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47 封禅
建隆十五年(1032)秋,兖州府,泰山。
作为帝国最具知名度的山岳之一,常年受到官宦子弟、文人墨客的青睐,过去的几十年间,无数才士,慕名而来,齐鲁之地的学子们,也往往将之作为游学采风的圣地。不只是受齐鲁文化的影响,更因为世祖皇帝当年那一番壮举:封禅。
从建隆十五年初开始,兖州官府就对泰山地界进行封山了,禁止采伐、出入通行,同时官府调用了大量人物力,对泰山的道路、建筑进行翻新工程。
动静闹得挺大,而一切的举措,都只源于一点,当今天子,也要封禅了!这件事,从建隆十二年,传首乃蛮贼寇刘金之后,就已经开始酝酿,一直到十四年,南北再无大战,关河一片宁定,方才正式进入朝廷的讨论议程,到十五年,进入落实阶段。
关于封禅,在朝廷内部实则是有莫大争议的,也由此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以尚书令韩承均为首先的一批大臣,明确表示反对,上书谏阻。
虽然臣僚们在遣词造句上有诸多为尊者讳的考量,但其中表露的意思很明显,以其功德不够。毕竟,世祖皇帝当年何等功德,在封禅之事上都那般谨慎重视,拖到开宝十一年方才踏足泰山。
太宗皇帝十四载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文成武德,世所敬仰,最终也谦虚地婉拒群臣所请,没有踏出这一步。你刘文济,才取得多大的功绩,竟然要超越皇考,媲美世祖了?
说到底,刘文济虽然已经压服群僚,实际掌握着帝国的最高权力,但在大汉许多权贵的心目中,他是远无法与世祖、太宗相提并论的。
大汉帝国能够今日之盛世,那是群贤众正鞠躬尽瘁的结果,南方弥乱,北方荡寇,也是曹玮、董从俨这等柱石将帅与数十万将士之功绩。
刘文济封禅的意图,既突破了持此等想法权贵的心理“底线”,也从现实的政治利益上,挤压着他们的空间。反对者们,与其说是在卫道,卫世祖,不若说是为了话语权而撸起袖子与皇帝干,永远摆脱不了“权力”二字。
结果嘛,毫无疑问以皇帝的完胜而告终,韩承均这个帝国有史以来最“平庸”的首相,也因此丢了位置,被降格以侍中衔致仕。
同时与韩承均被一起黜落,还有一大批勋贵及官僚,在对抗君权的关键性问题上,贵族集团与庶族集团之间,似乎也不是没有合作的空间......
事实上,到了建隆十四年,刘文济已经在位17年了,进入这个阶段的他,要真想在帝国领域内做成什么事,只要抛开顾虑,那就没有真正能阻止他的人与势力了。
何况,封禅之事,也不是皇帝单打独斗,那也不是刘文济的风格,他要做什么事,从来是谋定而后动,并且总少不了一群“小弟”在前冲锋陷阵。
而在朝中,为刘文济操持推动此事的,乃是丁谓、王增、曹利用三臣,这三人,一个奸伪能干,一个当了十多年宣慰使惯吹会舔,一个是从龙旧臣加宰相,每个人都有一干党羽,具备特殊政治影响力,造出足够的声势来。
有这么一群“忠臣干吏”为之操持,刘文济可是省却了诸多麻烦,最终也是在一种百官请命、万众拥戴的氛围下,三辞其请,而后降诏封禅。
在兖州知府赵诀及一众僚属的陪同下,帝国宰相丁谓亲临,巡视泰山工程与封禅大典准备事宜。丁谓此行,自是先一步抵达,替皇帝打前站,将典礼仪备再确认一遍。已经年近七旬的丁谓,如此亲力亲为,毕恭毕敬,目的自然不单纯。
皇帝封禅,对于已经多年居庙堂之高的丁谓来说,也是一场极其重要的政治投机。能够让丁谓拉下老脸,不顾非议,强行掀起舆论,推动皇帝封禅,根本原因,还在于尚书令这个帝国“首相”位置的诱惑,这是他致仕之前最后一次向人臣之极发起冲击。
或许是追随“老板”的不同,丁谓在大汉政坛士林之间的名声并不如“赵宋朝”时那般狼藉,甚至始终保持着一个能臣干吏的形象。
丁谓历仕三朝,也就在康宗朝时因逢迎之行举,为人鄙薄之外,在其他时期表现,都是标准的青年才俊,忠臣能吏,柱国名相......
当然,丁谓也绝不是那种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见风使舵、剑走偏锋的事情同样干了不少。擅长揣摩人心的同时,心胸气度却十分狭小,报复心理极强,在湖北任职期间,下属一名郑姓官员因酒醉一时口嗨拿丁谓的相貌开玩笑,为丁谓所知后,被逼得丢官罢职、家财散尽、背井离乡,最后远走海外......
当年,寇准为尚书令时,丁谓因“溜须”为其所笑,便生隐恨,在寇准罢相的过程中,也推波助澜,甚至想着将寇准直接黜为庶人,只不过被刘文济拒绝了。
结党营私,也是丁谓一个为人诟病的地方,他的兄弟、侄子,全部都有官职在身,更别提其党徒门生了,比如兖州府赵诀,就出自丁谓门下,特地被他安排到这里操持封禅准备事宜,甚至大胆地以张齐贤故事勉励之。
而所有的短处与缺点,都不妨碍丁谓成为建隆朝名噪一时的能臣名相,过去的十多年,他在朝中历任都察使、财政使、吏部尚书,每一任上,都有实在的作为与突出的贡献,是刘文济手中一把十分好使的刀,尤其用在政事执行与政治斗争上。
尤其在寇准罢相后的五六年中,更是突飞猛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斗倒了王钦若,取张知白而代之,又借着封禅之议整垮了韩承均,虽然最终决定权在皇帝那里,但丁谓于其中纵横捭阖、推波助澜,也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今,丁谓只差最后一步,在他看来,只要让封禅大典顺利进行,封禅成功,他就可以藉此登上尚书令的宝座。在韩承均罢相的半年多中,尚书令的职位可空缺着,这是几十年来的头一次,政事堂大权真正由众相公分掌,轮值领班。
虽然,丁谓已然年近古稀,但玩政治的,年龄从来都不是真正关键的问题,权力也素来是灵丹妙药,能够延年益寿。自雍熙年进士入仕,丁谓已经快在政坛打拼四十年了,既到最后的关口,怎能不再拼一把。
需要提一嘴,在建隆时代逐渐发展到它完全形态的过程中,帝国高层权贵之间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尤其在寇准之后,中枢更是山头林立,“群雄争霸”。
各种权力斗争、政治角力,层出不穷,并且,矛盾并不局限于君臣、贵庶、南北这些“固有”的对立之间。就拿王钦若与丁谓之间的争斗来说吧,二人都觊觎首相之位,也都想做庶族官僚第一人,成为皇帝最倚重的大臣。
同出自南方,但出身履历是两种典型代表,上升到狭窄的政事堂,在权力名利之上,矛盾更加尖锐,几乎互视为异端。这其中,也未必没有皇帝放纵的原因。
而王钦若最终倒台,明面上虽有党同伐异、徇私渎职等罪名,但根本原因在于,他私结宦官,窥探内廷,犯了皇帝的忌讳。
在建隆朝一种极度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之中,随着人来人去,新旧交替,原本那种界线分明的政治斗争形势,却逐渐变得混沌起来,贵族集团与庶族集团之间,参差交汇、盘根错节,依旧矛盾重重,但合流的情况也不少见。
而朝廷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理性的斗争,政局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最大的功劳,却得落在皇帝刘文济的头上,因为他成熟的灵活的政治手腕。
刘文济虽无法同世祖、太宗相比,但在建隆时代,他也的的确确是帝国的定海神针。很多人潜意识里对这个皇帝不满意,但很少去思考,如果没有这个皇帝,帝国将会走向何方,他们又将如何自处......
山下的五色祭坛再度恢复到六十年前的瑰丽,山间的梯级再度经过扩张与整葺,有如天街,直通天庭,山上的功德碑......
拾级而上,至登封坛下,丁谓一行人不由住步了。六十载的风霜雨露,让功德碑身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与积淀,那浸透着世祖辉煌功绩的历史厚重感,让每个人心头都仿若压上了一块石头。
没有多少犹豫,丁谓带头向世祖的功德碑行叩拜大礼,只是,稽首之际,丁谓心情格外沉重,望着大碑边为刘文济准备的小碑时,甚至生出了些恍惚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但却是丁谓鼓吹推动封禅以来,第一次从内心感到彷徨与不安。丁老相公情绪的变化,没能瞒过人,但旁人难明其意,巡视既毕,对赵诀这个门生的表现也只是简单夸奖了两句,并点出为封禅搞得兖州物匮民疲之事,让他好生在意,銮驾将至,不要闹出什么不好看的场面,坏了封禅,谁也担待不起。
而回馆驿下榻后不久,丁谓就病倒了,这病来突然,导致他连封禅大典都没能参与,同时也丢掉了唾手可得的尚书令之位。
刘文济起先还真打算让丁谓干几年首相,但身体有亏,那就没办法了,最后让时任尚书仆射的陈尧佐捡了个便宜,曹利用进位兵部尚书,王增任工部尚书,张俭接替丁谓担任吏部尚书。
当然,刘文济也没有亏待丁谓,以其为尚书仆射,继续担任“副相”的同时,还加他司空衔,依旧位极人臣,但从结果来看,丁谓颇受打击。
......
建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三,大汉帝国刘文济封禅泰山,时年五十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作为帝国最具知名度的山岳之一,常年受到官宦子弟、文人墨客的青睐,过去的几十年间,无数才士,慕名而来,齐鲁之地的学子们,也往往将之作为游学采风的圣地。不只是受齐鲁文化的影响,更因为世祖皇帝当年那一番壮举:封禅。
从建隆十五年初开始,兖州官府就对泰山地界进行封山了,禁止采伐、出入通行,同时官府调用了大量人物力,对泰山的道路、建筑进行翻新工程。
动静闹得挺大,而一切的举措,都只源于一点,当今天子,也要封禅了!这件事,从建隆十二年,传首乃蛮贼寇刘金之后,就已经开始酝酿,一直到十四年,南北再无大战,关河一片宁定,方才正式进入朝廷的讨论议程,到十五年,进入落实阶段。
关于封禅,在朝廷内部实则是有莫大争议的,也由此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以尚书令韩承均为首先的一批大臣,明确表示反对,上书谏阻。
虽然臣僚们在遣词造句上有诸多为尊者讳的考量,但其中表露的意思很明显,以其功德不够。毕竟,世祖皇帝当年何等功德,在封禅之事上都那般谨慎重视,拖到开宝十一年方才踏足泰山。
太宗皇帝十四载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文成武德,世所敬仰,最终也谦虚地婉拒群臣所请,没有踏出这一步。你刘文济,才取得多大的功绩,竟然要超越皇考,媲美世祖了?
说到底,刘文济虽然已经压服群僚,实际掌握着帝国的最高权力,但在大汉许多权贵的心目中,他是远无法与世祖、太宗相提并论的。
大汉帝国能够今日之盛世,那是群贤众正鞠躬尽瘁的结果,南方弥乱,北方荡寇,也是曹玮、董从俨这等柱石将帅与数十万将士之功绩。
刘文济封禅的意图,既突破了持此等想法权贵的心理“底线”,也从现实的政治利益上,挤压着他们的空间。反对者们,与其说是在卫道,卫世祖,不若说是为了话语权而撸起袖子与皇帝干,永远摆脱不了“权力”二字。
结果嘛,毫无疑问以皇帝的完胜而告终,韩承均这个帝国有史以来最“平庸”的首相,也因此丢了位置,被降格以侍中衔致仕。
同时与韩承均被一起黜落,还有一大批勋贵及官僚,在对抗君权的关键性问题上,贵族集团与庶族集团之间,似乎也不是没有合作的空间......
事实上,到了建隆十四年,刘文济已经在位17年了,进入这个阶段的他,要真想在帝国领域内做成什么事,只要抛开顾虑,那就没有真正能阻止他的人与势力了。
何况,封禅之事,也不是皇帝单打独斗,那也不是刘文济的风格,他要做什么事,从来是谋定而后动,并且总少不了一群“小弟”在前冲锋陷阵。
而在朝中,为刘文济操持推动此事的,乃是丁谓、王增、曹利用三臣,这三人,一个奸伪能干,一个当了十多年宣慰使惯吹会舔,一个是从龙旧臣加宰相,每个人都有一干党羽,具备特殊政治影响力,造出足够的声势来。
有这么一群“忠臣干吏”为之操持,刘文济可是省却了诸多麻烦,最终也是在一种百官请命、万众拥戴的氛围下,三辞其请,而后降诏封禅。
在兖州知府赵诀及一众僚属的陪同下,帝国宰相丁谓亲临,巡视泰山工程与封禅大典准备事宜。丁谓此行,自是先一步抵达,替皇帝打前站,将典礼仪备再确认一遍。已经年近七旬的丁谓,如此亲力亲为,毕恭毕敬,目的自然不单纯。
皇帝封禅,对于已经多年居庙堂之高的丁谓来说,也是一场极其重要的政治投机。能够让丁谓拉下老脸,不顾非议,强行掀起舆论,推动皇帝封禅,根本原因,还在于尚书令这个帝国“首相”位置的诱惑,这是他致仕之前最后一次向人臣之极发起冲击。
或许是追随“老板”的不同,丁谓在大汉政坛士林之间的名声并不如“赵宋朝”时那般狼藉,甚至始终保持着一个能臣干吏的形象。
丁谓历仕三朝,也就在康宗朝时因逢迎之行举,为人鄙薄之外,在其他时期表现,都是标准的青年才俊,忠臣能吏,柱国名相......
当然,丁谓也绝不是那种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见风使舵、剑走偏锋的事情同样干了不少。擅长揣摩人心的同时,心胸气度却十分狭小,报复心理极强,在湖北任职期间,下属一名郑姓官员因酒醉一时口嗨拿丁谓的相貌开玩笑,为丁谓所知后,被逼得丢官罢职、家财散尽、背井离乡,最后远走海外......
当年,寇准为尚书令时,丁谓因“溜须”为其所笑,便生隐恨,在寇准罢相的过程中,也推波助澜,甚至想着将寇准直接黜为庶人,只不过被刘文济拒绝了。
结党营私,也是丁谓一个为人诟病的地方,他的兄弟、侄子,全部都有官职在身,更别提其党徒门生了,比如兖州府赵诀,就出自丁谓门下,特地被他安排到这里操持封禅准备事宜,甚至大胆地以张齐贤故事勉励之。
而所有的短处与缺点,都不妨碍丁谓成为建隆朝名噪一时的能臣名相,过去的十多年,他在朝中历任都察使、财政使、吏部尚书,每一任上,都有实在的作为与突出的贡献,是刘文济手中一把十分好使的刀,尤其用在政事执行与政治斗争上。
尤其在寇准罢相后的五六年中,更是突飞猛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斗倒了王钦若,取张知白而代之,又借着封禅之议整垮了韩承均,虽然最终决定权在皇帝那里,但丁谓于其中纵横捭阖、推波助澜,也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今,丁谓只差最后一步,在他看来,只要让封禅大典顺利进行,封禅成功,他就可以藉此登上尚书令的宝座。在韩承均罢相的半年多中,尚书令的职位可空缺着,这是几十年来的头一次,政事堂大权真正由众相公分掌,轮值领班。
虽然,丁谓已然年近古稀,但玩政治的,年龄从来都不是真正关键的问题,权力也素来是灵丹妙药,能够延年益寿。自雍熙年进士入仕,丁谓已经快在政坛打拼四十年了,既到最后的关口,怎能不再拼一把。
需要提一嘴,在建隆时代逐渐发展到它完全形态的过程中,帝国高层权贵之间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尤其在寇准之后,中枢更是山头林立,“群雄争霸”。
各种权力斗争、政治角力,层出不穷,并且,矛盾并不局限于君臣、贵庶、南北这些“固有”的对立之间。就拿王钦若与丁谓之间的争斗来说吧,二人都觊觎首相之位,也都想做庶族官僚第一人,成为皇帝最倚重的大臣。
同出自南方,但出身履历是两种典型代表,上升到狭窄的政事堂,在权力名利之上,矛盾更加尖锐,几乎互视为异端。这其中,也未必没有皇帝放纵的原因。
而王钦若最终倒台,明面上虽有党同伐异、徇私渎职等罪名,但根本原因在于,他私结宦官,窥探内廷,犯了皇帝的忌讳。
在建隆朝一种极度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之中,随着人来人去,新旧交替,原本那种界线分明的政治斗争形势,却逐渐变得混沌起来,贵族集团与庶族集团之间,参差交汇、盘根错节,依旧矛盾重重,但合流的情况也不少见。
而朝廷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理性的斗争,政局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最大的功劳,却得落在皇帝刘文济的头上,因为他成熟的灵活的政治手腕。
刘文济虽无法同世祖、太宗相比,但在建隆时代,他也的的确确是帝国的定海神针。很多人潜意识里对这个皇帝不满意,但很少去思考,如果没有这个皇帝,帝国将会走向何方,他们又将如何自处......
山下的五色祭坛再度恢复到六十年前的瑰丽,山间的梯级再度经过扩张与整葺,有如天街,直通天庭,山上的功德碑......
拾级而上,至登封坛下,丁谓一行人不由住步了。六十载的风霜雨露,让功德碑身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与积淀,那浸透着世祖辉煌功绩的历史厚重感,让每个人心头都仿若压上了一块石头。
没有多少犹豫,丁谓带头向世祖的功德碑行叩拜大礼,只是,稽首之际,丁谓心情格外沉重,望着大碑边为刘文济准备的小碑时,甚至生出了些恍惚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但却是丁谓鼓吹推动封禅以来,第一次从内心感到彷徨与不安。丁老相公情绪的变化,没能瞒过人,但旁人难明其意,巡视既毕,对赵诀这个门生的表现也只是简单夸奖了两句,并点出为封禅搞得兖州物匮民疲之事,让他好生在意,銮驾将至,不要闹出什么不好看的场面,坏了封禅,谁也担待不起。
而回馆驿下榻后不久,丁谓就病倒了,这病来突然,导致他连封禅大典都没能参与,同时也丢掉了唾手可得的尚书令之位。
刘文济起先还真打算让丁谓干几年首相,但身体有亏,那就没办法了,最后让时任尚书仆射的陈尧佐捡了个便宜,曹利用进位兵部尚书,王增任工部尚书,张俭接替丁谓担任吏部尚书。
当然,刘文济也没有亏待丁谓,以其为尚书仆射,继续担任“副相”的同时,还加他司空衔,依旧位极人臣,但从结果来看,丁谓颇受打击。
......
建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三,大汉帝国刘文济封禅泰山,时年五十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