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正能量
蒋先生在一旁看的大急,这种时候,殿下和夏珂较的什么劲?李博远之所以能当李家家主,只是因为他善于经营,能让李家更加繁盛。
而他的缺点也正在于此,他和夏珂如此较劲,其实都是因为玻璃的巨大利益。可王爷谋的是那张龙椅,和他这求财之人掺和个什么劲?
本打算开口阻止,却瞥见靖王微不可察的给他丢了个眼色,心中安定了些,便不再多言。
接下来,李博远和靖王说的,都是怎样让夏珂的仕途艰难,怎样在清韵斋和关家合作的玻璃技术上获利。
最后,李博远拿着玻璃技术开发处的卧底工匠传出来的作坊图,并得到靖王保证,探听到的、玻璃技术的任何细枝末节,都将在第一时间送到李家,李博远这才告辞离开。
李博远离开,靖王才问蒋先生:“你刚才可是想说什么?”
靖王刚才和李博远说的热闹,可了解靖王的蒋先生却听出了里面的敷衍。这时被靖王问起刚才急着插嘴的举动,很有些汗颜的答道:“属下以为李大人胸无大志,眼睛只看到钱财和面子,生怕殿下抹不开面子去帮他。现在想来,殿下早已明了,是属下多虑了。”
此时,靖王的神情已经放松下来,淡淡笑了笑,说道:“李家有太后在时培植的势力,如今表叔又因玻璃生意和夏珂杠起来。用李家的势力打压夏珂,对咱们有利,本王总要表示一下的。否则,凭什么让人家一个家族追随。”
蒋先生点了点头,可在内心里,对靖王府插手玻璃技术研究这档子事儿,觉得很不安。
…………
京城关于夏珂和中书省参议职位的议论和纠结,并不止在靖王府发生,很多对这个职位有意向、并进行多筹谋的人都是捶胸顿足,很是不清楚夏家到底走了什么大运。
而夏珂再一次被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家族关注,却不敢有一点松懈和张扬,反而更加小心谨慎。
他先是把三个儿女叫到书房,挨个儿严肃叮嘱,这种时候,他们一家人、尤其是夏梓希兄妹三人,更要注意言行和差事,一定不能出差错。
一旦被人抓到错处,有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到时候,不单是他们一家的前程受阻,更重要的,会落了皇帝的颜面,这才是真正险要的地方。
夏晏清听着夏珂的严肃告诫,不由得啧舌:“原来升官、被皇帝看中,也是很凶险的啊。”
怪不得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了。原来这危险不单单来自于皇帝的喜怒,还有那些羡慕嫉妒到一定程度、恨不得取而代之的同僚。
夏珂听了她的话,严肃的面上反倒浮起笑容,“只要踏入仕途,只要差事做得出色,就有可能招人嫉妒。难道只因为怕人嫉妒,就寂寂无声的缩在角落,虚度一生吗?”
“这个……”夏晏清语塞。当然不是,人生一世,不对,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当然要拼搏进取,通过努力走上人生巅峰。
就像她便宜老爸这样步步高升……
问题是,她来到这里时间不算长,依然保持着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她的世界里,无论职场还是官场,业务好、业绩好,同事因为羡慕嫉妒恨,说个风凉话、给上司打个小报告什么的都可以。
但若真下绊子弄出些大事,那是会把他们自己也搭进去的,这事儿一般没人干。
可是在这里,她来这里还不到三年,却是革职的、降级的、甚至杀头的,还有公然在踞虎山打家劫舍的,可以说见识了很多。
古人的生存之路险象环生,果然艰难。
夏梓堂被夏珂的话燃起了斗志,正能量满满的说道:“能升官谁不升啊?官做得越大,够资格算计咱、打压咱的人就越少,咱的能力也就越大、能动用的人手也越多。只有这样,才更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踏平世间的更多不平。”
夏晏清惊讶的张大了嘴,半晌才磕磕巴巴的叹道:“原来……四哥有如此远大的抱负,真是了不起。”
她是真的意外,差点儿就要闪星星眼了。这位大概是夏家心思最简单,正能量最足的一位了。
他老爸也可以,想法和做事都很正直,但心里却清楚很多暗地里的勾当。
最贼的大概就是夏梓希了,看起来风轻云淡,片叶不沾身的在书院潇洒。可是,年纪轻轻,就能在那等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混的风生水起,心眼儿绝对少不了。
果然,紧接着夏梓堂能量满满的宣言,夏梓希就对夏晏清说了很实际的话:“你的玻璃技术还没开始,皇上已经把玻璃技术研制出来之后,你将受到的损失做出了补偿。晏清还是赶紧卯足了劲,赶紧把你那池窑技术弄出来才好。”
夏梓希说的是那次皇帝把夏珂找去,说起池窑技术研制成功之后,朝廷只管向经营池窑技术的商家收重税,却不会负责池窑技术的保密。
夏晏清握了握拳,说道:“嗯,我知道。还是父兄的官职重要,只有父兄的官做得足够大,才能庇护于我和我的生意。只不过,官做的越大,官场倾轧就越严重,最劳心的还是父亲。父亲和两位兄长辛苦了。”
夏珂欣慰,自家女儿通透善良,还能体谅父兄的负担,是个好孩子。
…………
夏梓希说的一点儿不错,皇帝借着这次御史弹劾的机会,给了夏珂调任中书省的暗示,说不得就有敦促加快玻璃技术研发的意思。
夏晏清把池窑技术的计划书给了将作监,就是想让曲江利用将作监在工程方面的技术实力,设计出连续性池窑的施工图。
这份施工图当然不能要求一步到位,最起码,能在施工时有个依据。
她自己也没闲着,也在回忆自己学过、还能记着的那点专业知识,希望在修建池窑的过程中,提供一些自己的帮助。
尤其是烟气和冷空气的热量交换,最好想办法做到鼓风和引风同时起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流通畅的效果。这种观念还未在古代形成,更别提使用了,不是个简单事情。
七月底,将作监终于拿出他们设计的连续式玻璃池窑施工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而他的缺点也正在于此,他和夏珂如此较劲,其实都是因为玻璃的巨大利益。可王爷谋的是那张龙椅,和他这求财之人掺和个什么劲?
本打算开口阻止,却瞥见靖王微不可察的给他丢了个眼色,心中安定了些,便不再多言。
接下来,李博远和靖王说的,都是怎样让夏珂的仕途艰难,怎样在清韵斋和关家合作的玻璃技术上获利。
最后,李博远拿着玻璃技术开发处的卧底工匠传出来的作坊图,并得到靖王保证,探听到的、玻璃技术的任何细枝末节,都将在第一时间送到李家,李博远这才告辞离开。
李博远离开,靖王才问蒋先生:“你刚才可是想说什么?”
靖王刚才和李博远说的热闹,可了解靖王的蒋先生却听出了里面的敷衍。这时被靖王问起刚才急着插嘴的举动,很有些汗颜的答道:“属下以为李大人胸无大志,眼睛只看到钱财和面子,生怕殿下抹不开面子去帮他。现在想来,殿下早已明了,是属下多虑了。”
此时,靖王的神情已经放松下来,淡淡笑了笑,说道:“李家有太后在时培植的势力,如今表叔又因玻璃生意和夏珂杠起来。用李家的势力打压夏珂,对咱们有利,本王总要表示一下的。否则,凭什么让人家一个家族追随。”
蒋先生点了点头,可在内心里,对靖王府插手玻璃技术研究这档子事儿,觉得很不安。
…………
京城关于夏珂和中书省参议职位的议论和纠结,并不止在靖王府发生,很多对这个职位有意向、并进行多筹谋的人都是捶胸顿足,很是不清楚夏家到底走了什么大运。
而夏珂再一次被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家族关注,却不敢有一点松懈和张扬,反而更加小心谨慎。
他先是把三个儿女叫到书房,挨个儿严肃叮嘱,这种时候,他们一家人、尤其是夏梓希兄妹三人,更要注意言行和差事,一定不能出差错。
一旦被人抓到错处,有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到时候,不单是他们一家的前程受阻,更重要的,会落了皇帝的颜面,这才是真正险要的地方。
夏晏清听着夏珂的严肃告诫,不由得啧舌:“原来升官、被皇帝看中,也是很凶险的啊。”
怪不得人们都说,伴君如伴虎了。原来这危险不单单来自于皇帝的喜怒,还有那些羡慕嫉妒到一定程度、恨不得取而代之的同僚。
夏珂听了她的话,严肃的面上反倒浮起笑容,“只要踏入仕途,只要差事做得出色,就有可能招人嫉妒。难道只因为怕人嫉妒,就寂寂无声的缩在角落,虚度一生吗?”
“这个……”夏晏清语塞。当然不是,人生一世,不对,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当然要拼搏进取,通过努力走上人生巅峰。
就像她便宜老爸这样步步高升……
问题是,她来到这里时间不算长,依然保持着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她的世界里,无论职场还是官场,业务好、业绩好,同事因为羡慕嫉妒恨,说个风凉话、给上司打个小报告什么的都可以。
但若真下绊子弄出些大事,那是会把他们自己也搭进去的,这事儿一般没人干。
可是在这里,她来这里还不到三年,却是革职的、降级的、甚至杀头的,还有公然在踞虎山打家劫舍的,可以说见识了很多。
古人的生存之路险象环生,果然艰难。
夏梓堂被夏珂的话燃起了斗志,正能量满满的说道:“能升官谁不升啊?官做得越大,够资格算计咱、打压咱的人就越少,咱的能力也就越大、能动用的人手也越多。只有这样,才更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踏平世间的更多不平。”
夏晏清惊讶的张大了嘴,半晌才磕磕巴巴的叹道:“原来……四哥有如此远大的抱负,真是了不起。”
她是真的意外,差点儿就要闪星星眼了。这位大概是夏家心思最简单,正能量最足的一位了。
他老爸也可以,想法和做事都很正直,但心里却清楚很多暗地里的勾当。
最贼的大概就是夏梓希了,看起来风轻云淡,片叶不沾身的在书院潇洒。可是,年纪轻轻,就能在那等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混的风生水起,心眼儿绝对少不了。
果然,紧接着夏梓堂能量满满的宣言,夏梓希就对夏晏清说了很实际的话:“你的玻璃技术还没开始,皇上已经把玻璃技术研制出来之后,你将受到的损失做出了补偿。晏清还是赶紧卯足了劲,赶紧把你那池窑技术弄出来才好。”
夏梓希说的是那次皇帝把夏珂找去,说起池窑技术研制成功之后,朝廷只管向经营池窑技术的商家收重税,却不会负责池窑技术的保密。
夏晏清握了握拳,说道:“嗯,我知道。还是父兄的官职重要,只有父兄的官做得足够大,才能庇护于我和我的生意。只不过,官做的越大,官场倾轧就越严重,最劳心的还是父亲。父亲和两位兄长辛苦了。”
夏珂欣慰,自家女儿通透善良,还能体谅父兄的负担,是个好孩子。
…………
夏梓希说的一点儿不错,皇帝借着这次御史弹劾的机会,给了夏珂调任中书省的暗示,说不得就有敦促加快玻璃技术研发的意思。
夏晏清把池窑技术的计划书给了将作监,就是想让曲江利用将作监在工程方面的技术实力,设计出连续性池窑的施工图。
这份施工图当然不能要求一步到位,最起码,能在施工时有个依据。
她自己也没闲着,也在回忆自己学过、还能记着的那点专业知识,希望在修建池窑的过程中,提供一些自己的帮助。
尤其是烟气和冷空气的热量交换,最好想办法做到鼓风和引风同时起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流通畅的效果。这种观念还未在古代形成,更别提使用了,不是个简单事情。
七月底,将作监终于拿出他们设计的连续式玻璃池窑施工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