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六章 来到春秋时代的第一顿饭
罗长风跟着阿青进了会稽城西门,顺着一条长街,赶着羊往东端行去,一路打量着长街两旁的房屋。
春秋时的房屋大多以土木修建,有的甚至只是土坯房,纯粹的木屋并不存在,却也说不上简陋,自有其特色。
这里毕竟是越国都城,自不可能会是处处茅草房的景象,那些土木结构的房屋,占地面积极宽,房屋下的基座为台榭式,即高出地面一定距离,大门前设有台阶。
这样的房屋通常是上层人士的居所,格局为前堂后室,左右有房,堂后和堂前有庭,房里有牖(穿壁以木为交窗叫做牖),屋外有墙。
堂下有两道阶,在东边的叫做“阼阶”,在西边的叫做“宾阶”,宾客进门时,主人迎入,自己从阼阶走上去,宾客从宾阶走上去,在门前左右相对而立,互相揖让行礼,屋外又有园囿之类,娱乐之所有各种台榭。
春秋时依旧遵循周礼,仪节比之后世更加严谨繁杂。
这个时代人口密度自然不大,后世那些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暂时是看不到的。
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行人,许多都与阿青一样,牵牛赶羊,往家中而回,街道也无地砖铺路,只是相对较为平整的泥土地。
走过长街,阿青带着罗长风转向东南面,慢慢的,土木结构的建筑看不到了,道路两旁,尽是土坯房,不过每一间房屋的面积都挺大。
罗长风与阿青赶着羊群快到一处巷口时,正好见得一名三十余岁年纪,荆钗布裙,面容姣好的妇人转出,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之色。
一见阿青,似是舒了口气,可一见阿青身边的罗长风,眉头又不禁微微蹙起。
“妈。”那妇人让开巷口,让羊群进去,阿青快走几步,迎上了妇人。
青母责备的看了阿青一眼,道:“怎么回来这么晚?”
阿青讪讪的笑了笑,却不说话,罗长风主动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的对青母深深一揖,道:“见过夫人,此事不怪阿青,是我给她讲故事,一时忘了时辰。”
青母略微屈膝垂首,算是还了一礼,随即才开口问道:“壮士何人,怎会与阿青……”
罗长风认真的道:“回夫人,吾名长风,自幼父母双亡,是恩师带大,恩师仙去后,便举目无亲,无牵无挂,遂浪迹天下,四海为家,做了个游侠儿。”
“日前行至会稽城外林间,因困倦已极,昏睡在林中,是阿青喂我饮水,将我唤醒,故与阿青一同归来。”
青母听了罗长风所述身世,脸上浮起一抹怜意,却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只是罗长风毕竟是陌生人,她心下仍有一丝戒备,“不知壮士有何打算?”
罗长风闻言尚未答话,阿青便脆声道:“妈,长风说他满天下走了多年,有些累了,所以他打算在越国安家,不走了呢!”
“哦?”青母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却无什么表示,只是在那垂首思忖着什么。
罗长风见状,心下无奈的叹了口气,诚声道:“夫人,余初至贵宝地,尚无片瓦遮身,也无果腹之粮,万乞夫人接济一餐,赐一容身之所。”
“待得明日,我去山野之间伐木作屋,猎兽为食,必不教夫人为难。”
“这……”青母有些迟疑,罗长风终究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家中只有她与阿青母女俩,若罗长风心生歹意,她们可没有反抗之能。
可惜阿青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她只当那手竹棒,是与白猿打闹之用,自然没有告诉过母亲,否则她哪里还需有这些顾忌。
“妈……”阿青抱着母亲的手臂摇了摇,声音中有撒娇之意。
罗长风见青母为难,心下也能理解,叹道:“对不住,我也知晓此求有些为难夫人,如此,长风便告辞了。”
罗长风说完再度对青母躬身一礼,随即转向阿青,脸上神情柔和了几分,“阿青,我先走了,明日一早,我到城门外等你,陪你去牧羊,再给你讲武王伐纣的故事。”
说完便转身准备离去,以他的本领,却也不至于连顿饭都吃不上,至于住的地方,随便找个地方打坐,便能对付一夜。
“可是……可是你要到哪里去吃食?”阿青有些焦急的叫住罗长风,又对母亲乞道:“妈,长风是好人,不会害我们的,你让他去我家嘛!”
其实在看到罗长风看向阿青那柔和的目光时,青母就已经心软,那丝戒备也淡了不少。
一个人什么都能作假,唯独这眼神是作不得假的,罗长风性格内向,神情也有些清冷,说话时情绪几无多少起伏变化。
也正因罗长风如此性情,一开始让青母心下戒备,可多说了几句话后,又反而让她放下了心中戒备。
一个心怀恶意的人,自是尽量使自己看上去无害,将自己的恶意深深掩藏起来,绝不会表现得如此生人勿近。
另外就是,他本性既如此清冷淡漠,却偏偏在看向阿青时,变得柔和温润,这哪里是有恶意?分明是喜爱的表现。
故而青母终于松口,道:“壮士留步,既如此,你便随我们来吧!”
“谢谢妈。”阿青欢喜的蹦了蹦,过来拉住罗长风的手臂,道:“走吧长风,妈许你去我们家了。”
罗长风感激的对青母一礼,道:“多谢夫人。”
青母看着阿青那雀跃的模样,露出一个无奈中又带着慈和的微笑,微微摇了摇头,转身进了巷子,在前引路。
到了这里,羊群自是早就熟门熟路,自行回了家中,等罗长风他们到时,羊群已然归圈。
阿青的家在会稽城东南面,由三间土坯房与一个稍大的草棚组成,在屋后还有一个草棚羊圈,羊圈旁是一间小小的茅草房。
草棚里堆着柴薪,放着两个“陶鬲”,陶鬲上架着一大一小两只“釜甑”,旁边还有一架小小的石磨,看来这草棚,便是平日烧饭煮菜的厨房了,那小茅草房则是厕所,也就是所谓的茅房。
这里房屋并不密集,阿青家的邻居至少隔着五六丈,虽说房屋看上去稍嫌简陋,但每家每户的面积却也不小。
饭食早已做好,就等阿青回来吃,不过多了一个罗长风,饭食显然是不够的,青母便让阿青与罗长风先吃,自己则是再去做饭。
饭食十分简单,两碗粟菽饭,一碗煮得软趴趴的韭菜,没办法,这个时代也就这些东西了。
粟是小米,在春秋时这是主食,而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商周时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很难煮烂,食用极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更加容易入口。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过得挺苦,大多数平头百姓,荤菜吃不起,素菜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
要想在蔬菜上尝点鲜,就必须仰仗大自然的恩赐,也就是各种各样的野菜,青母做的韭菜自然也是野生的。
罗长风在这个时代吃下了第一顿晚饭,虽然不好吃也没吃饱,但跟阿青并肩一起席地而坐,端着陶碗扒饭,罗长风心里,却莫名的愉悦万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春秋时的房屋大多以土木修建,有的甚至只是土坯房,纯粹的木屋并不存在,却也说不上简陋,自有其特色。
这里毕竟是越国都城,自不可能会是处处茅草房的景象,那些土木结构的房屋,占地面积极宽,房屋下的基座为台榭式,即高出地面一定距离,大门前设有台阶。
这样的房屋通常是上层人士的居所,格局为前堂后室,左右有房,堂后和堂前有庭,房里有牖(穿壁以木为交窗叫做牖),屋外有墙。
堂下有两道阶,在东边的叫做“阼阶”,在西边的叫做“宾阶”,宾客进门时,主人迎入,自己从阼阶走上去,宾客从宾阶走上去,在门前左右相对而立,互相揖让行礼,屋外又有园囿之类,娱乐之所有各种台榭。
春秋时依旧遵循周礼,仪节比之后世更加严谨繁杂。
这个时代人口密度自然不大,后世那些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暂时是看不到的。
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行人,许多都与阿青一样,牵牛赶羊,往家中而回,街道也无地砖铺路,只是相对较为平整的泥土地。
走过长街,阿青带着罗长风转向东南面,慢慢的,土木结构的建筑看不到了,道路两旁,尽是土坯房,不过每一间房屋的面积都挺大。
罗长风与阿青赶着羊群快到一处巷口时,正好见得一名三十余岁年纪,荆钗布裙,面容姣好的妇人转出,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之色。
一见阿青,似是舒了口气,可一见阿青身边的罗长风,眉头又不禁微微蹙起。
“妈。”那妇人让开巷口,让羊群进去,阿青快走几步,迎上了妇人。
青母责备的看了阿青一眼,道:“怎么回来这么晚?”
阿青讪讪的笑了笑,却不说话,罗长风主动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的对青母深深一揖,道:“见过夫人,此事不怪阿青,是我给她讲故事,一时忘了时辰。”
青母略微屈膝垂首,算是还了一礼,随即才开口问道:“壮士何人,怎会与阿青……”
罗长风认真的道:“回夫人,吾名长风,自幼父母双亡,是恩师带大,恩师仙去后,便举目无亲,无牵无挂,遂浪迹天下,四海为家,做了个游侠儿。”
“日前行至会稽城外林间,因困倦已极,昏睡在林中,是阿青喂我饮水,将我唤醒,故与阿青一同归来。”
青母听了罗长风所述身世,脸上浮起一抹怜意,却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只是罗长风毕竟是陌生人,她心下仍有一丝戒备,“不知壮士有何打算?”
罗长风闻言尚未答话,阿青便脆声道:“妈,长风说他满天下走了多年,有些累了,所以他打算在越国安家,不走了呢!”
“哦?”青母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却无什么表示,只是在那垂首思忖着什么。
罗长风见状,心下无奈的叹了口气,诚声道:“夫人,余初至贵宝地,尚无片瓦遮身,也无果腹之粮,万乞夫人接济一餐,赐一容身之所。”
“待得明日,我去山野之间伐木作屋,猎兽为食,必不教夫人为难。”
“这……”青母有些迟疑,罗长风终究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家中只有她与阿青母女俩,若罗长风心生歹意,她们可没有反抗之能。
可惜阿青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她只当那手竹棒,是与白猿打闹之用,自然没有告诉过母亲,否则她哪里还需有这些顾忌。
“妈……”阿青抱着母亲的手臂摇了摇,声音中有撒娇之意。
罗长风见青母为难,心下也能理解,叹道:“对不住,我也知晓此求有些为难夫人,如此,长风便告辞了。”
罗长风说完再度对青母躬身一礼,随即转向阿青,脸上神情柔和了几分,“阿青,我先走了,明日一早,我到城门外等你,陪你去牧羊,再给你讲武王伐纣的故事。”
说完便转身准备离去,以他的本领,却也不至于连顿饭都吃不上,至于住的地方,随便找个地方打坐,便能对付一夜。
“可是……可是你要到哪里去吃食?”阿青有些焦急的叫住罗长风,又对母亲乞道:“妈,长风是好人,不会害我们的,你让他去我家嘛!”
其实在看到罗长风看向阿青那柔和的目光时,青母就已经心软,那丝戒备也淡了不少。
一个人什么都能作假,唯独这眼神是作不得假的,罗长风性格内向,神情也有些清冷,说话时情绪几无多少起伏变化。
也正因罗长风如此性情,一开始让青母心下戒备,可多说了几句话后,又反而让她放下了心中戒备。
一个心怀恶意的人,自是尽量使自己看上去无害,将自己的恶意深深掩藏起来,绝不会表现得如此生人勿近。
另外就是,他本性既如此清冷淡漠,却偏偏在看向阿青时,变得柔和温润,这哪里是有恶意?分明是喜爱的表现。
故而青母终于松口,道:“壮士留步,既如此,你便随我们来吧!”
“谢谢妈。”阿青欢喜的蹦了蹦,过来拉住罗长风的手臂,道:“走吧长风,妈许你去我们家了。”
罗长风感激的对青母一礼,道:“多谢夫人。”
青母看着阿青那雀跃的模样,露出一个无奈中又带着慈和的微笑,微微摇了摇头,转身进了巷子,在前引路。
到了这里,羊群自是早就熟门熟路,自行回了家中,等罗长风他们到时,羊群已然归圈。
阿青的家在会稽城东南面,由三间土坯房与一个稍大的草棚组成,在屋后还有一个草棚羊圈,羊圈旁是一间小小的茅草房。
草棚里堆着柴薪,放着两个“陶鬲”,陶鬲上架着一大一小两只“釜甑”,旁边还有一架小小的石磨,看来这草棚,便是平日烧饭煮菜的厨房了,那小茅草房则是厕所,也就是所谓的茅房。
这里房屋并不密集,阿青家的邻居至少隔着五六丈,虽说房屋看上去稍嫌简陋,但每家每户的面积却也不小。
饭食早已做好,就等阿青回来吃,不过多了一个罗长风,饭食显然是不够的,青母便让阿青与罗长风先吃,自己则是再去做饭。
饭食十分简单,两碗粟菽饭,一碗煮得软趴趴的韭菜,没办法,这个时代也就这些东西了。
粟是小米,在春秋时这是主食,而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商周时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很难煮烂,食用极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更加容易入口。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过得挺苦,大多数平头百姓,荤菜吃不起,素菜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
要想在蔬菜上尝点鲜,就必须仰仗大自然的恩赐,也就是各种各样的野菜,青母做的韭菜自然也是野生的。
罗长风在这个时代吃下了第一顿晚饭,虽然不好吃也没吃饱,但跟阿青并肩一起席地而坐,端着陶碗扒饭,罗长风心里,却莫名的愉悦万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