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
刘旻等待的,自是一个最合适的战机,他观察的,自是缀于马维尔军后的十几万东征军主力,那只以伽色尼王朝精锐为核心的庞大军队。
作为中亚汉族的领袖,作为安西国的领袖,同时也作为一名戎马倥偬、能征惯战的统帅,比起二三十年前,刘旻的战略眼光早已实现了一种进化,格局与目光,胸襟与器量,都十分庞大,都建立在一种超脱了普通军事范畴的基础上。
在找机会、抓要害的事情上,当时的刘旻也是十分擅长的,而从一开始,他就盯死了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盯死了那接近十万的伽色尼军队。
要打击ysl联军这第二次东征的图谋,首先就要打垮本次敌军来犯最根本的支撑——伽色尼军。对于这一点,刘旻认识地很清楚。
因此,从动兵伊始,他的目标就清晰而明确,将马哈茂德以及伽色尼军作为其狩猎的目标,相比之下,由齐亚尔国大将马维尔率领的那支带有前锋性质的ysl,甭管他多么疯狂,有多少圣战者,都不在刘旻眼中。
只不过,想要找一个一击制敌,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也的确不是这么容易的。这需要出色的耐心,敏锐的判断力,强大的抗压能力,或许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但不论如何,刘旻当时做的,就是像一个耐性惊人的老道猎手,静静蛰伏,等待着一个战机。而这個战机,显然需要以明城守军的牺牲来创造的。
至于坚守明城自海东经略使刘文涛以下所有将士的安危,在“汉伊大战”这盘大棋里,则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在这方面,刘旻的心很硬,甚至于完全就是一种冷酷的心态。当年为什么愿意把海东的大片领地交给北廷经营,几年间北廷上下又从海东地区攫取了多少利益,这些可不是毫无代价,也绝非单纯为维系兄弟之国间的深厚情谊,这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与使命的,坚守准确地说死守明城,就是必须之担当与回报。
而对于这一点,海东经略使刘文涛实则也心知肚明,因此在防御事务上,也从一开始就没给自己留退路。同样清楚这一点的,自然也包括刘文共,但清楚归清楚,但就难以真正理解并接受了。
毕竟,刘文共不只是刘文涛长兄,更是北廷国的王,他也必须站在北廷国的利益立场来看待此事。过去的几年,北廷确实通过海东地区获得了不少利益,但他们同样付出了辛苦的“经营”,也实质上帮助安西巩固河中地盘,他们所获都是应得的,并不欠安西国什么。
同时,海东地区六千余汉族军队(从最初的三千逐年增至六千),可都是北廷国的精锐将士,骨干力量,要知道,整个北廷国也就勉强能动员出两万的汉军步骑。
可想而知,但刘文涛以及他麾下的北廷精兵被当作牺牲品放在明城苦守时,北廷王刘文共又是怎样一种心情。这种情况下,让他去顾全大局,显然是有些为难人的,尤其在刘旻连象征性的援兵,一点给明城守军减轻压力的动作都没有,这更加惹得刘文共不满。
一个月的时间,ysl联军在明城守军的铁壁防守下伤亡了上万人,损折超过两成,若非有一干狂热圣战者的支撑,仅靠孱弱的所谓齐亚尔国精锐,早就自我崩溃了。
与之相对的,则是明城守军的巨大伤亡,死者逾半,人人带伤,而最重的损失在于,海东经略使刘文涛的战死。作为赵王刘昉之子,在军事才干上,自然远远不能与乃父相提并论,但依旧以其坚韧、刚强广获军心。
在防御期间,更是从容不迫,长时间于一线指挥,甚至身先士卒,亲自参与厮杀,几天几夜不下城,连日累夜不睡觉,最终在坚守二十五日之后,伤重不治而亡,时年仅仅三十岁。
刘文涛之死,刘文共失一胞弟,北廷国失一梁柱,打击不可不谓深重。甚至于,此事也是安西、北廷二国离心之开端,当然那是后事了。
明城攻防战最危险的时候,显然是刘文涛战死后的那几日里,在任何时代的战争里,主将的阵亡,都可以宣告战争的失败了。
而能让明城继续坚持下去的,则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那种形成本能的抵抗力,二则是出现了一个临危救乱的人物——刘文涛之子,巡院使刘继琨。
刘继琨乃是刘文涛长子,生于开宝二十八年(990年),时年方十四。年纪虽小,但从小跟在父、伯身边,打有意识开始,就经历着北廷相对荒凉、贫瘠环境的磨砺,见证着北廷国从无到有、从草创到日渐完善的过程。
由此,刘继琨不仅培养出了对北廷国深刻的感情,同时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具备了极其出色的军政视野,尤其在陪其父镇守明城、经略海东的几年间,军政实践能力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中央帝国那些皇子皇孙们按部就班的培养不同,在安西三国,或者说在大部分封国,对所有宗室人员来说,揠苗助长是很寻常的事情。
毕竟,连汉人都恨不能一个分为两个来用,作为拥有天家血脉的子弟,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使命,从小就得经受考验,抗不过,就只能作为一个被淘汰的米虫。
而刘继琨,出来做事则要更早,十一岁就正式跟着出征、参谋、治务,他巡院使的职位,可不是给贵胄子弟的虚衔。
因此,当刘文涛亡故之际,刘继琨是毅然履行父亲遗命,肩负起守城重任,就提着刘文涛留下那柄染血的汉刀,立于城头,暴于矢石,指挥若定,冷酷决然。
然而,即便有刘继琨临危受命,也只是多坚持几日罢了,在围城二十九日之时,明城守军已是强弩之末,摇摇欲坠。当然城外的ysl联军也不会好过,其军心、士气也在长时间的鏖战与巨大的伤亡下,损折殆尽。
到最后,明城攻防,已然成为一场比耐力、拼意志,也比援军的战役,直接的战斗场景反而减少了,烈度也大幅降低,这也是刘继琨能坚持住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到这等程度之后,老猎手刘旻也坐不住了,毕竟他不可能真的坐视明城陷落,尤其在城池已经呈现出明显不能守的情况下,就更不能坐视明城这个战略要点陷落。即着北廷王刘文共、康王刘晔各率本国兵马六万人,分两路援击明城,刘旻则自率大军押后。
在汉军采取行动时,ysl联军大本营那边,几乎不约而同地动作了,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急遣兵马,驰援马维尔,同时尽起大军,北上明城。
也是相同的理由,他也不能坐视马维尔大军的溃灭,毕竟,围攻明城一月而不克的马维尔军,在血战之余,实则也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不消多,只需一支数千人的生力军,就可以将之击溃,这一点,对长于征伐的马哈茂德来说,是不可能察觉不了的。
显然,刘旻在狩猎的同时,马哈茂德也在垂钓,其目标自然也是安西三国的主力精锐,同样想着一战定乾坤的美事。只不过,刘旻稳了一个月,依旧不动如山,这让马哈茂德十分无奈。
当然,他最终选择大动兵,除了马维尔不停的催促求援之外,也因为明城的守势也确实脆弱到一指头就能戳破的地步。大鱼钓不到,那就先拿下明城这个战略要点,再图后计。
双方都舍得下重饵,又都舍不得自己的诱饵真的被对手吞下,熬到最后,还是一场比拼硬实力的战斗。先是北廷王刘文共亲率一万骑兵,不惜马力、体力,率先赶到明城,直袭敌军,轻松解明城之围,然后就发起对马维尔军的急攻,在后续部队不断加入之下,马维尔军迅速崩溃。
然后是ysl援军驰至,紧跟着投入对北廷军的反击之中,以数量优势,将其压制。随其后,便是康居王刘晔王驾下的骑兵赶到,同样投入战斗。
再加上马维尔在收容部分败卒,组织之后重新参与厮杀,以及双方后续步军的陆续赶到,于雍熙十一年秋冬之际,明城之下,爆发了汉伊之战爆发以来,双方第一次超过十万人的大战,一场步骑大混战。
这场大战,持续了三日夜之久,一直到双方都兵疲力竭,方才相互摆脱,当然,也与由刘旻、马哈茂德所率双方中军先后抵达明城有关系。
于是可以想见的,“明城会战”真正的高潮到来了,各自重整旗鼓后,三国联军十一万,ysl东征军十六万,双方近三十万人,在明城以南二十里外的一片旷野之上,当面锣、对面鼓地摆开阵势,展开决战。
这场由一系列战斗构成的战役,持续的时间更长,足有七日六夜之久,并且在不短的时间里呈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
三国联军,尤其是其中汉族军队的高组织度,以及器械之力,是混杂的ysl联军怎么也比不了。但ysl联军同样有其优势,大量悍不畏死的圣战者,是一个永远避不开的话题,同时,也离不开马哈茂德及他那一干伽色尼将领的出色指挥。
优秀的领袖身边往往聚集着一群精英人才,就如安西三国上层充斥着诸多能人,北廷国下属连一十四岁小儿都能脱颖而出,出类拔萃,伽色尼王朝那边,同样诞生了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
另一方面,汉军西征的几十年间,不只促成了大食地区政治、文化、宗教版图的大变革,在军事上造成了影响也是尤为明显的。
就比如火药、火器的运用了,在雍熙十一年的时候,火炮、火箭以及震天炮等利器,已经不是汉军的专利。如伽色尼王朝,就在大力发展火药武器,甚至已经有一些劣质的仿造火炮,也开始将火药应用在各种战争场景中,南征印度河流域地区,就得到了大量试验。
而明城会战,则是亘古未有的一次“火药大战”,双方都大规模、集中使用火药武器,这样的大战,实事求是地讲,就是作为火药发源地的大汉帝国都没有发生过,即便帝国本土生产的火药及武器,足以将周遭国家犁一遍,这大概就是没有对手的苦恼了。
因此,明城之外的战场上,用硝烟弥漫,雷声震震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当然,鉴于当下火药有限的质量与威力,想靠其完全左右战局的发展,也已不现实,这毕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对有所准备的人来说,那也只是与手中刀剑一般的杀人武器罢了。
当然了,不同的杀人武器有效率之高低,在不同人的使用下,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显然是三国的火炮、火器对ysl军造成的伤亡更重。
但是,最终决定战役胜败走向的,还是伴随着爆炸声而展开的短兵厮杀,骑兵会战,步军接战。火炮的出现以及火药大量应用于战场,只意味着军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但冷兵器的时代则远未过去,因此,不管是战争过程还是结果,都富含“传统”的东西。
明城之战的结果,最终还是以三国联军的胜利而告终,如果说高度组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三国汉族军队是胜利之基的话,那么还有两个因素则主导着战役的最终结果。
一个是不论各条战线、堡寨如何告急,刘旻都不曾动用的三千近卫铁骑,那也是整个大军最后的生力军。一个则是,不为人所注意,在明城内默默休整数日的守军,在城外大战方酣之际,刘继琨则悄悄整备出不足两千的可战之卒。
而这两支兵马的目标,都是ysl军统帅,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所在中军。这五千人,并没有能够成功将马哈茂德的近卫军队击垮,但当统帅遭遇袭击,高扬的大纛开始动摇,那么五千军队动摇的则是十几万军队的军心、士气。
焦灼的战局由此而变,随着马哈茂德迫走,ysl东征军溃退了,并且一溃百里.
PS:雍熙11-12年的“汉伊大战”,算是两个文明之间第五次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刘旻西征,复碎叶,灭黑汗;
第二次:ysl世界第一次组建联军东征,意图恢复黑汗,在中央帝国的强力支持下,击退之;
第三次:安西都督府西征,克怛罗斯,溃ysl东征军,夺萨曼王朝东部诸镇;
第四次:安西三国联军西征,灭萨曼王朝,取河中之地;
第五次:雍熙11年由伽色尼王朝主导的第二次ysl东征。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作为中亚汉族的领袖,作为安西国的领袖,同时也作为一名戎马倥偬、能征惯战的统帅,比起二三十年前,刘旻的战略眼光早已实现了一种进化,格局与目光,胸襟与器量,都十分庞大,都建立在一种超脱了普通军事范畴的基础上。
在找机会、抓要害的事情上,当时的刘旻也是十分擅长的,而从一开始,他就盯死了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盯死了那接近十万的伽色尼军队。
要打击ysl联军这第二次东征的图谋,首先就要打垮本次敌军来犯最根本的支撑——伽色尼军。对于这一点,刘旻认识地很清楚。
因此,从动兵伊始,他的目标就清晰而明确,将马哈茂德以及伽色尼军作为其狩猎的目标,相比之下,由齐亚尔国大将马维尔率领的那支带有前锋性质的ysl,甭管他多么疯狂,有多少圣战者,都不在刘旻眼中。
只不过,想要找一个一击制敌,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也的确不是这么容易的。这需要出色的耐心,敏锐的判断力,强大的抗压能力,或许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但不论如何,刘旻当时做的,就是像一个耐性惊人的老道猎手,静静蛰伏,等待着一个战机。而这個战机,显然需要以明城守军的牺牲来创造的。
至于坚守明城自海东经略使刘文涛以下所有将士的安危,在“汉伊大战”这盘大棋里,则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在这方面,刘旻的心很硬,甚至于完全就是一种冷酷的心态。当年为什么愿意把海东的大片领地交给北廷经营,几年间北廷上下又从海东地区攫取了多少利益,这些可不是毫无代价,也绝非单纯为维系兄弟之国间的深厚情谊,这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与使命的,坚守准确地说死守明城,就是必须之担当与回报。
而对于这一点,海东经略使刘文涛实则也心知肚明,因此在防御事务上,也从一开始就没给自己留退路。同样清楚这一点的,自然也包括刘文共,但清楚归清楚,但就难以真正理解并接受了。
毕竟,刘文共不只是刘文涛长兄,更是北廷国的王,他也必须站在北廷国的利益立场来看待此事。过去的几年,北廷确实通过海东地区获得了不少利益,但他们同样付出了辛苦的“经营”,也实质上帮助安西巩固河中地盘,他们所获都是应得的,并不欠安西国什么。
同时,海东地区六千余汉族军队(从最初的三千逐年增至六千),可都是北廷国的精锐将士,骨干力量,要知道,整个北廷国也就勉强能动员出两万的汉军步骑。
可想而知,但刘文涛以及他麾下的北廷精兵被当作牺牲品放在明城苦守时,北廷王刘文共又是怎样一种心情。这种情况下,让他去顾全大局,显然是有些为难人的,尤其在刘旻连象征性的援兵,一点给明城守军减轻压力的动作都没有,这更加惹得刘文共不满。
一个月的时间,ysl联军在明城守军的铁壁防守下伤亡了上万人,损折超过两成,若非有一干狂热圣战者的支撑,仅靠孱弱的所谓齐亚尔国精锐,早就自我崩溃了。
与之相对的,则是明城守军的巨大伤亡,死者逾半,人人带伤,而最重的损失在于,海东经略使刘文涛的战死。作为赵王刘昉之子,在军事才干上,自然远远不能与乃父相提并论,但依旧以其坚韧、刚强广获军心。
在防御期间,更是从容不迫,长时间于一线指挥,甚至身先士卒,亲自参与厮杀,几天几夜不下城,连日累夜不睡觉,最终在坚守二十五日之后,伤重不治而亡,时年仅仅三十岁。
刘文涛之死,刘文共失一胞弟,北廷国失一梁柱,打击不可不谓深重。甚至于,此事也是安西、北廷二国离心之开端,当然那是后事了。
明城攻防战最危险的时候,显然是刘文涛战死后的那几日里,在任何时代的战争里,主将的阵亡,都可以宣告战争的失败了。
而能让明城继续坚持下去的,则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那种形成本能的抵抗力,二则是出现了一个临危救乱的人物——刘文涛之子,巡院使刘继琨。
刘继琨乃是刘文涛长子,生于开宝二十八年(990年),时年方十四。年纪虽小,但从小跟在父、伯身边,打有意识开始,就经历着北廷相对荒凉、贫瘠环境的磨砺,见证着北廷国从无到有、从草创到日渐完善的过程。
由此,刘继琨不仅培养出了对北廷国深刻的感情,同时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具备了极其出色的军政视野,尤其在陪其父镇守明城、经略海东的几年间,军政实践能力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中央帝国那些皇子皇孙们按部就班的培养不同,在安西三国,或者说在大部分封国,对所有宗室人员来说,揠苗助长是很寻常的事情。
毕竟,连汉人都恨不能一个分为两个来用,作为拥有天家血脉的子弟,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使命,从小就得经受考验,抗不过,就只能作为一个被淘汰的米虫。
而刘继琨,出来做事则要更早,十一岁就正式跟着出征、参谋、治务,他巡院使的职位,可不是给贵胄子弟的虚衔。
因此,当刘文涛亡故之际,刘继琨是毅然履行父亲遗命,肩负起守城重任,就提着刘文涛留下那柄染血的汉刀,立于城头,暴于矢石,指挥若定,冷酷决然。
然而,即便有刘继琨临危受命,也只是多坚持几日罢了,在围城二十九日之时,明城守军已是强弩之末,摇摇欲坠。当然城外的ysl联军也不会好过,其军心、士气也在长时间的鏖战与巨大的伤亡下,损折殆尽。
到最后,明城攻防,已然成为一场比耐力、拼意志,也比援军的战役,直接的战斗场景反而减少了,烈度也大幅降低,这也是刘继琨能坚持住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到这等程度之后,老猎手刘旻也坐不住了,毕竟他不可能真的坐视明城陷落,尤其在城池已经呈现出明显不能守的情况下,就更不能坐视明城这个战略要点陷落。即着北廷王刘文共、康王刘晔各率本国兵马六万人,分两路援击明城,刘旻则自率大军押后。
在汉军采取行动时,ysl联军大本营那边,几乎不约而同地动作了,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急遣兵马,驰援马维尔,同时尽起大军,北上明城。
也是相同的理由,他也不能坐视马维尔大军的溃灭,毕竟,围攻明城一月而不克的马维尔军,在血战之余,实则也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不消多,只需一支数千人的生力军,就可以将之击溃,这一点,对长于征伐的马哈茂德来说,是不可能察觉不了的。
显然,刘旻在狩猎的同时,马哈茂德也在垂钓,其目标自然也是安西三国的主力精锐,同样想着一战定乾坤的美事。只不过,刘旻稳了一个月,依旧不动如山,这让马哈茂德十分无奈。
当然,他最终选择大动兵,除了马维尔不停的催促求援之外,也因为明城的守势也确实脆弱到一指头就能戳破的地步。大鱼钓不到,那就先拿下明城这个战略要点,再图后计。
双方都舍得下重饵,又都舍不得自己的诱饵真的被对手吞下,熬到最后,还是一场比拼硬实力的战斗。先是北廷王刘文共亲率一万骑兵,不惜马力、体力,率先赶到明城,直袭敌军,轻松解明城之围,然后就发起对马维尔军的急攻,在后续部队不断加入之下,马维尔军迅速崩溃。
然后是ysl援军驰至,紧跟着投入对北廷军的反击之中,以数量优势,将其压制。随其后,便是康居王刘晔王驾下的骑兵赶到,同样投入战斗。
再加上马维尔在收容部分败卒,组织之后重新参与厮杀,以及双方后续步军的陆续赶到,于雍熙十一年秋冬之际,明城之下,爆发了汉伊之战爆发以来,双方第一次超过十万人的大战,一场步骑大混战。
这场大战,持续了三日夜之久,一直到双方都兵疲力竭,方才相互摆脱,当然,也与由刘旻、马哈茂德所率双方中军先后抵达明城有关系。
于是可以想见的,“明城会战”真正的高潮到来了,各自重整旗鼓后,三国联军十一万,ysl东征军十六万,双方近三十万人,在明城以南二十里外的一片旷野之上,当面锣、对面鼓地摆开阵势,展开决战。
这场由一系列战斗构成的战役,持续的时间更长,足有七日六夜之久,并且在不短的时间里呈现出势均力敌的状态。
三国联军,尤其是其中汉族军队的高组织度,以及器械之力,是混杂的ysl联军怎么也比不了。但ysl联军同样有其优势,大量悍不畏死的圣战者,是一个永远避不开的话题,同时,也离不开马哈茂德及他那一干伽色尼将领的出色指挥。
优秀的领袖身边往往聚集着一群精英人才,就如安西三国上层充斥着诸多能人,北廷国下属连一十四岁小儿都能脱颖而出,出类拔萃,伽色尼王朝那边,同样诞生了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
另一方面,汉军西征的几十年间,不只促成了大食地区政治、文化、宗教版图的大变革,在军事上造成了影响也是尤为明显的。
就比如火药、火器的运用了,在雍熙十一年的时候,火炮、火箭以及震天炮等利器,已经不是汉军的专利。如伽色尼王朝,就在大力发展火药武器,甚至已经有一些劣质的仿造火炮,也开始将火药应用在各种战争场景中,南征印度河流域地区,就得到了大量试验。
而明城会战,则是亘古未有的一次“火药大战”,双方都大规模、集中使用火药武器,这样的大战,实事求是地讲,就是作为火药发源地的大汉帝国都没有发生过,即便帝国本土生产的火药及武器,足以将周遭国家犁一遍,这大概就是没有对手的苦恼了。
因此,明城之外的战场上,用硝烟弥漫,雷声震震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当然,鉴于当下火药有限的质量与威力,想靠其完全左右战局的发展,也已不现实,这毕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对有所准备的人来说,那也只是与手中刀剑一般的杀人武器罢了。
当然了,不同的杀人武器有效率之高低,在不同人的使用下,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显然是三国的火炮、火器对ysl军造成的伤亡更重。
但是,最终决定战役胜败走向的,还是伴随着爆炸声而展开的短兵厮杀,骑兵会战,步军接战。火炮的出现以及火药大量应用于战场,只意味着军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但冷兵器的时代则远未过去,因此,不管是战争过程还是结果,都富含“传统”的东西。
明城之战的结果,最终还是以三国联军的胜利而告终,如果说高度组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三国汉族军队是胜利之基的话,那么还有两个因素则主导着战役的最终结果。
一个是不论各条战线、堡寨如何告急,刘旻都不曾动用的三千近卫铁骑,那也是整个大军最后的生力军。一个则是,不为人所注意,在明城内默默休整数日的守军,在城外大战方酣之际,刘继琨则悄悄整备出不足两千的可战之卒。
而这两支兵马的目标,都是ysl军统帅,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所在中军。这五千人,并没有能够成功将马哈茂德的近卫军队击垮,但当统帅遭遇袭击,高扬的大纛开始动摇,那么五千军队动摇的则是十几万军队的军心、士气。
焦灼的战局由此而变,随着马哈茂德迫走,ysl东征军溃退了,并且一溃百里.
PS:雍熙11-12年的“汉伊大战”,算是两个文明之间第五次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刘旻西征,复碎叶,灭黑汗;
第二次:ysl世界第一次组建联军东征,意图恢复黑汗,在中央帝国的强力支持下,击退之;
第三次:安西都督府西征,克怛罗斯,溃ysl东征军,夺萨曼王朝东部诸镇;
第四次:安西三国联军西征,灭萨曼王朝,取河中之地;
第五次:雍熙11年由伽色尼王朝主导的第二次ysl东征。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