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领军
杜昱来到海边的秘密基地查看集结的山寨大军。
了解了大军的兵力构成和具体情况之后,他决定将兄弟们在军中位置调整一番,不能每个人都作为主帅领兵打仗。
主要是这些兄弟出身都不高,基本上都没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能带兵是因为实在没什么人可用只能硬着头皮让他们顶上。
能不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人还要看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现在这些人包括朝廷大军中混过的林冲和鲁达在内都只适合做将,而不是做为主帅。
杜昱思考再三,他觉得如果让许贯忠甫一来就做主帅,位置高于山寨的老兄弟也不合适,主帅这个人选也只能他自己担任了。
不过,事情总是可以变通的,既然喽啰兵的水平良莠不齐那就完全可以分兵,精锐的一块就由他自己统领,而那些素质稍差的可以给许贯忠,让他作为二路主帅。
一来可以保证核心力量握在手中,二来也可一用实战检验许贯忠的才学。若是真的有统兵之才让他全面指挥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杜昱决定先给老兄弟们透透风,看他们的反应如何,若是反应激烈就要再想办法变通。
于是,他便和陈达、鲁达、杨春、崔埜等人一一谈话,将自己的打算透露给他们,并且让他们提建议。
陈达和鲁达、崔埜都是性情中人,对许贯忠的迅速蹿升有些微词,只是在大哥面前他们也没有太过放肆,毕竟杜昱一直待他们不薄,而且向来神神秘秘,做事不拘一格却让人非常安心。
杨春、林冲向来沉稳,对大哥安排的事情只会认真执行,也从不质疑他的行事动机,对此事倒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而唐斌因为上山比较晚,资历比不上那些老人,又没为山寨立下什么功劳,说话就没什么底气,再有他性格豪放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对此更是没有意见。
杜昱说服了几位老兄弟这件事情就成了大半,至于陈达、鲁达在整合河北两路山寨时收的那些小弟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说服了老兄弟,剩下的就是和许贯忠交流了。
当杜昱和他私下交流,说要将大军一分为二让他做二路主帅的时候,许贯忠受宠若惊。他真的没想到这位教主真人有这么大的魄力。
他本以为杜昱也就是给自己安排一个职位,最多也就是领一路喽啰兵,毕竟有那些老兄弟在怎么也不轮不到自己指手画脚。
没想到,大哥竟然打算让他独领一军,甚至要安排几名老兄弟做他手下的将官,光是这份信任就让他感激涕零。
许贯忠当即下拜,对杜昱施以大礼。
杜昱扶起他,拍着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态度,甚至还说起,若不是他出来乍到恐不服众,便是将整个大军交道他的手中。
这货的一番表演深深的打动了许贯忠的心,让这位在今后的日子里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一生,那演技比什么影帝都更牛。
主要的人物搞定,杜昱便开始调整大军的构成,将军队分成两路。
第一路自然是由杜昱本人统领,带兵的将领包括陈达、杨春、崔埜,兵力组成则是一千梁山泊带过来的骑兵,一万长枪兵,八千刀盾手以及七千弓箭手,辅兵则带了一万人左右。
第二路由许贯忠率领,带兵的将领是鲁达、林冲、唐斌,兵力构成则是一千凑出来的骑兵,一万长枪兵,一万刀盾手,一万弓箭手,剩下的一万三千多辅兵都给了他们。
算起来许贯忠率领的喽啰兵比杜昱本人统领的大军数量还要多一些,只不过战力上肯定还是以梁山泊老兵为主的第一路大军高一些。
其实这样搭配将领,杜昱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自己这边不用说,三位老兄弟都是一开始就跟随他的人,在梁山泊的喽啰兵当中有极高的威信,而且最听自己的话。
另一路,他让鲁达和林冲在一起,主要就是考虑到鲁达虽然性格有些暴躁,但对林冲的话他是能听进去的,林冲又是识大体的人脾气相对温和,而唐斌是个性格豪放的人,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将帅不和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许贯忠统领的兵丁人数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上山不久的新人,经过训练的时间没有超过半年,战斗力相对来说比较弱,这就要靠将领的勇猛来带一带。
许贯忠本人的武艺什么样杜昱不知道,不过能在大宋朝夺得武状元想来不差。
林冲和鲁达的勇武不必多说,那可是水浒传小说之中个人勇武S+的人物,便是唐斌的武力值也相当不错。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平衡。
上层的人事调整完毕,就轮到调整下面的队伍,几万人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的。
杜昱等人足足忙活七天,才将队伍调整完毕。
随后就是演练磨合一番,经过几次操演之后这才达到了兵将相识的初步效果。做到了指令发出之后,军队随即响应。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没什么继续训练的必要了,更深层次的磨合只能在实战之中进行。不经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只是训练是练不出一支强大军队的。
因此杜昱在中军大帐之中擂鼓聚将,准备展开行动。准备了这么久,便是他也觉得有些焦躁不安,更何况最近在秘密基地的周边已经发现有官府探子的踪迹。
现在大军中的头领齐聚一堂,看着杜昱和许贯忠在研究地图。
杜昱原本的计划是在沧州附近起兵,沿着海岸线向辽国境内推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辽国的析津府与滦州的韩伯龙汇合。
许贯忠在看了地图上标注的势力地图之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首先对付大宋驻扎在附近的边军。
首当其冲的就是距离沧州不远,那支曾经威名赫赫的‘静塞军’。
赵二时期的静塞军满员3000人,一人5马,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200斤的硬弓,剽悍异常。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经过近百年的和平,静塞军早已腐朽堕落,不过它仍是大宋朝为数不多的纯骑兵部队。若是置之不理还真有可能被它盯上,不断骚扰大军的后方。
许贯忠提出这个想法不光是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威胁,还有一点就是看上了静塞军的马匹和装备,甚至还包括军中的骑士。
杜昱略一思索,便认同了许贯忠的想法,便让他参与进来重新规划行动的路线。
正好趁着尚未行动,他还要做行动前的最后一点准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了解了大军的兵力构成和具体情况之后,他决定将兄弟们在军中位置调整一番,不能每个人都作为主帅领兵打仗。
主要是这些兄弟出身都不高,基本上都没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能带兵是因为实在没什么人可用只能硬着头皮让他们顶上。
能不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人还要看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现在这些人包括朝廷大军中混过的林冲和鲁达在内都只适合做将,而不是做为主帅。
杜昱思考再三,他觉得如果让许贯忠甫一来就做主帅,位置高于山寨的老兄弟也不合适,主帅这个人选也只能他自己担任了。
不过,事情总是可以变通的,既然喽啰兵的水平良莠不齐那就完全可以分兵,精锐的一块就由他自己统领,而那些素质稍差的可以给许贯忠,让他作为二路主帅。
一来可以保证核心力量握在手中,二来也可一用实战检验许贯忠的才学。若是真的有统兵之才让他全面指挥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杜昱决定先给老兄弟们透透风,看他们的反应如何,若是反应激烈就要再想办法变通。
于是,他便和陈达、鲁达、杨春、崔埜等人一一谈话,将自己的打算透露给他们,并且让他们提建议。
陈达和鲁达、崔埜都是性情中人,对许贯忠的迅速蹿升有些微词,只是在大哥面前他们也没有太过放肆,毕竟杜昱一直待他们不薄,而且向来神神秘秘,做事不拘一格却让人非常安心。
杨春、林冲向来沉稳,对大哥安排的事情只会认真执行,也从不质疑他的行事动机,对此事倒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而唐斌因为上山比较晚,资历比不上那些老人,又没为山寨立下什么功劳,说话就没什么底气,再有他性格豪放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对此更是没有意见。
杜昱说服了几位老兄弟这件事情就成了大半,至于陈达、鲁达在整合河北两路山寨时收的那些小弟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说服了老兄弟,剩下的就是和许贯忠交流了。
当杜昱和他私下交流,说要将大军一分为二让他做二路主帅的时候,许贯忠受宠若惊。他真的没想到这位教主真人有这么大的魄力。
他本以为杜昱也就是给自己安排一个职位,最多也就是领一路喽啰兵,毕竟有那些老兄弟在怎么也不轮不到自己指手画脚。
没想到,大哥竟然打算让他独领一军,甚至要安排几名老兄弟做他手下的将官,光是这份信任就让他感激涕零。
许贯忠当即下拜,对杜昱施以大礼。
杜昱扶起他,拍着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态度,甚至还说起,若不是他出来乍到恐不服众,便是将整个大军交道他的手中。
这货的一番表演深深的打动了许贯忠的心,让这位在今后的日子里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一生,那演技比什么影帝都更牛。
主要的人物搞定,杜昱便开始调整大军的构成,将军队分成两路。
第一路自然是由杜昱本人统领,带兵的将领包括陈达、杨春、崔埜,兵力组成则是一千梁山泊带过来的骑兵,一万长枪兵,八千刀盾手以及七千弓箭手,辅兵则带了一万人左右。
第二路由许贯忠率领,带兵的将领是鲁达、林冲、唐斌,兵力构成则是一千凑出来的骑兵,一万长枪兵,一万刀盾手,一万弓箭手,剩下的一万三千多辅兵都给了他们。
算起来许贯忠率领的喽啰兵比杜昱本人统领的大军数量还要多一些,只不过战力上肯定还是以梁山泊老兵为主的第一路大军高一些。
其实这样搭配将领,杜昱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自己这边不用说,三位老兄弟都是一开始就跟随他的人,在梁山泊的喽啰兵当中有极高的威信,而且最听自己的话。
另一路,他让鲁达和林冲在一起,主要就是考虑到鲁达虽然性格有些暴躁,但对林冲的话他是能听进去的,林冲又是识大体的人脾气相对温和,而唐斌是个性格豪放的人,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将帅不和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许贯忠统领的兵丁人数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上山不久的新人,经过训练的时间没有超过半年,战斗力相对来说比较弱,这就要靠将领的勇猛来带一带。
许贯忠本人的武艺什么样杜昱不知道,不过能在大宋朝夺得武状元想来不差。
林冲和鲁达的勇武不必多说,那可是水浒传小说之中个人勇武S+的人物,便是唐斌的武力值也相当不错。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平衡。
上层的人事调整完毕,就轮到调整下面的队伍,几万人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的。
杜昱等人足足忙活七天,才将队伍调整完毕。
随后就是演练磨合一番,经过几次操演之后这才达到了兵将相识的初步效果。做到了指令发出之后,军队随即响应。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没什么继续训练的必要了,更深层次的磨合只能在实战之中进行。不经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只是训练是练不出一支强大军队的。
因此杜昱在中军大帐之中擂鼓聚将,准备展开行动。准备了这么久,便是他也觉得有些焦躁不安,更何况最近在秘密基地的周边已经发现有官府探子的踪迹。
现在大军中的头领齐聚一堂,看着杜昱和许贯忠在研究地图。
杜昱原本的计划是在沧州附近起兵,沿着海岸线向辽国境内推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辽国的析津府与滦州的韩伯龙汇合。
许贯忠在看了地图上标注的势力地图之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首先对付大宋驻扎在附近的边军。
首当其冲的就是距离沧州不远,那支曾经威名赫赫的‘静塞军’。
赵二时期的静塞军满员3000人,一人5马,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200斤的硬弓,剽悍异常。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经过近百年的和平,静塞军早已腐朽堕落,不过它仍是大宋朝为数不多的纯骑兵部队。若是置之不理还真有可能被它盯上,不断骚扰大军的后方。
许贯忠提出这个想法不光是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威胁,还有一点就是看上了静塞军的马匹和装备,甚至还包括军中的骑士。
杜昱略一思索,便认同了许贯忠的想法,便让他参与进来重新规划行动的路线。
正好趁着尚未行动,他还要做行动前的最后一点准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