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章 种花
张九龄拜相,天下士子趋之若鹜,年初这段时间很多人想去张九龄府上拜谒,张九龄不厌其烦,便设下和诗的题目,让拜谒的士子自行将和题的诗附在拜帖上一并送去,由张九龄决定谁能凭借诗,被邀请入谒。
杨洄说是前来寻找作诗的意境,其实还是为见咸宜公主找借口。
咸宜公主语气冷漠,道:“那你们自去游玩,本公主在这里赏花,互不干涉……请便吧。”
“公主在此赏花?”
杨洄愣了一下,忽然意识到什么,低头一看,发现一路行来,踩死一片花苗,正要提醒后面跟来的士子,却发现那些人跟他一样,牵着马径直穿过这片灌木丛,丝毫也没有避让的意思。
杨洄心道:“完了,完了,公主最喜欢花花草草,这下可栽了,看来只能回头找她赔礼道歉,再送她一些上好的花木盆栽。”
“公主殿下,现下尚是初春,万物正在复苏,哪里来的花赏?不如我们找个地方,铺上地席,品尝瓜果,以洛水美景吟诗作对,以添雅兴?”
杨洄努力找机会接近咸宜公主,好不容易带人出城这么远,见到正主,被人说上两句就退却,也太亏了。
“我又不是士子,对吟诗作对根本就没兴趣……你们玩你们的,不要叨扰到我就好。”咸宜公主因花田被踩踏,四周一片狼藉而生气不已,语气不善。
杨洄打量杨云:“杨道长为何在此?莫非杨道长跟公主一道……欣赏风景?”
咸宜公主板着脸喝问:“跟你有关系吗?”
“在下只是随口问问……杨道长,听说你也是读书人,还要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不知对于吟诗作赋可感兴趣?不如我们别打扰公主,一起到旁诗词唱酬如何?”
杨洄发现咸宜公主生气了,知道自己留下徒惹厌恶,但他不想让别的男子过多接近公主,便想把杨云支走。
杨云笑了笑,道:“在下对于诗词歌赋不太通晓,不敢班门弄斧,若打搅到几位的雅兴就不好了。”
“即便不通也可坐下来探讨一番,多听多看,对你做学问是有好处的。”杨洄说着,还要上前来拉人,却被咸宜公主带来的侍卫推攘阻拦。
“公主,您这是……”
杨洄不解地看向咸宜公主,这些个皇家侍卫正是在咸宜公主示意下上前赶人。
咸宜公主脸色漆黑,恶狠狠地道:“你这人怎么一点眼力劲都没有?本公主有事跟杨道长商谈,你过来打扰也就罢了,还要让杨道长离开,是何居心?再不走的话,别怪本公主对你不客气。”
杨洄落了个老大没趣,只能唉声叹气地带人离开,走得老远还频频回头看,显然是不甘心杨云跟咸宜公主独处。
……
……
杨洄被驱离后,咸宜公主气鼓鼓道:“这人好生厌烦,就跟苍蝇一样总在身边围绕,嗡嗡嗡,嗡嗡嗡,怎么都赶不走。”
杨云当然知道杨洄接近咸宜公主的目的,语气平和:“公主真不知他心意?”
“咦,听你这话,好像什么都知道?”咸宜公主蹙眉看向杨云。
杨云避开咸宜公主的目光,并未作答。
“有些事你最好装聋作哑,跟你没关系,也别想充当说客。”咸宜公主对杨云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大概是觉得杨云有可能替杨洄说好话。
在咸宜公主看来,一方面杨云跟杨洄一样,都出自弘农杨氏,有同宗之谊;另一方面,杨云是武惠妃为她找的幕僚,一定会向着武惠妃说话。
武惠妃不止一次在她耳边说过她跟杨洄的婚事。
咸宜公主把刚才践踏倒地的花苗逐一扶起来,脸上满是惋惜的神色,等做完活回过头看了眼一路帮她扶正花苗的杨云,脸上涌上一抹歉意,道:“我不是对你发脾气,实在是那厮太过烦人……对了,刚才你回他两句挺有气势的,你真不懂诗?你是汉州乡贡,不可能不擅诗赋吧?”
这时代的科举,可是要考诗词赋的,开元、天宝年间进士科的三场考试,第一场就是考试诗赋,不合格者后两场免考。
既然杨云自称要应举,就不可能完全不懂诗赋。
“在下算半个读书人,对诗词歌赋只能说略懂,另一半身份就是道士,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杨云用略带自嘲的语气道。
咸宜公主拍拍手上的尘土,走到花田边,饶有兴致地道:“世上之人,都尽量把自己的能耐往大了说,哪有像你这般贬低自己的?或许你真不懂诗吧。其实我也不喜欢吟诗作对,摇头晃脑,一看就很迂腐……还有张九龄,其实是个老顽固,每次宫廷饮宴时都倚老卖老……”
以咸宜公主愤愤不平的语气,杨云大概猜到,以往咸宜公主和张九龄共同参加宫廷宴会时,没少吃“苦头”。
张九龄作为文坛大佬,能创作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般千古名篇,宫廷宴会上各种应制诗创作起来必定也是游刃有余。
咸宜公主作为皇帝宠爱的女儿,但母亲却是武惠妃,不为正统文官所喜,历史上张九龄为相时,曾当面拒绝武惠妃的拉拢,可见其抵制武惠妃派系的坚决态度,而咸宜公主本身是个没多少才学的小姑娘,宴会上被文坛大佬欺负,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主似乎对名满天下的张丞相并无多少好感。”杨云随口道。
咸宜公主或许意识到自己抱怨太多,她跟杨云又不是很熟,这话容易传到外面,于是便想解释,谁知话刚出口又变了味。
“应该说他没风度才对,觉得父皇不该独宠我这个女儿,还老说我母妃跟兄长的坏话,让父皇对母妃多加提防……这样一个喜欢调拨离间之人,哪里有做大事的胸怀?总想以老学究的口吻让我接受教导,真是不知所谓。”
咸宜公主一提到张九龄,就满腹怨言。
杨云迅速作出判断,咸宜公主对张九龄的刻板印象,应该是来自于武惠妃的引导,咸宜公主年岁不大,对于世间人情世故认知不够,很容易便被蛊惑。
杨云心想:“张九龄名垂青史,身为开元名臣,以气节和能力著称,却无法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咸宜公主最后略带遗憾道:“可惜没法让他出丑,挫一挫他的锐气,别让他总是摆出一副谁欠他钱的表情。”
杨云笑着问道:“公主认为,如何方式才能让张丞相出丑?”
“这有些难办……”
咸宜公主支着头思索,好一会儿都没找到答案,最后用好奇的目光望向杨云,“你现在是我的幕僚,不该由你来出谋划策吗?”
杨云点了点头,然后闭上眼,摇头晃脑,似乎是在酝酿什么,这让咸宜公主迅速提起了兴趣。
好像能让张九龄出糗,比做任何事都能让她上心,可等了半天没见杨云开口,于是略微有些着急地问道:“还没对策吗?不过这事儿不急,你可以慢慢想……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你安安静静揣摩?”
“不用了,其实办法我已经想出来了……公主可以在宫廷宴会上,做一首让张丞相出丑的诗,杀一下他的威风。”杨云道。
咸宜公主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是不是太难了点啊……你不知他才华,满朝文武都称赞有加,连父皇都说他才学天下第一等,如果靠作诗让他出丑,那要多高水平的人来作诗?指望刚才那一群人?”
“我这里有一首诗,或许公主用得上呢?”杨云面带诡异之色。
咸宜公主的心气提得很高,瞪大眼,眸子里闪动着奇异的光芒,问道:“还说你不会作诗?找纸笔来,把诗写下,让我瞧瞧。”
……
……
公主有命,侍卫赶紧去找笔墨纸砚。
二人没回万安观,随便找了块平整的石条,用镇纸把纸固定好,咸宜公主迫不及待帮杨云研墨。
“如果你的诗真能让那老顽固出丑,我一定重重有赏。”咸宜公主手扶砚台,目光却在杨云脸上打量。
杨云提起笔,在白纸上把他早就想好的诗写下来。
算不上琅琅上口的名句,却也是名家所出,但诗中寓意却很应景。
乃是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只是词句稍作修改。
“东山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张九龄官居“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跟白居易诗中的裴度一样同为中书令,可称“令公”。
唐朝的名臣都喜欢为自己在郊野建别墅,以体现自己志向高洁,东山即长安城郊的蓝田山,张九龄在蓝田山上建了东山堂,作为隐居避世之所,而后来曾被他拔擢过的王维就在他的东山堂旁建了辋川堂,还为此作诗《辋川别业》。
等杨云把诗写好,咸宜公主拿过来在手上读了一番,微微蹙眉:“大概意思我能看懂,不过具体是何意?”
杨云把诗意详细解释:“张丞相所建东山堂,非常的气派,路人指着连片屋舍说这是张令公的家,张令公学生遍布天下,何以用得着再在堂前种花?”
咸宜公主道:“听起来,好像是在称颂他桃李满天下……凭这诗能让他出丑?”
杨云笑着将毛笔放下,道:“若此诗是普通士子口中道出,必可谓称颂,但若是公主道来,意境则大不同。”
“此种花非彼种花,如今张丞相以和诗为题取士子拜谒,有代天子取士、为天下士子之师之意,若公主在他面前作出这首诗,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质疑和鞭策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杨洄说是前来寻找作诗的意境,其实还是为见咸宜公主找借口。
咸宜公主语气冷漠,道:“那你们自去游玩,本公主在这里赏花,互不干涉……请便吧。”
“公主在此赏花?”
杨洄愣了一下,忽然意识到什么,低头一看,发现一路行来,踩死一片花苗,正要提醒后面跟来的士子,却发现那些人跟他一样,牵着马径直穿过这片灌木丛,丝毫也没有避让的意思。
杨洄心道:“完了,完了,公主最喜欢花花草草,这下可栽了,看来只能回头找她赔礼道歉,再送她一些上好的花木盆栽。”
“公主殿下,现下尚是初春,万物正在复苏,哪里来的花赏?不如我们找个地方,铺上地席,品尝瓜果,以洛水美景吟诗作对,以添雅兴?”
杨洄努力找机会接近咸宜公主,好不容易带人出城这么远,见到正主,被人说上两句就退却,也太亏了。
“我又不是士子,对吟诗作对根本就没兴趣……你们玩你们的,不要叨扰到我就好。”咸宜公主因花田被踩踏,四周一片狼藉而生气不已,语气不善。
杨洄打量杨云:“杨道长为何在此?莫非杨道长跟公主一道……欣赏风景?”
咸宜公主板着脸喝问:“跟你有关系吗?”
“在下只是随口问问……杨道长,听说你也是读书人,还要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不知对于吟诗作赋可感兴趣?不如我们别打扰公主,一起到旁诗词唱酬如何?”
杨洄发现咸宜公主生气了,知道自己留下徒惹厌恶,但他不想让别的男子过多接近公主,便想把杨云支走。
杨云笑了笑,道:“在下对于诗词歌赋不太通晓,不敢班门弄斧,若打搅到几位的雅兴就不好了。”
“即便不通也可坐下来探讨一番,多听多看,对你做学问是有好处的。”杨洄说着,还要上前来拉人,却被咸宜公主带来的侍卫推攘阻拦。
“公主,您这是……”
杨洄不解地看向咸宜公主,这些个皇家侍卫正是在咸宜公主示意下上前赶人。
咸宜公主脸色漆黑,恶狠狠地道:“你这人怎么一点眼力劲都没有?本公主有事跟杨道长商谈,你过来打扰也就罢了,还要让杨道长离开,是何居心?再不走的话,别怪本公主对你不客气。”
杨洄落了个老大没趣,只能唉声叹气地带人离开,走得老远还频频回头看,显然是不甘心杨云跟咸宜公主独处。
……
……
杨洄被驱离后,咸宜公主气鼓鼓道:“这人好生厌烦,就跟苍蝇一样总在身边围绕,嗡嗡嗡,嗡嗡嗡,怎么都赶不走。”
杨云当然知道杨洄接近咸宜公主的目的,语气平和:“公主真不知他心意?”
“咦,听你这话,好像什么都知道?”咸宜公主蹙眉看向杨云。
杨云避开咸宜公主的目光,并未作答。
“有些事你最好装聋作哑,跟你没关系,也别想充当说客。”咸宜公主对杨云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大概是觉得杨云有可能替杨洄说好话。
在咸宜公主看来,一方面杨云跟杨洄一样,都出自弘农杨氏,有同宗之谊;另一方面,杨云是武惠妃为她找的幕僚,一定会向着武惠妃说话。
武惠妃不止一次在她耳边说过她跟杨洄的婚事。
咸宜公主把刚才践踏倒地的花苗逐一扶起来,脸上满是惋惜的神色,等做完活回过头看了眼一路帮她扶正花苗的杨云,脸上涌上一抹歉意,道:“我不是对你发脾气,实在是那厮太过烦人……对了,刚才你回他两句挺有气势的,你真不懂诗?你是汉州乡贡,不可能不擅诗赋吧?”
这时代的科举,可是要考诗词赋的,开元、天宝年间进士科的三场考试,第一场就是考试诗赋,不合格者后两场免考。
既然杨云自称要应举,就不可能完全不懂诗赋。
“在下算半个读书人,对诗词歌赋只能说略懂,另一半身份就是道士,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杨云用略带自嘲的语气道。
咸宜公主拍拍手上的尘土,走到花田边,饶有兴致地道:“世上之人,都尽量把自己的能耐往大了说,哪有像你这般贬低自己的?或许你真不懂诗吧。其实我也不喜欢吟诗作对,摇头晃脑,一看就很迂腐……还有张九龄,其实是个老顽固,每次宫廷饮宴时都倚老卖老……”
以咸宜公主愤愤不平的语气,杨云大概猜到,以往咸宜公主和张九龄共同参加宫廷宴会时,没少吃“苦头”。
张九龄作为文坛大佬,能创作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般千古名篇,宫廷宴会上各种应制诗创作起来必定也是游刃有余。
咸宜公主作为皇帝宠爱的女儿,但母亲却是武惠妃,不为正统文官所喜,历史上张九龄为相时,曾当面拒绝武惠妃的拉拢,可见其抵制武惠妃派系的坚决态度,而咸宜公主本身是个没多少才学的小姑娘,宴会上被文坛大佬欺负,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主似乎对名满天下的张丞相并无多少好感。”杨云随口道。
咸宜公主或许意识到自己抱怨太多,她跟杨云又不是很熟,这话容易传到外面,于是便想解释,谁知话刚出口又变了味。
“应该说他没风度才对,觉得父皇不该独宠我这个女儿,还老说我母妃跟兄长的坏话,让父皇对母妃多加提防……这样一个喜欢调拨离间之人,哪里有做大事的胸怀?总想以老学究的口吻让我接受教导,真是不知所谓。”
咸宜公主一提到张九龄,就满腹怨言。
杨云迅速作出判断,咸宜公主对张九龄的刻板印象,应该是来自于武惠妃的引导,咸宜公主年岁不大,对于世间人情世故认知不够,很容易便被蛊惑。
杨云心想:“张九龄名垂青史,身为开元名臣,以气节和能力著称,却无法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咸宜公主最后略带遗憾道:“可惜没法让他出丑,挫一挫他的锐气,别让他总是摆出一副谁欠他钱的表情。”
杨云笑着问道:“公主认为,如何方式才能让张丞相出丑?”
“这有些难办……”
咸宜公主支着头思索,好一会儿都没找到答案,最后用好奇的目光望向杨云,“你现在是我的幕僚,不该由你来出谋划策吗?”
杨云点了点头,然后闭上眼,摇头晃脑,似乎是在酝酿什么,这让咸宜公主迅速提起了兴趣。
好像能让张九龄出糗,比做任何事都能让她上心,可等了半天没见杨云开口,于是略微有些着急地问道:“还没对策吗?不过这事儿不急,你可以慢慢想……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你安安静静揣摩?”
“不用了,其实办法我已经想出来了……公主可以在宫廷宴会上,做一首让张丞相出丑的诗,杀一下他的威风。”杨云道。
咸宜公主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是不是太难了点啊……你不知他才华,满朝文武都称赞有加,连父皇都说他才学天下第一等,如果靠作诗让他出丑,那要多高水平的人来作诗?指望刚才那一群人?”
“我这里有一首诗,或许公主用得上呢?”杨云面带诡异之色。
咸宜公主的心气提得很高,瞪大眼,眸子里闪动着奇异的光芒,问道:“还说你不会作诗?找纸笔来,把诗写下,让我瞧瞧。”
……
……
公主有命,侍卫赶紧去找笔墨纸砚。
二人没回万安观,随便找了块平整的石条,用镇纸把纸固定好,咸宜公主迫不及待帮杨云研墨。
“如果你的诗真能让那老顽固出丑,我一定重重有赏。”咸宜公主手扶砚台,目光却在杨云脸上打量。
杨云提起笔,在白纸上把他早就想好的诗写下来。
算不上琅琅上口的名句,却也是名家所出,但诗中寓意却很应景。
乃是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只是词句稍作修改。
“东山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张九龄官居“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跟白居易诗中的裴度一样同为中书令,可称“令公”。
唐朝的名臣都喜欢为自己在郊野建别墅,以体现自己志向高洁,东山即长安城郊的蓝田山,张九龄在蓝田山上建了东山堂,作为隐居避世之所,而后来曾被他拔擢过的王维就在他的东山堂旁建了辋川堂,还为此作诗《辋川别业》。
等杨云把诗写好,咸宜公主拿过来在手上读了一番,微微蹙眉:“大概意思我能看懂,不过具体是何意?”
杨云把诗意详细解释:“张丞相所建东山堂,非常的气派,路人指着连片屋舍说这是张令公的家,张令公学生遍布天下,何以用得着再在堂前种花?”
咸宜公主道:“听起来,好像是在称颂他桃李满天下……凭这诗能让他出丑?”
杨云笑着将毛笔放下,道:“若此诗是普通士子口中道出,必可谓称颂,但若是公主道来,意境则大不同。”
“此种花非彼种花,如今张丞相以和诗为题取士子拜谒,有代天子取士、为天下士子之师之意,若公主在他面前作出这首诗,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质疑和鞭策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