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景佑的疤痕
景佑在宛湄的面前缓缓蹲下,看着她的眼睛问道:“江先生,你有没有听过那首《伐幽朔》?”
“《伐幽朔》……那是关于昭国开国北伐的民谣。”宛湄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蓟城的人都说,这首民谣,当属伎坊明月夜的花魁青山唱的最好。”
景佑叹了口气,席地而坐,说道:“难怪,毕竟一百多年过去了……可是,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经历过的人都宁愿不懂。”
宛湄觉得,景佑的头发在微幽的光线下,像一头白发。
那道狰狞的短疤,如同一只鲜红蜈蚣,扭曲在景佑的额头上。
他下意识地稍稍躲开宛湄的视线,拿手触碰着那道疤痕说道:
“要是江先生不害怕,我就给江先生讲讲,这道疤的来历吧。”
“小人斗胆揣测,这道疤,应该是世子杀敌时留下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道疤,也是世子的殊荣。”
景佑低头笑了一下。
宛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光线太昏暗,她竟然觉得,景佑刚刚的表情,是想哭。
“在北疆,幽朔时常侵扰昭国边境百姓,杀人掠财,但是神出鬼没,来去迅速。边疆卫所也难以把握时机。”
“没有朝廷宣战的旨意,我们也只能尽力防卫,幽朔劫掠之后,一出鹤门关,卫所就失去了追击的权力。”
“那个时候,我也像江先生一样,巴不得朝廷早日向幽朔宣战,让我和父亲重现大昭庆熙九年,乙卯之战的光辉。”
“这种志向一直坚定到——我落下这道疤的那一天。那一天正午,我带着一只卫队,正在蟪蛄溪边巡查,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群幽朔兵。”
“我记得,在我们确认那是一群刚刚劫掠过北疆,还没来得及出鹤门关的幽朔兵的时候,我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双手上涌。我们没有向其他卫队联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那样,想要杀死他们,就会错过时机。”
“我们从他们后面包抄……我们那支卫队,年纪都很轻,最小的一个才刚刚十五岁,那个最小的孩子,因为在杀死一个敌人后,被喷薄的血雾吓坏了,呆滞了一瞬间,就被其他两三个幽朔兵围攻,被他们用刀鋋刺死了。”
“你知道吗?他叫我宗吉哥哥,七年里,我也真的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我从九岁到北疆的那一年,就认识他了。”
“可是他死了,生命原来这样脆弱——在死亡面前,再鲜活年轻的生命,也可以一刹那变得苍白。”
“我疯了一样冲过去,我想要救我的弟弟,可是,为时已晚。一个幽朔兵冲出来,挡在我们之间。”
“那个幽朔兵的脸上,全是血污和污泥,一双眼睛却显得稚嫩——那个幽朔兵,也是很小的年纪。”
“我看见那双眼睛,也恍惚了一下,谁知道,他趁机一刀冲我劈砍过来”
“我侧身躲过,额头被刀刃割开。”
“后来,其他卫队发现这里的打杀声,过来支援我们,我们才得以全歼那群幽朔兵。”
宛湄失了主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现实的残酷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能力之内。
她只能钝钝回道:“世子吉人自有天相……”
景佑就像没有听见她说话一样,几乎是自言自语地接着说:
“可是杀了那些幽朔兵,又有什么用呢?我的兄弟们躺在北疆寒冷的土地上,再也不会起来了。”
“二十年前乙卯之战,昭国牺牲的士兵已经全部化作枯骨,百年之前的北伐战争,那些昭国好人家的孩子,枯骨已经化作尘埃。”
“如今,又轮到我们了吗?我们还要再次战争,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战场上腐烂生蛆吗?”
景佑喃喃许久,眼睛里似有浓雾升起,不等宛湄回话,他将眼泪抹去,说道:“那件事情之后,我常常整宿整宿地做噩梦。我一直没有从恐惧里走出来,直到今天听到江先生的一席话。”
“世子,我不知道你曾经……”
“你说得对,绥靖不能求安。”
景佑慷慨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这乃是大昭军人职责所在。割地求和没有出路,只有与幽朔以国运相赌,拿幽朔的鲜血做祭,才可以慰扶昭国屈死在幽朔刀刃之下的冤魂。”
宛湄明白了,七年——自己的人生,在这七年里天翻地覆——景佑的人生也是如此。
他这些年在北疆,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
而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清楚。
她也只能从景佑的言语中,窥得那些煎熬痛楚的冰山一角。
景佑回过神来,见宛湄满脸忧容,只觉得可爱,伸手便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半调侃半认真地说道:“何夫之一介草民,能够白手起家,成为数一数二的大盐商,想来是有些本事的,只是我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把一个远戚女子也教养的有如此血性阳刚。”
宛湄捂住被他弹疼的脑门,愤愤后悔刚刚还心疼他来着,现在自己反倒是着了打了!
景佑假装无视宛湄气恼的神情,有些痞气地笑道:“不过,你刚刚有一句话说得可不对,你说我们没有私人恩仇,那今天正午,我从湖水里救你上来,这事怎么算?”
面前的女子哼了一声:“世子糊涂了,既然这是恩,那我们之间也有仇呢,实话实说,今天上午我是被世子你吓得没有站稳,才落水的。这么一来,我们恩仇相消,也是没有了。”
“世子,说到没有恩仇,您可是这次盐政改革的最佳人选呢!”
“什么意思?”景佑敛了笑,听到“盐政”二字,不由皱了剑眉。
“我是大昭军人,战端一启,自当请缨,上场杀敌,盐政改革和我有什么关系?”
宛湄也正襟危坐道:“世子,命您回京,的确是晋王妃矫诏,但是你仔细看看,这书信上,可曾提过半句要降罪于晋王妃?”
“既然没有,那也就是说,皇帝要让世人以为,这个命令,就是他下的——皇帝从来没有重病到昏迷,皇帝也从来没有任用错过人来主持内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伐幽朔》……那是关于昭国开国北伐的民谣。”宛湄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蓟城的人都说,这首民谣,当属伎坊明月夜的花魁青山唱的最好。”
景佑叹了口气,席地而坐,说道:“难怪,毕竟一百多年过去了……可是,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经历过的人都宁愿不懂。”
宛湄觉得,景佑的头发在微幽的光线下,像一头白发。
那道狰狞的短疤,如同一只鲜红蜈蚣,扭曲在景佑的额头上。
他下意识地稍稍躲开宛湄的视线,拿手触碰着那道疤痕说道:
“要是江先生不害怕,我就给江先生讲讲,这道疤的来历吧。”
“小人斗胆揣测,这道疤,应该是世子杀敌时留下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道疤,也是世子的殊荣。”
景佑低头笑了一下。
宛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光线太昏暗,她竟然觉得,景佑刚刚的表情,是想哭。
“在北疆,幽朔时常侵扰昭国边境百姓,杀人掠财,但是神出鬼没,来去迅速。边疆卫所也难以把握时机。”
“没有朝廷宣战的旨意,我们也只能尽力防卫,幽朔劫掠之后,一出鹤门关,卫所就失去了追击的权力。”
“那个时候,我也像江先生一样,巴不得朝廷早日向幽朔宣战,让我和父亲重现大昭庆熙九年,乙卯之战的光辉。”
“这种志向一直坚定到——我落下这道疤的那一天。那一天正午,我带着一只卫队,正在蟪蛄溪边巡查,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群幽朔兵。”
“我记得,在我们确认那是一群刚刚劫掠过北疆,还没来得及出鹤门关的幽朔兵的时候,我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双手上涌。我们没有向其他卫队联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那样,想要杀死他们,就会错过时机。”
“我们从他们后面包抄……我们那支卫队,年纪都很轻,最小的一个才刚刚十五岁,那个最小的孩子,因为在杀死一个敌人后,被喷薄的血雾吓坏了,呆滞了一瞬间,就被其他两三个幽朔兵围攻,被他们用刀鋋刺死了。”
“你知道吗?他叫我宗吉哥哥,七年里,我也真的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我从九岁到北疆的那一年,就认识他了。”
“可是他死了,生命原来这样脆弱——在死亡面前,再鲜活年轻的生命,也可以一刹那变得苍白。”
“我疯了一样冲过去,我想要救我的弟弟,可是,为时已晚。一个幽朔兵冲出来,挡在我们之间。”
“那个幽朔兵的脸上,全是血污和污泥,一双眼睛却显得稚嫩——那个幽朔兵,也是很小的年纪。”
“我看见那双眼睛,也恍惚了一下,谁知道,他趁机一刀冲我劈砍过来”
“我侧身躲过,额头被刀刃割开。”
“后来,其他卫队发现这里的打杀声,过来支援我们,我们才得以全歼那群幽朔兵。”
宛湄失了主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现实的残酷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能力之内。
她只能钝钝回道:“世子吉人自有天相……”
景佑就像没有听见她说话一样,几乎是自言自语地接着说:
“可是杀了那些幽朔兵,又有什么用呢?我的兄弟们躺在北疆寒冷的土地上,再也不会起来了。”
“二十年前乙卯之战,昭国牺牲的士兵已经全部化作枯骨,百年之前的北伐战争,那些昭国好人家的孩子,枯骨已经化作尘埃。”
“如今,又轮到我们了吗?我们还要再次战争,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战场上腐烂生蛆吗?”
景佑喃喃许久,眼睛里似有浓雾升起,不等宛湄回话,他将眼泪抹去,说道:“那件事情之后,我常常整宿整宿地做噩梦。我一直没有从恐惧里走出来,直到今天听到江先生的一席话。”
“世子,我不知道你曾经……”
“你说得对,绥靖不能求安。”
景佑慷慨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这乃是大昭军人职责所在。割地求和没有出路,只有与幽朔以国运相赌,拿幽朔的鲜血做祭,才可以慰扶昭国屈死在幽朔刀刃之下的冤魂。”
宛湄明白了,七年——自己的人生,在这七年里天翻地覆——景佑的人生也是如此。
他这些年在北疆,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
而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清楚。
她也只能从景佑的言语中,窥得那些煎熬痛楚的冰山一角。
景佑回过神来,见宛湄满脸忧容,只觉得可爱,伸手便弹了一下她的脑门,半调侃半认真地说道:“何夫之一介草民,能够白手起家,成为数一数二的大盐商,想来是有些本事的,只是我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把一个远戚女子也教养的有如此血性阳刚。”
宛湄捂住被他弹疼的脑门,愤愤后悔刚刚还心疼他来着,现在自己反倒是着了打了!
景佑假装无视宛湄气恼的神情,有些痞气地笑道:“不过,你刚刚有一句话说得可不对,你说我们没有私人恩仇,那今天正午,我从湖水里救你上来,这事怎么算?”
面前的女子哼了一声:“世子糊涂了,既然这是恩,那我们之间也有仇呢,实话实说,今天上午我是被世子你吓得没有站稳,才落水的。这么一来,我们恩仇相消,也是没有了。”
“世子,说到没有恩仇,您可是这次盐政改革的最佳人选呢!”
“什么意思?”景佑敛了笑,听到“盐政”二字,不由皱了剑眉。
“我是大昭军人,战端一启,自当请缨,上场杀敌,盐政改革和我有什么关系?”
宛湄也正襟危坐道:“世子,命您回京,的确是晋王妃矫诏,但是你仔细看看,这书信上,可曾提过半句要降罪于晋王妃?”
“既然没有,那也就是说,皇帝要让世人以为,这个命令,就是他下的——皇帝从来没有重病到昏迷,皇帝也从来没有任用错过人来主持内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