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读博不要留学签证
麻依依的整个大二生活,就这样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大二上学期,拿出数科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课题,也就是“分布式编译架构”。
大二下学期,拿下她双修的二专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的毕业课题,“人脑学习最高效率训练集比例”。
空下来的时间,把差的那些学分修修满,麻依依就基本上没空闲时间了。
具体有多忙呢,通俗地说就是连啪怕啪的工夫都挤不出来。
幸好顾玩也很忙。
他可不是那种把老婆塞到忙爆炸,自己却清闲的渣男。
学习使他快乐,科研让他开心。
对他而言,写论文,研发东西,就跟学渣打游戏一样,是一种愉悦的放松。
一天不学习,就会跟大力哥一样浑身难受。
科学研究都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前置环节就不会有后续实践。就好像打游戏点科技树不能跳着点。
对于顾玩而言,他给老婆分配的任务,肯定也是紧扣着他自己的主线节奏的。
所以,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他自己的主要科研任务,是把一些关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主要论文,先写出来,以及一些对算法学习效率的探讨性预见。
到了下学期,因为麻依依那边上学期已经把“分布式编译架构”发表出来了,也在实验室里搭建过了。顾玩就可以直接调用,把分布式编译架构进一步推进到“局域网的云算力”,然后靠堆算力,去吧很多之前没法做的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实验,给切实落地。
(早期的分布式算力架构技术,跟后来的“云技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区别就在于早期分布式算力,主要是在局域网里共享算力。
而真正能算“云”的,必须是广域互联网上的共享。历史上,分布式编译大概07年出现,云要到09年左右才完善基本架构,有两年的时间差。)
有了趁手的工具之后,地球上杰夫辛顿花了两年半时间才走完的路,顾玩就有把握一年内搞定。
确保在去大洋国留学之前,就把这个核心成果发表出来。
就算暂时还不被产业界重视,没人注意到其商业应用价值,好歹也可以起到“立帖为证”的效果。将来人工智能真的红了,大家回望历史,也好说“这玩意儿的核心思想,是顾玩在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搞出来了,不是美国佬的功劳”。
同理,麻依依也是做好了思想准备,打算这一系列论文刚发出来的时候,被人当成哗众取宠的疯子或者沽名钓誉之辈,先喷两年。
将来历史为他们正名之后,再翻出立帖为证打脸好了。
……
这一切,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大二下学期过半、麻依依按照顾玩设计的节奏,把那些“认知神经科学”的论文发出来后,果然被大多数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业内人士,喷成了哗众取宠。
麻依依那篇文章,好歹还是发在了外国的权威期刊上,那本期刊名叫《认知神经科学》,虽然领域细分很小众,但是在研究脑科学与思维认知的关系方面,还是很权威的,每年平均的SCI影响因子也有3到5个点。
不过,这并不妨碍不太看得懂的业内人士,指手画脚。只能怪这个时代学科细分太细了,人人都只能术业有专攻。
跟你稍微跨圈一点点的领域,那些学阀前辈就容易产生一种“这个东西跟我是同一专业的,所以我应该看得懂,如果我觉得匪夷所思,肯定是写的人哗众取宠了”的错觉。
“呵呵,残忍!居然拿婴儿的图像识别锻炼做实验!这根人体实验有什么区别!”
“就算摸清了人类识别力领域的效率规律,就敢说这个‘最高效比例’数据可以用于什么‘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扯淡吧!从来没听说过世上有什么机器的学习能够类比人脑的学习法则。”
“哗众取宠!以我对目前全世界脑科学前沿的了解,根本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了解了人类大脑在认知识别新事物时,详细原理是如何运作的!充其量只是停留在‘识别活跃脑区’、‘识别认知反应时的脑电波强度、形态’这样的初级状态!这种半吊子认知,就敢写这样的文章了?”
文章出来后几天,麻依依就一度被喷得情绪低落,怀疑人生。
关键时刻,还是老公安慰她:“没事儿,做科学研究,就要有被人怀疑一两年,甚至更久,才被最终证明的强大心脏。爱因斯坦说的引力波,都说了80多年了,不是至今人类还没观测到么,不是还有人在喷引力波不存在么。你有我帮你,支持你,等两三年就能打脸,已经很快了。”
麻依依无奈自嘲:“可我不是爱因斯坦啊,我也没想做爱因斯坦,那是你的定位好吧。再说爱因斯坦刚出道的时候,研究的课题写的论文也都很低调的,那些惊世预言,得是他功成名就之后,才能随便预言的。有了历史记录作保,一个人的预言才会被重视,我觉得我还是缺少一点足够稳妥的成绩做铺垫。”
顾玩:“不少了,‘分布式编译架构’,不就是一个很稳妥的前置刷脸成果么?我刚出道的时候,比你还惨呢。”
麻依依歪着脑袋想了想,情绪也好了一些:“这么一说倒也是,我好像已经算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知道就好。
要不是为了让老婆工具人将来当好CEO,建立起管理研发团队的威望,顾玩才懒得用这么多心思经营呢。
延迟满足,时过境迁才能装逼,这才是科学界的本来常态。
……
于是乎,顾玩和麻依依的本科生活,就在低调的质疑中结束了。
虽然麻依依的论文,在学界反响不是很好。不过作为学校推荐交流生时的成果指标,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二上学期一篇IEEE旗下的《TOC》,下学期一篇《认知神经科学》,这俩货都是扎实得不行。属于硕士研究生只要有一篇这样的论文,哪怕读研三年别的什么都不干,都能毕业的类型。
数科院怎么可能还卡她的交流资格呢。
最终名单报上去的时候,顾玩以当年第一的表现,直接拿到了交流资格。麻依依紧随其后算是第二。
而且顾玩的物理本专业,还得到了特殊优待,因为他的名声在外,连斯坦索姆那边都知道他的牛逼,所以允许他直接以读博的身份来交流。而麻依依当然只能继续读硕了。
不过,俩人的本科阶段,都算是修了双学位。顾玩在物理专业之外,拿了个应用数学。
麻依依则是在计算机之外,拿了个心理学类的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学士。
这一切,都是在他们大二下学期的五一节之前,就拿来公示的。
考虑到顾玩等人已经是赫赫凶名,连社会人都知道了,学校里当然更是人所共知,所以也不会有宵小之辈跳出来质疑阻挠。
害得顾玩连装逼打脸的机会都没有。
六月份,夫妻俩一起完成了毕业答辩和其他一切手续性的活儿,然后就准备签证,去大洋国留学了。
申请签证的时候,斯坦索姆方面本来是按照行规,帮他们弄留学签证的,但顾玩婉拒了,表示他需要更灵活的签证。
留学签证的话,在外国念书期间是不能开公司的,打工也有时间限制,为的就是防止借着留学之名偷偷移民打工的家伙。
顾玩这种人当然不需要打工了,但他需要自由开公司的权利,所以就把这点要求说了。
中央科大跟斯坦索姆的交流生计划,是90年开始的,如今都2000年了,计划已经实施了10年。对方的工作人员和领事馆的签证官,还是第一次办到这种奇葩的业务,居然说只给留学签证不要,否则宁可不去读。
不过,谁让顾玩是发表过多篇科学和自然的人呢。而且去年10月底、也就是他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他又收获了一项新的殊荣——20年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彭齐亚斯和皮德罗.威尔逊教授,在99年10月中旬,正式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顾玩之前有些论文,算是被诺奖得主引用过了,而且还是与诺奖得主的得奖成果有相关性。
这样一个19岁年轻人,哪怕要挟斯坦索姆,斯坦索姆也得求着他去读博呀。
然后,顾玩就顺理成章成了科大历史上第一个不拿留学签证出国的交流生,在母校留下了一地传奇。
7月初,原本只是暑假期间,其他交流生都还宅在国内的。但是顾玩这种大款,当然不怕早一点去多花钱,所以一放暑假就带着老婆和妹妹去了大洋国。(妹妹李双叶没资格做交流生,所以她只是暑假去探亲旅游两个月的)
落地后顾玩直接在湾区某乡间海滨小镇,花200万美金买了个别墅,跟老婆妹妹玩了几天,又在硒谷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准备着手相关生意。
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倒是可以完全放在国内的,但是提供GPS软件导航以及无人飞控的一些前置科技,暂时还是在大洋国这边布个局,比较容易得到配套资源,也降低被卡脖子的风险。
——
以上已经三千字,下面废话不算钱。
大家千万别打赏了,我受之有愧。节奏跳得我自己都不认识了。
大家剩下的章节觉得不划算的话还是看盗板吧。这质量,我都不好意思请人看正版了。
下本书质量好一点,精雕细琢了,再来求大家看正版。
主要是,我一个搞法律的,其实物理水平就大学里那点基础,十几年没用了。好多东西都是为了写这本书才临时现学的,并非我肚里原本就有货。
一开始对成绩有期待,所以也学得进去。而一旦失去了信心之后,学习这种事情,就学不进去了,所以我真是笔力衰竭。不是我不想写详细,实在是不会,我都不懂。
以后写书还是不能写那种现学现写的题材,这本是我自己作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大二上学期,拿出数科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课题,也就是“分布式编译架构”。
大二下学期,拿下她双修的二专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的毕业课题,“人脑学习最高效率训练集比例”。
空下来的时间,把差的那些学分修修满,麻依依就基本上没空闲时间了。
具体有多忙呢,通俗地说就是连啪怕啪的工夫都挤不出来。
幸好顾玩也很忙。
他可不是那种把老婆塞到忙爆炸,自己却清闲的渣男。
学习使他快乐,科研让他开心。
对他而言,写论文,研发东西,就跟学渣打游戏一样,是一种愉悦的放松。
一天不学习,就会跟大力哥一样浑身难受。
科学研究都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前置环节就不会有后续实践。就好像打游戏点科技树不能跳着点。
对于顾玩而言,他给老婆分配的任务,肯定也是紧扣着他自己的主线节奏的。
所以,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他自己的主要科研任务,是把一些关于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主要论文,先写出来,以及一些对算法学习效率的探讨性预见。
到了下学期,因为麻依依那边上学期已经把“分布式编译架构”发表出来了,也在实验室里搭建过了。顾玩就可以直接调用,把分布式编译架构进一步推进到“局域网的云算力”,然后靠堆算力,去吧很多之前没法做的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实验,给切实落地。
(早期的分布式算力架构技术,跟后来的“云技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区别就在于早期分布式算力,主要是在局域网里共享算力。
而真正能算“云”的,必须是广域互联网上的共享。历史上,分布式编译大概07年出现,云要到09年左右才完善基本架构,有两年的时间差。)
有了趁手的工具之后,地球上杰夫辛顿花了两年半时间才走完的路,顾玩就有把握一年内搞定。
确保在去大洋国留学之前,就把这个核心成果发表出来。
就算暂时还不被产业界重视,没人注意到其商业应用价值,好歹也可以起到“立帖为证”的效果。将来人工智能真的红了,大家回望历史,也好说“这玩意儿的核心思想,是顾玩在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搞出来了,不是美国佬的功劳”。
同理,麻依依也是做好了思想准备,打算这一系列论文刚发出来的时候,被人当成哗众取宠的疯子或者沽名钓誉之辈,先喷两年。
将来历史为他们正名之后,再翻出立帖为证打脸好了。
……
这一切,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大二下学期过半、麻依依按照顾玩设计的节奏,把那些“认知神经科学”的论文发出来后,果然被大多数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业内人士,喷成了哗众取宠。
麻依依那篇文章,好歹还是发在了外国的权威期刊上,那本期刊名叫《认知神经科学》,虽然领域细分很小众,但是在研究脑科学与思维认知的关系方面,还是很权威的,每年平均的SCI影响因子也有3到5个点。
不过,这并不妨碍不太看得懂的业内人士,指手画脚。只能怪这个时代学科细分太细了,人人都只能术业有专攻。
跟你稍微跨圈一点点的领域,那些学阀前辈就容易产生一种“这个东西跟我是同一专业的,所以我应该看得懂,如果我觉得匪夷所思,肯定是写的人哗众取宠了”的错觉。
“呵呵,残忍!居然拿婴儿的图像识别锻炼做实验!这根人体实验有什么区别!”
“就算摸清了人类识别力领域的效率规律,就敢说这个‘最高效比例’数据可以用于什么‘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扯淡吧!从来没听说过世上有什么机器的学习能够类比人脑的学习法则。”
“哗众取宠!以我对目前全世界脑科学前沿的了解,根本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了解了人类大脑在认知识别新事物时,详细原理是如何运作的!充其量只是停留在‘识别活跃脑区’、‘识别认知反应时的脑电波强度、形态’这样的初级状态!这种半吊子认知,就敢写这样的文章了?”
文章出来后几天,麻依依就一度被喷得情绪低落,怀疑人生。
关键时刻,还是老公安慰她:“没事儿,做科学研究,就要有被人怀疑一两年,甚至更久,才被最终证明的强大心脏。爱因斯坦说的引力波,都说了80多年了,不是至今人类还没观测到么,不是还有人在喷引力波不存在么。你有我帮你,支持你,等两三年就能打脸,已经很快了。”
麻依依无奈自嘲:“可我不是爱因斯坦啊,我也没想做爱因斯坦,那是你的定位好吧。再说爱因斯坦刚出道的时候,研究的课题写的论文也都很低调的,那些惊世预言,得是他功成名就之后,才能随便预言的。有了历史记录作保,一个人的预言才会被重视,我觉得我还是缺少一点足够稳妥的成绩做铺垫。”
顾玩:“不少了,‘分布式编译架构’,不就是一个很稳妥的前置刷脸成果么?我刚出道的时候,比你还惨呢。”
麻依依歪着脑袋想了想,情绪也好了一些:“这么一说倒也是,我好像已经算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知道就好。
要不是为了让老婆工具人将来当好CEO,建立起管理研发团队的威望,顾玩才懒得用这么多心思经营呢。
延迟满足,时过境迁才能装逼,这才是科学界的本来常态。
……
于是乎,顾玩和麻依依的本科生活,就在低调的质疑中结束了。
虽然麻依依的论文,在学界反响不是很好。不过作为学校推荐交流生时的成果指标,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二上学期一篇IEEE旗下的《TOC》,下学期一篇《认知神经科学》,这俩货都是扎实得不行。属于硕士研究生只要有一篇这样的论文,哪怕读研三年别的什么都不干,都能毕业的类型。
数科院怎么可能还卡她的交流资格呢。
最终名单报上去的时候,顾玩以当年第一的表现,直接拿到了交流资格。麻依依紧随其后算是第二。
而且顾玩的物理本专业,还得到了特殊优待,因为他的名声在外,连斯坦索姆那边都知道他的牛逼,所以允许他直接以读博的身份来交流。而麻依依当然只能继续读硕了。
不过,俩人的本科阶段,都算是修了双学位。顾玩在物理专业之外,拿了个应用数学。
麻依依则是在计算机之外,拿了个心理学类的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学士。
这一切,都是在他们大二下学期的五一节之前,就拿来公示的。
考虑到顾玩等人已经是赫赫凶名,连社会人都知道了,学校里当然更是人所共知,所以也不会有宵小之辈跳出来质疑阻挠。
害得顾玩连装逼打脸的机会都没有。
六月份,夫妻俩一起完成了毕业答辩和其他一切手续性的活儿,然后就准备签证,去大洋国留学了。
申请签证的时候,斯坦索姆方面本来是按照行规,帮他们弄留学签证的,但顾玩婉拒了,表示他需要更灵活的签证。
留学签证的话,在外国念书期间是不能开公司的,打工也有时间限制,为的就是防止借着留学之名偷偷移民打工的家伙。
顾玩这种人当然不需要打工了,但他需要自由开公司的权利,所以就把这点要求说了。
中央科大跟斯坦索姆的交流生计划,是90年开始的,如今都2000年了,计划已经实施了10年。对方的工作人员和领事馆的签证官,还是第一次办到这种奇葩的业务,居然说只给留学签证不要,否则宁可不去读。
不过,谁让顾玩是发表过多篇科学和自然的人呢。而且去年10月底、也就是他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他又收获了一项新的殊荣——20年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彭齐亚斯和皮德罗.威尔逊教授,在99年10月中旬,正式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顾玩之前有些论文,算是被诺奖得主引用过了,而且还是与诺奖得主的得奖成果有相关性。
这样一个19岁年轻人,哪怕要挟斯坦索姆,斯坦索姆也得求着他去读博呀。
然后,顾玩就顺理成章成了科大历史上第一个不拿留学签证出国的交流生,在母校留下了一地传奇。
7月初,原本只是暑假期间,其他交流生都还宅在国内的。但是顾玩这种大款,当然不怕早一点去多花钱,所以一放暑假就带着老婆和妹妹去了大洋国。(妹妹李双叶没资格做交流生,所以她只是暑假去探亲旅游两个月的)
落地后顾玩直接在湾区某乡间海滨小镇,花200万美金买了个别墅,跟老婆妹妹玩了几天,又在硒谷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准备着手相关生意。
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倒是可以完全放在国内的,但是提供GPS软件导航以及无人飞控的一些前置科技,暂时还是在大洋国这边布个局,比较容易得到配套资源,也降低被卡脖子的风险。
——
以上已经三千字,下面废话不算钱。
大家千万别打赏了,我受之有愧。节奏跳得我自己都不认识了。
大家剩下的章节觉得不划算的话还是看盗板吧。这质量,我都不好意思请人看正版了。
下本书质量好一点,精雕细琢了,再来求大家看正版。
主要是,我一个搞法律的,其实物理水平就大学里那点基础,十几年没用了。好多东西都是为了写这本书才临时现学的,并非我肚里原本就有货。
一开始对成绩有期待,所以也学得进去。而一旦失去了信心之后,学习这种事情,就学不进去了,所以我真是笔力衰竭。不是我不想写详细,实在是不会,我都不懂。
以后写书还是不能写那种现学现写的题材,这本是我自己作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