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应有的荣誉
第1093章应有的荣誉
“不知道,反正我也不懂他们的鸟语!”
“我听懂了,他们好像在说殷地安。”
“是啊,我也听懂了,可是你知道殷地安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你看他们可怜巴巴的样子,应该是遇到了风暴,可能是需要帮助吧!”
和阿兹特克人谈判,事实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其实和言语无头,只是人的秉性。习俗这个问题,是千百年习惯养成,让他们改变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大明亡了,汉人百姓不介意谁在他们头上当皇帝。然而随着那道野蛮而又灭绝人性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对,触发了江南地区江阴、嘉定、苏州、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仅因此就被屠杀掉了三千余万人。
特别是整个四川都被杀光了,四川两千万冤魂的债就被按到了张献忠头上,事实上张献忠虽然嗜血好杀,只不过杀了四万余地方团练武器和乡兵,就算把因为饥饿而死的四十余万百姓全算到张献忠头上,张献忠手上的手命也不足潇潇屠戮汉人半成。王丁其实依靠自身力量打败阿兹特克帝国并不太困难,因为阿兹特克人太不擅长战斗力。装备粗劣,又没有血性之勇的人,天生就是别人盘中的肥肉。
可是,阿兹特克人事实上并不愿意成为华夏人,因为崇尚神灵至上的阿兹特人认为他们如果背叛神灵,就会受到神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阿兹特克坚定的道:“我们不能背叛神明!”
王丁笑道:“成为魏国人,我们负责保护你们的安全,让你们永远远离战争威胁。”
羽蛇神大祭司道:“我们信奉羽蛇神,如果再信奉其他神灵,在神灵眼里,我们就是背叛,将会受到来自神明的惩罚,整个阿兹特克帝国,以及所有人将被神明的吼火摧毁。”
王丁又道:“成为魏国人,你们将免除饥饿威胁,将有吃不完的食物,将拥有华丽的服装,可以住上漂亮而又坚固的大房子,为你们挡风遮雨。”
听到这话,太阳神大祭司张了张口,没有再说什么。如果说战争的威胁,可以让他们勉强承受,因为阿兹特克帝国周边也仅仅只有一个咄咄逼人的蒂卡尔帝国,其他一些部落和城邦,根本不足为虑。更何况,作为邻居,这些阿兹特克人都非常清楚蒂卡尔帝国的真正实力,蒂卡尔帝国虽然四处扩张,可是他们的战士不过一万余人,需要防守那么大的地方,一次性能抽调的兵力不过五千人。然而,拥有城墙的保护,缺乏攻城器械的蒂卡尔人很难攻克阿兹特克人的城邦。这一次只是例外,只是因为亚星艾姆的背叛,所以蒂卡尔军队才能长驱直入,直逼城下。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偶然因素,阿兹特克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以后会防备着蒂卡尔人绕道奇袭,也就是说蒂卡尔人奇袭的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因为要聚集这么多偶然因素非常不容易。
可是听到有充足的食物,这些祭司们不得不慎重对待了。阿兹特克人拥有美洲特产的玉米、红薯,还有土豆。然而由于种植技术落后,而且缺乏保存技术,土豆和红薯只有三个月的保质期。而玉米虽然可以长期保存,然而产量太低了。诸位不要以为玉米就是万金油,有了玉米可以解除粮食威胁。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观点,后世玉米产量高那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人种育种,科学种植,这才拥有较高的产量。如果有谁不信,可以做个初验,同样的种子连续种植七八年之后,种子基因就会退化,产量会低降至亩产八九百斤左右。至于红薯和土豆,事实上明朝中后期,因为西班牙人,这些种子已经开始慢慢在明朝种植了,只是当时因为产量有限,所以才没有被真正推广开来。而清朝恰恰是占了明朝人的便宜,因为连续百年种植,反复优中选优,种子已经被培育的差不多了。
而阿兹特克帝国土豆和红薯虽然是他们的食物来源之一,但是他们并没有学会种植,玉米倒是会种,可是耕种方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时代,产量能高才怪。尽管来自美洲大陆的大自然馈赠非常丰富,但是饥饿威胁仍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柄利刃。
太阳神大祭司语气软了下来:“我们不能背叛神灵!”
王丁道:“你们的神灵不会怪罪你们的,因为你们的神灵其实我们的神灵都是一体的,你们从华夏迁徙而来,神灵同样远离故土,即使是神灵他们也想着回家。你们难道就不想返回故土,去看看我们共同的老家吗?”
王丁相信,此时的大魏,对于这个处于奴隶制时期的阿兹特克人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对于越是原始的群体文明的吸引力越大。只要这些人愿意跟着王丁返回魏国,他们一定会被魏国的华夏文明给融合掉。
世上事,不过一个利字。阿兹特克帝国并入大魏,很显然他们会失去自主权,宁为鸡首莫为牛后的道理让特拉洛克等人非常不情愿。但是和魏国交恶,代价也非常高。在王丁口中,魏国拥有一万阿兹特克帝国那么大,人口比他们也多万倍。现在他们能过来三艘船几百人,来日肯定过来百千艘,也并非没有可能。一旦魏国人大举而来,绝对不会这么客气。
况且,并入魏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魏国强大,可以保护他们,不受欺负。魏国富足,可以让他们过好日子。魏国先进,可以制造精美的器皿和坚固的甲胄,还有精美的衣服美味的食物。
特拉洛克也在反复考虑之中,在世袭制度产生之前的禅让制度,每一个首领都无一例外,都是德高望众之辈。作为一个品德高的人,他们通常都不会太自私。即使损害的是他们几个人的利益,却可以惠及整个帝国所有百姓。熟轻熟重,其实非常好选择。
在魏国胡萝卜加大棒的威慑下,特拉洛克选择的妥协。最终压跨他的还是因为殷福布族人的出现,殷福布族人反复追问王丁等人是不是来自天国。王丁告诉他“他们来自天朝上国大魏!”殷福布人告诉王丁他们是殷人。特拉洛克一听这话急了,魏国人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就是为了寻找他们的族人,带着他们的族人过上好日子。殷福布族他也听上过,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部落。全族老弱加在一起不足千人。如果魏国人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殷福布人,可就没有他们阿兹特克人什么事了。
特拉洛克道:“我们也是殷人后裔!”
听到特拉洛克承认,王丁笑开了花。接下来王丁就在阿兹特克帝国和殷福布族中开展编户工作。在这个时候,其实阿兹特克帝国是采取的那种非常粗放的管理方式,他们建立了城市,只在意城市里的一切,对于城邦之外,几乎不管不问。阿兹特克帝国与特斯科科、特拉科潘两大部落,慢慢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也可以视同阿兹特克帝国的一部分。阿兹特克帝国名义上的领土也不算小,东西两面几乎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
领土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王丁的意思是,只要是阿兹特克人和特斯科科人、特拉科潘人所到达过的地方,都是其领地。现在没有能力夺回来,以后再说。反正魏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凶悍的勇士。至于人口,阿兹特克帝国拥有五十九个大小城邦,二百余万人口。经过调查,王丁悲哀的发现,阿兹特克人根本不在意血统,特别是与特斯科科人和特拉科潘人通婚的现象非常普通。
用一句不好听的话说,阿兹特克人就是一个杂种民族,几乎八成以上的百姓都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血统。其本人是阿兹特克人,其祖父就是科拉科潘人,其曾祖就是特欺科科人。甚至很多人都说不出自己是什么血统。
王丁这才发现,其实阿兹特克就像当初秦末年汉初一样,无论是秦人、或是燕人、再或者是楚人,都可以统一称为汉人。为了方便省事,王丁在整编户籍的时候,统一定义为殷商后裔飞鹰族人。
而殷福布族人则改为乌兔族人。随着王丁在阿兹特克帝国和尤卡坦半岛活动,异常大方的王丁带着魏国探险到处宣扬“阿兹特克人和殷福布族人是大魏殷商遗民,是大魏同宗同源的族人,任何试探进攻殷福布人或阿兹特克人,都视为大魏帝国的敌人。”
然而,真有不开眼的人,与阿兹特克帝国南方霸主蒂卡尔帝国关系较好的契契梅克就不信心,他们一支约百人的狩猎队进入了阿兹特克帝国东南部的科拉科潘人的领地,与其科拉科潘人发生的战斗。
王丁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二话没有组织阿兹特克人和殷福布人勇士共一千余人在魏国探险护卫队一百五十人的带领下,急行军五百余里,杀进契契梅克的领地。直接把这个拥有两千余人的部落给消灭了。按照阿兹特克人的传统,所有的战俘统统用来祭司神灵,妇孺都成了战利品,被迅速瓜分。
在经过契契梅克事件之后,阿兹特克周边部落顿时大震。世界民族之林,向来都是物竟天择,强者为尊。在魏国探险队的一力促成下,阿兹特克帝国与殷福布族结成同盟。大有谁敢不服就揍谁的架势。就连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的蒂卡尔人也装聋作哑。这让这些小部落也声称,他们也是殷商遗民,和魏国人同宗同源。
这种浅演民族有一个特征,就是统治阶层号称是什么族,其族民也就被冠以某族的名号,而且经过一二代人以后便会形成自我认同,不过这种自我认同又十分脆弱,要是再来一个更加强大的征服者,统治个几十年后,同样血脉的人又会变成虽外一个民族。王丁却不管不顾这些问题,这些愿意归附的民族,统统称为华夏殷商遗民。
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六月,王丁携带大量美洲农作物种子,装载阿兹特克、殷福布、科拉科潘等三十九部族代表共一百八十三,满载而归,踏上归程。
任何一个新鲜事物,被人们接受都需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特别是魏国的蒸汽机火车,在魏国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怪物。然而,渐渐的这个拥有着“怪物”称号的蒸汽机火车开始被人们接受,并认可。
魏国第一条铁路通车是从不其至邺城的铁路,这条铁路全程六百八十三公里。即使是魏国目前载重辆最大的六轮马车,满载货物运输量是三万斤约合十五吨。可是这样的一辆马车从不其至邺城也需要六天半的时间。同样为六轮载客马车,可以搭载十六个人,三天时间抵达邺城。
可是火车却大大不一样了,魏国目前输出功率最大的蒸汽机火车可以拉动二十五节火车超标准厢,每节车厢可以载重四十吨。就是足足一千吨。一千吨相当于魏国最大的载重型六轮马车六百多辆的运输量。至于速度则更加快了,货运火车除了沿途需要加水和燃煤,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最多十个时辰就可以抵达邺城。
火车的优势一下子震撼了所有知道火车的魏国人,这下无论官员还是商贾都对火车青睐有加。一个火车头可以拉动一千吨货物,如果用来运输粮食,一列火车就可以一次性运输二十万石粮食,即使邺城拥有百万人口,也足够邺城人吃上足足二十天。采取火车运输还可以减少沿途的消耗,要知道如果采取六百多辆载重型马车,就需要配备将近两千名车夫,三千多匹骏马、两万多匹备用骏马。事实上一次运输下来,光骏马所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小数目。
可是火车却没有这个问题的担忧,火车一列火车只需要一百六十余人,其中一百二十人庞大的设备维修工,如果魏国的火车设备技术成熟以后,这个庞大的维修设工技术工人就可以大大减少。运输费用不足马车运载的一成,而运输效率却可以增加数百倍。
自从邺城通了火车之后,无论是来自江南或中南半岛的大米,还是南洋的香料,都是经过不其港转运,现在不其港距离火车站有四十余里的路程,现在民间和官方都有非常高的呼声要求把铁路直接修到港口。
原本魏国朝野对于冉明大力修建铁路,是采取一个漠视的态度。现在冉明这个皇帝在朝野的威望太高,反对冉明的人,都无一例外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所以这些魏国大臣也好,士绅百姓也好,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可是看到了火车和铁路的好处,魏国对修建铁路的热情突然增高了。当初冉明在修高速公路的时候,就是采取公私合营的模式进入修路,这也算是轻车熟路。要知道铁路可比高速公路投入大多了,魏国第一条铁路仅仅六百八十三公里,结果投入进去了一千余万金。
如果换算成每公里将近两万金,折算成铜钱就是两亿钱,二十万贯,光铜钱的重量就多达一百二十余万斤。这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金路,尽管魏国朝廷有钱,但是却也没有办法填满铁路这个耗金大窟窿。
预计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年内即将全线通车的三京铁路,就是以不其为起,联通邺城、洛阳和长安魏国这一座首都和两个陪都,这条铁路全长两千七百余里,这条纵向铁路是魏国铁路动脉战略中计划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总投入已经超过三千万金,几乎是魏国殖民收入的过半都投入了修建铁路的工程中。
当然,魏国在战略大动脉中,可不仅仅是一条三京铁路,还有从邺城向东北经冀州平原郡、幽州北平郡转而向东过辽西、辽东、昌黎、龙城直达乐浪郡平壤。以邺城为起点,向西经上党,然后转而向北,经乐平、太原郡持续向北过盛乐进入大漠。当然,还有以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过河西五郡进入北庭持续向西、经疏勒、过葛罗岭经俱兰、怛罗斯直达碎叶城的西线大动脉。后续计划还有联通长安,经汉中进川的道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不知道,反正我也不懂他们的鸟语!”
“我听懂了,他们好像在说殷地安。”
“是啊,我也听懂了,可是你知道殷地安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你看他们可怜巴巴的样子,应该是遇到了风暴,可能是需要帮助吧!”
和阿兹特克人谈判,事实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其实和言语无头,只是人的秉性。习俗这个问题,是千百年习惯养成,让他们改变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大明亡了,汉人百姓不介意谁在他们头上当皇帝。然而随着那道野蛮而又灭绝人性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对,触发了江南地区江阴、嘉定、苏州、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仅因此就被屠杀掉了三千余万人。
特别是整个四川都被杀光了,四川两千万冤魂的债就被按到了张献忠头上,事实上张献忠虽然嗜血好杀,只不过杀了四万余地方团练武器和乡兵,就算把因为饥饿而死的四十余万百姓全算到张献忠头上,张献忠手上的手命也不足潇潇屠戮汉人半成。王丁其实依靠自身力量打败阿兹特克帝国并不太困难,因为阿兹特克人太不擅长战斗力。装备粗劣,又没有血性之勇的人,天生就是别人盘中的肥肉。
可是,阿兹特克人事实上并不愿意成为华夏人,因为崇尚神灵至上的阿兹特人认为他们如果背叛神灵,就会受到神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阿兹特克坚定的道:“我们不能背叛神明!”
王丁笑道:“成为魏国人,我们负责保护你们的安全,让你们永远远离战争威胁。”
羽蛇神大祭司道:“我们信奉羽蛇神,如果再信奉其他神灵,在神灵眼里,我们就是背叛,将会受到来自神明的惩罚,整个阿兹特克帝国,以及所有人将被神明的吼火摧毁。”
王丁又道:“成为魏国人,你们将免除饥饿威胁,将有吃不完的食物,将拥有华丽的服装,可以住上漂亮而又坚固的大房子,为你们挡风遮雨。”
听到这话,太阳神大祭司张了张口,没有再说什么。如果说战争的威胁,可以让他们勉强承受,因为阿兹特克帝国周边也仅仅只有一个咄咄逼人的蒂卡尔帝国,其他一些部落和城邦,根本不足为虑。更何况,作为邻居,这些阿兹特克人都非常清楚蒂卡尔帝国的真正实力,蒂卡尔帝国虽然四处扩张,可是他们的战士不过一万余人,需要防守那么大的地方,一次性能抽调的兵力不过五千人。然而,拥有城墙的保护,缺乏攻城器械的蒂卡尔人很难攻克阿兹特克人的城邦。这一次只是例外,只是因为亚星艾姆的背叛,所以蒂卡尔军队才能长驱直入,直逼城下。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偶然因素,阿兹特克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以后会防备着蒂卡尔人绕道奇袭,也就是说蒂卡尔人奇袭的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因为要聚集这么多偶然因素非常不容易。
可是听到有充足的食物,这些祭司们不得不慎重对待了。阿兹特克人拥有美洲特产的玉米、红薯,还有土豆。然而由于种植技术落后,而且缺乏保存技术,土豆和红薯只有三个月的保质期。而玉米虽然可以长期保存,然而产量太低了。诸位不要以为玉米就是万金油,有了玉米可以解除粮食威胁。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观点,后世玉米产量高那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人种育种,科学种植,这才拥有较高的产量。如果有谁不信,可以做个初验,同样的种子连续种植七八年之后,种子基因就会退化,产量会低降至亩产八九百斤左右。至于红薯和土豆,事实上明朝中后期,因为西班牙人,这些种子已经开始慢慢在明朝种植了,只是当时因为产量有限,所以才没有被真正推广开来。而清朝恰恰是占了明朝人的便宜,因为连续百年种植,反复优中选优,种子已经被培育的差不多了。
而阿兹特克帝国土豆和红薯虽然是他们的食物来源之一,但是他们并没有学会种植,玉米倒是会种,可是耕种方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时代,产量能高才怪。尽管来自美洲大陆的大自然馈赠非常丰富,但是饥饿威胁仍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柄利刃。
太阳神大祭司语气软了下来:“我们不能背叛神灵!”
王丁道:“你们的神灵不会怪罪你们的,因为你们的神灵其实我们的神灵都是一体的,你们从华夏迁徙而来,神灵同样远离故土,即使是神灵他们也想着回家。你们难道就不想返回故土,去看看我们共同的老家吗?”
王丁相信,此时的大魏,对于这个处于奴隶制时期的阿兹特克人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对于越是原始的群体文明的吸引力越大。只要这些人愿意跟着王丁返回魏国,他们一定会被魏国的华夏文明给融合掉。
世上事,不过一个利字。阿兹特克帝国并入大魏,很显然他们会失去自主权,宁为鸡首莫为牛后的道理让特拉洛克等人非常不情愿。但是和魏国交恶,代价也非常高。在王丁口中,魏国拥有一万阿兹特克帝国那么大,人口比他们也多万倍。现在他们能过来三艘船几百人,来日肯定过来百千艘,也并非没有可能。一旦魏国人大举而来,绝对不会这么客气。
况且,并入魏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魏国强大,可以保护他们,不受欺负。魏国富足,可以让他们过好日子。魏国先进,可以制造精美的器皿和坚固的甲胄,还有精美的衣服美味的食物。
特拉洛克也在反复考虑之中,在世袭制度产生之前的禅让制度,每一个首领都无一例外,都是德高望众之辈。作为一个品德高的人,他们通常都不会太自私。即使损害的是他们几个人的利益,却可以惠及整个帝国所有百姓。熟轻熟重,其实非常好选择。
在魏国胡萝卜加大棒的威慑下,特拉洛克选择的妥协。最终压跨他的还是因为殷福布族人的出现,殷福布族人反复追问王丁等人是不是来自天国。王丁告诉他“他们来自天朝上国大魏!”殷福布人告诉王丁他们是殷人。特拉洛克一听这话急了,魏国人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就是为了寻找他们的族人,带着他们的族人过上好日子。殷福布族他也听上过,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部落。全族老弱加在一起不足千人。如果魏国人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殷福布人,可就没有他们阿兹特克人什么事了。
特拉洛克道:“我们也是殷人后裔!”
听到特拉洛克承认,王丁笑开了花。接下来王丁就在阿兹特克帝国和殷福布族中开展编户工作。在这个时候,其实阿兹特克帝国是采取的那种非常粗放的管理方式,他们建立了城市,只在意城市里的一切,对于城邦之外,几乎不管不问。阿兹特克帝国与特斯科科、特拉科潘两大部落,慢慢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也可以视同阿兹特克帝国的一部分。阿兹特克帝国名义上的领土也不算小,东西两面几乎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
领土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王丁的意思是,只要是阿兹特克人和特斯科科人、特拉科潘人所到达过的地方,都是其领地。现在没有能力夺回来,以后再说。反正魏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凶悍的勇士。至于人口,阿兹特克帝国拥有五十九个大小城邦,二百余万人口。经过调查,王丁悲哀的发现,阿兹特克人根本不在意血统,特别是与特斯科科人和特拉科潘人通婚的现象非常普通。
用一句不好听的话说,阿兹特克人就是一个杂种民族,几乎八成以上的百姓都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血统。其本人是阿兹特克人,其祖父就是科拉科潘人,其曾祖就是特欺科科人。甚至很多人都说不出自己是什么血统。
王丁这才发现,其实阿兹特克就像当初秦末年汉初一样,无论是秦人、或是燕人、再或者是楚人,都可以统一称为汉人。为了方便省事,王丁在整编户籍的时候,统一定义为殷商后裔飞鹰族人。
而殷福布族人则改为乌兔族人。随着王丁在阿兹特克帝国和尤卡坦半岛活动,异常大方的王丁带着魏国探险到处宣扬“阿兹特克人和殷福布族人是大魏殷商遗民,是大魏同宗同源的族人,任何试探进攻殷福布人或阿兹特克人,都视为大魏帝国的敌人。”
然而,真有不开眼的人,与阿兹特克帝国南方霸主蒂卡尔帝国关系较好的契契梅克就不信心,他们一支约百人的狩猎队进入了阿兹特克帝国东南部的科拉科潘人的领地,与其科拉科潘人发生的战斗。
王丁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二话没有组织阿兹特克人和殷福布人勇士共一千余人在魏国探险护卫队一百五十人的带领下,急行军五百余里,杀进契契梅克的领地。直接把这个拥有两千余人的部落给消灭了。按照阿兹特克人的传统,所有的战俘统统用来祭司神灵,妇孺都成了战利品,被迅速瓜分。
在经过契契梅克事件之后,阿兹特克周边部落顿时大震。世界民族之林,向来都是物竟天择,强者为尊。在魏国探险队的一力促成下,阿兹特克帝国与殷福布族结成同盟。大有谁敢不服就揍谁的架势。就连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的蒂卡尔人也装聋作哑。这让这些小部落也声称,他们也是殷商遗民,和魏国人同宗同源。
这种浅演民族有一个特征,就是统治阶层号称是什么族,其族民也就被冠以某族的名号,而且经过一二代人以后便会形成自我认同,不过这种自我认同又十分脆弱,要是再来一个更加强大的征服者,统治个几十年后,同样血脉的人又会变成虽外一个民族。王丁却不管不顾这些问题,这些愿意归附的民族,统统称为华夏殷商遗民。
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六月,王丁携带大量美洲农作物种子,装载阿兹特克、殷福布、科拉科潘等三十九部族代表共一百八十三,满载而归,踏上归程。
任何一个新鲜事物,被人们接受都需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特别是魏国的蒸汽机火车,在魏国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怪物。然而,渐渐的这个拥有着“怪物”称号的蒸汽机火车开始被人们接受,并认可。
魏国第一条铁路通车是从不其至邺城的铁路,这条铁路全程六百八十三公里。即使是魏国目前载重辆最大的六轮马车,满载货物运输量是三万斤约合十五吨。可是这样的一辆马车从不其至邺城也需要六天半的时间。同样为六轮载客马车,可以搭载十六个人,三天时间抵达邺城。
可是火车却大大不一样了,魏国目前输出功率最大的蒸汽机火车可以拉动二十五节火车超标准厢,每节车厢可以载重四十吨。就是足足一千吨。一千吨相当于魏国最大的载重型六轮马车六百多辆的运输量。至于速度则更加快了,货运火车除了沿途需要加水和燃煤,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最多十个时辰就可以抵达邺城。
火车的优势一下子震撼了所有知道火车的魏国人,这下无论官员还是商贾都对火车青睐有加。一个火车头可以拉动一千吨货物,如果用来运输粮食,一列火车就可以一次性运输二十万石粮食,即使邺城拥有百万人口,也足够邺城人吃上足足二十天。采取火车运输还可以减少沿途的消耗,要知道如果采取六百多辆载重型马车,就需要配备将近两千名车夫,三千多匹骏马、两万多匹备用骏马。事实上一次运输下来,光骏马所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小数目。
可是火车却没有这个问题的担忧,火车一列火车只需要一百六十余人,其中一百二十人庞大的设备维修工,如果魏国的火车设备技术成熟以后,这个庞大的维修设工技术工人就可以大大减少。运输费用不足马车运载的一成,而运输效率却可以增加数百倍。
自从邺城通了火车之后,无论是来自江南或中南半岛的大米,还是南洋的香料,都是经过不其港转运,现在不其港距离火车站有四十余里的路程,现在民间和官方都有非常高的呼声要求把铁路直接修到港口。
原本魏国朝野对于冉明大力修建铁路,是采取一个漠视的态度。现在冉明这个皇帝在朝野的威望太高,反对冉明的人,都无一例外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所以这些魏国大臣也好,士绅百姓也好,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可是看到了火车和铁路的好处,魏国对修建铁路的热情突然增高了。当初冉明在修高速公路的时候,就是采取公私合营的模式进入修路,这也算是轻车熟路。要知道铁路可比高速公路投入大多了,魏国第一条铁路仅仅六百八十三公里,结果投入进去了一千余万金。
如果换算成每公里将近两万金,折算成铜钱就是两亿钱,二十万贯,光铜钱的重量就多达一百二十余万斤。这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金路,尽管魏国朝廷有钱,但是却也没有办法填满铁路这个耗金大窟窿。
预计黄帝纪元四七九八年年内即将全线通车的三京铁路,就是以不其为起,联通邺城、洛阳和长安魏国这一座首都和两个陪都,这条铁路全长两千七百余里,这条纵向铁路是魏国铁路动脉战略中计划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总投入已经超过三千万金,几乎是魏国殖民收入的过半都投入了修建铁路的工程中。
当然,魏国在战略大动脉中,可不仅仅是一条三京铁路,还有从邺城向东北经冀州平原郡、幽州北平郡转而向东过辽西、辽东、昌黎、龙城直达乐浪郡平壤。以邺城为起点,向西经上党,然后转而向北,经乐平、太原郡持续向北过盛乐进入大漠。当然,还有以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过河西五郡进入北庭持续向西、经疏勒、过葛罗岭经俱兰、怛罗斯直达碎叶城的西线大动脉。后续计划还有联通长安,经汉中进川的道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