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光复王都
天尚未明之际,冷鸢下令为孙太炎发丧,破晓时分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随便吐一口气都能凝成冰,再加上晚秋初冬之潮,天上下起了一些小雪。
在这天寒地冻中,津沽城的百姓自发结成长龙,列于街道两旁,上至年迈老者,下至懵懂孩童,无不为孙将军之陨啼哭。
昔日,孙太炎爱民如子,上下一心,执法严明,硬是将津沽城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了末日荒野的一大奇观,但凡城市被贼寇袭扰,他必定亲自上阵严守城门,成为了所有百姓的保护神。
而现在,孙太炎死了,津沽城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百姓们根本无法想象,没有孙太炎的津沽要怎么继续发展下去。
最终,冷鸢将孙太炎葬在了城中花园,上植一颗树苗。
冷鸢此举不为其它,仅是因为儿时的一个承诺。
十几年前的儿时岁月,在斜阳黄昏之下,孙太炎带着冷鸢在森林中骑马,年少风发的大师兄指着一片暮云苍林,豪迈地说:“我辈长大必精忠报国,若死,则葬于树下,使后人不忘我。”
纵使后来分道扬镳,恩断义绝,当圆兄之意愿,这也是冷鸢能为孙太炎做的最后一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世界依旧充满纷争与战火,国非泰,民不安,但津沽城至始至终没有遭受过大规模入侵,一直风调雨顺,这颗树苗也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光中茁壮成长,为后人述说曾经那段壮丽的故事。
...
京首,将宗听闻孙太炎之死,痛哭流涕,一哭爱徒之陨,自己甚至不能亲临祭拜,何其悲哉。二哭麾下后继无人,自己纵有一子,但无论品性还是能力都远不及孙太炎,北方危矣。
半生戎马的老人已是满头花白,将宗,这是积累了多少荣耀与战功才获得的尊号,但那又如何呢?就算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也避免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七年前送走了冷鸾,七年后送走了孙太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要送走多少人?
不过,将宗对冷鸢并没有恨意,战场相遇,便是白刃不相饶,冷鸢没有错,一丝错的没有,所以他不会去记恨。
相反,冷鸢入津沽后未伤一民,并悉心完成师兄生前所愿,将宗对此很是自豪,他也终于意识到,冷鸢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孩子了...
此时,共和之辉红军势如破竹,继续鏖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冷鸢本人以及一大批战将都陆续抵达津沽,与京首只有百里之遥。
将宗不得不承认,自己戎马半生,一度被奉为军神,但这次却被冷鸢这只新生的雏鹰,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打得溃不成军。
纵深强攻,许昌屠戮,横跨渤海,黄骅登陆,奇袭石门,一连串雷霆般的攻势掀起了狂猛的腥风血雨,犹如战争之神的重锤,摧枯拉朽,将宗就算再有奇谋,现在也已经无力回天。
因此,将宗当即下令,最高指挥部撤离京首,所有战区即刻脱离与共和红军的接触,向北推进,待整顿完毕后伺机再战。
在离开京首前,将宗在自己待了四年的办公室驻足许久,随后蹒跚地走到了窗边,注视着这片曾经繁荣的帝都王土,这里本是华夏的心脏,是整个国家的最中心,是一片藏龙卧虎之地,也是绝对威严的象征与代表。
1949年,将宗有幸见证了那个光荣的时刻,近代最伟大的领导人站上了天安门城楼,面对着广场上的三十万民众,豪情万丈地宣布着共和国的成立,宣布着共和子民从此崛起!
当年的十里长街,锦绣繁华,四海之内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然而不到一个世纪,崩坏降临,乱世纷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黑暗的洪流中倒下,多少人为捍卫华夏的尊严,为守护盛世之繁华,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却依旧无法阻止家国破碎。
这乱世,何时是个头?
这一刻,将宗虎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跪倒在地,痛哭地看着这片泱泱王土,曾经持书倚剑光耀中华的誓言在这一刻黯然破碎。
良久,将宗擦干了眼泪,在侍卫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来到了桌前,取出笔墨纸砚,在宣纸上亲题四字:鸢不负鸾!
题完四字,将宗便离开了,和所有部下一起,离开了这片故都。
...
为孙太炎守灵一日后,冷鸢率领麾下鹰旗军本部兵马为先锋,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失去军防的京首。
共和红军进入京首的时候非常安静,不单单因为冷鸢的命令,更因为这片故都是每一个共和子民的信仰,这里埋葬无数忠魂,流干无尽之血,入目之处,皆为先烈奋战的故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在最高指挥所中,冷鸢发现了将宗留给她的题字,她看过后认真地将其收起,交给了亲卫,说:“悉心存好。”
这时,一名士兵跑了过来,敬了个军礼,说:“冷鸢将军!共和日报记者求见。”
《共和日报》是共和之辉唯一的官方刊物,由中央宣传部发行,所登载内容其实非常古板,全都是政治宣传与意识形态的东西,但在旧时代产业全面破碎的现在,这种枯燥的报刊倒也成了不少人解闷的读物。
那名记者亲眼见到冷鸢异常激动,连操练了好几天的军礼都忘了,耸着肩跑上来,递上一份文稿,恭敬地说:“很高兴见到您!冷鸢将军!这是宣传部即将刊登的稿件,请您过目,看看有没有不满的地方!”
这篇稿子的标题叫做《冷鸢麾下鹰旗军光复京首》,内容就跟标题一样,官方化的歌功颂德,美化了冷鸢的形象。
冷鸢其实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名声什么的也无所谓,否则也不会干出许昌屠戮这种千夫所指的事,她只在乎大局,不重名利,所以这篇稿子她看都懒得看,扫一眼就丢回去了:“就这样吧。”
虽然知道冷鸢在敷衍,但能被共和上将敷衍一次,那也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了!
就在记者美滋滋地准备离开时,冷鸢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
冷鸢从记者手中拿过了稿子,提笔修改了几个字,将原来的标题《冷鸢麾下鹰旗军光复京首》改成了《共和之辉红军光复京首》。
记者接回稿子后大吃一惊,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对冷鸢敬了个军礼,这才离开...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
在这天寒地冻中,津沽城的百姓自发结成长龙,列于街道两旁,上至年迈老者,下至懵懂孩童,无不为孙将军之陨啼哭。
昔日,孙太炎爱民如子,上下一心,执法严明,硬是将津沽城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了末日荒野的一大奇观,但凡城市被贼寇袭扰,他必定亲自上阵严守城门,成为了所有百姓的保护神。
而现在,孙太炎死了,津沽城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百姓们根本无法想象,没有孙太炎的津沽要怎么继续发展下去。
最终,冷鸢将孙太炎葬在了城中花园,上植一颗树苗。
冷鸢此举不为其它,仅是因为儿时的一个承诺。
十几年前的儿时岁月,在斜阳黄昏之下,孙太炎带着冷鸢在森林中骑马,年少风发的大师兄指着一片暮云苍林,豪迈地说:“我辈长大必精忠报国,若死,则葬于树下,使后人不忘我。”
纵使后来分道扬镳,恩断义绝,当圆兄之意愿,这也是冷鸢能为孙太炎做的最后一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世界依旧充满纷争与战火,国非泰,民不安,但津沽城至始至终没有遭受过大规模入侵,一直风调雨顺,这颗树苗也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光中茁壮成长,为后人述说曾经那段壮丽的故事。
...
京首,将宗听闻孙太炎之死,痛哭流涕,一哭爱徒之陨,自己甚至不能亲临祭拜,何其悲哉。二哭麾下后继无人,自己纵有一子,但无论品性还是能力都远不及孙太炎,北方危矣。
半生戎马的老人已是满头花白,将宗,这是积累了多少荣耀与战功才获得的尊号,但那又如何呢?就算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也避免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七年前送走了冷鸾,七年后送走了孙太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要送走多少人?
不过,将宗对冷鸢并没有恨意,战场相遇,便是白刃不相饶,冷鸢没有错,一丝错的没有,所以他不会去记恨。
相反,冷鸢入津沽后未伤一民,并悉心完成师兄生前所愿,将宗对此很是自豪,他也终于意识到,冷鸢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孩子了...
此时,共和之辉红军势如破竹,继续鏖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冷鸢本人以及一大批战将都陆续抵达津沽,与京首只有百里之遥。
将宗不得不承认,自己戎马半生,一度被奉为军神,但这次却被冷鸢这只新生的雏鹰,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打得溃不成军。
纵深强攻,许昌屠戮,横跨渤海,黄骅登陆,奇袭石门,一连串雷霆般的攻势掀起了狂猛的腥风血雨,犹如战争之神的重锤,摧枯拉朽,将宗就算再有奇谋,现在也已经无力回天。
因此,将宗当即下令,最高指挥部撤离京首,所有战区即刻脱离与共和红军的接触,向北推进,待整顿完毕后伺机再战。
在离开京首前,将宗在自己待了四年的办公室驻足许久,随后蹒跚地走到了窗边,注视着这片曾经繁荣的帝都王土,这里本是华夏的心脏,是整个国家的最中心,是一片藏龙卧虎之地,也是绝对威严的象征与代表。
1949年,将宗有幸见证了那个光荣的时刻,近代最伟大的领导人站上了天安门城楼,面对着广场上的三十万民众,豪情万丈地宣布着共和国的成立,宣布着共和子民从此崛起!
当年的十里长街,锦绣繁华,四海之内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然而不到一个世纪,崩坏降临,乱世纷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黑暗的洪流中倒下,多少人为捍卫华夏的尊严,为守护盛世之繁华,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却依旧无法阻止家国破碎。
这乱世,何时是个头?
这一刻,将宗虎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跪倒在地,痛哭地看着这片泱泱王土,曾经持书倚剑光耀中华的誓言在这一刻黯然破碎。
良久,将宗擦干了眼泪,在侍卫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他来到了桌前,取出笔墨纸砚,在宣纸上亲题四字:鸢不负鸾!
题完四字,将宗便离开了,和所有部下一起,离开了这片故都。
...
为孙太炎守灵一日后,冷鸢率领麾下鹰旗军本部兵马为先锋,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失去军防的京首。
共和红军进入京首的时候非常安静,不单单因为冷鸢的命令,更因为这片故都是每一个共和子民的信仰,这里埋葬无数忠魂,流干无尽之血,入目之处,皆为先烈奋战的故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在最高指挥所中,冷鸢发现了将宗留给她的题字,她看过后认真地将其收起,交给了亲卫,说:“悉心存好。”
这时,一名士兵跑了过来,敬了个军礼,说:“冷鸢将军!共和日报记者求见。”
《共和日报》是共和之辉唯一的官方刊物,由中央宣传部发行,所登载内容其实非常古板,全都是政治宣传与意识形态的东西,但在旧时代产业全面破碎的现在,这种枯燥的报刊倒也成了不少人解闷的读物。
那名记者亲眼见到冷鸢异常激动,连操练了好几天的军礼都忘了,耸着肩跑上来,递上一份文稿,恭敬地说:“很高兴见到您!冷鸢将军!这是宣传部即将刊登的稿件,请您过目,看看有没有不满的地方!”
这篇稿子的标题叫做《冷鸢麾下鹰旗军光复京首》,内容就跟标题一样,官方化的歌功颂德,美化了冷鸢的形象。
冷鸢其实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名声什么的也无所谓,否则也不会干出许昌屠戮这种千夫所指的事,她只在乎大局,不重名利,所以这篇稿子她看都懒得看,扫一眼就丢回去了:“就这样吧。”
虽然知道冷鸢在敷衍,但能被共和上将敷衍一次,那也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了!
就在记者美滋滋地准备离开时,冷鸢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
冷鸢从记者手中拿过了稿子,提笔修改了几个字,将原来的标题《冷鸢麾下鹰旗军光复京首》改成了《共和之辉红军光复京首》。
记者接回稿子后大吃一惊,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对冷鸢敬了个军礼,这才离开...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