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死亦可谋
近些年,初雪是愈发来得早了。
天气一年赛过一年的冷,粮秣也一年比一年减产。
甚至就连牛羊战马过冬的草料,不少羌胡部落尚未来得及收集,就迎来了大雪封山。
韩遂披着满身风雪,艰难的策马跋涉,行走在六盘山延伸到安定郡的高丰县(今固原市)一带。回头看着身后的骑卒,不由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在前几年,他是比较喜欢大雪连绵数日的。
因为每当到了这个季节,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的武威郡北部、张掖、酒泉以及敦煌等地,会有受了白灾的羌胡部落,带着族人前来投奔他。
为了获取活下去的粮秣。
只是今岁,他却有些烦躁了。
因为在这种天气,在茫茫雪域中找一支孤军实在太难。
是的,成公英兵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也亲自率领了两千羌骑赶往武威郡北部一带搜寻华雄的踪迹。
不光是他,马腾也派出了兵马进入安定郡,堵住从安定郡进去关中三辅的道路。
至于王国,那就不用说了。
他得知狄道再度被袭击后,当场就暴跳如雷。
拔出腰侧的佩剑,狠狠斫断了跟前的案几,不顾大名士的身份矜持,发誓一定要将华雄的头盖骨,制作成为溺器。
他撤走了劫掠关中的一半兵力,前往汉阳-陇西一带布防,堵住南归羌道及西县的道路。
声称华雄一日不死,这些道路就一日不开通。
此外,还亲自率领了三千骑,赶赴北地郡与关中三辅的交界处。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华雄最后一次露出踪迹,是六日前在祖厉县的东边,洗劫了一个羌胡小部落。
因而,从地形上推算,华雄想继续活着的话,逃窜的路线就剩下了三条。
其一,走武威郡进入河西走廊,再从穿过祁连山脉走出大汉疆域,途径西海(今青海湖)、西顷山绕行,回到羌道。
其二,是从武威郡穿行屈吴山脉,进入北地郡,再沿着苦水河-环江-泥水(马莲河)进入关中三辅。
其三,则是直接闯入安定郡,进入右扶风。
好嘛,他们如此兴师动众,连完全没有损失的马腾都派出了两千骑,是韩遂说了一句话:“华雄不死,我等皆不得安矣!”
王国和马腾,都深以为然。
试想一下,就知道了。
成公英麾下直属的两千步骑,是叛军中难得的精锐,光言行令止这一块,就让王国和马腾羡慕不已。
然而,这两千步骑,却被华雄以千骑给击溃了。
十不存三!
还是占了先机偷袭的情况下!
如此算来,华雄的骑战指挥以及战力可想而知。
若是继续让他活着回到羌道,大汉朝廷觉得他假以时日可成为第二个段颎,允许他自行招募或者扔出三五千骑给他统领袭后呢?
届时,他们这些叛军前有朝廷平叛大军,后有华雄,怎么能活得安稳!
退一步考虑,华雄在羌人部落里,是有“天眷之子”的称号的。
羌胡部落,骨子里本来就“畏威不怀德”!
让华雄继续活着,继续扩大名望,说不定就有会一些羌人部落,转头去投了他!然后变成大汉朝廷的平叛义从,刀矛往自己身上砍来。
这种威胁,怎能不防患于未然!
怎能不先扼杀掉!
至于劫掠关中三辅的物资壮大自身嘛.......
他们已经抢到一些了,足够今岁过冬还有结余了。
反正朝廷还在为幽州张举焦头烂额呢,先将华雄这个后背威胁解决了再说。
而且愤怒难当的王国,将一大半的兵力都调了回去,他们两人也不想独自行动。
倒不是遵从什么狗屁的,攻守同盟。
而是担心驻守在右扶风的董卓,看到叛军兵力少了,说不定就出来冲杀几阵,斩获些首级捞战功,让他们两人实力有所损耗。
在这层心思下,韩遂和马腾都不约而同的减小了劫掠力度,共同出兵围剿。
只不过呢,马腾出兵的时候,还让王国和韩遂两人给一个承诺:不管今年冬天,有没有将华雄灭掉,明年春耕之后,都要出兵攻打右扶风。
对,不是劫掠。
而是攻下来,占据!
用的理由,是他如今麾下的兵马,必须攻下右扶风才能养活。
实际上,王国和韩遂都知道,另一个原因才是主要的。
扶风马氏迫于大汉朝廷的压力,将马腾这一系血脉,从他大父开始,于族谱上除名了!
不再承认,他这一支是故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先是被朝廷列为叛逆,又被宗族除名啊!连先父、先大父都被牵连,成了无君无父、无根无垠的孤魂野鬼!
大汉朝传统观念,事死如生。
人们相信在死了以后,于九幽之下依旧有灵知。
这种情况之下,马腾不将右扶风打下来,逼迫宗族将他先父、先大父列入宗祠,那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邪?!
王国和韩遂对此,心有戚戚焉,也做出了承诺。
觉得一个冬天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恩,应该够了。
雒阳皇宫内,裹着纯白狐裘御寒的天子,得知洮水之战和叛军主力一大半撤出关中三辅,回西凉剿灭华雄的消息后,也是这么在心里喃喃的。
只剩数百人的孤军,被近万兵马围剿,还能有奇迹吗?
西凉叛军要是这么不济事,上一次朝廷平叛就不会大败而归了!
“唉.......”
天子刘宏的眼睛,淡淡看着西北的方向好一会儿,便深深的叹了口气,挥手招来了随身伺候着的宦官,“传诏。”
三日后,华雄深入叛军腹地的事迹,就被朝廷公布了。
朝野皆议论纷纷。
衮衮诸公们,对此也多多少少推波助澜了些。
有的是真心为华雄可惜,有的则是为了让幽州的战事顺利些。
比如,自古多义士的燕赵之地,能涌现一些效仿者,自发组织义兵来投军或者杀去幽州后方给张举找些乱子。
物尽其用嘛。
活着,有活着的用法。
将死,或死了,也要榨出最后一丝价值来。
而在中原腹地,豫州颍川郡许县(后来的许昌)的一处坟茔前,一群来凭吊的士人,也讨论起了华雄的生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天气一年赛过一年的冷,粮秣也一年比一年减产。
甚至就连牛羊战马过冬的草料,不少羌胡部落尚未来得及收集,就迎来了大雪封山。
韩遂披着满身风雪,艰难的策马跋涉,行走在六盘山延伸到安定郡的高丰县(今固原市)一带。回头看着身后的骑卒,不由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在前几年,他是比较喜欢大雪连绵数日的。
因为每当到了这个季节,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的武威郡北部、张掖、酒泉以及敦煌等地,会有受了白灾的羌胡部落,带着族人前来投奔他。
为了获取活下去的粮秣。
只是今岁,他却有些烦躁了。
因为在这种天气,在茫茫雪域中找一支孤军实在太难。
是的,成公英兵败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也亲自率领了两千羌骑赶往武威郡北部一带搜寻华雄的踪迹。
不光是他,马腾也派出了兵马进入安定郡,堵住从安定郡进去关中三辅的道路。
至于王国,那就不用说了。
他得知狄道再度被袭击后,当场就暴跳如雷。
拔出腰侧的佩剑,狠狠斫断了跟前的案几,不顾大名士的身份矜持,发誓一定要将华雄的头盖骨,制作成为溺器。
他撤走了劫掠关中的一半兵力,前往汉阳-陇西一带布防,堵住南归羌道及西县的道路。
声称华雄一日不死,这些道路就一日不开通。
此外,还亲自率领了三千骑,赶赴北地郡与关中三辅的交界处。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华雄最后一次露出踪迹,是六日前在祖厉县的东边,洗劫了一个羌胡小部落。
因而,从地形上推算,华雄想继续活着的话,逃窜的路线就剩下了三条。
其一,走武威郡进入河西走廊,再从穿过祁连山脉走出大汉疆域,途径西海(今青海湖)、西顷山绕行,回到羌道。
其二,是从武威郡穿行屈吴山脉,进入北地郡,再沿着苦水河-环江-泥水(马莲河)进入关中三辅。
其三,则是直接闯入安定郡,进入右扶风。
好嘛,他们如此兴师动众,连完全没有损失的马腾都派出了两千骑,是韩遂说了一句话:“华雄不死,我等皆不得安矣!”
王国和马腾,都深以为然。
试想一下,就知道了。
成公英麾下直属的两千步骑,是叛军中难得的精锐,光言行令止这一块,就让王国和马腾羡慕不已。
然而,这两千步骑,却被华雄以千骑给击溃了。
十不存三!
还是占了先机偷袭的情况下!
如此算来,华雄的骑战指挥以及战力可想而知。
若是继续让他活着回到羌道,大汉朝廷觉得他假以时日可成为第二个段颎,允许他自行招募或者扔出三五千骑给他统领袭后呢?
届时,他们这些叛军前有朝廷平叛大军,后有华雄,怎么能活得安稳!
退一步考虑,华雄在羌人部落里,是有“天眷之子”的称号的。
羌胡部落,骨子里本来就“畏威不怀德”!
让华雄继续活着,继续扩大名望,说不定就有会一些羌人部落,转头去投了他!然后变成大汉朝廷的平叛义从,刀矛往自己身上砍来。
这种威胁,怎能不防患于未然!
怎能不先扼杀掉!
至于劫掠关中三辅的物资壮大自身嘛.......
他们已经抢到一些了,足够今岁过冬还有结余了。
反正朝廷还在为幽州张举焦头烂额呢,先将华雄这个后背威胁解决了再说。
而且愤怒难当的王国,将一大半的兵力都调了回去,他们两人也不想独自行动。
倒不是遵从什么狗屁的,攻守同盟。
而是担心驻守在右扶风的董卓,看到叛军兵力少了,说不定就出来冲杀几阵,斩获些首级捞战功,让他们两人实力有所损耗。
在这层心思下,韩遂和马腾都不约而同的减小了劫掠力度,共同出兵围剿。
只不过呢,马腾出兵的时候,还让王国和韩遂两人给一个承诺:不管今年冬天,有没有将华雄灭掉,明年春耕之后,都要出兵攻打右扶风。
对,不是劫掠。
而是攻下来,占据!
用的理由,是他如今麾下的兵马,必须攻下右扶风才能养活。
实际上,王国和韩遂都知道,另一个原因才是主要的。
扶风马氏迫于大汉朝廷的压力,将马腾这一系血脉,从他大父开始,于族谱上除名了!
不再承认,他这一支是故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先是被朝廷列为叛逆,又被宗族除名啊!连先父、先大父都被牵连,成了无君无父、无根无垠的孤魂野鬼!
大汉朝传统观念,事死如生。
人们相信在死了以后,于九幽之下依旧有灵知。
这种情况之下,马腾不将右扶风打下来,逼迫宗族将他先父、先大父列入宗祠,那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邪?!
王国和韩遂对此,心有戚戚焉,也做出了承诺。
觉得一个冬天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恩,应该够了。
雒阳皇宫内,裹着纯白狐裘御寒的天子,得知洮水之战和叛军主力一大半撤出关中三辅,回西凉剿灭华雄的消息后,也是这么在心里喃喃的。
只剩数百人的孤军,被近万兵马围剿,还能有奇迹吗?
西凉叛军要是这么不济事,上一次朝廷平叛就不会大败而归了!
“唉.......”
天子刘宏的眼睛,淡淡看着西北的方向好一会儿,便深深的叹了口气,挥手招来了随身伺候着的宦官,“传诏。”
三日后,华雄深入叛军腹地的事迹,就被朝廷公布了。
朝野皆议论纷纷。
衮衮诸公们,对此也多多少少推波助澜了些。
有的是真心为华雄可惜,有的则是为了让幽州的战事顺利些。
比如,自古多义士的燕赵之地,能涌现一些效仿者,自发组织义兵来投军或者杀去幽州后方给张举找些乱子。
物尽其用嘛。
活着,有活着的用法。
将死,或死了,也要榨出最后一丝价值来。
而在中原腹地,豫州颍川郡许县(后来的许昌)的一处坟茔前,一群来凭吊的士人,也讨论起了华雄的生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