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3:首告
布置完各个基层的检查组后,王迪表面上就进入了“无为而治”的状态。
藏于幕后,才能看清这些魑魅魍魉、牛鬼蛇神的小动作啊,而且,顺便还可以甩锅:对于官吏来说,不掺和就意味着“不想动你”,对于百姓而言,则可以视为“看着办吧”。
一开始,出于惯性,人民还是处于俯首帖耳(观望)的状态,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各个调查组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要长毛了,以至于怀疑:当初兴冲冲的把自己给投票投出来就是个摆设吗?这个套路不对啊,犹记得当初一个个可是愤世嫉俗,恨不得把这些个骑在头上的“贪官”撕得粉碎,难不成就是过过嘴瘾?
但,就在好事者百无聊赖,为官者暗松口气的时候,终于有人打破了这表面的平静。
这第一弹的触发地还是在镡成附近的靖县,举报人(实名,这是王迪的要求,估计也正是这个原因,一开始才不会有人轻易出手)亮出了利剑,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本乡的“三老”!
秦朝的时候已经有了乡三老的配置,到了汉代,这一制度,自刘邦开始便进一步强化,刘邦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50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1人,县三老也限任1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汉书·百官公卿表》),这些基层干部们虽然看上去“人微言轻”,但是却一直受到领导们的重视和礼遇,他们除了可以免役之外,经常是皇帝加赐米、帛、爵级的特定对象,有些场合甚至是和“宗室有属籍者”或者贵族、高官同时受赐。
这份尊崇和物质待遇,再加上本就“掌教化”,所以,在普通的村民眼中看来,或者说,在领导以为的村民眼中看来,这都该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应该当祖宗供起来(三老是县官们的被咨询者,他们也因此免除了徭役,每年十月,县官们还要慰问奖赏)。
敢对本乡的三老发出正义的“呐喊”,只是要何等破釜沉舟的勇气啊!
然而,偏偏有人真的出手了。
然而,专案组的工作人员兴致勃勃的接手之后,随即便大跌眼镜:将之前疫情赈灾中需要下发给受灾群众的20石粮食(不止这些粮食,所有的公职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参与行动,这20石是他负责发给10户村民,每家两石),取其中3石放进了自己的家中。
不仅如此,手段还极其的猥琐:将这这每户的份额之中分别抽取一部分出来,“凑足”了3石“中饱私囊”,这样,还是“不多不少”的给了10户人家。
你可是受人敬仰的很有道德修养(其身不正有何脸面振振有词的开会教育别人)的楷模啊,贪污就算了,但……能不能大气一点?
而举报人也是很“鸡贼”,当初发到手中的时候,就敏锐的察觉到这分量有些不足,虽然没有差多少,但手感是肯定不对的,虽说不至于为此“斤斤计较”,但是,还是有些不爽,于是,一次闲聊中无意说了这件事自嘲一下——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这个倒霉蛋。
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竟然还有三五人手中的救灾粮缺斤少两,而巧合的是,这些受灾粮都是来自于一个发放者:三老!
于是,他们有调查了另外几个人员,称量之后,发现,居然也都分量不足,而且,居然缺少的份额一样!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不过,不至于吧……这几位扪心自问,换做自己,也是看不上这点物资的,手法还这么猥琐,看人家平时一副对晚辈动辄慈眉善目的样子,也许是上一级就搞错了?
结果,后来出于是在压抑不住的好奇,旁敲侧击了一下,发现,没有自己这种情况。
这就很不爽了,不在于东西多少,单纯的不爽而已。
所以,这十户人家便“怀恨在心”,公文下发后,内心也是“挣扎”了很久之后,终于决定,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虽然是勇气可嘉,虽然这期待了很久的案件涉案金额令人哭笑不得,但是,专案组人员还是受理了案件。
现在的问题就是:只有人证,物证早就被消化完了。这样能办成铁案吗?
看在人证数量太多(十户人家,三十四人),所以,专案组还是很客气的传唤了犯罪嫌疑人,名唤李水营的三老“谈话”——王迪严禁刑讯逼供哦。
消息传出后,整个武陵都要震动了:难道这镡成又要开启新一波丢脸了?不过,没有确凿证据,想必查查之后就无罪释放了吧?也就是走过场而已——当然了,话又说回来,即便是走了过场,也是很丢人的。
然而,更加令人没有想到的就是:“谈话”之后,三老居然在组织的强大精神压力面前瑟瑟发抖,不敢负隅顽抗,竟然供认不讳!
这孙子招了?只被人谈话了三天,就招了?招了自己“贪污”三石粮食?
几乎所有人都怀疑,这三天时间里,绝对不是“谈话”那么简单,定然是遭遇了酷刑,或者被威胁了,比如家人什么的,比如以前还有什么不法行为也一并曝光,不然的话,怎么就承认了呢?除非是个傻子!
随即,有“有识之士”反驳:此案虽小,但受万人瞩目,专案组如何就敢下黑手呢?还是对“自己人”下黑手,况且,此番也强调过,只针对疫情期间,绝不翻旧账,再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就特么贪了三石粮食,难道就不是个傻子?
又有知情人士反馈散播信息:非著名三老李水营同志,毫发无损,面色淡然,情绪稳定,家人的生活起居也和往常无二,应该是不存在威胁或者刑讯逼供,所以,结论应该就是:李水营犯罪证据确凿,出于良心上的不安,自己招供了。
有了民举官究,犯罪嫌疑人又供认一切,所以,整个审判流程就顺畅了很多(专案组的特权,特事特办,可以在证据确凿、当事人认罪的前提下,将案件经过公布于众之后便绕过司法部门直接处理)。至于处理结果嘛,虽然是有罪,但罪过太轻,就算是乱世当用重典,也不可能因为“区区”三石粮食就把人家给砍了吧?判个三五十年也没必要啊——反而会因此让国家浪费更多的粮食,还不如直接砍了。
所以,最后的判罚就是:将三石粮食赔偿给受损的十户人家,另每户补偿两石粮食作为“精神损失”,上交国库罚款二十石粮食和500钱,并做出书面承诺,绝不会打击报复这些人家,还有就是,既然您这么丢人了,三老也就别干了——这样的话,在基本面和政策面保证,不太可能对那些举报人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了。
这个处罚结果,原告们普遍表示满意,被告虽然不爽,虽然丢人,但毕竟经济损失不大,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皆大欢喜”,轰动一时的镡成案件第二波结束。
在官场中人分析看来,此事处理的很是“得体”,首先,拿破鼓万人捶的镡成下手,对其他地区也是一个缓冲和“借鉴”,其次,案件本身不大,不会出人命,最后,作为一个“样板”案件,也给后来者定量了,就从这个力度和角度下手吧,心里舒服一点就得了,我们大部分人的位置也能保得住。相信,再发生几次类似案件之后,这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也就该偃旗息鼓了。
甚至后来官场之上,包括民间,都有一种比较统一的看法:某位高层的操控。
“当然是操控了。”
消息反馈回来后,王迪心中暗笑。
本来指着你们自发行动,但等了七八日也不见反应,只好推出早就准备好的B计划了。
没错,举报人都是专案组事先联系好的,而能联系到他们,也是因为之前舆情司派下去的志愿者们探听出来的众多民间舆论和八卦之一。
王迪在众多的触发点中选择了这一个,正如官场上分析的那样,镡成有“深厚基础”,案件本身又不会立刻激起他人警觉,作为突破口的话可以顺利的“温水煮青蛙”。
不过,要是以为这是做戏,没有多久就会偃旗息鼓的话,那可就低估我了。
嗯,也低估了这位三老,李水营同志(不然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供认了呢)。
此次运动,只是刚开始而已,开撕吧,各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藏于幕后,才能看清这些魑魅魍魉、牛鬼蛇神的小动作啊,而且,顺便还可以甩锅:对于官吏来说,不掺和就意味着“不想动你”,对于百姓而言,则可以视为“看着办吧”。
一开始,出于惯性,人民还是处于俯首帖耳(观望)的状态,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各个调查组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要长毛了,以至于怀疑:当初兴冲冲的把自己给投票投出来就是个摆设吗?这个套路不对啊,犹记得当初一个个可是愤世嫉俗,恨不得把这些个骑在头上的“贪官”撕得粉碎,难不成就是过过嘴瘾?
但,就在好事者百无聊赖,为官者暗松口气的时候,终于有人打破了这表面的平静。
这第一弹的触发地还是在镡成附近的靖县,举报人(实名,这是王迪的要求,估计也正是这个原因,一开始才不会有人轻易出手)亮出了利剑,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本乡的“三老”!
秦朝的时候已经有了乡三老的配置,到了汉代,这一制度,自刘邦开始便进一步强化,刘邦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50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1人,县三老也限任1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汉书·百官公卿表》),这些基层干部们虽然看上去“人微言轻”,但是却一直受到领导们的重视和礼遇,他们除了可以免役之外,经常是皇帝加赐米、帛、爵级的特定对象,有些场合甚至是和“宗室有属籍者”或者贵族、高官同时受赐。
这份尊崇和物质待遇,再加上本就“掌教化”,所以,在普通的村民眼中看来,或者说,在领导以为的村民眼中看来,这都该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应该当祖宗供起来(三老是县官们的被咨询者,他们也因此免除了徭役,每年十月,县官们还要慰问奖赏)。
敢对本乡的三老发出正义的“呐喊”,只是要何等破釜沉舟的勇气啊!
然而,偏偏有人真的出手了。
然而,专案组的工作人员兴致勃勃的接手之后,随即便大跌眼镜:将之前疫情赈灾中需要下发给受灾群众的20石粮食(不止这些粮食,所有的公职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参与行动,这20石是他负责发给10户村民,每家两石),取其中3石放进了自己的家中。
不仅如此,手段还极其的猥琐:将这这每户的份额之中分别抽取一部分出来,“凑足”了3石“中饱私囊”,这样,还是“不多不少”的给了10户人家。
你可是受人敬仰的很有道德修养(其身不正有何脸面振振有词的开会教育别人)的楷模啊,贪污就算了,但……能不能大气一点?
而举报人也是很“鸡贼”,当初发到手中的时候,就敏锐的察觉到这分量有些不足,虽然没有差多少,但手感是肯定不对的,虽说不至于为此“斤斤计较”,但是,还是有些不爽,于是,一次闲聊中无意说了这件事自嘲一下——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这个倒霉蛋。
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竟然还有三五人手中的救灾粮缺斤少两,而巧合的是,这些受灾粮都是来自于一个发放者:三老!
于是,他们有调查了另外几个人员,称量之后,发现,居然也都分量不足,而且,居然缺少的份额一样!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不过,不至于吧……这几位扪心自问,换做自己,也是看不上这点物资的,手法还这么猥琐,看人家平时一副对晚辈动辄慈眉善目的样子,也许是上一级就搞错了?
结果,后来出于是在压抑不住的好奇,旁敲侧击了一下,发现,没有自己这种情况。
这就很不爽了,不在于东西多少,单纯的不爽而已。
所以,这十户人家便“怀恨在心”,公文下发后,内心也是“挣扎”了很久之后,终于决定,绝不向恶势力低头!
虽然是勇气可嘉,虽然这期待了很久的案件涉案金额令人哭笑不得,但是,专案组人员还是受理了案件。
现在的问题就是:只有人证,物证早就被消化完了。这样能办成铁案吗?
看在人证数量太多(十户人家,三十四人),所以,专案组还是很客气的传唤了犯罪嫌疑人,名唤李水营的三老“谈话”——王迪严禁刑讯逼供哦。
消息传出后,整个武陵都要震动了:难道这镡成又要开启新一波丢脸了?不过,没有确凿证据,想必查查之后就无罪释放了吧?也就是走过场而已——当然了,话又说回来,即便是走了过场,也是很丢人的。
然而,更加令人没有想到的就是:“谈话”之后,三老居然在组织的强大精神压力面前瑟瑟发抖,不敢负隅顽抗,竟然供认不讳!
这孙子招了?只被人谈话了三天,就招了?招了自己“贪污”三石粮食?
几乎所有人都怀疑,这三天时间里,绝对不是“谈话”那么简单,定然是遭遇了酷刑,或者被威胁了,比如家人什么的,比如以前还有什么不法行为也一并曝光,不然的话,怎么就承认了呢?除非是个傻子!
随即,有“有识之士”反驳:此案虽小,但受万人瞩目,专案组如何就敢下黑手呢?还是对“自己人”下黑手,况且,此番也强调过,只针对疫情期间,绝不翻旧账,再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就特么贪了三石粮食,难道就不是个傻子?
又有知情人士反馈散播信息:非著名三老李水营同志,毫发无损,面色淡然,情绪稳定,家人的生活起居也和往常无二,应该是不存在威胁或者刑讯逼供,所以,结论应该就是:李水营犯罪证据确凿,出于良心上的不安,自己招供了。
有了民举官究,犯罪嫌疑人又供认一切,所以,整个审判流程就顺畅了很多(专案组的特权,特事特办,可以在证据确凿、当事人认罪的前提下,将案件经过公布于众之后便绕过司法部门直接处理)。至于处理结果嘛,虽然是有罪,但罪过太轻,就算是乱世当用重典,也不可能因为“区区”三石粮食就把人家给砍了吧?判个三五十年也没必要啊——反而会因此让国家浪费更多的粮食,还不如直接砍了。
所以,最后的判罚就是:将三石粮食赔偿给受损的十户人家,另每户补偿两石粮食作为“精神损失”,上交国库罚款二十石粮食和500钱,并做出书面承诺,绝不会打击报复这些人家,还有就是,既然您这么丢人了,三老也就别干了——这样的话,在基本面和政策面保证,不太可能对那些举报人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了。
这个处罚结果,原告们普遍表示满意,被告虽然不爽,虽然丢人,但毕竟经济损失不大,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皆大欢喜”,轰动一时的镡成案件第二波结束。
在官场中人分析看来,此事处理的很是“得体”,首先,拿破鼓万人捶的镡成下手,对其他地区也是一个缓冲和“借鉴”,其次,案件本身不大,不会出人命,最后,作为一个“样板”案件,也给后来者定量了,就从这个力度和角度下手吧,心里舒服一点就得了,我们大部分人的位置也能保得住。相信,再发生几次类似案件之后,这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也就该偃旗息鼓了。
甚至后来官场之上,包括民间,都有一种比较统一的看法:某位高层的操控。
“当然是操控了。”
消息反馈回来后,王迪心中暗笑。
本来指着你们自发行动,但等了七八日也不见反应,只好推出早就准备好的B计划了。
没错,举报人都是专案组事先联系好的,而能联系到他们,也是因为之前舆情司派下去的志愿者们探听出来的众多民间舆论和八卦之一。
王迪在众多的触发点中选择了这一个,正如官场上分析的那样,镡成有“深厚基础”,案件本身又不会立刻激起他人警觉,作为突破口的话可以顺利的“温水煮青蛙”。
不过,要是以为这是做戏,没有多久就会偃旗息鼓的话,那可就低估我了。
嗯,也低估了这位三老,李水营同志(不然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供认了呢)。
此次运动,只是刚开始而已,开撕吧,各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