看向旁边的电脑屏幕,他没有任何操作,但显示面板在小娜的托管下自动跳出邮件内容界面。
“碳纳米材料研究?”罗晟一看颇感好奇,于是继续阅读下去。
发件人叫刘建伟,来自青华大学,他在邮件当中描述了他和自己的研究团队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获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表示有了接近单根碳纳米管理论强大的超长碳纳米管管束的制备方法。
但是没钱,申请不到拨款。
“哇偶……刘建伟?卧烤……果然是他!!!”当罗晟看到刘建伟的邮件最后描述的内容时,眼前一亮,同时也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一世的记忆里。
脑海里的画面逐渐浮现出现了东南亚一代的场景,确切的来说是在印度尼西亚境内,赤道地区一个叫做林家县的岛屿。
这是一片群岛,其中一座岛屿被华国企业承包了下来,同时拉上了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五十多家国内外集团公司参与,由华国航天科技集团牵头主导,在这里破土动工建造了一个世纪超级工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浩瀚的太空工程,投资预算5万亿元人民币起底。
罗晟依然记得这一世纪超级工程是在2031年立项动工,也即是他穿越重生的前两年,岛屿在两年之内建造了一座高达1298米的天塔基座,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高的人造建筑。
而在同一时刻,外太空之上,基于天舟号空间站改造之后从低空轨道逐步上升到了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在中间段又发射了一座新的空间站,空间坐标点便是介于地心引力与外太空离心力的平衡点。
赤道上的天塔基座与外太空的天舟号将由一根3.6万千米的拉强合格的碳纳米管新材料构成的线缆联通天塔与天舟号,从而打造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座太空天梯。
不过罗晟并没有见到太空天梯竣工的那一天,因为在2033年就穿越重生了,但是他知道这个由当时华国牵头主导的国际太空项目预期需要耗时15年的时间,分三步走战略来完成。
打造太空天梯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太空活动成本,因为可回收火箭的经济成本依然高昂的发指,同时在2033年人类依然没有实现可控聚变技术的掌握。
所以才有了华国牵头主导的“天梯”工程这个国际项目。
而印尼根本就没法拒绝,当时这个项目的选址,印尼还面临来自南美洲的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分别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巴西这三个国家。
四个候选国家提供的四个地点分别是印尼的林家县、厄瓜多尔的哈马、哥伦比亚的图马科以及巴西的圣安娜。
华国在经过各方面的权衡之后,地面天塔基座的落成地选择了印尼的林家县。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另外三个国家在拉美地区,那是老美家的后花园,而且天高皇帝远的,心里很不踏实。
而东南亚的印尼就在家门口。
当时竞标的时候,四个国家简直是争的头破血流的节奏,因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简直无可估量,要知道地面的天塔基座其实就是通往太空的航天港,所有往返于地面和太空的货物运输都要经过这里吞吐,而且隔壁就是马六甲海峡。
一旦太空天梯建造成功,印尼经济发展就能跟着起飞了。
天梯的三步走战略也很明确,第一步战略是建成地面天塔基座和航天港的建设,也是相对最容易;第二步是完成天舟号空间站的改造;第三步就是送上第二个空间站,同时把缆绳送上太空,然后从太空之上利用牵引的太空返回舱结合卫星定位导航把缆绳逐步与地面天塔完成衔接。
到这一步基本上天塔就已经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现实科技再怎么强大,建造一座3万6千公里直通天穹宇宙的擎天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倾国之力也做不到,同时因为结构本身的质量大到不可思议,且重心不稳,极易断裂倒塌,而且相当耗费材料。
所以华国的“太空天梯”工程是在太空轨道上建立一座无重力空间站堡垒,再用一条绳子垂到地面与天塔基座连接起来,以此把人或物拉上太空。
简单说就是三个部分,地面天塔基座、绳子以及位于轨道上的空间站。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绳子的研发,也是最难的新材料突破研发。
因为要连接太空与地面的线缆,要求同时能承受地面引力与太空离心力的互相拉扯,而且还能确保在导弹轰炸、地面超强风暴,绳子被飞机撞击的情况下即便飞机被切割成两半,但绳子依然能保持垂直紧绷而不断不晃荡。
这个只有纳米材料能够做到。
而实现新材料突破的那个人就叫刘建伟!
他和他的团队用来三十多年的时间方才攻克了材料难题,其研发的碳纳米管具备的拉伸能力足够达到恐怖的300GPa,远超太空天梯所需拉伸强度的四倍以上,也为太空天梯的诞生打下了关键的材料基础。
此时此刻,浏览邮件的罗晟,其心头突然止不住的开始澎湃了起来,喃喃自语的说道:“二十多年后,这个天梯由我的公司来主导打造,星箭国际来牵头主导,也许在我的推动下,可能时间要远远提前。”
不过片刻,罗晟结束了思考也有了决断,然后执笔亲自写了一封信函寄给了刘建伟。
……
(Ps:现实中,确实有一个清华团队制造出了这种强度的碳纳米管,打破了世界纪录,不过长度只有半米,而且团队也是梦想着太空天梯的畅想,3.6万千米和0.5米,任重道远啊,可以说在可控核聚变被点亮之前,能让太空活动实现大众化的,也就只有太空电梯了,咱们这里叫太空天梯。
大家觉得主角今后进军太空房地产这个脑洞肿么样233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罗晟正一个人呆在他的私人办公室。
“小娜,新建一个索引文件,名字就叫……星箭国际。”
琢磨了片刻的罗晟确定了他的私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名字,就叫“星箭国际”,总归是要服务于全球的嘛。
接下来的几天,罗晟亲自去处理星箭国际的成立事宜,因为走的也不是常规的企业注册程序,这算是国家针对私人航天公司的一个特殊试点。
星箭国际的注册资本金为15亿元人民币,大约2.2亿美元,这家新公司的成立罗晟没有拉华尔街的朋友一起玩儿。
现在也不可能,刚刚不久才闹矛盾,也没法耍都一块去。
但也并非完全是个人独资企业,晟峰资本、蓝星科技还有蔚蓝海岸都是星箭国际的大股东,分别按出资比例占股30%,罗晟个人占股10%,但三家公司都不干涉星箭国际的任何运营权,也即是说从法律意义上,他这自己这三家公司都是针对星箭国际进行的财务投资。
反正都是左手换右手,但这种持股模型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互相紧密联系。
另一个目的就是从三家企业那里抽调人员过来,这样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否则的话,比如从蓝星科技那边调岗重要的工程师过来,股东就会不满罗晟的这种损公肥私的举动,而且也确实说不过去。
三家企业投资了星舰国际之后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等于打通了人才、资源、资金三条大动脉,确保在初创阶段就能迅速的把公司搭建起来。
说起来简单,不过这里面的企业顶层设计依然非常复杂,好在罗晟有秦微木,这些事情她都能轻松的搞定。
罗晟给星箭国际确定了四个大方向,即航天技术研究、空间技术研究、运载火箭技术研究和新材料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箭国际在短短的半个月完成从初创成立到公司章程制度和骨架的搭建,正式员工达到了330名,其中300名是科学家或工程师,而罗晟则是出任CEO一职。
这些员工大多是从蔚蓝海岸实验室以及蓝星科技两家公司调岗过来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对外界招聘航天领域的人才,而且是面向全球。
……
“谢特……”
此时,人在家中坐的埃隆·马斯克看到《华盛顿邮报》的文章标题有点不开心。
【过往的航天竞争是在国家之间,但我们或许已经来到了一场21世纪国际尺度私营航天竞赛的边缘。】——《华盛顿邮报》头版头条。
内容报道赫然便是罗晟成立星箭国际的消息,公司简称“SAI”,这是华国首家私人太空公司。
让马斯克非常不爽的是,罗晟在今年同时和他的特斯拉、SpaceX展开竞争的序幕,虽然蔚蓝海岸旗下的新能源车企和现在的星箭国际都是刚刚成立,但埃隆·马斯克却相当重视。
也包括现在得知的星箭国际。
首先可以确定一个劣势就是资金上的劣势,别看星箭国际的注册资本金只有2亿美元左右,但马斯克很清楚当今全世界没有哪个老板比现在的罗晟有钱。
唯一让他感到优势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公司已经成立快十年了,并且在航天领域,北美和欧美企业目前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但埃隆·马斯克根本不敢大意,罗晟这个人总是能创造奇迹,他的进场也很大程度意味着太平洋彼岸那边的航天产业在多样化和专业化方面很有可能会浮现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头脑的行业领军级人物。
当下的全球各大运载厂家在未来很有可能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来自华国企业的低成本竞争。
毕竟,欧美人最讨厌华国人的地方就是他们进入一个产业,就能利用他们的规模化、配套化把产品进行超大规模量产,然后做出白菜价。
真的很讨厌这种竞争对手的出现。
……
科技综合体大厦。
“主人,您收到了一份来自青华大学教授的邮件,希望您能投资他的科研项目,还有一些疯狂的想法。”
罗晟刚刚完成手头的工作,小娜的声音便响应了。
“调出来看看。”罗晟说道,旋即偏头看向旁边的电脑屏幕,他没有任何操作,但显示面板在小娜的托管下自动跳出邮件内容界面。
“碳纳米材料研究?”罗晟一看颇感好奇,于是继续阅读下去。
发件人叫刘建伟,来自青华大学,他在邮件当中描述了他和自己的研究团队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获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表示有了接近单根碳纳米管理论强大的超长碳纳米管管束的制备方法。
但是没钱,申请不到拨款。
“哇偶……刘建伟?卧烤……果然是他!!!”当罗晟看到刘建伟的邮件最后描述的内容时,眼前一亮,同时也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一世的记忆里。
脑海里的画面逐渐浮现出现了东南亚一代的场景,确切的来说是在印度尼西亚境内,赤道地区一个叫做林家县的岛屿。
这是一片群岛,其中一座岛屿被华国企业承包了下来,同时拉上了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五十多家国内外集团公司参与,由华国航天科技集团牵头主导,在这里破土动工建造了一个世纪超级工程,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浩瀚的太空工程,投资预算5万亿元人民币起底。
罗晟依然记得这一世纪超级工程是在2031年立项动工,也即是他穿越重生的前两年,岛屿在两年之内建造了一座高达1298米的天塔基座,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高的人造建筑。
而在同一时刻,外太空之上,基于天舟号空间站改造之后从低空轨道逐步上升到了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在中间段又发射了一座新的空间站,空间坐标点便是介于地心引力与外太空离心力的平衡点。
赤道上的天塔基座与外太空的天舟号将由一根3.6万千米的拉强合格的碳纳米管新材料构成的线缆联通天塔与天舟号,从而打造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座太空天梯。
不过罗晟并没有见到太空天梯竣工的那一天,因为在2033年就穿越重生了,但是他知道这个由当时华国牵头主导的国际太空项目预期需要耗时15年的时间,分三步走战略来完成。
打造太空天梯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太空活动成本,因为可回收火箭的经济成本依然高昂的发指,同时在2033年人类依然没有实现可控聚变技术的掌握。
所以才有了华国牵头主导的“天梯”工程这个国际项目。
而印尼根本就没法拒绝,当时这个项目的选址,印尼还面临来自南美洲的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分别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巴西这三个国家。
四个候选国家提供的四个地点分别是印尼的林家县、厄瓜多尔的哈马、哥伦比亚的图马科以及巴西的圣安娜。
华国在经过各方面的权衡之后,地面天塔基座的落成地选择了印尼的林家县。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另外三个国家在拉美地区,那是老美家的后花园,而且天高皇帝远的,心里很不踏实。
而东南亚的印尼就在家门口。
当时竞标的时候,四个国家简直是争的头破血流的节奏,因为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简直无可估量,要知道地面的天塔基座其实就是通往太空的航天港,所有往返于地面和太空的货物运输都要经过这里吞吐,而且隔壁就是马六甲海峡。
一旦太空天梯建造成功,印尼经济发展就能跟着起飞了。
天梯的三步走战略也很明确,第一步战略是建成地面天塔基座和航天港的建设,也是相对最容易;第二步是完成天舟号空间站的改造;第三步就是送上第二个空间站,同时把缆绳送上太空,然后从太空之上利用牵引的太空返回舱结合卫星定位导航把缆绳逐步与地面天塔完成衔接。
到这一步基本上天塔就已经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现实科技再怎么强大,建造一座3万6千公里直通天穹宇宙的擎天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倾国之力也做不到,同时因为结构本身的质量大到不可思议,且重心不稳,极易断裂倒塌,而且相当耗费材料。
所以华国的“太空天梯”工程是在太空轨道上建立一座无重力空间站堡垒,再用一条绳子垂到地面与天塔基座连接起来,以此把人或物拉上太空。
简单说就是三个部分,地面天塔基座、绳子以及位于轨道上的空间站。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绳子的研发,也是最难的新材料突破研发。
因为要连接太空与地面的线缆,要求同时能承受地面引力与太空离心力的互相拉扯,而且还能确保在导弹轰炸、地面超强风暴,绳子被飞机撞击的情况下即便飞机被切割成两半,但绳子依然能保持垂直紧绷而不断不晃荡。
这个只有纳米材料能够做到。
而实现新材料突破的那个人就叫刘建伟!
他和他的团队用来三十多年的时间方才攻克了材料难题,其研发的碳纳米管具备的拉伸能力足够达到恐怖的300GPa,远超太空天梯所需拉伸强度的四倍以上,也为太空天梯的诞生打下了关键的材料基础。
此时此刻,浏览邮件的罗晟,其心头突然止不住的开始澎湃了起来,喃喃自语的说道:“二十多年后,这个天梯由我的公司来主导打造,星箭国际来牵头主导,也许在我的推动下,可能时间要远远提前。”
不过片刻,罗晟结束了思考也有了决断,然后执笔亲自写了一封信函寄给了刘建伟。
……
(Ps:现实中,确实有一个清华团队制造出了这种强度的碳纳米管,打破了世界纪录,不过长度只有半米,而且团队也是梦想着太空天梯的畅想,3.6万千米和0.5米,任重道远啊,可以说在可控核聚变被点亮之前,能让太空活动实现大众化的,也就只有太空电梯了,咱们这里叫太空天梯。
大家觉得主角今后进军太空房地产这个脑洞肿么样233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