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回
象邑,漓江江畔。
随着卫军分割出来的第三批兵员途径象邑,也到了田信离开象邑,返回岭南的时刻。
之前逗留象邑,观望江都可能发生的疫情,期间积极投入字典编纂工作,倒也成绩斐然。
编纂字典不算多么繁重的任务,最难的是字典定版后,雕刻印刷需要的铜版。
雕刻质地坚实的硬木也是可以的,各处造船基地都有阴干的优质木材,可以用作雕版。
以目前雕工的水准、数量和铜料的紧缺情况来看,田信似乎有些无力承担铜版印刷的支出。
字典临近定稿,他与虞世方走在河畔即将分别,想到要用木版印刷,多少有些不甘心。
这部字典最大的意义是拼音排字,以及简体,这对雕版印刷来说简化了太多的工序;也利于推广、教学。
跟朝廷不一样,朝廷编写字典,要兼顾古文繁体,甚至每个字还要有大篆、小篆的字体,更要保证每个字的完整释义。
所以朝廷的字典需要三五年时间定版,定版后如果也准备印刷的话,那工序繁复,投入之大,足以让处于战争时期的朝廷不得不搁置处理。
而且有《说文解字》珠玉在前,朝廷的字典采用说文解字的部首排序法,拼音为辅,又加重了雕版印刷的工作难度。
因此,朝廷的字典想要编好、面世,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至于活字印刷术这种东西……田信从始至终就没考虑过,泥、陶瓷、木头之类的材质,是不适合做字模的。
目前最合适的字模是铜,这个成本太高了,暂时玩不转。
“木雕也好,利于雕刻,耗材低廉。”
田信越想越不甘心,铜铸了钱,才值几个钱?
可实力不允许,怅然若失:“雕版之际,世方组织人手抄录副册。进献朝廷十册,余下州郡,每郡一册。”
副册发到郡一级,各郡郡守看情况抄录,想推广就派人跟着抄录;不想推广,或缺乏人力,那就随意搁置。
虞世方应下,己方字典编录的速度很快,拿主意的田信亲自参与,又有一套成熟的编纂体系。制定编写规则后,依照规则填充、校正即可,所以工作进度很快。
现在就剩下最后的校正、定版,定版后誊抄副册,就能着手雕版。
跟在田信身侧,虞世方心思却不在字典上,询问:“以象邑抄书人手,定版后,半月时间可抄录百余副册,足以分发各郡。事后不知公上如何安排?若无安排,臣恐朝廷遣使来征。”
没有其他事情做,朝廷编录字典也缺人手,正好光明正大拉走这批人。
比如字典编撰之一的夏侯献,该积累的经验已经攒满,就等朝廷那边征用。
见他期待模样,田信就说:“量才施用,愿随夏侯献为朝廷效力者,放任自去,不必为难;余下人手,收罗典故,此次依时间先后为排序,编撰《成语词典》。此外雕工稀少,军吏多有耐心,可从军吏中培养雕工。”
虞世方笑着应下,随即敛笑:“公上,岭南之叛,恐难速定。”
自二月时岭南因推广农耕,就不断有部族反抗、逃遁。
反抗的少,主要是往深山老林逃遁;哪怕一些部族接受了此前发放的工具,可依旧抵触农耕,不愿意改变生活习惯。
打又打不过,正好吴国也亡了,许多部族沿着东江开始逃遁。
逃离汉军活动区域,以祖祖辈辈的经验来看,汉军也不可能深入山林去跟他们捉迷藏。
只要他们不主动出来,那汉军也找不到他们……这意味着,他们暂时是无敌的。
对许多岭南部族来说,改变生活习惯,就等于改变部族结构,改变的力度很大,相当于大伙集体变成汉僮,只有寥寥无几的酋长、头人能被编为士籍,其他都是平头百姓。
如果接受农耕生活,那太多青壮的一身武力等于零,他们的武力,在农耕生活时,只能用在斧头、锄头上,这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偏偏又打不过汉军,又不想终身埋头于农耕、田野里,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跑。
跑到一个可以继续宣扬武力,能保证自己生存优势的地方。
岭南部族大规模逃遁,田信暂时也没办法,只能先抵达岭南,具体调查情况后,再做处理。
实在不行,就武力征服,先让岭南部族做‘仆’,强迫这些战俘从事农耕;再提高身份为‘汉僮’,最后赦免为民。
农耕生活,对习惯武力掠夺的部族武士来说,的确是很无聊,无异于一种拘束、折磨。
偏偏岭南部族里并无尊老爱幼的习惯,话语权、选择权都握在这批部族武士手里。
他们要带着部族逃亡,其他部族成员又能有什么办法?
等重新理顺岭南,恢复、开辟、建立成熟的农耕区域,最少需要三年。
开辟的荒地几乎是烂地,产出贫瘠,几乎不可能有盈余。
这三年时间里,自己必须寸步不离,不然岭南部族又会出事,导致推行农耕的步骤被打乱。
例如此次离开离开岭南,就造成了岭南部族逃亡……若自己待在岭南,这帮家伙能逃走几个?
田信心中有所准备,见虞世方话说一半,就问:“世方在顾虑什么?”
“臣担忧朝廷征公上治理江都之疫,岭南本是疥癣之患,若再拖延,恐成大患。”
虞世方说着逐步,此处距离码头三十余步,他低声:“痢疾多发于夏秋之际,此时临近盛夏,虽较往年燥热,但也不该频发痢疾。臣以为,江都疫疾,另有内情。公上纵然亲临,也束手无策。”
流行的时疫种类来来回回就那么多,不可能是鼠疫、天花、出血热、疟疾,唯一跟痢疾病症接近,有可能一起爆发的应该是霍乱。
太多的疾病摆在面前,田信也是没办法的,这些东西只能预防,现在不可能根治、根除。
自己去不去江都,对江都的情况不会有任何的增益;顶多就是作弊,将一些重要的功勋文武、贵戚子弟的命保住,对普罗大众来说,有没有自己都一样。
自己去江都采取的措施,跟现在朝廷采取的措施应该是一样的。
可岭南的事情再拖下去,就成了大事。
何况开发岭南,席卷南洋的历史意义远比中原统一要重要。
中原统一是必然的事情,有没有自己,都能完成;可大跨步开发岭南,征服南洋,也只有自己能办得到。
中原现在才多少人口?
那点人口经不起自己折腾,南洋的人口生活环境恶劣,够自己折腾许久。
田信自己心中有决断,也不愿虞世方做恶人,遂表态:“世方,我为陈国之主,自该为陈国臣民谋求福祉。”
“是,臣明白。”
虞世方长舒一口浊气,送行至码头,躬身长拜,目送田信登上竹筏。
漓江清澈,竹筏如似悬空而行。
不时有水溢出打湿田信的漆皮履,他看着前方一排排竹筏,和密集军士,心中无比安宁。
自己尚且不忍心离开这个集体,更别说其他吏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随着卫军分割出来的第三批兵员途径象邑,也到了田信离开象邑,返回岭南的时刻。
之前逗留象邑,观望江都可能发生的疫情,期间积极投入字典编纂工作,倒也成绩斐然。
编纂字典不算多么繁重的任务,最难的是字典定版后,雕刻印刷需要的铜版。
雕刻质地坚实的硬木也是可以的,各处造船基地都有阴干的优质木材,可以用作雕版。
以目前雕工的水准、数量和铜料的紧缺情况来看,田信似乎有些无力承担铜版印刷的支出。
字典临近定稿,他与虞世方走在河畔即将分别,想到要用木版印刷,多少有些不甘心。
这部字典最大的意义是拼音排字,以及简体,这对雕版印刷来说简化了太多的工序;也利于推广、教学。
跟朝廷不一样,朝廷编写字典,要兼顾古文繁体,甚至每个字还要有大篆、小篆的字体,更要保证每个字的完整释义。
所以朝廷的字典需要三五年时间定版,定版后如果也准备印刷的话,那工序繁复,投入之大,足以让处于战争时期的朝廷不得不搁置处理。
而且有《说文解字》珠玉在前,朝廷的字典采用说文解字的部首排序法,拼音为辅,又加重了雕版印刷的工作难度。
因此,朝廷的字典想要编好、面世,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至于活字印刷术这种东西……田信从始至终就没考虑过,泥、陶瓷、木头之类的材质,是不适合做字模的。
目前最合适的字模是铜,这个成本太高了,暂时玩不转。
“木雕也好,利于雕刻,耗材低廉。”
田信越想越不甘心,铜铸了钱,才值几个钱?
可实力不允许,怅然若失:“雕版之际,世方组织人手抄录副册。进献朝廷十册,余下州郡,每郡一册。”
副册发到郡一级,各郡郡守看情况抄录,想推广就派人跟着抄录;不想推广,或缺乏人力,那就随意搁置。
虞世方应下,己方字典编录的速度很快,拿主意的田信亲自参与,又有一套成熟的编纂体系。制定编写规则后,依照规则填充、校正即可,所以工作进度很快。
现在就剩下最后的校正、定版,定版后誊抄副册,就能着手雕版。
跟在田信身侧,虞世方心思却不在字典上,询问:“以象邑抄书人手,定版后,半月时间可抄录百余副册,足以分发各郡。事后不知公上如何安排?若无安排,臣恐朝廷遣使来征。”
没有其他事情做,朝廷编录字典也缺人手,正好光明正大拉走这批人。
比如字典编撰之一的夏侯献,该积累的经验已经攒满,就等朝廷那边征用。
见他期待模样,田信就说:“量才施用,愿随夏侯献为朝廷效力者,放任自去,不必为难;余下人手,收罗典故,此次依时间先后为排序,编撰《成语词典》。此外雕工稀少,军吏多有耐心,可从军吏中培养雕工。”
虞世方笑着应下,随即敛笑:“公上,岭南之叛,恐难速定。”
自二月时岭南因推广农耕,就不断有部族反抗、逃遁。
反抗的少,主要是往深山老林逃遁;哪怕一些部族接受了此前发放的工具,可依旧抵触农耕,不愿意改变生活习惯。
打又打不过,正好吴国也亡了,许多部族沿着东江开始逃遁。
逃离汉军活动区域,以祖祖辈辈的经验来看,汉军也不可能深入山林去跟他们捉迷藏。
只要他们不主动出来,那汉军也找不到他们……这意味着,他们暂时是无敌的。
对许多岭南部族来说,改变生活习惯,就等于改变部族结构,改变的力度很大,相当于大伙集体变成汉僮,只有寥寥无几的酋长、头人能被编为士籍,其他都是平头百姓。
如果接受农耕生活,那太多青壮的一身武力等于零,他们的武力,在农耕生活时,只能用在斧头、锄头上,这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偏偏又打不过汉军,又不想终身埋头于农耕、田野里,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跑。
跑到一个可以继续宣扬武力,能保证自己生存优势的地方。
岭南部族大规模逃遁,田信暂时也没办法,只能先抵达岭南,具体调查情况后,再做处理。
实在不行,就武力征服,先让岭南部族做‘仆’,强迫这些战俘从事农耕;再提高身份为‘汉僮’,最后赦免为民。
农耕生活,对习惯武力掠夺的部族武士来说,的确是很无聊,无异于一种拘束、折磨。
偏偏岭南部族里并无尊老爱幼的习惯,话语权、选择权都握在这批部族武士手里。
他们要带着部族逃亡,其他部族成员又能有什么办法?
等重新理顺岭南,恢复、开辟、建立成熟的农耕区域,最少需要三年。
开辟的荒地几乎是烂地,产出贫瘠,几乎不可能有盈余。
这三年时间里,自己必须寸步不离,不然岭南部族又会出事,导致推行农耕的步骤被打乱。
例如此次离开离开岭南,就造成了岭南部族逃亡……若自己待在岭南,这帮家伙能逃走几个?
田信心中有所准备,见虞世方话说一半,就问:“世方在顾虑什么?”
“臣担忧朝廷征公上治理江都之疫,岭南本是疥癣之患,若再拖延,恐成大患。”
虞世方说着逐步,此处距离码头三十余步,他低声:“痢疾多发于夏秋之际,此时临近盛夏,虽较往年燥热,但也不该频发痢疾。臣以为,江都疫疾,另有内情。公上纵然亲临,也束手无策。”
流行的时疫种类来来回回就那么多,不可能是鼠疫、天花、出血热、疟疾,唯一跟痢疾病症接近,有可能一起爆发的应该是霍乱。
太多的疾病摆在面前,田信也是没办法的,这些东西只能预防,现在不可能根治、根除。
自己去不去江都,对江都的情况不会有任何的增益;顶多就是作弊,将一些重要的功勋文武、贵戚子弟的命保住,对普罗大众来说,有没有自己都一样。
自己去江都采取的措施,跟现在朝廷采取的措施应该是一样的。
可岭南的事情再拖下去,就成了大事。
何况开发岭南,席卷南洋的历史意义远比中原统一要重要。
中原统一是必然的事情,有没有自己,都能完成;可大跨步开发岭南,征服南洋,也只有自己能办得到。
中原现在才多少人口?
那点人口经不起自己折腾,南洋的人口生活环境恶劣,够自己折腾许久。
田信自己心中有决断,也不愿虞世方做恶人,遂表态:“世方,我为陈国之主,自该为陈国臣民谋求福祉。”
“是,臣明白。”
虞世方长舒一口浊气,送行至码头,躬身长拜,目送田信登上竹筏。
漓江清澈,竹筏如似悬空而行。
不时有水溢出打湿田信的漆皮履,他看着前方一排排竹筏,和密集军士,心中无比安宁。
自己尚且不忍心离开这个集体,更别说其他吏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