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临安府衙一
临安府大都督府,本杭州,余杭郡,宁海军节度。这才是临安府行政区划的全称,从这个名字上也能看的出,临安并不是大宋的首都,而是天子巡行所驻之地。
当然,这个当初南渡朝廷用以收揽人心的措施,在绍兴十一年和议达成之后,已经算是名存而实亡了,除了一批主战派骨干之外,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民间百姓,实际已经把临安府视为了大宋现在的都城。
不过因为名义上临安终究只是行在,所以临安府的官员设置终究和开封府有着很大区别的。比如通判这一职位,原本只存在于州郡,省称府判,别称府倅、倅贰、通守,为知府之副贰,本意有纠察长吏之意,算是宋代在地方上的一种小大相制之措施。
曾经的开封府是没有这一官职的,只是临安作为行在,不能如都城那样设立完整的六曹参军管理功、仓、户、兵、法、士诸事,只有州府一级的司户参军、司法参军。
可是临安作为皇帝驻跸之地,东南第一大都会,人烟浩穰,风俗日益薄,狱讼日益繁多,且六宫与在京百司、军旅、郊祀,无一不取办于京府。知府之政务繁剧,“穷日,力有不能给”,所以才设有通判两员以佐之。
周淙上任虽然不久,但已经被无穷无尽的公文和诉讼事宜给埋在了通判南厅之内,上任之后连府衙之外都没有走出过几步,这令他的脸色都看起来有几分苍白了。
说来也是可怜,作为临安府的通判,周淙在府衙内也算的是第三号人物,除了知府韩仲通和另外一员通判曾协外。但是他所使用的通判南厅,大约还不及过去任州县官时手下小吏使用的房间大。
临安府衙原本就是占用了府学的地方,故府衙内的建筑格局其实是相当错乱的,并无一般衙门那种严整分明的礼仪感。知府正衙位于府衙最中心,也是最大最好的建筑,通判北厅则在正衙之西南角落,虽然面积不大,但胜在建筑较新。
而他所使用的通判南厅却在府衙的西北角,面积不大也就不说了,这建筑也是从前杭州府学的旧校舍,端的是一间冬凉夏暖的宝屋,下雨天还时常漏水。审理官司,也只能搬去厅前廊下,在院子里进行断案。若是遇到骤雨,不管是人犯还是小吏,都只能当落汤鸡了。
可这些还不是周淙最为担心的,因为府衙地方狭小,但是军资库、点检所(监官衙)、法司、帐前统制司、客司房的机构却一个都不能少,且这些机构中的客将、都吏、职级、手分等人员,按照道理都应该居住在衙门里不能在外单独居住,否则平日里谁来保卫衙门和供上官驱使呢。
但是现在府衙内不要说让这些人员居住了,光是这些机构所需要的建筑,就已经把整个府衙内的空地给占光了。整个府衙内,除了知府正衙前和南北通判厅还有一小片空地,能看到一点绿色植物,其他地方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小吏们平日里向看一看天空都难。
而这些建筑大多是府衙自己找人搭建的木板房,除了杂乱无章之外,看起来就是很好烧的样子。周淙担心的,就是这府衙内要是什么地方失了火,估计整个府衙都得化为灰烬。他很怀疑一旦着火,自己究竟能不能跑出去。
所以周淙上任之后一直考虑着,能不能把府衙往外扩张一些,但很快他就发觉这个位置简直就是没治疗的可能了。北面是府学,东面是府衙小吏、仆役的宿舍,西面是权贵们的住所,南面就是清河坊最繁华的河坊街。简单地说,这里的地皮虽然不能说寸土寸金,但是寸土寸银还是要的。
了解了府衙周边的格局之后,他也就死了改善府衙居住环境的心,学习自己的前辈同僚,对府衙存在的火灾隐患选择视而不见了。
这日,周淙刚刚在内堂签署完一批公文,一名小吏便又捧着一堆当直司分发的公文走了进来。周淙有些沮丧的看着面前案上重新堆满的公文,一时不由念起了都厅内苏轼留下的石刻:“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这一刻他倒是深刻的理解了,苏轼写这首诗的心情。不过他毕竟不是词臣,牢骚发过之后也就平复了心情,准备再次投入到案前的工作中去。只是他的视线无意间瞄到,门外一名小吏听了他的诗后,正进退两难的跨着门槛,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周淙挑了挑眉毛,收回了正准备抓向毛笔的手,坐正了身体向这名小吏发问道:“又有什么事?要汇报就进来,没事就退下去。”
这名小吏赶紧把另一只脚也跨过了门槛,然后对着周淙叉手行礼道:“回通守,外面有位殿司的沈官人求见。”
周淙楞了一下,方才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顺便弄两碗冰饮子上来。”
小吏恭敬的问道:“通守是欲在此处见他,还是去隔壁的待客厅?”
周淙看了看自己的房间,随即摇着头说道:“就在这里见吧,隔壁也没大多少。再说,本官也懒得起身了…”
在小吏的带路下,沈敏走到了这通判南厅最北面的一间房间。他随手从齐彦河手中接过了用纸张和碎布裱糊起来的圆柱式画筒,然后让齐彦河跟着小吏去一边的房间喝茶,这才敲了敲门走进了周淙平日办公的房间。
进门之后,沈敏快速的打量了下这间房子,南北宽4步,东西长约9、10步,除了北面有两个窗户外,其他各处再无采光。只是北面窗外就是一道围墙,房子到围墙的距离,大约也就刚好够打开窗户的。因此房间内大约只有清晨和黄昏能够晒的进阳光的。
为了采光,周淙办公的桌子不得不放在了东面的窗户下,他的身后和房间南侧靠墙都放着书架,整个房间的家具摆设,看起来既不工整,也不对称,不过倒是很实用。
看着沈敏向自己叉手行礼完毕,周淙也没让他坐下,他靠着椅子的一侧扶手说道:“沈提举今日过来为了何事?之前本官不是已经说过了么,你们期货市场的事自己处理,事后向本官通报一声就够了,没必要跑来府衙向本官汇报的。
官家只是让本官协助你们,这期货市场的事并不需要本官拿什么主意。更何况,你现在也看到了,本官要处理的公文堆积如山,并没有什么时间再管理多余的事。你今日想说的事要是与我临安府无关,就不必浪费口舌了,本官请你喝杯冰饮子,消了暑气后便回去吧。”
随着周淙的话语落下,一名小吏已经快手快脚的端着两杯冰镇的酸梅汤走了进来,一杯放在了沈敏边上的,另一杯则送去了周淙面前,随即便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看着周淙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翻看着公文的模样,显然是并不想和自己打什么交道。沈敏想了想,便放弃了原来的说辞,转而开门见山的说道:“奥,下官今日过来见通守,其实是想谈谈把府学迁移到城外的事,不知通守可有兴趣一听?”
吃了一惊的周淙,差点就把手中的酸梅汤都倒在了面前的公文上。他赶紧放下饮子,一边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公文上自己喷出的液体,一边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迁移府学跟你有什么关系?跟你们期货市场又有什么干系?难道…是陛下的意思?”
沈敏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的回道:“不,是下官几次过来府衙,觉得此地的建筑实在是太过密集,太不安全了。
诸位官人治理着临安五十余万人,可自己却窝在一个转身都困难的衙门里,这说出去实在是太不合理了。要是这里遇到了一次火灾,整个临安城岂不就乱了套了?
所以,即便是为了临安百姓着想,各位官人也得整治一下府衙,消除那些危险的隐患了啊。不知通守以为,下官的说法是否有些道理呢?”
周淙这才回过了神来,发觉自己只是白惊吓了一场,这沈敏不过是为了拍自己马屁,才信口开河而已,并不是从官家那里听到了什么风声。
觉得自己弄明白了事情原委的周淙,心情反倒是隐隐有些失落,但他很快就严厉的对着沈敏呵斥道:“这学校乃是圣人教化弟子的居所,你是什么人,敢提出这等荒唐的建议。本官念在你年纪尚小的份上,今日就不与你计较了,但你要还是信口开河的话,就别怪本官对你不客气了。”
周淙的语气虽然严厉,但是声调却一点都不高,反而隐隐有些收敛,沈敏心中立刻反应了过来,这位通判并不是不想迁走府学,只是有碍于物议不能提而已。自己若是能够说出个道理来,对方自然会听得进去;可若是就此被吓住闭上了嘴,恐怕是真要恶了这位周通判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当然,这个当初南渡朝廷用以收揽人心的措施,在绍兴十一年和议达成之后,已经算是名存而实亡了,除了一批主战派骨干之外,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民间百姓,实际已经把临安府视为了大宋现在的都城。
不过因为名义上临安终究只是行在,所以临安府的官员设置终究和开封府有着很大区别的。比如通判这一职位,原本只存在于州郡,省称府判,别称府倅、倅贰、通守,为知府之副贰,本意有纠察长吏之意,算是宋代在地方上的一种小大相制之措施。
曾经的开封府是没有这一官职的,只是临安作为行在,不能如都城那样设立完整的六曹参军管理功、仓、户、兵、法、士诸事,只有州府一级的司户参军、司法参军。
可是临安作为皇帝驻跸之地,东南第一大都会,人烟浩穰,风俗日益薄,狱讼日益繁多,且六宫与在京百司、军旅、郊祀,无一不取办于京府。知府之政务繁剧,“穷日,力有不能给”,所以才设有通判两员以佐之。
周淙上任虽然不久,但已经被无穷无尽的公文和诉讼事宜给埋在了通判南厅之内,上任之后连府衙之外都没有走出过几步,这令他的脸色都看起来有几分苍白了。
说来也是可怜,作为临安府的通判,周淙在府衙内也算的是第三号人物,除了知府韩仲通和另外一员通判曾协外。但是他所使用的通判南厅,大约还不及过去任州县官时手下小吏使用的房间大。
临安府衙原本就是占用了府学的地方,故府衙内的建筑格局其实是相当错乱的,并无一般衙门那种严整分明的礼仪感。知府正衙位于府衙最中心,也是最大最好的建筑,通判北厅则在正衙之西南角落,虽然面积不大,但胜在建筑较新。
而他所使用的通判南厅却在府衙的西北角,面积不大也就不说了,这建筑也是从前杭州府学的旧校舍,端的是一间冬凉夏暖的宝屋,下雨天还时常漏水。审理官司,也只能搬去厅前廊下,在院子里进行断案。若是遇到骤雨,不管是人犯还是小吏,都只能当落汤鸡了。
可这些还不是周淙最为担心的,因为府衙地方狭小,但是军资库、点检所(监官衙)、法司、帐前统制司、客司房的机构却一个都不能少,且这些机构中的客将、都吏、职级、手分等人员,按照道理都应该居住在衙门里不能在外单独居住,否则平日里谁来保卫衙门和供上官驱使呢。
但是现在府衙内不要说让这些人员居住了,光是这些机构所需要的建筑,就已经把整个府衙内的空地给占光了。整个府衙内,除了知府正衙前和南北通判厅还有一小片空地,能看到一点绿色植物,其他地方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小吏们平日里向看一看天空都难。
而这些建筑大多是府衙自己找人搭建的木板房,除了杂乱无章之外,看起来就是很好烧的样子。周淙担心的,就是这府衙内要是什么地方失了火,估计整个府衙都得化为灰烬。他很怀疑一旦着火,自己究竟能不能跑出去。
所以周淙上任之后一直考虑着,能不能把府衙往外扩张一些,但很快他就发觉这个位置简直就是没治疗的可能了。北面是府学,东面是府衙小吏、仆役的宿舍,西面是权贵们的住所,南面就是清河坊最繁华的河坊街。简单地说,这里的地皮虽然不能说寸土寸金,但是寸土寸银还是要的。
了解了府衙周边的格局之后,他也就死了改善府衙居住环境的心,学习自己的前辈同僚,对府衙存在的火灾隐患选择视而不见了。
这日,周淙刚刚在内堂签署完一批公文,一名小吏便又捧着一堆当直司分发的公文走了进来。周淙有些沮丧的看着面前案上重新堆满的公文,一时不由念起了都厅内苏轼留下的石刻:“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这一刻他倒是深刻的理解了,苏轼写这首诗的心情。不过他毕竟不是词臣,牢骚发过之后也就平复了心情,准备再次投入到案前的工作中去。只是他的视线无意间瞄到,门外一名小吏听了他的诗后,正进退两难的跨着门槛,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周淙挑了挑眉毛,收回了正准备抓向毛笔的手,坐正了身体向这名小吏发问道:“又有什么事?要汇报就进来,没事就退下去。”
这名小吏赶紧把另一只脚也跨过了门槛,然后对着周淙叉手行礼道:“回通守,外面有位殿司的沈官人求见。”
周淙楞了一下,方才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顺便弄两碗冰饮子上来。”
小吏恭敬的问道:“通守是欲在此处见他,还是去隔壁的待客厅?”
周淙看了看自己的房间,随即摇着头说道:“就在这里见吧,隔壁也没大多少。再说,本官也懒得起身了…”
在小吏的带路下,沈敏走到了这通判南厅最北面的一间房间。他随手从齐彦河手中接过了用纸张和碎布裱糊起来的圆柱式画筒,然后让齐彦河跟着小吏去一边的房间喝茶,这才敲了敲门走进了周淙平日办公的房间。
进门之后,沈敏快速的打量了下这间房子,南北宽4步,东西长约9、10步,除了北面有两个窗户外,其他各处再无采光。只是北面窗外就是一道围墙,房子到围墙的距离,大约也就刚好够打开窗户的。因此房间内大约只有清晨和黄昏能够晒的进阳光的。
为了采光,周淙办公的桌子不得不放在了东面的窗户下,他的身后和房间南侧靠墙都放着书架,整个房间的家具摆设,看起来既不工整,也不对称,不过倒是很实用。
看着沈敏向自己叉手行礼完毕,周淙也没让他坐下,他靠着椅子的一侧扶手说道:“沈提举今日过来为了何事?之前本官不是已经说过了么,你们期货市场的事自己处理,事后向本官通报一声就够了,没必要跑来府衙向本官汇报的。
官家只是让本官协助你们,这期货市场的事并不需要本官拿什么主意。更何况,你现在也看到了,本官要处理的公文堆积如山,并没有什么时间再管理多余的事。你今日想说的事要是与我临安府无关,就不必浪费口舌了,本官请你喝杯冰饮子,消了暑气后便回去吧。”
随着周淙的话语落下,一名小吏已经快手快脚的端着两杯冰镇的酸梅汤走了进来,一杯放在了沈敏边上的,另一杯则送去了周淙面前,随即便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看着周淙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翻看着公文的模样,显然是并不想和自己打什么交道。沈敏想了想,便放弃了原来的说辞,转而开门见山的说道:“奥,下官今日过来见通守,其实是想谈谈把府学迁移到城外的事,不知通守可有兴趣一听?”
吃了一惊的周淙,差点就把手中的酸梅汤都倒在了面前的公文上。他赶紧放下饮子,一边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公文上自己喷出的液体,一边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迁移府学跟你有什么关系?跟你们期货市场又有什么干系?难道…是陛下的意思?”
沈敏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的回道:“不,是下官几次过来府衙,觉得此地的建筑实在是太过密集,太不安全了。
诸位官人治理着临安五十余万人,可自己却窝在一个转身都困难的衙门里,这说出去实在是太不合理了。要是这里遇到了一次火灾,整个临安城岂不就乱了套了?
所以,即便是为了临安百姓着想,各位官人也得整治一下府衙,消除那些危险的隐患了啊。不知通守以为,下官的说法是否有些道理呢?”
周淙这才回过了神来,发觉自己只是白惊吓了一场,这沈敏不过是为了拍自己马屁,才信口开河而已,并不是从官家那里听到了什么风声。
觉得自己弄明白了事情原委的周淙,心情反倒是隐隐有些失落,但他很快就严厉的对着沈敏呵斥道:“这学校乃是圣人教化弟子的居所,你是什么人,敢提出这等荒唐的建议。本官念在你年纪尚小的份上,今日就不与你计较了,但你要还是信口开河的话,就别怪本官对你不客气了。”
周淙的语气虽然严厉,但是声调却一点都不高,反而隐隐有些收敛,沈敏心中立刻反应了过来,这位通判并不是不想迁走府学,只是有碍于物议不能提而已。自己若是能够说出个道理来,对方自然会听得进去;可若是就此被吓住闭上了嘴,恐怕是真要恶了这位周通判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